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支架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吴卓檀 兰荣玉 +5 位作者 张卫华 申婷婷 韩林轩 吴晓飞 何炳坤 任晓平 《中医正骨》 2024年第4期37-46,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支架成形术(vertebral body stenting,VBS)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支架成形术(vertebral body stenting,VBS)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VBS和PKP治疗OVCF的对比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3年12月20日。试验组采用VBS治疗,对照组采用PKP治疗,且均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Stata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96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涉及70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53例、对照组3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WMD=9.02,95%CI(2.72,15.32),P=0.005],骨水泥填充量多于对照组[WMD=1.00,95%CI(0.34,1.65),P=0.003],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局部后凸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WMD=-3.16,95%CI(-5.22,-1.10),P=0.003;WMD=-1.87,95%CI(-2.11,-1.64),P=0.000],术后Beck指数大于对照组[WMD=0.16,95%CI(0.11,0.20),P=0.000],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MD=0.19,95%CI(-0.18,0.55),P=0.317;WMD=0.09,95%CI(-0.12,0.29),P=0.410;RR=0.96,95%CI(0.69,1.32),P=0.799;RR=0.39,95%CI(0.06,2.34),P=0.3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VBS手术时间长于PKP,骨水泥填充量多于PKP,在恢复和维持伤椎正常形态方面优于PKP,二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安全性方面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后凸成型术 椎体支架成形术 专题Meta分析
下载PDF
椎体支架系统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效果分析
2
作者 徐响阳 沈晓涛 周祖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支架(VBS)系统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10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PKP治疗,实验组PKP术中应用VBS系统... 目的探讨椎体支架(VBS)系统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10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PKP治疗,实验组PKP术中应用VBS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球囊压力、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局部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均优于术前,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伤椎Cobb角优于术前(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63.17±3.85)min、透视时间(45.46±2.92)min长于常规组的(47.43±2.54)、(36.19±1.81)min,球囊压力(219.47±10.83)psi高于常规组的(193.81±4.55)psi,骨水泥注入量(9.54±1.31)ml多于常规组的(7.57±0.95)ml,骨水泥渗漏率2.0%低于常规组的20.0%,住院费用(53456.46±1357.22)元高于常规组的(39067.59±3566.61)元,且术后1个月伤椎Cobb角(7.44±0.81)°、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8.34±0.76)°均小于常规组的(11.47±0.45)、(12.49±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使OVCF患者疼痛得到明显改善,但PKP术中应用VBS系统可使伤椎畸形得到更好的矫正,并能够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但PKP术中应用VBS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椎体支架系统 畸形
下载PDF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OVCF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涛 田耕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支架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OVC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行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A组(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治疗)和B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长短于B组,骨水泥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支架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OVC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行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A组(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治疗)和B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长短于B组,骨水泥注入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术后即刻,B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A组,Cobb角即ODI评分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的操作简便,耗时较短,但手术即刻效果不如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虽能有效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但操作相对复杂,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延怀 张顺聪 +8 位作者 袁凯 周腾鹏 罗培杰 莫国业 郭惠智 唐永超 郭丹青 温广伟 许岳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170-2176,共7页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支架成形(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VBS)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VBS组15例,PKP组25例,再根据术中透视手术节段是否呈后伸位,分为2亚组,VBS后伸位组7例,PKP后伸位组14例。结果与结论:①与PKP组相比,VBS组术中注入骨水泥量较多(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渗漏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术前相比,VBS组和PKP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在末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P<0.05);③VBS组与PKP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VBS组与PKP组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VBS手术后压缩Cobb角低于PKP组(P<0.05),VBS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④在亚组比较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体压缩cobb角、局部Cobb角)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⑤结果表明,VBS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VBS在注入更多的骨水泥的同时,对局部后凸畸形能起到更好的纠正作用;通过术中体位的摆放,使手术节段处于后伸位,能减少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疗效观察 影像学评估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坤阳 慈元 +1 位作者 李志君 张光宇 《中医正骨》 2022年第8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OVC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治疗40例(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OVC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治疗40例(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40例(PKP组)。比较2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腰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Beck指数、伤椎矢状位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一般结果。2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9±1.39)mL,(1.85±1.25)mL,t=-1.541,P=0.061;(6.91±2.24)mL,(5.43±1.12)mL,t=-0.480,P=0.431;(33.61±7.31)min,(25.76±2.43)min,t=-6.59,P=0.542]。