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高RDW和高N-MID OC/β-CTX比值在老年女性椎体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明 池继敏 +4 位作者 唐敏 桑阳 陈永丽 邓顺 岳建彪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PVF)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60岁女性骨质疏松住院患者786... 目的 探讨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PVF)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60岁女性骨质疏松住院患者786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378例)和OPVF组(B组,388例)。N-MID OC、β-CTX、NMID-OC/β-CTX比值、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钙(Ca)、磷(P)及镁(Mg)。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a、P、Hb、HCT、MCV、MCH、MCHC含量降低,RDW-CV、N-MID OC/β-CTX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VF与β-CTX、Ca、P呈负相关,与RDW-CV、N-MID OC/β-CTX呈正相关(均P<0.05)。骨折患者RDW与N-MID OC、β-CTX、Ca、P、Mg呈负相关(均P<0.05)。RDW、N-MID-OC/β-CTX为OPVF的风险因素(均P<0.05),OR分别为1.38、1.005。二者含量越高,椎体骨折风险越高,最高层是最低层的约3倍和2倍,OR为2.818,1.734。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OPVF的诊断性能,其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0.64、42.78%、82.01%、70.9%、58.3%。结论 血液高RDW和高N-MID 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明显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诊断及预测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椎体骨折一例
2
作者 孟景红 曹梦琢 +4 位作者 陆璐 宋兰 李其一 吴迪 苏金梅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8-280,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可出现脊柱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脊柱强直[1]。Andersson损伤(andersson lesion,AL)是指发生在AS晚期,影像表现为椎间盘或椎体...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可出现脊柱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脊柱强直[1]。Andersson损伤(andersson lesion,AL)是指发生在AS晚期,影像表现为椎间盘或椎体破坏的一种病变[2],容易被误诊为椎间盘或椎体感染。本文报告一例典型的AS Andersson损伤病例,并作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L的认识,避免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炎症性疾病 脊柱强直 骶髂关节 影像表现 椎体骨折 腰背痛 临床医生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王晓鹏 邱银冰 罗根艳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的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危险因素,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BMI、糖尿病、长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的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危险因素,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BMI、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子宫切除术史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0.09时,此预测模型提供额外的临床净收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CPC/PMMA复合骨水泥联合明胶海绵预防伴椎体前壁破裂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朱佳福 宋红浦 +1 位作者 徐卫星 俞雷钧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556-557,共2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临床上常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随着该技术的普及,相关手术并发症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骨水泥渗漏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临床上常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随着该技术的普及,相关手术并发症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骨水泥渗漏问题[3]。目前骨水泥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其缺乏生物活性且弹性模量高;而磷酸钙骨水泥(CPC)虽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期降解后存在支撑力不够的问题。在单独使用时两者均非理想的骨水泥,有研究表明CPC/PMMA两种材料按一定比例调配可兼顾两者的优点,是临床上具有应用潜力的骨水泥[4]。在临床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常伴随着椎体前壁的破裂,骨水泥易从破裂的骨皮质处渗漏,为减少骨水泥的渗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笔者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CPC/PMMA复合骨水泥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前壁破裂 CPC PMMA 明胶海绵 经皮后凸成形术 渗漏
下载PDF
中国老年髋部及椎体骨折大数据分析报告
5
作者 宋纯理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社会医疗负担重的特点。然而,全国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数据不足。我们利用中国城镇职工基础医疗保险(Urban Employe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社会医疗负担重的特点。然而,全国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数据不足。我们利用中国城镇职工基础医疗保险(Urban Employe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UEBMI)和城镇居民基础医疗保险(Urban Resident Basic Medical Insurance,URBMI)数据库对55岁(椎体骨折为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髋部/椎体骨折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其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研究共纳入190560例髋部骨折(女性121933例,男性68509例,平均年龄77.05岁)和271981例椎体骨折(女性186428例,男性85553例平均年龄70.26岁)。中国5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髋部骨折发生率从2012年的148.75/10万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136.65/10万。中国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椎体骨折发生率从2013年的85.21/10万增加到2017年的152.13/10万。髋部骨折住院总费用五年间增长约4倍;椎体骨折的医疗费用则增长了5.45倍;无论髋部骨折还是椎体骨折,人均治疗费用稳步降低。中国城镇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达到了一个平台期,但椎体骨折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与此同时,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的总人数和总相关医疗花费仍然在迅速增长。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更加重视骨质疏松症的管理和骨质疏松骨折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流行病学 髋部骨折 椎体骨折 医疗花费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6
