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附8例报告)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定深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8年第4期202-202,T025,共2页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1978年Maldaque首先报道10例,国内1985年陈光显报道过3例,此征象少为人们注意,我们观察到8例,现简要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X线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2例报告
2
作者
张伟强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28-28,8,共2页
椎间盘及小关节内真空改变较常见,而椎体内真空改变较少见。我们遇到2例作一报道。
关键词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诊断
鉴别诊断
X线
征
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移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文逸
赵郭盛
+1 位作者
汪洋
柯珍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103-2110,共8页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常用于临床治疗OVCF,尽管如此,仍有急性并发症以及迟发性并发症的报道。骨水泥移位作为迟发性并发症的一种,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提出这种并发症的诊断...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常用于临床治疗OVCF,尽管如此,仍有急性并发症以及迟发性并发症的报道。骨水泥移位作为迟发性并发症的一种,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提出这种并发症的诊断、可能原因、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
椎
体骨折(OCVF)
经皮
椎
体成形术(PVP)
骨水泥移位
椎
体内
真空
裂隙
(IVC)
征
Kummell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伴椎体后壁塌陷Kummell病:如何个体化选择?
被引量:
22
4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856-3862,共7页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伴椎体后壁破裂塌陷Kummell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试验组纳入伴椎体后壁破裂的Ⅲ期Kummell病患者14例,体位复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体位复位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0-42个月,两组修复后的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疼痛及生活能力均较修复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无差异。结果表明,伴椎体后壁破裂的Kummell病,根据体位复位情况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一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水泥
Kummell病
迟发性
椎
体塌陷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经皮
椎
体成形术
经皮
椎
体后凸成形术
体位复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ümmell病的分期、分型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
24
5
作者
拓源
郝定均
+3 位作者
葛朝元
董亮
王栋琪
杨彦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Kümmell病指轻微脊柱创伤后迟发的椎体塌陷及进行性脊柱后凸。该病最早由德国外科医生Kümmell于1891年描述,他报道了5例经历轻微脊柱创伤的患者,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无症状期,最后出现胸腰段疼痛及进行性后凸畸形。Küm...
Kümmell病指轻微脊柱创伤后迟发的椎体塌陷及进行性脊柱后凸。该病最早由德国外科医生Kümmell于1891年描述,他报道了5例经历轻微脊柱创伤的患者,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无症状期,最后出现胸腰段疼痛及进行性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比较公认的假说是创伤后椎体骨缺血坏死。椎体迟发性塌陷在X线片上被发现后,多数学者均认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是Kümmell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在Kümmell病自然病程中,每个时期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亦不相同,因此相应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Kümmell病统一的分期与分型,治疗方法存在很多争议。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对Kümmell病的分期、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不同分期分型的优缺点,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分型
治疗方式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迟发性塌陷
脊柱后凸
临床表现
骨缺血坏死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ümmell病的治疗进展
6
作者
强宏宇
付裕
+1 位作者
白贤明
柳珂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Kümmell病的定义是创伤后迟发性椎体塌陷,其主要特征为轻微外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且经过长短不一的无症状期后脊柱同一部位会再次出现疼痛,并伴有脊柱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神经症状。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依据...
Kümmell病的定义是创伤后迟发性椎体塌陷,其主要特征为轻微外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且经过长短不一的无症状期后脊柱同一部位会再次出现疼痛,并伴有脊柱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神经症状。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而典型表现是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对于尚无神经症状的早期Kümmell病患者,微创治疗便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晚期患者,只能行开放手术,以恢复脊柱稳定性,并矫正后凸畸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Kümmell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对Kümmell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公众对该病的重视,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骨质疏松症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治疗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附8例报告)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定深
机构
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8年第4期202-202,T025,共2页
文摘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1978年Maldaque首先报道10例,国内1985年陈光显报道过3例,此征象少为人们注意,我们观察到8例,现简要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X线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2例报告
2
作者
张伟强
机构
浙江省嘉必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28-28,8,共2页
文摘
椎间盘及小关节内真空改变较常见,而椎体内真空改变较少见。我们遇到2例作一报道。
关键词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诊断
鉴别诊断
X线
征
象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移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文逸
赵郭盛
汪洋
柯珍勇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103-2110,共8页
文摘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常用于临床治疗OVCF,尽管如此,仍有急性并发症以及迟发性并发症的报道。骨水泥移位作为迟发性并发症的一种,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提出这种并发症的诊断、可能原因、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指导。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
椎
体骨折(OCVF)
经皮
椎
体成形术(PVP)
骨水泥移位
椎
体内
真空
裂隙
(IVC)
征
Kummell病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伴椎体后壁塌陷Kummell病:如何个体化选择?
被引量:
22
4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856-3862,共7页
文摘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伴椎体后壁破裂塌陷Kummell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试验组纳入伴椎体后壁破裂的Ⅲ期Kummell病患者14例,体位复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体位复位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0-42个月,两组修复后的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疼痛及生活能力均较修复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无差异。结果表明,伴椎体后壁破裂的Kummell病,根据体位复位情况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一样的疗效。
关键词
椎
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水泥
Kummell病
迟发性
椎
体塌陷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经皮
椎
体成形术
经皮
椎
体后凸成形术
体位复位
Keywords
Vertebroplasty
Spinal Fractures
Osteoporosis
Tissue Engineering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ümmell病的分期、分型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
24
5
作者
拓源
郝定均
葛朝元
董亮
王栋琪
杨彦玲
机构
延安大学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72098)
文摘
Kümmell病指轻微脊柱创伤后迟发的椎体塌陷及进行性脊柱后凸。该病最早由德国外科医生Kümmell于1891年描述,他报道了5例经历轻微脊柱创伤的患者,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无症状期,最后出现胸腰段疼痛及进行性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比较公认的假说是创伤后椎体骨缺血坏死。椎体迟发性塌陷在X线片上被发现后,多数学者均认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是Kümmell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在Kümmell病自然病程中,每个时期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亦不相同,因此相应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Kümmell病统一的分期与分型,治疗方法存在很多争议。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对Kümmell病的分期、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不同分期分型的优缺点,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关键词
分期分型
治疗方式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迟发性塌陷
脊柱后凸
临床表现
骨缺血坏死
影像学表现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ümmell病的治疗进展
6
作者
强宏宇
付裕
白贤明
柳珂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中心
出处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批草原英才项目(脊柱侧凸畸形的生物力学研究创新人才团队)(2021192)
内蒙古医科大学联合项目(YKD2021LH031)。
文摘
Kümmell病的定义是创伤后迟发性椎体塌陷,其主要特征为轻微外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且经过长短不一的无症状期后脊柱同一部位会再次出现疼痛,并伴有脊柱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神经症状。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而典型表现是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对于尚无神经症状的早期Kümmell病患者,微创治疗便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晚期患者,只能行开放手术,以恢复脊柱稳定性,并矫正后凸畸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Kümmell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对Kümmell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公众对该病的重视,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Kümmell病
骨质疏松症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治疗
手术方式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附8例报告)
王定深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2例报告
张伟强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移位的研究进展
周文逸
赵郭盛
汪洋
柯珍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伴椎体后壁塌陷Kummell病:如何个体化选择?
俞海明
李毅中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Kümmell病的分期、分型与治疗进展
拓源
郝定均
葛朝元
董亮
王栋琪
杨彦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Kümmell病的治疗进展
强宏宇
付裕
白贤明
柳珂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