②胸腰椎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44.059,P=0.000);2组患者的胸腰椎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0.250,P=0.736);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胸腰椎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88.117,P=0.000);2组患者胸腰椎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7.95±0.59)分,(3.83±0.53)分,(2.21±0.59)分,(1.75±0.55)分,F=53.256,P=0.000;(7.88±0.57)分,(3.91±0.57)分,(2.33±0.88)分,(1.82±0.62)分,F=34.861,P=0.000];2组患者术前胸腰椎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731);术后2 d、3个月、6个月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患者胸腰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PKP组(t=2.556,P=0.002;t=3.251,P=0.000;t=4.101,P=0.003)。③ODI。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45.476,P=0.000);2组患者的ODI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1.029,P=1.573);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O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90.952,P=0.000);2组患者ODI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2组的下降趋势完全一致[(56.65±6.23)%,(20.53±3.85)%,(18.27±2.27)%,(17.13±2.615)%,F=52.586,P=0.000;(55.94±5.77)%,(20.51±3.89)%,(18.62±2.21)%,(17.31±2.11)%,F=38.366,P=0.000];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 d、3个月、6个月ODI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1,P=0.417;t=4.772,P=0.357;t=3.154,P=0.402;t=3.904,P=0.397)。④伤椎Beck指数。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416.582,P=0.000);2组患者伤椎Beck指数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4.567,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伤椎Beck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87.312,P=0.000);2组患者伤椎Beck指数随时间变化均呈先上升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但2组趋势不完全一致(0.62±0.06,0.95±0.14,0.95±0.13,0.94±0.09,F=243.085,P=0.000;0.64±0.05,0.75±0.17,0.75±0.14,0.74±0.09,F=44.227,P=0.000);2组患者术前伤椎Beck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32,P=0.482);术后2 d、3个月、6个月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患者伤椎Beck指数均高于PKP组(t=9.194,P=0.000;t=10.933,P=0.000;t=17.372,P=0.000)。⑤伤椎矢状位Cobb角。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8.642,P=0.000);2组患者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8.822,P=0.639);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伤椎矢状位Cobb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3.503,P=0.000);2组患者伤椎矢状位Cobb角随时间变化均呈先下降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但2组趋势不完全一致(18.85°±3.32°,11.89°±1.84°,12.21°±1.34°,11.62°±1.55°,F=25.137,P=0.000;18.66°±3.15°,14.54°±4.21°,15.23°±3.52°,14.21°±2.77°,F=38.366,P=0.000);2组患者术前伤椎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2,P=0.635);术后2 d、3个月、6个月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患者伤椎矢状位Cobb角均小于PKP组(t=2.013,P=0.001;t=3.205,P=0.000;t=3.502,P=0.003)。⑥并发症发生率。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0例。2组患者均未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KP组(χ^(2)=8.538,P=0.003)。结论:经皮椎体支架内固定治疗OVCF,与PKP相比,二者在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恢复椎体功能方面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缓解胸腰椎疼痛、恢复椎体正常形态,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支架 骨折固定术 后凸成型术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椎体支架系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响阳 罗德民 +3 位作者 刘尚礼 沈晓涛 周祖艳 元国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支架(vertebral body stents,VBS)系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其中... 目的:探讨椎体支架(vertebral body stents,VBS)系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其中男13例,女35例,年龄55~92(71.2±10.5)岁,全部采用VBS系统PKP手术方案,术后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 d及半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椎丢失高度,并观察术后有无病椎或邻椎再骨折情况。结果:术前VAS评分为7.60±0.12,术后3 d为3.00±0.46,术后半年为1.20±0.23,术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与术后半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指数为(82.00±0.32)%,术后3 d为(30.00±1.50)%,术后半年为(18.00±0.16)%,术后ODI指数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与术后半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椎丢失高度为(12.00±0.43)mm,术后3 d为(3.00±0.15)mm,术后半年为(3.60±0.51)mm,术后病椎丢失高度明显减少(P<0.05),术后3 d与术后半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6±0.5)个月,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末次随访均未发生病椎及邻椎再骨折。结论:VBS系统PKP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既可以有效缓解胸腰背部疼痛,改善胸腰椎活动度,又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椎体高度,预防病椎及邻椎再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支架 经皮后凸成形术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支架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7
作者 王涛 朱磊 +5 位作者 黄立成 李建军 方文广 林扬 钟向新 肖琪 《现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339-1347,共9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支架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涉及经皮椎体支架系统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支架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涉及经皮椎体支架系统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以来至2023年12月31日。结局指标包括伤椎Cobb角、伤椎Beck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研究纳入分析,涵盖研究对象5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体支架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伤椎Cobb角(MD=-2.47度,95%CI-3.75~-1.19度,P=0.000 2)、伤椎Beck指数(MD=0.18,95%CI 0.01~0.36,P=0.04)以及骨水泥渗漏率(MD=0.48,95%CI 0.28~0.81,P=0.006)方面优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但前者手术时间更长(MD=5.91 min, 95%CI 0.24~11.58 min,P=0.04)、术中骨水泥用量更多(MD=1.45 mL,95%CI 0.30~2.60 mL,P=0.01),而两者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0.18分,95%CI-0.40~0.04分,P=0.1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MD=-0.58,95%CI-1.74~0.57,P=0.32)以及术中出血量(MD=0.06 mL,95%CI-0.27~0.38 mL,P=0.73)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支架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获得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当的临床疗效,而且在矫正椎体后凸畸形以及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支架系统 经皮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赵中男 刘亚明 +4 位作者 陈丽娟 彭拓奇 焦岩 王岐 王莹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PS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PSP组与...