作者 任喜颂 杜娟 时艳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59-186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行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观察组患者行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优良率、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椎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椎体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围手术期应激激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分别为(86.85±12.37)min、(4.29±1.02)min、(91.75±16.29)m L、(13.24±4.07)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34±20.83)min、(14.26±2.15)min、(127.56±29.63)mL、(18.64±5.1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观察组患者的COR、ACTH及NE分别为(734.27±53.21)nmol/L及(586.34±45.66)nmol/L、(20.41±2.14)pmol/L及(14.26±1.43)pmol/L、(562.37±32.15)ng/L及(410.37±29.4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7.26±68.44)nmol/L及(705.69±50.12)nmol/L、(25.63±2.37)pmol/L及(17.85±1.62)pmol/L、(779.82±40.16)ng/L及(568.94±30.2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效果明显,可增强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缓解应激,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后路伤置钉短节段内固定 胸腰段椎体骨折 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全脊柱MRI评估骨质疏松患者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周佳俊 马飞 +8 位作者 冷叶波 徐世财 何宝强 李洋 廖烨晖 唐强 唐超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3-1889,共7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脊柱MRI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的灵敏度远高于X射线平片。但全脊柱MRI费用高,扫描时间长。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全脊柱...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脊柱MRI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的灵敏度远高于X射线平片。但全脊柱MRI费用高,扫描时间长。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全脊柱MRI扫描以及哪些患者需要行全脊柱MRI,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定论。目的: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全脊柱MRI影像学资料,分析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和MRI图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903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史特点(病程时间、脊柱外伤手术史、叩击痛区域、疼痛评分等);通过全脊柱MRI图像分析其椎体骨折特点。首先根据患者椎体骨折数量将患者分为单椎体骨折组(n=484)和多椎体骨折组(n=419),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然后再根据骨折椎体间的最远间隔数是否≥5将多椎体骨折组再分为2个亚组,其中A组(骨折椎体最远间隔数<5)306例,B组(骨折椎体最远间隔数≥5)113例,分析2个亚组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903例患者中,骨折椎体≥2个的患者有419例(46.4%);发生胸腰椎区域骨折的患者有654例(72.4%),在胸椎区域加腰椎区域和整个胸椎到腰椎区域同时发生骨折的患者有54例(6%);B组患者中96.5%的患者均存在多区域的叩击痛;②单椎体骨折组和多椎体骨折组相比,两组患者在骨密度、病史时间是否≥1个月、低能量损伤史、查体脊柱轴向叩击痛区域分布及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伴基础疾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是否伴老年胸腰椎骨折史、是否伴胸腰椎手术史与骨折椎体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与B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叩击痛区域分布及数量、低能量损伤病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伴陈旧性骨折病史、目测类比评分、体质量指数、病史时间是否≥1个月、是否伴基础疾病史、是否伴胸腰椎手术史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对于有多次低能量创伤史、病史时间大于1个月伴多重叩诊痛、骨密度较低的患者,应警惕多发椎体骨折、跳跃骨折的发生,建议这些患者进行全脊柱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全脊柱MRI 骨折特点 骨密度 椎体骨折
下载PDF
针刀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8
作者 王泽茂 齐峰 +1 位作者 孙国睿 熊国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3-0036,共4页
讨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PKP术后腰背疼痛使用针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且进行PKP手术后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登记信息时间进行分组,2018年6月-2020年6月这两年时间分入对照组... 讨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PKP术后腰背疼痛使用针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且进行PKP手术后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登记信息时间进行分组,2018年6月-2020年6月这两年时间分入对照组,剩下的则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刀疗法,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使用vas视觉评分来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的腰背疼痛和肋间疼痛程度;使用ODI评分来判断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用Brathel指数来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行为能力的判定;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VAS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明显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而腰椎功能虽然都有所改善,但是差异性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Brathel指数都有所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比JOA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无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4周后,JoA评分提高,两组患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针刀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下腰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胸背疼痛和肋间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治疗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9
