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超声在椎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旭 赵冬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椎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为回顾性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48例椎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压和心率,以颈...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椎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为回顾性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48例椎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压和心率,以颈动脉超声观察椎动脉病变情况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动脉显示出现椎动脉狭窄、走行迂曲、粥样硬化等表现,其中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54.17%),走行迂曲发生率最低(34.29%)。两组双侧椎动脉中段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椎动脉中间段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低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与离散指数(V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椎动脉病变间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走行迂曲病变的椎动脉管径与PSV高于粥样硬化与狭窄、闭塞的椎动脉,椎动脉狭窄、闭塞时RI升高,VI降低,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直观、快速、准确地显示出椎动脉病变患者椎动脉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椎动脉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动脉超声 椎动脉病变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病变、异常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凤 古旸 张淑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1期2772-2775,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异常走行和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60例椎动脉走行异常及椎动脉病变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60名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二维超声逐段观察椎动脉病变情况,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异常走行和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60例椎动脉走行异常及椎动脉病变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60名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二维超声逐段观察椎动脉病变情况,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流速曲线特征,观察频谱形态,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离散指数、阻力指数、流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二维超声声像图显示,研究组椎动脉管壁呈明显迂曲状走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研究组血流呈S形、V形,对照组为单一彩色血流。研究组扭曲处管径、收缩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VI均明显高于扭曲前、扭曲后以及对照组(P<0.05)。按病变类型分组,各种病变病人血流动力学、管径、流量等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直观显示椎动脉病变病人椎动脉走行及病变情况,还可提供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于椎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病变 动脉异常走行 彩色多普勒 超声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怡 许晓虹 《安徽医学》 2002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病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 7.5MH2 检测 63例椎动脉病变的内径、收缩期峰值 (MAX)、舒张期峰值 (MIN)、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RI)、有关血流参数及形态...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病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 7.5MH2 检测 63例椎动脉病变的内径、收缩期峰值 (MAX)、舒张期峰值 (MIN)、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RI)、有关血流参数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椎动脉弯曲较多 ,其次为狭窄 ,管腔内粥样斑块形成导致血流速度不同程序的减慢。结论 颈部椎动脉形态与结构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椎动脉病变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眩晕与非眩晕患者椎动脉病变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林弘 陆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椎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应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对480例眩晕患者和200例非眩晕患者分别进行脑MRA检查。结果发现眩晕患者一侧椎动脉狭窄或缺如率(58.5%)高于非眩晕患者一侧椎动脉狭窄或缺如率(35.0%),眩晕者两侧...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椎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应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对480例眩晕患者和200例非眩晕患者分别进行脑MRA检查。结果发现眩晕患者一侧椎动脉狭窄或缺如率(58.5%)高于非眩晕患者一侧椎动脉狭窄或缺如率(35.0%),眩晕者两侧椎动脉大小比(≤1∶2)与非眩晕者两侧椎动脉大小比(≥3∶4)有明显差异。结论眩晕患者一侧椎动脉脑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眩晕患者,而且眩晕者椎动脉狭窄程度较非眩晕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病变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连续2D TOF法MRA对椎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5
作者 刘智勇 孙洪涛 +2 位作者 周东哲 商朝 张秀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采用连续2D TOF法MRA无创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病变的MR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椎动脉病变病人和50例正常人分别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把正常人椎动脉平均分三段测量直径,得到MRA椎动脉正常... 目的:采用连续2D TOF法MRA无创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病变的MR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椎动脉病变病人和50例正常人分别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把正常人椎动脉平均分三段测量直径,得到MRA椎动脉正常值,左侧(4.1±0.79)mm,右侧(3.2±0.83)mm.350例椎动脉病变病人中,椎动脉扭曲26例,椎动脉狭窄320例(其中轻度狭窄85例,中度狭窄147例,重度狭窄88例),椎动脉完全闭塞4例.结论:MRA是椎动脉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飞跃法(TOF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椎动脉病变 临床 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动脉病变异常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浏 葛键 《安徽医学》 2017年第7期874-876,共3页
