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鲜颈椎标本椎动脉流量测定模型:观察体位改变对椎动脉流量的影响
1
作者 冯敏山 尹逊路 +6 位作者 朱立国 张法尧 刘广伟 展嘉文 银河 高春雨 李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73-2377,共5页
背景:人体颈椎新鲜离体标本作为可靠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为从椎动脉流量角度研究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提供了基础。目前国内外尚无既能模拟颈椎生理状态、实现复杂体位,又能进行椎动脉流量测量的离体颈椎模型报道。目的:通过构建新鲜颈椎标... 背景:人体颈椎新鲜离体标本作为可靠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为从椎动脉流量角度研究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提供了基础。目前国内外尚无既能模拟颈椎生理状态、实现复杂体位,又能进行椎动脉流量测量的离体颈椎模型报道。目的:通过构建新鲜颈椎标本椎动脉测定模型,观察体外环境下新鲜人尸颈椎体位改变对椎动脉流量的影响。方法:取6具新鲜人尸颈椎标本构建椎动脉流量测定模型,通过调节压力泵模拟人体椎动脉压力;采用数字动作捕捉系统动态测量容量瓶内生理盐水液面高度的变化,实现在旋转相关体位下椎动脉流量测定。结果与结论:(1)6个模型中8条椎动脉通畅性完好;(2)自然位椎动脉流量明显大于对侧旋转复合前屈体位、同侧旋转复合后伸体位、对侧旋转复合后伸体位的椎动脉流量(P<0.05);(3)对侧旋转复合前屈体位及对侧旋转复合后伸体位的椎动脉流量明显小于自然位、同侧旋转体位及同侧旋转复合前屈体位的椎动脉流量(P<0.05);(4)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生理载荷下新鲜颈椎标本椎动脉循环模型,并实现了旋转相关体位下椎动脉流量的测量;不同的旋转体位对椎动脉流速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流量 模型 体位 试验研究 组织工程实验造模 体外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2
作者 郭晓玲 朱会霞 李创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8期47-50,共4页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倍他司汀组(n=60)与联合治疗组(n=60)。倍他司汀组予以盐酸倍他司...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倍他司汀组(n=60)与联合治疗组(n=60)。倍他司汀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倍他司汀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椎动脉血流量(右、左椎动脉血流量及椎动脉总血流量)、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原蛋白(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倍他司汀组(96.67%vs. 86.67%,χ^(2)=3.927,P=0.048)。治疗10 d后,2组WBV、PV及PAR降低,联合治疗组低于倍他司汀组(P<0.01);2组右、左椎动脉血流量及椎动脉总血流量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倍他司汀组(P<0.01);2组血浆Fib水平降低,PT、APTT延长,且联合治疗组血浆Fib水平低于倍他司汀组,PT、APTT长于倍他司汀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倍他司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6.67%,P=1.000)。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不仅可提升疗效,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促进椎动脉血流量恢复,且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尼莫地平 倍他司汀 动脉流量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加味八珍止眩汤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柳宁 田翠丽 +3 位作者 焦红蕾 赵博雅 孙立新 王凌芬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0期85-88,共4页
目的:评价加味八珍止眩汤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来我科室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40例,根据excel表格法分为两组,70例口服加味八珍止眩汤(中药组),70例口服西比灵胶囊(西药... 目的:评价加味八珍止眩汤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来我科室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40例,根据excel表格法分为两组,70例口服加味八珍止眩汤(中药组),70例口服西比灵胶囊(西药组),各治疗2周。根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于治疗前后给予TCD超声检查,测定基地动脉、两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并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周的治疗,中药组有效率为94. 29%,西药组有效率为84. 29%,中药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在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后各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基地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收缩期的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中药组收缩期的血流速度高于西药组(P<0. 05)。结论:加味八珍止眩汤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可以有效的缓解相关症状,加快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颈椎微循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八珍止眩汤 颈性眩晕 动脉流量 疗效
下载PDF
小脑梗死侧别与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不对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荟 姜树军 +5 位作者 刘鹏 刘建民 岳阳 段博 边洋 刘荣荣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不对称对小脑梗死侧别的影响。方法收集磁共振(MRI)证明小脑梗死并有双侧椎动脉超声结果的101例。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判断标准: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之比≤1:1.7。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判断标准: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之... 目的研究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不对称对小脑梗死侧别的影响。方法收集磁共振(MRI)证明小脑梗死并有双侧椎动脉超声结果的101例。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判断标准: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之比≤1:1.7。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判断标准: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之比>1:1.7,进一步分左侧椎动脉血流减少组和右侧椎动脉血流减少组。以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组为对照组,比较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组中血流减少1侧小脑梗死发生率情况。观察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组和不对称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情况。结果在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组37例中,其中双侧小脑梗死40.54%(n=15),左侧小脑梗死32.43%(n=12),右侧小脑梗死27.03%(n=10)。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不对称、左侧椎动脉血流减少组26例,左侧小脑梗死61.54%(n=16),与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组相比,左侧小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增高。右侧椎动脉血流减少组与双侧椎动脉血流对称组相比,右侧小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增高。右侧椎动脉血流减少组38例,右侧小脑梗死81.57%(n=31),右侧小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双侧椎动脉对称组。在椎动脉血流对称组和显著不对称组间,动脉硬化高危因素情况基本相同。