作者 陈丽萍 段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41例,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与对照组(41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及疼痛情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41例,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与对照组(41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及疼痛情况、心率、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HAMD、 HAMA、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优质护理组苏醒期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 <0.05)。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改善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术后疼痛,避免生理、心理应激引起心率及血压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椎体骨折 麻醉恢复室
下载PDF
老人胸背部疼痛须防椎体骨折
10
作者 边平达 《健康博览》 2024年第6期18-18,共1页
趁着天气晴好,七旬的周奶奶想把室内的花草移到室外晒太阳。谁知周奶奶弯腰一用力,胸前和背部竟出现了疼痛,但她以为是肋间神经痛,故没有在意。次日,周奶奶发现疼痛逐渐加重,在翻身、起床时尤为明显,且不能久立、久行,遂至浙江省人民医... 趁着天气晴好,七旬的周奶奶想把室内的花草移到室外晒太阳。谁知周奶奶弯腰一用力,胸前和背部竟出现了疼痛,但她以为是肋间神经痛,故没有在意。次日,周奶奶发现疼痛逐渐加重,在翻身、起床时尤为明显,且不能久立、久行,遂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人民医院 肋间神经痛 椎体骨折 疼痛 奶奶
下载PDF
血清HDL/LDL和t-PINP/β-CTX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桑阳 邹明 岳建彪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Ⅰcollagen amino terminal extender peptide,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erminal ...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Ⅰcollagen amino terminal extender peptide,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special sequence,β-CTX)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OPVFs)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年龄≥60岁的446例女性OP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骨折分为无骨折组(186例)和骨折组(26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oldle 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 OC)、t-PINP、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itD]、血糖(blood sugar,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itein,LDL)、Ca、P、Mg、尿素(urea,UREA)、肌酐(creatinine,Cr)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以及OPVFs与上述各指标间和脂质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VFs与HDL/LDL、t-PINP/β-CTX的风险因素及分层关系。结果:无骨折组和骨折组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无骨折组相比,骨折组HDL、t-PINP/β-CTX、HDL/LDL含量降低,β-CTX含量增加(P<0.05)。OPVFs与β-CTX呈正相关(r=0.110,P<0.05),与HDL、HDL/LDL及t-PINP/β-CTX呈负相关(r=-0.157、-0.175、-0.181,P<0.05)。HDL、HDL/LDL与β-CTX呈负相关(r=-0.22、-0.12,P<0.05),与t-PINP呈负相关(r=-0.13、-0.10,P<0.05);25-(OH)VitD与TC、HDL呈正相关(r=0.11、0.18,P<0.05);HDL/LDL与t-PINP/β-CTX呈正相关(r=0.11,P=0.02)。t-PINP/β-CTX[OR=0.998,95%CI(0.997,1.000),P<0.05]、HDL/LDL[OR=0.228,95%CI(0.104,0.499),P<0.05]为椎体骨折的风险因素,二者三分层显示含量越低,椎体骨折率越高,骨折风险越高,最低层是最高层的2.5、2倍,校正OR分别为2.112[95%CI(1.310,3.404)]、2.331[95%CI(1.453,3.739)]。结论:血清低HDL/LDL及t-PINP/β-CTX是老年女性OPVF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椎体骨折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STIR信号改变与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愉勤 刘英 +2 位作者 李兰 张滔 罗晓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MRI)-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信号改变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RI、CT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MRI-STIR信号改变患...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MRI)-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信号改变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RI、CT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MRI-STIR信号改变患者的CT骨折线类型及CT值。结果经MRI检查,入组患者骨折椎体数共121节,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45节,无同源高信号36节,同源高信号40节;CT显示,骨折线嵌插型51节,开裂型33节,微骨折型37节。MRI-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椎体CT骨折线为嵌插型阳性率高于无同源高信号和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STIR序列呈现同源高信号的患者椎体CT骨折线为微骨折型阳性率高于黑色线信号和无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椎体CT值低于无同源高信号和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STIR信号改变与CT骨折线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出现椎体嵌插型骨折风险更高,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磁共振 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折线类型
下载PDF
女性椎体骨折患者骨密度与MRI椎旁肌肉参数的相 关性研究
13
