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8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1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融合内固定 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疼痛改善的影响
2
作者 吴晓晨 方志良 方培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31-633,共3页
目的:分析桂枝附子汤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疼痛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云霄县中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作两... 目的:分析桂枝附子汤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疼痛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云霄县中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作两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中联用桂枝附子汤,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疗效为97.78%(44/45),对照组为86.67%(39/45),观察组的总临床有效率更高,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比较上,观察组的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能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附子汤 弓根螺钉内固定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马瑞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7例。研究组采用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但其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侧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滑脱症 老年 孔入路腰融合术 后路融合术 功能 神经损伤 疼痛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韦家鼎 朱冬玲 +5 位作者 付拴虎 钟远鸣 卢大汉 陈勇喜 覃浩然 覃海飚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B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的86例TB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在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将患者分为植骨...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B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的86例TB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在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将患者分为植骨组(n=46)和非植骨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终末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管侵占改善率、Cobb角矫正率及丢失率,以及术前、术后、终末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以及随访过程中的伤椎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9.01±3.52)个月。随访过程中,植骨组患者伤椎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断钉断棒及其他并发症,未植骨组中有2例断钉、2例断棒、3例出现“空壳”现象。植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非植骨组,终末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低于非植骨组,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侵占改善率均高于非植骨组患者,伤椎Cobb角及Cobb角丢失率小于或低于非植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及术后伤椎Cobb角、Cobb角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TBF,能有效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提高椎管侵占改善率,促进伤椎愈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成形术 弓根钉 长节段固定 折愈合
下载PDF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仁赞 李锐 +1 位作者 曹海营 李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64-67,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复查时、末次随访时检测感染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术前、末次随访时测算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整体生活质量,包括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分级评价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异体骨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自体骨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ESR、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ESR、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均<0.05),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1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3例,两组相比,P<0.05。术后6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20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2例,两组相比,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植骨均融合。结论 腰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相当,同种异体骨可以作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入物 同种异 布鲁杆菌病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评价
6
作者 何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和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obb角和术后神经恢复有效率,以评价手术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238.41±65.82)min]、术中出血量[(559.33±345.67)ml]、住院时间[(15.02±4.51)d]、植骨融合时间[(6.79±1.68)月]、术后1周Cobb角[(8.33±1.85)。]均与对照组[分别为(232.14±48.17)min、(577.41±320.18)ml(、15.17±7.02)d(、6.92±1.94)月(、8.51±1.93)。]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术后引流量[(415.94±351.55)ml]、术后6个月的VAS[(3.08±0.33)分]和ODI评分[(20.08±7.24)分]及Cobb角[(4.15±0.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2.84±348.53)ml、(4.24±0.81)分、(26.29±9.15)分、(5.58±1.02)。],而神经恢复有效率[73.68%(28/3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时,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获得更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后路手术 经单侧弓根入路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任志勇 姜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联合应用短节段内固定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5)单纯应...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联合应用短节段内固定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5)单纯应用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5)联合应用短节段内固定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伤椎恢复情况[伤椎弯曲角度(Cobb角)、伤椎矢状面指数(VSI)、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伤椎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预后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畸形、伤椎愈合延迟、内固定物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bb角、VSI、FVHR、伤椎压缩率、ODI评分、Barthel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SI、FVHR、Barthe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Cobb角、伤椎压缩率、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VSI、FVHR、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Cobb角、伤椎压缩率、OD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联合应用短节段内固定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能够进一步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脊柱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预后改善,有利于伤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脊柱 短节段内固定 弓根 并发症 功能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高志祥 王红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减压组(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n=40)和植骨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减压组(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n=40)和植骨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n=40)。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疗效、脊柱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前后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结果:植骨组优良率高于减压组,卧床时长、骨折端愈合时长短于减压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管侵占率、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植骨组优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可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脊柱功能,纠正脊柱参数,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管减压术 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9
