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动脉型颈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诊疗的进展与争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震 张林枫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近年来,脑卒中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1]。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从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脑卒中发病人数近1704万[2]。其中,后循环缺血导致的脑卒中占患者总数的25%~40%,但相关死亡率达2... 近年来,脑卒中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1]。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从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脑卒中发病人数近1704万[2]。其中,后循环缺血导致的脑卒中占患者总数的25%~40%,但相关死亡率达20%~30%,明显高于前循环缺血[3,4]。椎动脉狭窄是椎动脉管腔狭窄或被压缩导致的疾病,约20%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之相关[5,6]。引起椎动脉狭窄的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外伤、纤维肌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神经纤维瘤病、异常骨压迫等[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大动脉炎 动脉狭窄 后循环缺血 动脉管腔狭窄 动脉夹层 脑卒中发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强 张耐 孙鹏举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的12例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支架成功释放,位置满意。术后即刻... 目的探讨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的12例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支架成功释放,位置满意。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未见支架部位血栓形成及急性闭塞。所有患者DSA随访6~12个月,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治愈9例、夹层动脉瘤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1例。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出血或缺血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载瘤动脉内膜过度增生及狭窄并发症。结论双支架重叠技术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夹层 未破裂 支架植入
下载PDF
体检人群中超重和肥胖对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岳琳 陈树春 +2 位作者 王玥 位学迎 董细红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量指数(BMI)与颅内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6至8月健康体检者共1169例。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经颅多普勒数据。依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24 kg/m^(2)...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量指数(BMI)与颅内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6至8月健康体检者共1169例。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经颅多普勒数据。依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24 kg/m^(2))546例、超重组(24~<28 kg/m^(2))484例和肥胖组(≥28 kg/m^(2))139例。比较3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情况。分析BMI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条分析BMI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关系,并确定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风险增加的临界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和超重组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较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与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P<0.01),与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无相关性(P>0.05)。限制性立方条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与BMI之间呈线性相关(P>0.05),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与BMI之间呈非线性相关(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BMI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当BMI超过特定值(24.18~24.26 kg/m^(2))时,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超重 肥胖 体质量指数 基底动脉 动脉 颈内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DSA联合3D ASL对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小脑半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
5
作者 程晓悦 乔鹏岗 +2 位作者 姜彬 张婷婷 贺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97-501,514,共6页
目的:探讨DSA联合3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在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小脑半球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优势侧椎动脉颅外段管腔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DSA及ASL资料,评估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椎动... 目的:探讨DSA联合3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在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小脑半球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优势侧椎动脉颅外段管腔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DSA及ASL资料,评估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椎动脉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支架置入术前后小脑半球不同供血区脑灌注的变化。结果:21例术前DSA显示优势侧椎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部位均为优势侧椎动脉颅外段,术后狭窄均解除。PLD为2.5 s时,术前、术后,优势侧及非优势侧,小脑各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值均较PLD为1.5 s时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在椎动脉优势侧,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的CBF值均高于术前(包括PLD=1.5、2.5 s);椎动脉非优势侧,小脑上动脉供血区的CBF值高于术前(包括PLD=1.5、2.5 s)。结论:DSA联合ASL能定量评估小脑半球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能提高椎动脉优势侧小脑半球各区的脑血流灌注水平及椎动脉非优势侧的小脑半球小脑上动脉供血区的脑血流灌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林叶发 周颖 +2 位作者 黄君 李青青 梁华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与椎动脉血流指标[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LVA-Vm)、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RVA-Vm)、左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LVA-RI)、右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VA-RI)]水平,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21.06±2.12)分高于对照组的(13.47±1.95)分(P<0.05)。两组治疗后LVA-Vm、RVA-Vm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LVA-RI、RVA-RI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VA-Vm(31.20±3.32)cm/s、RVA-Vm(32.06±2.97)cm/s均高于对照组的(27.65±2.87)、(28.11±2.44)cm/s,LVA-RI(0.54±0.06)、RVA-RI(0.46±0.10)均低于对照组的(0.62±0.07)、(0.64±0.09)(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三大常规异常或肝肾功能异常情况,也无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通窍活血汤 甘露醇 动脉血流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ET-1、NO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陈靖军 蒋嘉兴 +3 位作者 赵永凯 赵向波 勾志静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12-3215,共4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接受塞来昔布治疗(设为...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接受塞来昔布治疗(设为对照组),45例接受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设为研究组)。