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扎格雷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8期4939-4940,共2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丁咯地尔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加丁咯地尔治疗(奥扎格雷钠80mg/d,丁咯地尔100mg/d;对照组采用丁咯...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丁咯地尔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加丁咯地尔治疗(奥扎格雷钠80mg/d,丁咯地尔100mg/d;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治疗,100mg/d,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TCD指标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丁咯地尔 动脉缺血眩晕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路 魏鑫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1d、治疗1个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指标...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1d、治疗1个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两组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AI)、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高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两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减轻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六味地黄汤 银杏叶提取物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邱锦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84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84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VA血流速度(39.45±3.61)cm/s、RVA血流速度(42.23±4.04)cm/s、BA血流速度(49.03±5.13)cm/s均快于对照组的(30.84±3.22)、(34.22±3.75)、(40.86±4.74)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3.13±0.66)mPa·s、血浆粘度(1.53±0.20)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10±0.32)均低于对照组的(4.02±0.60)mPa·s、(1.95±0.22)mPa·s、(3.46±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加味补阳还五汤 氟桂利嗪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高刺激率ABR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葛永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听觉脑干反应(ABR)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TI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VBTIV患者160例作为VBTIV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11.1次/s、51.1...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听觉脑干反应(ABR)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TI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VBTIV患者160例作为VBTIV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11.1次/s、51.1次/s的低、高刺激率ABR测定,记录测定结果中的Ⅰ波、Ⅲ波、Ⅴ波数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VBTIV组经不同刺激率ABR测定后,以51.1次/s刺激率测定Ⅰ波、Ⅲ波、Ⅴ波的结果均高于11.1次/s(P<0.05);对照组以51.1次/s刺激率测定Ⅰ波、Ⅴ波的结果均高于11.1次/s(P<0.05),在Ⅲ波测定结果方面,不同刺激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TIV组以51.1次/s刺激率测定Ⅰ波、Ⅲ波、Ⅴ波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高刺激率ABR诊断VBTIV能够客观评估患者的脑缺血程度及脑功能状况,准确反映疾病的病理及生理过程,诊断方法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刺激率听觉脑干反应 动脉缺血眩晕 诊断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TCD、SPECT、BAEP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婕 朱文炳 +1 位作者 马昱 张宇浩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3期255-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方法 :对 9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病人进行TCD、SPECT、BAEP检查 ,并进行分析这 3种检查的准确性和对此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90例病人中TCD的阳性率为 71.1% ;SPECT的阳性率为 7...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方法 :对 9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病人进行TCD、SPECT、BAEP检查 ,并进行分析这 3种检查的准确性和对此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90例病人中TCD的阳性率为 71.1% ;SPECT的阳性率为 78.8% ;BAEP的阳性率为 5 0 .8%。结论 :SPECT的阳性率在三者中最高 ,且具有定位的准确性 ,TCD具有简便、无创伤性但定位较差 ;BAEP对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早期诊断以及前庭神经核以后的病变具有相对的准确性。总之在此疾病的诊断中三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 TCD SPECT BAEP 诊断
下载PDF
SPECT、TCD及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钱传忠 刘向远 +5 位作者 高苹 恽文伟 强丽娟 吴松寒 徐龙宝 邓民斌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SPECT、TCD及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AI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0例临床诊断为VBAIV患者进行SPECT、BAEP、TCD检查 ,并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10 0例中SPECT的阳性率为 87 0 % ,BAEP为 5 8 3% ,TCD... 目的 探讨SPECT、TCD及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AI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0例临床诊断为VBAIV患者进行SPECT、BAEP、TCD检查 ,并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10 0例中SPECT的阳性率为 87 0 % ,BAEP为 5 8 3% ,TCD为 78 0 %。结论 SPECT的阳性率最高 ,能较灵敏地直接反映脑缺血的部位 ;BAEP阳性率最低 ,但能较正确的反映出脑干缺血的依据 ;TCD检查简单、方便 ,对脑血管和脑血流状态反映较灵敏 ,但定位准确性较差。三者在该病的诊断中均可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且有互相补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TCD BAEP 动脉缺血眩晕 诊断 短暂脑缺血 首发症状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达纳康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明 郭丽君 陆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药物治疗 达纳康 VBIV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周红 李红 +2 位作者 钟毅 罗翌 刘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动脉缺血眩晕 葛根素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急性发作期 老年人 临床观察 增高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陶庆玲 龚承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r= 0.826,P<0.001),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 DSA。结论 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推一基底动脉系统,是诊断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一项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缺血眩晕 CTA DSA 比较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全权 陈海林 +2 位作者 宗芳 黄慧敏 章茂森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以波长650nm、功率50mW、光斑直径10mm、时间10min半导体激光照射两侧风池穴,照射后于颈椎夹...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以波长650nm、功率50mW、光斑直径10mm、时间10min半导体激光照射两侧风池穴,照射后于颈椎夹背穴注射血塞通注射液1.0-1.5ml。对照组静脉点滴倍他司汀500ml加胞磷胆碱1.0g。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6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小板聚集率、左右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TXB2、血小板聚集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激光 穴位注射