作者 田瀚 钟业霖 +4 位作者 张银银 郭海威 李启活 黄宏兴 李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女性椎体骨折患者骨密度与椎旁肌肉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龙溪院区脊柱科收治的86例椎体骨折女性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年龄划分为<75岁组、75~84岁组和≥85岁组... 目的探讨女性椎体骨折患者骨密度与椎旁肌肉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龙溪院区脊柱科收治的86例椎体骨折女性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年龄划分为<75岁组、75~84岁组和≥85岁组,根据骨折节段的不同分为胸椎骨折组和腰椎骨折组。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L3多裂肌/竖脊肌、L3与L4脂肪浸润程度、L3脂肪厚度/腰椎压痕值呈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骨折患者的骨密度与L3~4腰椎肌肉程度呈正相关,与L3~4椎长/腰椎压痕值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骨折组的骨密度与L3~4椎长/腰椎压痕值、L3脂肪厚度/腰椎压痕值、L4多裂肌/竖脊肌呈负相关。腰椎骨折组骨密度与L3腰椎肌肉程度、L3~4椎长/腰椎压痕值呈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发现L4椎长/腰椎压痕值对胸腰椎的骨折节段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各参数为自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因变量(骨密度)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指数=-0.09×L3椎长/腰椎压痕值-1.15×L4多裂肌/竖脊肌-3.215。结论L3和L4节段的腰椎肌肉程度、椎长/腰椎压痕值、多裂肌/竖脊肌、脂肪厚度/腰椎压痕值等参数是影响女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旁肌退变 椎体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研讨
14
作者 王冰 王全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将其分为开放组(n=35)和微创组(n=45),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 目的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将其分为开放组(n=35)和微创组(n=45),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组行脊柱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椎体状态、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微创组的手术、出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均高于开放组,Cobb角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开放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开放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少,能快速恢复伤椎高度,下调Cobb角,减轻椎体疼痛感,恢复脊柱功能,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并发症 围术期指标 骨质疏松 愈合情况 椎体骨折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细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天瑞(综述) 王卫国(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0-584,共5页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群中,骨质疏松非常普遍,5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所增加[1],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老年人容易发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群中,骨质疏松非常普遍,5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所增加[1],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老年人容易发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可以明显改善疼痛和生活质量,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5~7],临床疗效可靠,是近年来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手段,也是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首选方法[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穿刺成形术 急性症状 老龄人群 骨质疏松症 胸腰 弓根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血清ODF、Pref-1与骨密度的关系
16
作者 康健 陈文明 尚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患者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前脂肪细胞因子(Pref-1)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86例OVCF患者为OVCF组,同期在医院行体检的47例健康成年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ODF、Pref-1水平与骨密... 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患者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前脂肪细胞因子(Pref-1)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86例OVCF患者为OVCF组,同期在医院行体检的47例健康成年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ODF、Pref-1水平与骨密度;按骨密度将OVCF患者分为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比较3组血清ODF、Pref-1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DF、Pref-1水平预测OVCF患者降低程度的价值;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ODF、Pref-1水平与OVCF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OVCF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OVCF组血清ODF、Pref-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腰椎正位及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血清ODF、Pref-1水平较低骨量组明显增加(P<0.05);且严重骨质疏松组血清ODF、Pref-1水平较骨质疏松组明显增加(P<0.05)。血清ODF、Pref-1水平均与OVCF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r=-0.347、-0.301,P=0.001、0.007)。血清ODF、Pref-1水平预测OVCF患者降低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29,敏感度分别为74.30%、75.70%,特异度分别为75.00%、68.70%。ODF、Pref-1均可作为影响OVCF患者骨密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OVCF血清ODF、Pref-1水平均明显上调,其表达均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在评估及预测OVCF患者骨量减少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 前脂肪细胞因子(Pref-1) 骨密度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腰背痛的神经病理成分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科 王婷婷 姜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84-487,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患者腰背痛的神经病理成分特征。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因慢性腰痛为主诉就诊于该院的83例OV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评估患者的腰背痛严重程度及其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影...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患者腰背痛的神经病理成分特征。