结论在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不对称情况下,椎动脉血流减少对同侧小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动脉流量 不对称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雪峰 张国辉 +2 位作者 陈晓丽 贺力男 米雪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眩晕9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眩晕9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治疗后生活满意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9和12个月,观察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28%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7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眩晕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且患者生活满意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尼莫地平 眩晕 基底动脉流量 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孝纯 许斌 李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1期1909-1909,191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后循环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椎...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后循环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可以明显增加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 动脉流量
下载PDF
中药汽化药疗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青山 崔宝文 +2 位作者 李淑贤 杨维芬 高海燕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3年第5期518-519,共2页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笔者2010-09~2011-09采用倍他司丁、银杏达莫静脉给药联合应用中药汽化药疗治疗颈性眩晕37例,观察了其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颈性眩晕患者 动脉流量 药疗 汽化 中药 常见疾病 中老年人 倍他司丁
下载PDF
自拟项痹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青山 赵娜 +2 位作者 高海燕 梁娜 杨维芬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9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项痹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项痹酊。观察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量变化。两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量增... 目的:观察自拟项痹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项痹酊。观察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量变化。两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项痹酊可以有效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从而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项痹酊 动脉流量
下载PDF
颈部熨疗加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修深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790-1791,共2页
关键词 熨疗 牵引 血液流变学 -基底动脉流量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超声观察
10
作者 陈莉 许迪 +3 位作者 陆凤翔 朱必顺 雍永宏 高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64-465,共2页
高血压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超声观察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超声心动图室陈莉,许迪,陆凤翔,朱必顺,雍永宏,高岩关键词高血压,椎动脉血流量,超声检查中图号R544.1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小动脉硬化性疾病,随... 高血压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超声观察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超声心动图室陈莉,许迪,陆凤翔,朱必顺,雍永宏,高岩关键词高血压,椎动脉血流量,超声检查中图号R544.1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小动脉硬化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常累及脑、心、肾等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流量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川芎嗪颈椎横突孔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96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民 翁志忠 +1 位作者 陶延芳 杨咏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1012-1013,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 横突孔 注射治疗 川芎嗪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血液流变学指标 动脉流量 第五人民医院 平均血流速度
下载PDF
彩超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总量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明 李妍 +2 位作者 牛明华 牛智平 郑富春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总量(S-BFV)为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BI组51例,VBI伴颈动脉硬化组33例及健康对照组84例的S-BFV,均做配对t检验。结果 VBI组、VBI伴颈...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总量(S-BFV)为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BI组51例,VBI伴颈动脉硬化组33例及健康对照组84例的S-BFV,均做配对t检验。结果 VBI组、VBI伴颈动脉硬化组与对照组的S-BFV有显著差异(P<0.001),但VBI组与VBI伴颈动脉硬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S-BFV可作为VBI的量化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流量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针灸理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及管径的影响
13
作者 尚德锋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理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及管径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2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药物及理疗治疗,观察组行理疗加针灸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椎动脉血流及管径变化。结... 目的:观察针灸、理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及管径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2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药物及理疗治疗,观察组行理疗加针灸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椎动脉血流及管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6%,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与功能评分、左侧及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分别为(25.42±2.21)分、(132.12±28.04)m L/min、(120.86±38.04)m L/min,分别与对照组(20.32±3.13)分、(117.95±29.12)m L/min、(102.21±40.36)m L/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右侧C3~4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动脉管径,使椎动脉血流量增多,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物理疗法 动脉流量 动脉管径