作者 杜壮文 欧阳帆 +1 位作者 王恩梁 曾繁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病人创伤更小,利于恢复,安全性更高,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技术 后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管狭窄症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李楠 段伟利 袁海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应激因子[血清肌酸激酶(CK)、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胸腰段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结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ODI、VA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Cor、NE、CK水平显著升高,其中联合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两周TLK、TK、LL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脊柱侧弯患者中,能改善腰椎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内固定 3D打印技术 后路 功能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汉霖 吴继德 +5 位作者 张潇 拓一帆 马达 罗迪 顾文博 袁海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术前X线、CT及MRI检查,判定病灶节段病椎椎弓根和椎体骨质破坏情况和炎性浸润范围,术后复查X线、CT、MRI,观察椎体稳定及植骨融合情况,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转阴率、SAT滴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8例患者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脊柱炎性症状和中毒症状均消失。VAS由术前(6.39±1.17)分恢复至术后1个月(2.75±0.57)分,末次随访为(1.68±0.55)分(Z/F值256.33,P<0.05);ESR由术前36.35 mm/h恢复至术后1个月10.00 mm/h,末次随访为4.0 mm/h(Z/F值42.98,P<0.05);CRP由术前45.17 mg/L恢复至术后1个月3.75 mg/L,末次随访为1.06 mg/L(Z/F值41.29,P<0.05)。结论严格规范化的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术式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后路病灶清除 固定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结合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干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玥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75-76,91,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结合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76例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五点式腰背肌长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结合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76例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为观察时间点,记录腰椎影像指标(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多裂肌面积变化,以ODI、VAS评分评估疼痛;观察血液流变直白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改善(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多裂肌面积更大,ODI、VAS分值更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更低,P<0.05;观察组腰椎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2.11%)和护理满意率(94.74%)更高,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护理合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干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能促进术后短期与长期恢复,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腱和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五点式腰背肌锻炼 融合内固定 疼痛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婷 陆虹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其负性情绪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融合内固定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5 位作者 郭超峰 刘少华 王昱翔 邓盎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角度26°~55°,平均37°。结核病灶累及范围:T1~T2 1例,T2~T3 4例,T3~T4 5例,T4 2例,T4~T5 2例,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270min,平均195min,术中失血量300~2500ml,平均850ml。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1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者ASIA分级改善1~2级。术后后凸角度6°~18°,平均10°,平均矫正2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73.0%,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2°,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上胸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后路
下载PDF
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家明 龙新华 +5 位作者 周扬 陈宣银 杨东 段满生 黄山虎 刘志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1岁,合并神经功能损害者8例。术前CT和MRI提示腰椎病灶以单侧为主,均存在明显的骨质破坏。术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术中椎体间植骨采用局部骨颗粒和自体髂后松质骨颗粒。术后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及CT,以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和腰椎生理弧度变化。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4.2个月。2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7±39min,手术失血量为470±143ml。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5.2%,融合时间6.1±2.5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21.4°±5.7°、33.6°±3.1°,末次随访时为31.3°±2.7°。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7.8±2.6、2.4±1.7,末次随访时为0.9±0.7。术后3个月ESR、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入路 结核 脊柱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植骨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文德 周初松 +3 位作者 靳安民 张辉 刘健 丁金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867-1868,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Ⅰ~Ⅱ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侧人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自体植骨融合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43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率为90.7%...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Ⅰ~Ⅱ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侧人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自体植骨融合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43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率为90.7%,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37%.[结论]椎体间自体植骨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Ⅰ~Ⅱ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融合 弓根内固定 滑脱
下载PDF
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惠城 刘展亮 +2 位作者 陈嘉裕 杨志发 杨永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脱位的老年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脱位的老年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胸腰椎恢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复位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伤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固定 后路复位固定 融合
下载PDF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全魁 孟晓林 +3 位作者 王海涛 时和同 艾继超 芮清伟 《安徽医学》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路AF内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下载PDF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顺聪 梁德 杨志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6-507,共2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术包括:USS11例,ISOLA 17例,Moss-Miami 1例,Tenor 8例... 目的评价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术包括:USS11例,ISOLA 17例,Moss-Miami 1例,Tenor 8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椎间高度维持、术前术后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年6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由术前34.4±17.2,术后恢复至7.6±3.4;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融合率100%;椎间隙高度由术前(6.3±4.3)mm,达术后(10.6±4.1)mm,随访见椎间高度轻度丢失(8.7±4.6)mm,但患者未出现症状加重。ODI由术前(33.4±4.3)分改善至术后(5.9±3.4)分,VAS由术前(7.65±0.95)分改善至术后(0.58±0.30)分。并发症共5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发生率6.67%(2/37);3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沿坐骨神经根性放射痛,发生率8.11%(3/37),术后2周症状消失。未出现植骨块向后方脱出进入椎管、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复位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充分减压是成功复位的关键和前提,椎间植骨融合率与良好的复位、植骨床处理、植骨的质和量、早期稳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内固定 融合
下载PDF
经后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建伟 安洪 +1 位作者 肖奇 黄力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PLIF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Nakai...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PLIF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Nakai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2例患者随访1~6年,术后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为92.5%,术后平均椎间隙高度为10.2mm,较术前增加5.2mm;植骨融合率为95.2%,平均融合时间6个月;临床症状按Nakai标准:优34例,良6例,可2例。结论经后路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植骨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峡部裂型 后路融合术 弓根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