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和CT、MRI与MRA分析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戴艳萍 冯涛 李昕 《航空航天医药》 2003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椎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表现 CT MRI MRA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造影引起椎动脉系统梗塞1例
2
作者 陈翠玲 赵静 宋方禹 《工企医刊》 201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椎动脉系统 动脉系统 梗塞 造影 左侧肢体无力 侧脑室体旁 肢体乏力 基底节区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郭晓洁 李浩 +2 位作者 刘营营 李瑞红 章晓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9-281,287,共4页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54)。对照...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54)。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罂粟碱30 mg bid治疗,联合组增加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qd治疗。治疗2 w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Advanced central injury severity,MESSS)评分测定神经功能;采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量(Blood flow,Q)、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V),外周血管阻力(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R)等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cadheri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kine 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ME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大脑中动脉Q、V均高于对照组,R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VE-cadherin、MCP-1、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够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液循环状态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神经功能 脑循环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评估病情程度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敬 李锦 +2 位作者 王佳 纪叶 韩敬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衡功能[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平衡时间],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BPPV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BPPV患者眩晕分级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下降,RI、PI及VSI指数升高(P<0.05)。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与V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I、PI与V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BPPV患者病情程度AUC均>0.7。结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BPPV患者平衡功能密切相关,监测上述参数变化情况可辅助临床判断病情程度,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基底动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平衡功能 病情程度
下载PDF
椎动脉系统解剖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茂才 陈光忠 李昭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54-756,共3页
椎动脉系统作为脑血液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颅内段分布于脑干(延髓到间脑尾侧1/3)、大脑半球的后1/3(包括部分颞叶、枕叶)和小脑。在脑底面通过大脑动脉环与颈内动脉互相交通,其分支在蛛网膜下腔内吻合成网。椎动脉病变所导致... 椎动脉系统作为脑血液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颅内段分布于脑干(延髓到间脑尾侧1/3)、大脑半球的后1/3(包括部分颞叶、枕叶)和小脑。在脑底面通过大脑动脉环与颈内动脉互相交通,其分支在蛛网膜下腔内吻合成网。椎动脉病变所导致的脑部病变与其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就其解剖结构特征及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系统 局部解剖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TCD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玉龙 吴毅文 +2 位作者 朱永霞 陈惠德 傅佳 《颈腰痛杂志》 199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TCD分析马玉龙吴毅文朱永霞陈惠德傅佳作者单位:230031解放军第105医院合肥(马玉龙);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毅文,朱文霞,陈惠德,傅佳)颈椎间盘退变,Luschka关节增生可刺...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TCD分析马玉龙吴毅文朱永霞陈惠德傅佳作者单位:230031解放军第105医院合肥(马玉龙);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毅文,朱文霞,陈惠德,傅佳)颈椎间盘退变,Luschka关节增生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成为椎基底动脉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基底动脉系统 治疗
下载PDF
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家族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巍 王朝霞 +3 位作者 李建红 刘冉 黄一宁 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退。对其进行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分析和腓肠神经病理检查 ,并调查其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发病情况。家族中连续 3代有 7例发病 ,两性均累及 ,发病年龄在 40~ 50岁之间 ,均反复出现头晕、卒中和痴呆 ,症状呈阶梯性加重。结果  MRI检查显示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及脑室旁白质出现多发腔隙性低密度灶 ,白质疏松 ,累及双侧颞极。腓肠神经活检发现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变性 ,其表面出现大量的颗粒样嗜锇性物质沉积。Notch3基因检查显示 R60 7C突变。结论  CADASIL可以主要表现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和痴呆 ,其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含有小动脉的腓肠神经超微病理检查可能更有利于此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临床表现 CADASIL家族 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9
8
作者 沈健 白青科 +6 位作者 赵振国 赵晓晖 陆练军 朱玉萍 周媛 陈娟 杨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 d、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发生。结果 <4.5 h组与4.5~9 h组各时间点NIHSS、BI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h组与4.5~9 h组各有1例非症状性脑出血。90 d时,<4.5 h组mRS评分预后良好7例(53.85%);4.5~9 h组6例(46.15%),两组预后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4.5 h时间窗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益气养血汤对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性眩晕中医证候、动脉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郑伟锋 张文涛 +2 位作者 郭建 王育勤 崔应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汤对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动脉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气血亏虚型VA-TIA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汤对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动脉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气血亏虚型VA-TIA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给予益气养血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变化,采用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进行调查治疗前后眩晕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前主症及次症症状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流速度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以上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亏虚型VA-TIA眩晕能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脑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血汤 气血亏虚型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性 眩晕 中医证候 动脉血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0
