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技术精处理再生系统改造经验探讨
1
作者 李化霜 王挺 《机电信息》 2012年第3期80-81,共2页
广安公司一期精处理系统采用早期的椎体技术,存在树脂分层不彻底、再生困难、投运率低等问题。现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精处理系统的运行、再生均能在自动条件下进行,出水水质达到了设计标准,完全恢复了正常的运行能力,为... 广安公司一期精处理系统采用早期的椎体技术,存在树脂分层不彻底、再生困难、投运率低等问题。现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精处理系统的运行、再生均能在自动条件下进行,出水水质达到了设计标准,完全恢复了正常的运行能力,为整个机组的水质改善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技术 精处理系统 技改 水质
下载PDF
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的修复策略:一项病例分析
2
作者 赵星丞 王军 陆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6,共9页
背景: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脊柱和骨盆矢状位参数存在不同程度改变,将导致全脊柱/腰椎矢状面发生失平衡和再平衡。如果初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展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 背景: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脊柱和骨盆矢状位参数存在不同程度改变,将导致全脊柱/腰椎矢状面发生失平衡和再平衡。如果初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展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目的:观察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9例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收治的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骨不连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术椎再骨折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行再翻修治疗,同时规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康复训练。出院前及随访时复查患者的腰椎X射线平片及三维CT检测结果,评价骨水泥弥散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Roussouly腰椎功能分型变化。结果与结论:①9例患者术后随访时均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肺栓塞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均未发生骨水泥相关的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术后2年感染COVID-19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②术椎再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翻修术前,末次随访经皮椎体成形翻修术后患者Roussouly腰椎功能分型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测量术椎椎体高度变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意义。③上述结果提示,对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而言,适量骨水泥注入和有效骨水泥弥散具有明显缓解术后疼痛作用,规律抗骨质疏松和术后有效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经皮成形骨水泥注入技术 成形 再骨折 Roussouly腰功能分型 应力集中区
下载PDF
胸腰椎内固定和椎体增强技术对邻近节段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静成 王骅 +3 位作者 杨建东 蒋百川 陶玉平 王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内固定或椎体增强技术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12具尸体胸腰椎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椎体压缩骨折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组、椎体成形术组、RF内固定组分别进行实验应力分析。应力加载方式为轴向压缩、前屈... [目的]探讨采用内固定或椎体增强技术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12具尸体胸腰椎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椎体压缩骨折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组、椎体成形术组、RF内固定组分别进行实验应力分析。应力加载方式为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等4种,通过各种工况的生物力学测试,说明采用内固定或椎体增强技术后邻近节段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采用椎体内植骨或骨水泥填充的方法,有使邻近节段的刚度降低,应力强度提高的轻微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采用内固定后,邻近节段刚度明显降低,应力强度明显提高,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体内植骨或骨水泥填充的方法对邻近节段的影响较小,而采用内固定后对邻近节段产生了不利的生物力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增强技术 邻近节段 生物力学
下载PDF
Laepard解剖型椎间融合器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的操作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书连 王义生 +3 位作者 钟楚楠 卢义锋 王振 高延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相对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是一种新的脊柱融合技术[1-6]。常规的TLIF技术是通过后路实行彻底的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自椎间盘同侧的后外...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相对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是一种新的脊柱融合技术[1-6]。常规的TLIF技术是通过后路实行彻底的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自椎间盘同侧的后外侧将椎间融合器旋转放置到对侧,同时不显露神经根以及硬膜等椎管内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epard解剖型间融合器 间孔间融合技术 对侧神经根 板减压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伍敏琦 王立 +1 位作者 鞠洪斌 蒋耀颖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疾病的病人术前、后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25例患者术后第二天可下床行走,根据JOA关于腰腿痛的评分显示25... 目的探讨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疾病的病人术前、后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25例患者术后第二天可下床行走,根据JOA关于腰腿痛的评分显示2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7例,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有8例,临床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LIF技术具有手术创作小,安全系数大,病人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的特点,而全面、细致的护理,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对保证(TLIF)手术病人手术成功,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间孔间融合技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椎体增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6