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PS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PSP组与PKP组,每组各5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局部Cobb角、压缩Cobb角。结果PSP组、PKP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PKP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渗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根性疼痛、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均较术前增大,局部Cobb角、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患者术后局部Cobb角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P与PKP治疗OVCF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凹畸形,其中,PSP对局部后凹畸形的纠正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复位效果 后凹畸形
下载PDF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鹏 慈元 +2 位作者 李志君 张光宇 姚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比较,评价经皮椎体支架系统(vertebral body stent,VBS)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0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 [目的]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比较,评价经皮椎体支架系统(vertebral body stent,VBS)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0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OVCF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行VBS治疗(VBS组),32例行PKP治疗(PKP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渗漏VBS组为4/30(13.33%),PKP组为10/32(31.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球囊破裂VBS组为5/60(8.33%),PKP组为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平均(14.11±1.29)个月。VBS组恢复伤前负重活动显著早于PKP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和0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0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体相对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Cobb角均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VBS组在椎体相对高度和局部Cobb角均显著优于PKP组(P<0.05)。[结论]对0VCF治疗,VBS在矫正椎骨畸形方面明显优于P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椎体支架 经皮后凸成形
原文传递
新型椎体成形带球囊支架系统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凯 张顺聪 +2 位作者 梁德 江晓兵 姚珍松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707-710,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椎体成形带球囊支架系统(VBS)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10例,均采用椎体成形带球囊支架系统(VBS)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椎体... 目的评价新型椎体成形带球囊支架系统(VBS)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10例,均采用椎体成形带球囊支架系统(VBS)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等高度变化,以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均采用双侧穿刺,安全完成手术。均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分别为(1.68±0.44)cm、(2.16±0.52)cm和(80.12±2.99)%,与手术前比较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19.90±2.96)°,矫正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12.49±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有1例1椎体出现椎体后方骨水泥少量渗漏,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10%。结论应用VBS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较好恢复伤椎高度,快速止痛,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支架 经皮成形 骨质疏松症 压缩骨折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支架融合术及RF治疗崩裂性腰椎滑脱症
11
作者 陈亮 唐天驷 +1 位作者 杨惠林 蒋兴良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后路支架融合术 RF治疗 崩裂性腰滑脱症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宇翔 徐海栋 赵建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此引起的其他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加重社会的负担。尽管保守治疗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无法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其他并发...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此引起的其他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加重社会的负担。尽管保守治疗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无法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后凸成形术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出现的椎体支架、Kiva等新技术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近几年最新的手术技术进展,并对其中尚存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PVP) 经皮后凸成形术(PKP) 椎体支架(VBS) KIVA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过程中脊柱植入物的种类及优势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健安 陈曦 +1 位作者 张隆盛 廖文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5-1940,共6页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上取得突破性的意义,但也有不足之处,如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有限、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增高等。近年来,各种脊柱植入物不断问世,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取...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上取得突破性的意义,但也有不足之处,如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有限、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增高等。近年来,各种脊柱植入物不断问世,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有利于减少传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导致的并发症。目的:叙述各种脊柱植入物的种类和特点,探讨它们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Elsevier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植入物,椎体支架,椎体压缩性骨折”,英文检索词为“percutaneous kyphoplasty,Spinal implants,vertebral stents,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查阅200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录的相关文章,包括综述、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文章主题相关度低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2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脊柱植入物包括VBS支架、Jack椎体扩张器、SKY骨扩张器系统、Osseofix系统、SpineJack、KIVA系统和记忆合金椎体支架;②它们在经典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和发展,在取得相同临床疗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诸如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再丢失、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增高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成形 球囊 脊柱植入物 椎体支架 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