两组治疗10~12 d后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ROM)、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血流动力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A2(TXA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ROM、NDI评分降低,ESCV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TMFV、PSV升高,PI、RI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ET-1、TXA2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CSA的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可改善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血流动力学,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舒血宁 塞来昔布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痰湿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许嘉犇 刘士硕 +1 位作者 陈柏臻 薛玉满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50-555,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与常规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腹摩组施以腹部摩法,扳法组施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联合组给予腹部摩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颈椎功能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mean,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elocity systolic,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V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值]。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腹摩组70.00%(21/30)与扳法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ESCV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NDI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JOA评分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m、Vs、Vd参数均较治疗前升高,RI、PI参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m、Vs、Vd参数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RI、PI参数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安全性分级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颈椎功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而缓解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痰湿阻络证 腹部摩法 旋转定位扳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天麻素对颈性高血压病模型兔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刘芳 谢思维 +2 位作者 方浩亮 黄哲女 顾逸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颈性高血压病模型兔椎动脉内径(vertebral arterial diameter,VD)、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maximum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和醛固酮(al...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颈性高血压病模型兔椎动脉内径(vertebral arterial diameter,VD)、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maximum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和醛固酮(aldosterone,ALD)含量变化,探讨天麻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颈性高血压病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只实验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6只)和天麻素组(6只)。模型组耳缘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kg·d),天麻素组耳缘静脉注射含有50 mg/mL天麻素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与6只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并记录各组实验兔治疗前后椎动脉VD和EDV值,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测定实验兔血清中NE、AngⅡ和ALD水平。结果与该组治疗前比较,模型组和天麻素组实验兔治疗后椎动脉内径、ED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天麻素组实验兔治疗后椎动脉内径、ED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E水平(32.34±12.49)ng/mg,高于正常对照组(19.29±4.48)ng/mg(P<0.05),天麻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天麻素组AngⅡ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LD值(160.07±38.14)pg/mg,高于正常对照组(103.33±29.83)pg/mg(P<0.01),而天麻素组ALD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对颈性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代谢、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及抑制醛固酮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颈性高血压病 动脉 RAAS系统
下载PDF
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10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灸及普通针刺法联合治疗;于首次治疗前后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及对眩晕程度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治疗后,TCD显示2组患者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降低(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无改善(P>0.05)。治疗后,2组眩晕程度均好转(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刺放血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减慢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椎-基底动脉高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程度,即时效果明显优于针刺艾灸结合组,可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动脉型颈 针灸疗法 放血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安全性及疗效对照研究
11
作者 徐昆明 雷佳雨 +2 位作者 李水彬 成钢卫 曹裕民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3例及对照组(... 目的研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3例及对照组(内科药物治疗)24例。患者出院后连续随访1个月以上,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加重的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管狭窄加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血管内支架置入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优化血管的狭窄程度,预防血管狭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动脉狭窄 药物治疗 血管内治疗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1例经桡动脉穿刺治疗93岁椎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2
作者 王莉 黄岩 +1 位作者 汤建军 詹蕾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总结1例高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桡动脉穿刺治疗的93岁椎动脉狭窄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治疗高龄患者椎动脉狭窄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得当,治... 目的总结1例高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桡动脉穿刺治疗的93岁椎动脉狭窄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治疗高龄患者椎动脉狭窄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桡动脉穿刺治疗高龄患者脑血管疾病能提高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穿刺 动脉狭窄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 并发症
下载PDF
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
13
作者 陈忠 胡忠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相关[3]。同时,约20%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4]。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理念及手段受到广泛关注且基本成熟,但对椎动脉狭窄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及时科学规范地治疗颈动脉狭窄及椎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及指南,对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做出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新发病例数 预防脑卒中 治疗理念 基底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防治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6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讨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因椎动脉型颈椎病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验要求,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 目的研讨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因椎动脉型颈椎病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验要求,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均经过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颈部不适评分分别为(2.63±0.47)、(2.35±0.61)、(2.54±0.23)、(2.20±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0.71)、(4.17±0.50)、(3.86±0.74)、(3.98±0.07)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84.41±13.22)分、情感变化评分(86.12±14.25)分、社会功能评分(93.17±18.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9.56)、(72.01±10.12)、(80.13±13.12)分(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中医推拿 天麻钩藤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部位专用支架发生再狭窄的原因初探