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因慢性腰痛为主诉就诊于该院的83例OV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评估患者的腰背痛严重程度及其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影响,采用利兹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与体征评价量表(LANSS)和疼痛识别问卷(PD-Q)评估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神经病理成分,观察LANSS和PD-Q特征表现。结果 83例患者BPI严重强度3~8分,其中轻度疼痛(1~4分)41例,中度疼痛(5~6分)30例,重度疼痛(≥7分)12例。BPI干扰指数2~9分,低度干扰(1~4分)51例,高度干扰(5~10分)32例。单节段和多节段OVF患者BPI疼痛和BPI干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PD-Q得分3~29分,其中伤害性疼痛(0~12分)患者63例,混合性疼痛(13~18分)13例,神经病理性疼痛(≥19分)7例。LANSS得分4~18分,非神经病理性疼痛(<12分)61例,神经病理性疼痛22例。单节段和多节段OVF患者PD-Q和LANSS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OVF患者中,胸椎OVF患者PD-Q和LANSS评分均高于腰椎OV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OVF患者中,腰椎多节段OVF患者PD-Q得分高于胸椎和胸腰椎(P<0.05);胸椎、腰椎、胸腰椎OVF患者L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I与PD-Q和LANSS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172、0.203,P均>0.05)。结论 OVF神经病理性疼痛多见于单节段胸椎OVF和腰椎多发性OVF,OVF患者的疼痛评估中应注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以制定最佳的疼痛缓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神经病理性疼痛 腰背痛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王恩杰 李庆辉 陈允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594-1604,共11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1年内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2020年至2022年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并进一步将其分为训练队列和...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1年内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2020年至2022年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并进一步将其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基于Akaike信息准则(AIC)的逐步logistic回归法分析分析椎体成形术后1年内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将其可视化。我们通过Brier评分、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验证。结果:经排除后,共有780名患者入选。年龄、性别、吸烟史、用药情况、佩戴支具情况、日照情况、β胶原降解产物、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个因素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1年内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指数分别为训练队列0.851,验证队列为0.820,Brier评分为0.090,证明模型的判别能力及准确度较高。临床决策分析和临床影响曲线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结论:吸烟、不规范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术后佩戴支具时间不足、每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等可增加椎体成形术后1年内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1年内再发椎体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再发椎体骨折 成形术 列线图 预测
下载PDF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19
作者 程绍伟 解丽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9-0052,共4页
评价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研究终止时间为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 评价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研究终止时间为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并分别为其采取常规手术及脊柱微创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脊柱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椎体前后缘高度和脊柱侧弯角度等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和脊柱侧弯角度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疗效,患者不仅脊柱功能、脊柱形态得到显著改善,疼痛程度得到减轻,同时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也相对更低,生活质量更是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脊柱微创手术 治疗效果 疼痛程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施银辉 赵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3-0112,共10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已广泛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的治疗。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病因、机制存在争议。本研究拟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因骨质疏...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已广泛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的治疗。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病因、机制存在争议。本研究拟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住院行PVP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新的椎体骨折分为再发新骨折组和无新发骨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288例,最短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有51例在PVP术后再发新的椎体骨折,邻椎骨折13例主要发生在术后半年内,远处骨折38例主要发生在术后远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体重指数、轻微外伤、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慢性肺病、术前椎体前后高度比与PVP术后再发新骨折有一定相关性(P<0.05)。对两组骨密度T值进行方差分析检验(F=4.839,P=0.033)表明骨密度T值和再发新骨折率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轻微外伤(OR 0.512,95%CI 0.267-0.983,P=0.044)、慢性肺病(OR 16.387,95%CI 1.563-171.763,P=0.020)以及术前椎体前后高度比(OR 0.446,95%CI 0.232-0.856,P=0.015)与PVP术后新椎体骨折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低骨密度、无轻微外伤、伴有慢性肺病、术前椎体压缩轻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VP术后再发新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成形术 再发新骨折 抗骨质疏松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