作者 王骅 王静成 费文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椎体增强技术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12具尸体腰椎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椎体骨折组、自体骨椎体成形术(ABG)组、椎体成形术(VP)组分别进行实验应力分析。通过各种工况的生物力学测试,说明椎体增强技术对伤椎力学特性... 目的探讨采用椎体增强技术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12具尸体腰椎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椎体骨折组、自体骨椎体成形术(ABG)组、椎体成形术(VP)组分别进行实验应力分析。通过各种工况的生物力学测试,说明椎体增强技术对伤椎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采用椎体内植骨或骨水泥填充能显著改善伤椎稳定性(P<0.05)。结论采用椎体内植骨或骨水泥填充部分改善了伤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技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对椎体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及对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吴琪 朱建非 +2 位作者 丁杰 陶伟伟 章浩杰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10-191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对椎体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随机分配,一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一组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VAS以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5±1.76,0.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对椎体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随机分配,一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一组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VAS以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5±1.76,0.7±0.8,T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的椎体血管瘤在椎体破坏明显的情况下可早期予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经皮成形技术 早期干预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8
作者 罗琦 游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8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2015年1月因胸腰椎后凸畸形于我院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时疼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2015年1月因胸腰椎后凸畸形于我院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时疼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矢状面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为(7.64±1.26)分,矢状面Cobb角为(45.79±12.43)°,ODI水平为(58.67±7.50)%;治疗后VAS评分为(3.25±0.78)分,矢状面Cobb角为(10.52±6.85)°,ODI水平为(26.98±5.40)%,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更好地纠正畸形,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截骨技术 胸腰后凸畸形矫正 ODI指数 VAS评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廖海涛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1期210-211,共2页
为了探究椎体成形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的干预价值。通过选择我院收治的椎管成形术治疗患者,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在DSA下引导及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引导,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 为了探究椎体成形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的干预价值。通过选择我院收治的椎管成形术治疗患者,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在DSA下引导及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引导,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前,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30d及90d疼痛评分对比对照组疼痛程度减轻,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OD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术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穿刺成功率及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对比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导向下椎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C臂束CT成像技术 成形术
下载PDF
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德利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55节锥体)和对照组(42例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55节锥体)和对照组(42例50节椎体),两组均行椎体成形术,其中观察组给予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引导,对照组给予普通DSA引导,观察两组一次性成功穿刺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等,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穿刺率和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94. 55%和(5. 42±0. 97) m 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骨水泥渗漏率为18. 1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和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臂束CT成像技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成形术
下载PDF
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菅炎鹏 徐松山 +1 位作者 李涛 王一公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行常规椎弓根钉固定术患者27例纳入对照组,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道技术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比...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行常规椎弓根钉固定术患者27例纳入对照组,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道技术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ODI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脊柱手术患者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患者功能障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钉固定术 钉道强化技术 骨质疏松脊柱手术
下载PDF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脊髓原位减压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溪 朱健 +1 位作者 孙璟川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fusion,ACAF)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脊髓原位减压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fusion,ACAF)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脊髓原位减压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OPLL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影像资料以及术后指标(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椎管侵占率和骨化累及椎体数量)。其中采用ACAF治疗42例,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简称单开门椎板成形术open-door laminoplasty,LAM)治疗36例,平均随访时间21.7±4.0(12~3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脊髓面积、Cobb角、Kang′s分级以及C5神经麻痹、脑脊液漏、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ACAF组与LAM组相比,在JOA评分(14.17±0.81分vs 13.81±1.12分,P<0.05)、脊髓面积(74.12±4.48mm^2 vs 70.36±5.60mm^2,P<0.05)、Cobb角(20.07°±1.28°vs 9.99°±0.65°,P<0.05)和Kang′s分级(0.93±1.40 vs 2.00±0.89,P<0.05)方面具有优势。对比ACAF组与LAM组的术后并发症,两组间C5神经麻痹(4.8%vs 11.1%)、脑脊液漏(2.4%vs 2.8%)、吞咽困难(9.5%vs 0%)无统计学差异。ACAF组2例出现C5神经麻痹的患者未能顺利完成原位减压。结论:ACAF手术可通过恢复椎管容积和形态实现脊髓原位减压,减压效果良好。在恢复颈椎曲度和脊髓位置形态方面,ACAF较LAM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骨化物复合可控前移技术 原位减压 后纵韧带骨化症 C5神经麻痹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6
13