下载PDF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TCD改变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俐 何小峡 胡文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动脉缺血眩晕
下载PDF
麦普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梦久 邵卫 +1 位作者 常学辉 张腾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10期648-649,共2页
目的观察麦普宁(注射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麦普宁和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椎-基底动脉血液平... 目的观察麦普宁(注射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麦普宁和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提高程度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麦普宁是治疗VBI的一种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麦普宁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参麦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兴栋 杨德福 +1 位作者 于征淼 钟嘉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VBIV病人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 3 8例 ,对照组 3 2例。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给予血管扩张剂...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VBIV病人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 3 8例 ,对照组 3 2例。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给予血管扩张剂西其汀治疗。两组均以 14d为一疗程 ,一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7.3 7%和 96.88%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在VBIV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纳差改善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在降低 6月内的复发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益气通络中成药针剂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疗效与血管扩张剂西其汀相仿 ,且在VBIV伴随症状改善时间及降低 6月内的复发率方面较西其汀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参麦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治疗 老年人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炳华 王鹏 +2 位作者 徐泉珍 谷海洋 诸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227-227,共1页
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3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65例中,治愈61例,好转4例,治愈率93·85%,总有效率100%。3... 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3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65例中,治愈61例,好转4例,治愈率93·85%,总有效率100%。3·2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表165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x±s,分)n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治疗前650·6±0·51·0±1·01·3±1·51·3±1·51·3±1·0治疗后652·9±2·5*2·9±2·5*3·0±1·0*3·0±1·0*3·0±1·5*与治疗前比较*P<0·054讨论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脑缺血、缺氧,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三部推拿法根据不同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的部位和性质,进行定点、定位、定向的手法治疗,其作用部位更明确,手法针对性更强。起始段(V1段)选用颈臂穴推拿,可缓解其对V1段椎动脉的影响,起到"开源增流"的作用。中间段(V2段)选用颈段华佗夹脊穴推拿,对纤细侧有解痉扩血管的作用,对对侧有增加代偿的作用,对椎体排列紊乱予以纠正,缓解交感神经的刺激,起到"补偿平衡"的作用。颅外段(V3段)选用位于枕下三角的风池穴,手法作用力向内上沿寰枕关节方向,可缓解椎枕肌、寰枕筋膜的挤压、牵拉和刺激,具有"解痉通畅"的作用。三部推拿法通过纠正颈椎前凸异常,调整紊乱关节,恢复相应颈椎周围相关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筋膜等的韧性和弹性,改善椎-基底动脉与周围软组织间关系,创造使颈椎关节稳定的内环境,有效缓冲对血管和神经的刺激,消除眩晕症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三部推拿法 临床观察 治疗 专题座谈会 临床资料 分型标准 诊断标准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全权 陈海林 +2 位作者 宗芳 黄慧敏 章茂森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6期876-877,900,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性、椎-基底动脉血...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黏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穴位注射 超短波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智武 黄健虹 +2 位作者 李思深 宋盛青 梁艳翠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以20 m l舒血宁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以20 m l舒血宁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舒血宁注射液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新毅 穆俊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4期350-350,367,共2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偏振法测定6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观察组)红细胞膜流动性,并与基础条件匹配的对照组60例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红细胞膜流动性较对照组明显...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偏振法测定6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观察组)红细胞膜流动性,并与基础条件匹配的对照组60例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红细胞膜流动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或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红细胞膜流动性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承伟 方明 +2 位作者 叶金华 蔡谋善 黄肖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TCD、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脑心通胶囊治疗组在症状、TCD、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TCD、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脑心通胶囊治疗组在症状、TCD、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脂方面变化不大,同时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动脉缺血眩晕
下载PDF
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4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绍鹏 李英杰 +1 位作者 贾和平 徐谦 《人民军医》 2001年第12期710-71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节阻滞 治疗 动脉缺血眩晕
下载PDF
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毅 穆俊霞 《中国医药》 2006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晕可消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眩晕停25mg,3... 目的观察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晕可消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眩晕停25mg,3次/d;疗程均为一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眩晕停(75.0%),并可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结论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特性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眩晕 晕可消 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