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过伸性脊髓损伤节段的相关性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永进 何海潮 +4 位作者 吕晓强 刘志英 徐杰 杜英勋 贾连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退变性因素、损伤节段的分布及其原因.方法 温州医学院附属东阳医院89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颈椎退行性病变、T2WI相脊髓高信号的位置及颜面部外伤的位置.结果 间盘突出58例,居首位;其后依...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退变性因素、损伤节段的分布及其原因.方法 温州医学院附属东阳医院89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颈椎退行性病变、T2WI相脊髓高信号的位置及颜面部外伤的位置.结果 间盘突出58例,居首位;其后依次为后纵韧带骨化(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7例)及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6例).单节段T2WI相脊髓高信号在椎间盘水平:C2~3者4例,额部外伤1例;C3~4者12例,额部外伤10例,颧部外伤1例;CA~5者12例,额部外伤5例,额部+颧部外伤1例,额部+下颌部外伤1例;C5~6者11例,额部外伤3例,颧部外伤3例,下颌部外伤2例.单节段脊髓高信号位置不在椎间盘水平4例,脊髓高信号在两个不连续节段10例,脊髓高信号超过2个节段2例,脊髓高信号超过3个节段6例.结论 椎间盘突出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最多见的退变性因素,T2WI相脊髓高信号的水平与额面部撞击的部位相关,拐点的剪切力(inflection point shear force)合并(或)颈椎过伸的前后挤压力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病变 过伸性损伤 损伤节段 椎体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