目的分析彩超检查对椎动脉病变、异常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经MRA或CT等影像学确诊为椎动脉走行扭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30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U2... 目的分析彩超检查对椎动脉病变、异常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经MRA或CT等影像学确诊为椎动脉走行扭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30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观察对象的椎动脉系统进行探查,采用二维声像图对其双侧椎动脉走行和管腔结构进行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血流方向和血流充填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椎动脉的走行扭曲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对观察组扭曲前、扭曲处、扭曲后以及对照组对象的管径、最高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离散指数(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曲前,管径、RI及V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扭曲处,管径宽于对照组,PSV、RI及VI高于对照组(P<0.05);扭曲后,管径和PS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I和V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曲血管的扭曲前与扭曲后的PSV和V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曲组患者的血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及脉冲多普勒等技术联合应用,对于椎动脉的扭曲检测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椎动脉病变 异常走行 血流动力学 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对眩晕患者椎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常青 赵常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61例眩晕患者进行颅外段颈部血管,尤其是椎动脉内径、峰值血流速度(Vp)、每分钟血流量(Q)、压力降半时间(HT)、阻力指数(RI)、窗口指数(WI)等血流频谱参数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61例眩晕患者进行颅外段颈部血管,尤其是椎动脉内径、峰值血流速度(Vp)、每分钟血流量(Q)、压力降半时间(HT)、阻力指数(RI)、窗口指数(WI)等血流频谱参数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眩晕患者中59%出现不同程度椎动脉供血不足改变。(2)椎动脉狭窄与年龄成正相关。61例中36例超声检查异常者均40岁以上,约占40岁以上眩晕患者的63%。(3)椎动脉内径左侧优势(P<0.01)。(4)椎动脉供血不足发病率明显高于颈总及颈内动脉。所查61例眩晕患者中,25例椎动脉单或双侧狭窄,4例颈总动脉分支前管壁粥样斑块形成,7例椎动脉走向弯曲。(5)脉冲多普勒频谱分析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椎动脉Vp显著降低,HT延长,外周阻力增高,WI减低表明频带沿水平轴展开,频带展宽,每分钟血流量Q减低,阻力指数RI显著增高(P<0.01或P<0.00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病变部彩色血流信号失落。认为:采用切面超声、脉冲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三结合检测椎动脉颅外段可为临床眩晕患者诊断提供有价值依据,此方法安全、无创、敏感性高,当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病变 眩晕 彩色多普勒 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王氡 张红伟 曾艳妮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第6期452-452,共1页
分析我院2007—2008年184例患者椎动脉检测的结果,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椎动脉病变 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临床应用价值 动脉检测 声像图特点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在椎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武慧萍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第4期276-276,共1页
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椎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已常见,除椎动脉本身病变外,其他疾病如交感型颈椎病、锁骨下动脉病变、脑神经及脑血管病变等均可引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以健康人椎动脉做对... 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椎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已常见,除椎动脉本身病变外,其他疾病如交感型颈椎病、锁骨下动脉病变、脑神经及脑血管病变等均可引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以健康人椎动脉做对照。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院2007年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椎动脉病变 诊断价值 锁骨下动脉病变 动脉血流动力学 动脉疾病 交感型颈 临床医师
下载PDF
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国平 徐良洲 胡锡元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低频联合超声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血管造影术(CTA)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83例患者166支椎动脉行超声和CTA检查,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测其一致性。结果高低频联合超声检出正常椎动脉31支,单纯走行迂曲... 目的探讨高低频联合超声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血管造影术(CTA)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83例患者166支椎动脉行超声和CTA检查,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测其一致性。结果高低频联合超声检出正常椎动脉31支,单纯走行迂曲4支,有细小斑块68支,血管狭窄42支,完全闭塞21支,其中伴有走行迂曲64支;CTA检查示正常椎动脉23支,单纯走行迂曲3支,有细小斑块78支,血管狭窄46支,完全闭塞16支,其中伴有走行迂曲65支。Kappa检验示超声与CTA对椎动脉病变的检测一致性较好(K=0.754)。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管腔轻度狭窄19支,中度狭窄11支,重度狭窄12支,闭塞21支;CTA诊断轻度狭窄22支,中度狭窄8支,重度狭窄16支,闭塞16支,正常1支。Kappa检验示超声与CTA对不同程度的椎动脉病变检测一致性较好(K=0.768)。结论高低频联合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方法简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椎动脉病变的重要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CT血管造影术 椎动脉病变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洋 穆珊珊 +2 位作者 张凤莲 刘泽民 王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 探讨椎动脉病变与后循环缺血性性卒中的相关性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血管内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所有椎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及随访档... 目的 探讨椎动脉病变与后循环缺血性性卒中的相关性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血管内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所有椎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及随访档案,分析椎动脉不同部位病变与后循环缺血卒中的相关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随访期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疾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纳入研究椎动脉病变患者75例,其中V1病变12例,V2病变0例,V3病变2例,V4病变42例,串联病变19例。其中75例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63例启动进一步血管内介入治疗,给予取栓、球囊扩张及支架等不同治疗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16例,患者术后14 d及术后90 d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V4段病变致后循环梗死发生率高,临床症状重,危害大,初期病变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易被忽视;血管内介入治疗可降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风险,术后和随访期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病变位置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椎动脉发育异常和病变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9期185-188,共4页
椎动脉是后循环系统的起始段,为大脑的后1/5供应血液.椎动脉发育异常和病变都可能引起后循环缺血,使部分患者出现眩晕等现象,严重的后循环缺血还会导致脑梗死.因此,早期诊断和发现椎动脉发育异常和病变的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椎动脉是后循环系统的起始段,为大脑的后1/5供应血液.椎动脉发育异常和病变都可能引起后循环缺血,使部分患者出现眩晕等现象,严重的后循环缺血还会导致脑梗死.因此,早期诊断和发现椎动脉发育异常和病变的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椎动脉发育异常和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及表现,为临床上预防和诊断后循环缺血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动脉发育异常 椎动脉病变
下载PDF