作者 肖玉周 吴敏 +3 位作者 周建生 刘振华 周新社 张长春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VCFs)的初步疗效。方法36例(47椎)老年骨质疏松性VCFs患者,在C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建立管性通道,将可扩张球囊置入伤椎,高压注入造影剂使...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VCFs)的初步疗效。方法36例(47椎)老年骨质疏松性VCFs患者,在C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建立管性通道,将可扩张球囊置入伤椎,高压注入造影剂使球囊扩张,X线确认椎体骨折复位,骨水泥注入扩张产生的空腔。结果36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VAS术前(8.6±1.2)分,术后(2.2±1.1)分(P〈0.01)。术后椎体前缘和中央高度分别由术前原椎体高度的(56.82±21.24)%和(61.36±25.27)%增加到了原椎体高度的(76.43±22.38)%和(79.94±18.12)%(P〈0.01)。术后骨折脊柱后凸明显得到矫正,Cobb角由术前的22.4°±4.6°矫正至11.2°±3.8°(P〈0.01)。有3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2—24个月,未发现强化椎体高度丢失。1例L2椎体骨折PKP治疗后2个月出现T12、L1椎体新鲜骨折,1例L4椎体骨折术后1个月出现L5椎体再骨折。结论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VCFs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技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下载PDF
外科减压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咸周 颜廷振 +1 位作者 张晶 王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经后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21例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后入路对病变节段有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经后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21例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后入路对病变节段有限减压、USS系统重建脊柱序列稳定性、联合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所有治疗患者均存在神经系统损害和严重疼痛。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出血量为500-800 mL。2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100%)术后疼痛即刻得到缓解。随访1-3个月,1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持续改善,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病椎椎体高度维持较好,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后入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直视下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 有限减压 骨水泥重塑技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雪生 詹碧水 +3 位作者 陈成冬 吴猛 周新华 周国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95-496,共2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老年性疾病 胸腰压缩性骨折 药物治疗 经皮成形术 fracture 经皮成形技术 腰背痛患者
下载PDF
PLIG技术在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关玉成 贾勇 +4 位作者 腾勇 梁景灏 范相成 马在松 杨君礼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多节段退行性变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斜入式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 目的:评价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多节段退行性变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斜入式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列,使腰椎即刻稳定。结果:随访6个月~5年,优158例,良8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6.37%。术后3、6、8、12个月摄X线片显示复位稳定,椎间植骨良好,8个月后均获得骨性融合,6例由于骨质疏松出现椎间隙高度部分丢失,5例出现骨吸收现象,10例异体骨融合期延长,2例出现相邻间隙退行性变。结论:该技术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可彻底清除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卡压,矫正畸形,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保存正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间植骨技术 中老年 间融合 多节段腰不稳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及后突成形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超 朱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05-509,共5页
关键词 经皮成形技术 脊柱外科 后突成形技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俊 黄勇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2016年12月,共纳入OVCF患者62例,经CT检查均伴有椎体内裂隙征。依据手术方案的不... 目的探讨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2016年12月,共纳入OVCF患者62例,经CT检查均伴有椎体内裂隙征。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均予以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1例,均予以PKP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疗效和伤椎矫正度进行比较。结果(1)骨水泥渗漏:观察组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9.35%。观察组的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405;P=0.007)。(2)疗效观察:两组术后3 d和1年时,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和1年的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伤椎矫正度:两组术后3 d和1年时,伤椎后凸Cobb角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获得良好矫正(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和1年的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椎体内裂隙征的OVCF患者,其疗效与传统PKP手术相近,但显著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内裂隙征 骨填充网袋 经皮强化技术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 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德世 范跟东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42例OVCF患者,建立工作通道后,采用扩张矫形器在...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42例OVCF患者,建立工作通道后,采用扩张矫形器在伤椎内形成空腔,置入骨填充网袋,并于网袋内注入适量的骨水泥,利用网袋的自然膨胀作用逐渐撑起伤椎,达到矫正复位目的。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3-71 min,平均62.5 min;仅2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4.76%)。术后随访14-27个月,平均19.3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后凸Cobb角亦得到显著矫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伤椎塌陷现象。结论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创伤小,止痛效果好,伤椎矫正效果满意,且显著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安全性高,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技术 骨填充网袋 骨水泥强化
下载PDF
椎体强化的相关并发症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永江 王清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5期195-198,共4页
椎体强化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转移瘤、骨髓瘤等疾病的微创技术,其创伤小、止痛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开展,但其并发症也日趋显现,严重的可以致残或致死。该文阐述常见与不常见的并发症,... 椎体强化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转移瘤、骨髓瘤等疾病的微创技术,其创伤小、止痛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开展,但其并发症也日趋显现,严重的可以致残或致死。该文阐述常见与不常见的并发症,旨在提高对其严重性的认识,从而进行规范合理的操作,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技术 并发症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