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凤松 王凯 +3 位作者 景成伟 张亮 刘宾 杨亚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53-558,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应用后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体稳定性。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后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融合良好,优良率96.2%。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椎间不融合现象。后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缓解快、内固定坚强、椎间融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间盘突出症 弓根螺钉 骨钉 椎体稳定性 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 CAGE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滑脱腰椎的椎体稳定性 被引量:7
2
作者 朱瑜琪 王金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5期6339-6344,共6页
背景: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的是重建脊柱序列和椎体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达到永久腰椎融合的作用。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稳定性的恢复。方法:腰椎滑脱症最常采用Wiltse分型将其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 背景: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的是重建脊柱序列和椎体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达到永久腰椎融合的作用。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稳定性的恢复。方法:腰椎滑脱症最常采用Wiltse分型将其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以及病理性,将腰椎侧位X射线片的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滑移程度分为5级,根据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分型和分级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结果与结论:坚强融合内固定,植入物与椎体间是刚性连接,常用来稳定脊柱、矫正畸形,骨融合率较高,减少了假关节形成。动态融合内固定是用弹性材质或微动装置分散坚强内固定负荷传导,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及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动态非融合内固定能改变脊柱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阻止脊柱运动,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使失稳的腰椎达到其正常状态的活动特性,实现动态重建腰椎序列。峡部关节缺损部位直接修复植骨,适用于青壮年有症状不伴有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滑脱患者。腰椎滑脱症选择哪种材料植骨和植骨部位以及哪种入路方法融合和植入物内固定可以得到理想的融合内固定效果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目前尚未达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滑脱症 椎体稳定性 前凸角 间隙高度 植入物内固定 融合
下载PDF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稳定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胃肠道功能障碍42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龙波 邵国强 苏新平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稳定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分别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味及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稳定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分别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味及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稳定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承气汤 稳定性胸腰段骨折 胃肠道功能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坤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92-192,共1页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最常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这种方法适用于颈、胸和腰椎骨折的病人,而胸腰段椎体正好位于胸腹腔的交界处,该区域的暴露相当困难。前外侧入路途径虽然能够很好地显露胸腰椎,但是操作复杂且对组织的损伤较大。该研究探讨后外...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最常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这种方法适用于颈、胸和腰椎骨折的病人,而胸腰段椎体正好位于胸腹腔的交界处,该区域的暴露相当困难。前外侧入路途径虽然能够很好地显露胸腰椎,但是操作复杂且对组织的损伤较大。该研究探讨后外侧入路手术(PLA)在治疗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中的价值、适应证和临床效果。自1990年至2000年采用PLA对14例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进行手术,术中采用单侧或双侧椎管减压和C-D器械内固定。将病人分为四组:第1组4例(Frankel E级),均无神经损害的表现,其中2例T_(12)骨折,1例L_1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手术治疗 儿童 胸腰段 稳定性骨折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中华 崔青 董占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28个椎体。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应用C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28个椎体。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应用C型臂X光机手术前和手术中定位,采用经单侧椎弓根手术入路,平均骨水泥注射量2~4ml左右。术前后应用国际通用术前疼痛目测分级(VAS)评分。结果23例患者28个椎体操作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术后3d疼痛开始缓解15例;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8例(1823),显著缓解5例(523)。VAS评分平均2.01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年随访,患者完全满意16例,满意5例,较满意2例。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平均2.13分;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微创手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有价值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皮穿刺成型术 椎体稳定性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下载PDF
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椎症状性血管瘤 被引量:2
6
作者 晏雄伟 张洪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2期8993-8998,共6页