下载PDF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自景 纪清楚 林惠雅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针刺治疗下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治疗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刺...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针刺治疗下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治疗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与症状体征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0,P=0.013);且治疗后的TMFV(26.98±4.37)cm/s、PSV(63.33±14.27)明显高于对照组(22.25±4.21)cm/s、(53.25±1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0,3.215,P=0.001,0.002),PI(0.74±0.11)、RI(0.52±0.07)明显低于对照组(0.98±0.41)、(0.7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6,9.560,P=0.001,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26.88±2.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35±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5,P=0.000)。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可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针刺治疗 基底动脉流量 症状体征评分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雅青 黎燕飞 汪倩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7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究椎动脉颅内段狭窄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台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诊断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一侧椎动脉颅内段有无狭窄将其分成常规组(全部椎动脉无狭窄情况,仅为... 目的:探究椎动脉颅内段狭窄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台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诊断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一侧椎动脉颅内段有无狭窄将其分成常规组(全部椎动脉无狭窄情况,仅为单纯椎动脉发育不全,30例)以及观察组(椎动脉颅内段发生狭窄,36例),另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颈部血管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X侧的椎动脉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以及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及常规组,常规组X侧的椎动脉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X侧的阻力指数以及阻力指数差值均高于对照组以及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X侧与Y侧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颈部血管超声评估受检者的椎动脉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舒张期末血液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阻力指数差值,可对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进行有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颅内段狭窄 颈部血管超声 阻力指数 动脉流量
下载PDF
颈椎后前向松动术和牵引后颈椎后前向松动术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16
作者 陈勇 夏俊文 +2 位作者 汤智伟 郭铁成 洪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8-771,共4页
目的研究单纯的后前向松动(单纯松动术)和持续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关节松动(牵引松动术)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单纯松动术和牵引松动术干预,2种干预方案的顺序随机,每种干预间歇2d。于... 目的研究单纯的后前向松动(单纯松动术)和持续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关节松动(牵引松动术)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单纯松动术和牵引松动术干预,2种干预方案的顺序随机,每种干预间歇2d。于每次干预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采集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单纯松动术干预后,受试者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46.32±4.98)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17.47±3.39)cm/s]、平均血流速度[(27.12±9.01)cm/s]、阻力指数[(0.70±0.0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松动术干预后,受试者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45.98±5.10)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18.01±4.27)cm/s]、平均血流速度[(26.09±6.89)cm/s]、阻力指数[(0.70±0.09)]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颈椎后前向松动和牵引松动产生的椎间运动对椎动脉血流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前向松动手法 牵引松动 动脉流量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头晕患者椎动脉血流量评价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良红 韩智 +3 位作者 常晓杰 纪炜 刘啸虎 梁一昕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头晕与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的相关性、探讨头晕患者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量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头晕患者(观察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椎动脉管径及血流量情况,对于头晕患... 目的探讨头晕与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的相关性、探讨头晕患者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量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头晕患者(观察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椎动脉管径及血流量情况,对于头晕患者,使用扩张血管、改善心脑循环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10 d后,对比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椎动脉管径、平均流速及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椎动脉管径及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头晕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椎动脉管径(D)、血流量(Q)及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之和(S-BFV)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S-BFV改善率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头晕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也是评价头晕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有效的一种直观方法,可作为客观诊断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流量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头晕
原文传递
脑心通胶囊联合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43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江 《河南中医》 2018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理疗、饮食调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及脑安胶囊。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理疗、饮食调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及脑安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管弹性、通畅性及自身调节功能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8.13%,观察组有效率为74.4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特性阻抗、外周阻力及动态阻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确切,可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 脑心通胶囊 脑安胶囊 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血流量 动脉流量 特性阻抗 外周阻力 动态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