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连接在经骨折椎骨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黄瑞鹏 潘俊朋 赵成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851-861,共11页
目的:研究横连在经骨折椎体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研究最佳的横连的放置方式。方法:运用有限元分析,构建健康志愿者胸腰椎脊柱模型,运用截骨术创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模型,给予经骨折椎体椎弓根钉固定,构建经棘突放置... 目的:研究横连在经骨折椎体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研究最佳的横连的放置方式。方法:运用有限元分析,构建健康志愿者胸腰椎脊柱模型,运用截骨术创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模型,给予经骨折椎体椎弓根钉固定,构建经棘突放置横连内固定、切除棘突放置横连内固定和无横连的内固定方式,以及术后去除内固定后三种脊柱模型,通过模拟日常的活动,测量6种模型的位移和活动度、椎弓根钉和纵棒的等效应力,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三种内固定之间的位移和活动度的差异,评价横连对内固定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结果:经棘突放置横连内固定的位移和活动度最小,切除棘突放置横连内固定的次之,无横连内固定最大。经棘突放置横连内固定较无横连内固定在不同运动中的位移和活动度有20%~30%的减低,切除棘突放置横连较无横连在不同运动中的位移和活动度有10%~20%的减低,经棘突放置横连后较无横连内固定降低了骨折临近椎体椎弓根钉的等效应力,增加了横连的应力。切除棘突脊柱在前屈和后伸的位移和活动度大于完整棘突脊柱。结论:经棘突放置横连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该在经骨折椎体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骨折 横连 经骨折弓根固定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椎体钉内固定对无下肢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2
作者 潘文锋 杜志高 +2 位作者 杨小军 毛团员 黄海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钉治疗不伴下肢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通过后路切开椎体钉植入手术后撑开复位并固定不伴下肢症状的胸腰椎骨折12例。结果:随访6~18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前缘高度较手术前... 目的:探讨椎体钉治疗不伴下肢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通过后路切开椎体钉植入手术后撑开复位并固定不伴下肢症状的胸腰椎骨折12例。结果:随访6~18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前缘高度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复位率达83.3%,无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明显加重。结论:经后路椎体钉植入撑开复位是治疗不伴下肢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椎体间内固定钉在胸腰段脊柱肿瘤的应用
3
作者 罗荣贵 康建国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9期854-854,共1页
关键词 间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肿瘤 应用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椎弓根钉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4
作者 林婉云 吴慧 +1 位作者 谢淑莲 李静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系统固定并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经过5~31个月的随访,手术均获得成功,获得骨性愈...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系统固定并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经过5~31个月的随访,手术均获得成功,获得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结论对新鲜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椎体成形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为手术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固定成形术 胸腰骨折 护理 疗效
下载PDF
椎体间内固定钉在胸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孟虎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4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脊柱外伤 脊髓损伤 间内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在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胜刚 许同舟 《医疗装备》 2016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胸腰椎骨折为研究对象,脊髓神经功能为A级和B级的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其余患者在伤后5~14d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胸腰椎骨折为研究对象,脊髓神经功能为A级和B级的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其余患者在伤后5~14d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患者术后脊柱Cobb角、椎管占位、伤椎前缘高度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的效果显著,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良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固定 弓根螺系统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上腰段退行性Ⅰ度滑脱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一鹏 段晓丰 +4 位作者 田玉良 于海泉 胡亚宁 曹斌 王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PLIF)2种手术方式治疗上腰段退行性Ⅰ度滑脱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腰段退行性Ⅰ度滑脱伴椎管狭窄患者27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12例与P...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PLIF)2种手术方式治疗上腰段退行性Ⅰ度滑脱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腰段退行性Ⅰ度滑脱伴椎管狭窄患者27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12例与PLIF组15例。观察比较2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切口引流量、手术后绝对卧床时间、植骨融合率(1年时)及手术所引起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并评测ODI指数及VAS评分。结果 2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后切口引流量、手术后绝对卧床时间显著多于TLIF组(P<0.05)。PLIF组与TLIF组植骨融合率(1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出现神经根性疼痛2例、硬膜囊破裂1例,而TLIF组中未出现手术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ODI指数、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是当前治疗退行性I度滑脱并椎管狭窄的主要方法,但对于上腰段(L1—3)退行性I度滑脱并椎管狭窄,宜采用TLIF术式,它有更少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保留更多的脊柱结构,更重要的是神经并发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间融合弓根固定 间孔间融合弓根固定 上腰段 退行性I度滑脱 管狭窄 间融合
下载PDF
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截瘫
8
作者 刘国理 刘明建 刘华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4期305-306,共2页
本文报告112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侧前方减压治疗结果。随访1~16个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Frankel分级与术前相比提高Ⅱ~Ⅲ级。认为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无需X线即能准确定位和减压范围,手术减压途径直接,能直视下切除... 本文报告112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侧前方减压治疗结果。随访1~16个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Frankel分级与术前相比提高Ⅱ~Ⅲ级。认为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无需X线即能准确定位和减压范围,手术减压途径直接,能直视下切除移位骨块及椎间盘,一般仅需切除伤椎体的后1/5~1/4,保留横突及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减压效果确实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伴截瘫 后伤切除减压 椎体钉固定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截瘫的手术治疗
9
作者 刘国理 刘景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胸腰骨折伴截瘫 后侧切除减压 椎体钉固定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比较分析
10
作者 刘向通 王冲 +2 位作者 魏俊成 金建武 王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3,共3页
研究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TLIF与P... 研究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TLIF与PLIF治疗,TLIF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程度更低,更好的改善椎间盘功能,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间孔间融合术 弓根固定后路间植骨融合术 老年退行性腰滑脱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reatment of nonadjac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清义 许建中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9年第3期138-141,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outcomes of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reatment of nonadjac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ho s...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outcomes of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reatment of nonadjac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nonadjac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for burst fracture and by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compression fracture. X-rays, CT and MRI scan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same protocol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nd during follow-up. Pre- and postoperativ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 grades, fusion of fracture sites,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of back pain,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D were access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period of 12 months. The sagittal profile of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was restored satisfactorily. No patient had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after surgery, and 9 patients with incom- plete lesions improved postoperatively by at least one ASIA grade. The fusion rate was 100%. The average VAS of back pain was 7.6 preoperatively and 3.2 postoperatively. The average ODI was 72.5 preoperatively and 35.5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reatment of nonadjac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exhibits such advantages as preserving functional segment units, reliable fixation, good neurologic recovery and early mobilization and, therefore, is suitable for treating nonadjac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screws VERTEBROPLASTY Fracture fixation Spinal fractur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