眩晕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的相关性研究——(附118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曦 方哲明 陈金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72-372,共1页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 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 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 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 当脑血供障碍...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 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 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 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 当脑血供障碍时, 常不能提供良好的代偿性作用. 我们收治眩晕患者118例, 均行脑MRA检查, 发现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者69例, 占58.47%, 基底动脉环先天异常者26例, 占22.03%. 而非眩晕患者35例脑MRA结果, 均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环组成动脉的狭窄或缺如, 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基底动脉系统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脑磁共振血管造影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315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曦 陈金姐 蔡斌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2370-2370,共1页
对近两年来,进行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315例患者的MRA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有眩晕的224例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占80%以上,且50岁以上者发病率更高。说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是中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原因,而先天动脉变异、动脉粥样... 对近两年来,进行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315例患者的MRA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有眩晕的224例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占80%以上,且50岁以上者发病率更高。说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是中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原因,而先天动脉变异、动脉粥样硬化及颈椎退行性病变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共振血管造影 基底动脉系统病变 眩晕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
下载PDF
256层CTA对椎-基底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丽 王学廷 +1 位作者 潘为领 王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CTA在椎-基底动脉病变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行256层CTA检查的受检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MPR、CPR、MIP、SVR观察椎动脉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邻近骨结构的关系,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结果:150例受检者中先天发... 目的:探讨256层CTA在椎-基底动脉病变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行256层CTA检查的受检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MPR、CPR、MIP、SVR观察椎动脉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邻近骨结构的关系,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结果:150例受检者中先天发育变异30例,占20.0%;粥样硬化斑块40例,占26.7%;钩椎关节增生压迫并走行迂曲18例,占12.0%;动脉瘤4例,占2.67%。结论:256层CTA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解剖结构,对椎-基底动脉病变准确诊断、分型、及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是椎基底动脉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基底动脉病变
下载PDF
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亚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关键词 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基底动脉病变
下载PDF
椎动脉发育不良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是明启 王玉洲 张小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0,共1页
椎动脉发育不良为一种先天性血管变异,对于椎动脉发育不良的研究早期以尸体解剖报道居多,且多为个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诊断椎动脉病变的方法逐渐增多,椎动脉发育不良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现将我科于2004年3月-2009年12月经数字减... 椎动脉发育不良为一种先天性血管变异,对于椎动脉发育不良的研究早期以尸体解剖报道居多,且多为个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诊断椎动脉病变的方法逐渐增多,椎动脉发育不良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现将我科于2004年3月-2009年12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60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发育不良 临床分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学技术 椎动脉病变 2009年 血管变异 尸体解剖
下载PDF
椎动脉三维CT成像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宁奎 冯世庆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10期770-773,共4页
关键词 动脉型颈 三维CT成像 临床应用 三维CT血管成像 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成像技术 CT血管造影 椎动脉病变
下载PDF
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靖宇 刘冬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的对比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医的80例疑似椎动脉颅外段病变病患的112个椎动脉,所有病患均通过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进行诊断,将高低频联合超声检测结果数据... 目的:观察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的对比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医的80例疑似椎动脉颅外段病变病患的112个椎动脉,所有病患均通过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进行诊断,将高低频联合超声检测结果数据列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实验组,将CTA检测结果数据列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参考组,对比两组病患的诊断结果,并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比两组诊断资料情况可知,研究组检测结果为:正常椎动脉24个,单纯走向迂回的5个,出现斑块有46个,狭窄有26个,完全堵塞有11个;参考组检测结果为:正常椎动脉21个,单纯走向迂回的7个,出现斑块有42个,狭窄有30个,完全堵塞有12个,以上组间数据对比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与CTA单独检查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无明显差别,但彩色多普勒与CTA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颅外段椎动脉病变的检出率,综合应用无创性的彩色多普勒及CTA检查,汲取两项影像学检查的各项优点,同时弥补存在的缺点,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一般治疗技术在探测狭窄方面的敏感性,且不降低特异性,以最有利于患者及对临床指导意义,最明确、最清晰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频联合超声与CTA 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椎动脉狭窄、血浆ET-1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积雄 崔健嫦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椎动脉狭窄、血浆内皮素-1(ET-1)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104例OSAHS患者与AHI<5次/h的47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彩超...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椎动脉狭窄、血浆内皮素-1(ET-1)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104例OSAHS患者与AHI<5次/h的47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彩超检测患者椎动脉病变,酶联免疫反应测定血浆ET-1水平。结果:OSAHS组患者椎动脉狭窄发生率、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8%vs12.8%)、(26.9%vs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与椎动脉V1、V2段平均血管内径(Vd)呈负相关(r=-0.31,P<0.05),与血浆ET-1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夜间最低动脉血氧(LSa O2)与Vd呈正相关,(r=0.36),与ET-1呈负相关(r=-0.41),均P<0.05。结论:OSAHS患者椎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反复呼吸暂停、夜间缺氧引起血浆ET-1升高可导致椎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椎动脉病变 内皮素-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