作者 顾亮亮 张保朝 付国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溶栓治疗时间窗分为〈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溶栓治疗时间窗分为〈4.5 h组和4.5~9 h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脑出血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4 d、30 d、90 d时〈4.5 h组和4.5~9 h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90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90 d,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5 h组和4.5~9 h组BI评分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0%(1/25)、8.0%(2/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发病9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患者的记忆功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勇 尤志珺 +1 位作者 毛善平 周少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610-611,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与记忆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式对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记忆检查和评定,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利手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与记忆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式对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记忆检查和评定,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利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总分与基础分值的百分比(71.0±19.0)%、记忆商数(84.0±17.0)%、指向记忆(14.1±5.2)%、联想学习(13.0±5.1)%和图像自由回忆成绩(13.0±5.0)%与正常对照组(81.0±17.0)%,(92.0±14.0)%,(16.5±5.6)%,(15.2±4.2)%,(16.0±5.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20~2.418,P<0.05),无意义图形再认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成绩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存在记忆障碍,与脑循环障碍和脑代谢障碍致脑功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记忆功能 TIA 神经功能 神经心理学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辉飞 谢波 +2 位作者 秦理 赵进和 张长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药物起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川芎嗪能够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有效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血液流变学稳定,对患者临床缓解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脑磁共振血管造影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315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曦 陈金姐 蔡斌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2370-2370,共1页
对近两年来,进行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315例患者的MRA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有眩晕的224例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占80%以上,且50岁以上者发病率更高。说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是中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原因,而先天动脉变异、动脉粥样... 对近两年来,进行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315例患者的MRA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有眩晕的224例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占80%以上,且50岁以上者发病率更高。说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是中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原因,而先天动脉变异、动脉粥样硬化及颈椎退行性病变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共振血管造影 基底动脉系统病变 眩晕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文华 王峥 明淑萍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迭莫注射液20mL,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m... 目的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迭莫注射液20mL,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mL,两药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低切全血黏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地降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基底动脉系统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敏 唐明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95-96,99,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3个月。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基底动脉系统 波立维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高危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迎春 刘楠 +2 位作者 周宜灿 杜厚伟 陈荣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危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高危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U,1次/d;对照组给予波立维7...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危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高危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U,1次/d;对照组给予波立维75 mg,1次/d。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7.8%(P<0.05),凝血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高危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尤瑞克林
下载PDF
电项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滕秀英 周志伟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项针组)19例和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组)19例,治疗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项针组)19例和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组)19例,治疗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15天。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对两组患者眩晕的发作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电项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优于普通针刺组73.68%,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程度、眩晕频率及持续时间等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电项针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项针 头针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 眩晕
下载PDF
眩晕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的相关性研究——(附118例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曦 方哲明 陈金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72-372,共1页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 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 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 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 当脑血供障碍...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 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 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 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 当脑血供障碍时, 常不能提供良好的代偿性作用. 我们收治眩晕患者118例, 均行脑MRA检查, 发现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者69例, 占58.47%, 基底动脉环先天异常者26例, 占22.03%. 而非眩晕患者35例脑MRA结果, 均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环组成动脉的狭窄或缺如, 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基底动脉系统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5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司一民 毛滨生 +4 位作者 张虹 张昕 曹燕滔 吴小苏 刘燕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00-301,共2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被患者及医生重视.我们对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做了代D及有关影像学检...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被患者及医生重视.我们对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做了代D及有关影像学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 影像学 眩晕 MRI CT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2
20
作者 毛玉忠 孙菊光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2期6710-6711,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上针对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疏血...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上针对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静脉滴注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较前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上效果明显,可以很好地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脑血栓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