15
作者 魏东升 陈莹 +2 位作者 李冬婷 唐锋 李雷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索椎动脉开口部位专用支架(Maurora支架)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为临床规范化标准化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收集2021年使用Maurora支架后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对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年随访的644例病例(661处病变)进... 目的探索椎动脉开口部位专用支架(Maurora支架)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为临床规范化标准化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收集2021年使用Maurora支架后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对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年随访的644例病例(661处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使用665枚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9.7%(663/665)。支架植入术后症状复发率为7.6%(49/644),再狭窄率为5.6%(37/661),其中症状性再狭窄率为2.0%(13/661);支架断裂率为6.3%(42/665),其中2例支架断裂导致再狭窄。慢性病风险因素、支架选择及残余狭窄、病变情况如狭窄情况、呼吸打折、扭曲成角及病变钙化在再狭窄原因中的权重较大。术后残余狭窄>10%患者在支架再狭窄组中显著增加(P=0.020)。再狭窄与支架直径(95%CI=0.54~5.22,P=0.372)和长度(95%CI=0.89~1.16,P=0.872)均无相关性。支架长度与支架断裂呈正线性相关(P=0.002)。分组分析显示,病变情况结合选型操作与慢性病危险因素相比,更可能导致症状性再狭窄(P=0.020)。结论Maurora支架上市后临床效果不劣于上市前研究,症状复发及再狭窄发生率低于既往非专用支架时期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推拿结合其他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16
作者 武良群 闫欢欢 于志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6-0039,共4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的受压所致,包括横突孔及周围钩突骨赘的压迫,或由于颈椎退化,造成椎基底动脉狭窄,致颅内供血不足,出现颈肩部疼痛麻木、眩晕、恶心、甚至晕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颈椎病的发病与职业密切相关。最常...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的受压所致,包括横突孔及周围钩突骨赘的压迫,或由于颈椎退化,造成椎基底动脉狭窄,致颅内供血不足,出现颈肩部疼痛麻木、眩晕、恶心、甚至晕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颈椎病的发病与职业密切相关。最常应用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如推拿、针刺、针刀、牵引、中药口服及熏蒸、八段锦等多种治疗方法。现收集并整理近年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对相关文献作出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推拿 针刺 临床进展
下载PDF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17
作者 吴宗艺 易继龙 +4 位作者 张盼 胡淼淼 许英杰 徐国强 孙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目的 探索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VBAO)行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中国21家卒中中心确诊为急性VBAO,并预计于闭塞24 h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577例患者的临... 目的 探索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VBAO)行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中国21家卒中中心确诊为急性VBAO,并预计于闭塞24 h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57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368例,非SAP组2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卒中相关病史、卒中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后循环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颅内血管侧支循环分级、麻醉方式、预计闭塞至穿刺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成功再通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分析SA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90 d随访数据,进一步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两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纳入以SAP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SAP组相比,SAP组的NIHSS评分更高、GCS评分更低、颅内血管侧支循环情况更差、全身麻醉占比更高、穿刺至再通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OR:0.908,95%CI:0.860~0.960,P=0.001)、全身麻醉(OR:2.507,95%CI:1.519~4.138,P<0.001)、穿刺至再通时间长(OR:1.003,95%CI:1.000~1.006,P=0.033)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相关分析显示,SAP与90 d良好预后呈显著负相关(OR:0.605,95%CI:0.386~0.948,P=0.028)。结论 VBAO血管内治疗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GCS评分较低,全身麻醉及较长的穿刺至再通时间,合并SAP的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基底动脉闭塞 肺炎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及ESCV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CSA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高流速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疗效与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痹证 电子灸 针刺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19
作者 郭晓玲 朱会霞 李创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8期47-50,共4页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倍他司汀组(n=60)与联合治疗组(n=60)。倍他司汀组予以盐酸倍他司...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倍他司汀组(n=60)与联合治疗组(n=60)。倍他司汀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倍他司汀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椎动脉血流量(右、左椎动脉血流量及椎动脉总血流量)、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原蛋白(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倍他司汀组(96.67%vs. 86.67%,χ^(2)=3.927,P=0.048)。治疗10 d后,2组WBV、PV及PAR降低,联合治疗组低于倍他司汀组(P<0.01);2组右、左椎动脉血流量及椎动脉总血流量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倍他司汀组(P<0.01);2组血浆Fib水平降低,PT、APTT延长,且联合治疗组血浆Fib水平低于倍他司汀组,PT、APTT长于倍他司汀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倍他司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6.67%,P=1.000)。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不仅可提升疗效,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促进椎动脉血流量恢复,且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尼莫地平 倍他司汀 动脉血流量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影像学评估及其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皓 宋冰欣 +2 位作者 白雪松 焦力群 赵彦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9-564,共6页
椎动脉发育不良(VAH)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关,但VAH与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上较难鉴别。目前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作者从尸检、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的定义及发生... 椎动脉发育不良(VAH)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关,但VAH与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上较难鉴别。目前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作者从尸检、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的定义及发生率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卒中 动脉发育不良 影像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