背景:自从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成功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后,一直在尝试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例胸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患者,男2例,女7例,均... 背景:自从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成功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后,一直在尝试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例胸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患者,男2例,女7例,均有背部疼痛等症状,其中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采用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与结论:操作成功率100%,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治疗后24 h症状均有缓解,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显示原有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管瘤无复发。结果可见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增加椎体的稳定性,预防压缩性骨折、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穿刺 血管瘤 脊柱 成形术 骨水泥 椎体稳定性
下载PDF
联合应用AF钉内固定术与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体功能影响的分析
7
作者 胡敬业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7期224-225,共2页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AF钉内固定术与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0月1日-2014年10月1日我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39例患者,对照组有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AF...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AF钉内固定术与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0月1日-2014年10月1日我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39例患者,对照组有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AF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AF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其椎体功能的指标和远期预后的情况。结果 :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患处椎间隙的高度明显较高,其Cobb角的度数明显较小(P<0.05)。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患处椎间隙的高度及Cobb角的度数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融合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AF钉内固定术与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解除椎管狭窄及神经压迫的情况,而且不会破坏患者脊柱的解剖结构或使其发生术后脊柱不稳、后凸畸形、椎体融合不佳等情况,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椎体稳定性 板减压 内固定
下载PDF
碳纤维椎间融合器与钛网椎间融合器修复腰椎退行性变:生物相容性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宋成哲 金红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09-1913,共5页
背景:不同材料椎间融合器可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辅助使终板与椎间融合器紧密结合,为脊柱提供更加稿件可靠的稳定性,重建椎间高度、腰椎生理角度和生物力学功能。目的:比较碳纤维椎间融合器与钛网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 背景:不同材料椎间融合器可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辅助使终板与椎间融合器紧密结合,为脊柱提供更加稿件可靠的稳定性,重建椎间高度、腰椎生理角度和生物力学功能。目的:比较碳纤维椎间融合器与钛网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方法:选择L3-S1腰椎退行性变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随机均分为碳纤维组和钛网组,碳纤维组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置入碳纤维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同时辅以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钛网组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置入钛网融合器与自体骨,同时辅以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辅助。比较两组融合器置入前后JOA评分、椎间高度、椎间融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与结论:60例均完成3-27个月随访,获得良好的骨融合,治疗后3个月腰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两组置入后3个月的JOA评分、置入后1周的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材料均未发生排异反应,无感染发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钛网组出现融合器下沉2例。表明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和钛网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提高椎体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但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碳纤维间融合器 钛网融合器 骨融合 椎体稳定性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内置物Zero-P与传统椎间融合器加钛板修复神经根颈椎病:2年随访疗效及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炜 李磊 +3 位作者 刘岩路 吴彦生 黄异飞 张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8期7757-7762,共6页
背景:虽然经前路椎体融合应用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超过50年,但至今对其技术的标准化仍然存在争议。单独使用椎间融合器最主要的缺点是即时稳定性欠佳和融合器下沉;椎间融合器配合前路钛板最主要的缺点是术后钛板区域吞咽困难及手术... 背景:虽然经前路椎体融合应用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超过50年,但至今对其技术的标准化仍然存在争议。单独使用椎间融合器最主要的缺点是即时稳定性欠佳和融合器下沉;椎间融合器配合前路钛板最主要的缺点是术后钛板区域吞咽困难及手术间盘周围异位骨化。目的:对比新的内置物Zero-P和传统椎间融合器加钛板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射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Zero-P组患者25例共31个节段,传统组(传统椎间融合器+锁定钛板)患者31例共40个节段,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节段位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吞咽困难发生率、Cobb C角、Cobb S角、椎体高度、椎体稳定性及异位骨化程度。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内固定后24个月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内固前(P<0.05),内固定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Zero-P有1例内固定后早期发生吞咽困难,24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传统组2例内固定后发生吞咽困难,两组吞咽闲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Cobb C角及手术节段椎体高度在内固前与内固定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obb S角Zero-P组患者在内固前至内固定后(即手术过程时间)呈明显增加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内固定后第1次复查时;而传统组内固前至内固定后6周时Cobb S角呈缓慢增加趋势,内固定后6周左右Cobb S角达到最大值。Zero-P组融合节段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而传统组31例患者中有30例均牢固骨性融合,稳定率达到97%。内固定后24个月随访发现,Zero-P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5%,传统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44%,Zero-P组内固定后24个月时的异位骨化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提示与传统钉板系统相比,Zero-P内置物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间融合器 内固定 高度 椎体稳定性 异位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