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与后循环缺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丽 白雪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4期4267-4269,共3页
目的应用减影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探讨不同的侧支循环与后循环缺血(P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在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目的应用减影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探讨不同的侧支循环与后循环缺血(P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在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住院患者102例,根据CTA或DSA检查结果分为有侧支循环组和无侧支循环组,分析不同的侧支循环与PCI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脑梗死发病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31);无侧支循环重症脑梗死患者比例较有侧支循环组高(P=0.043);有侧支循环组发病后30 d临床表现的好转率较高(P=0.021);有侧支循环的脑梗死组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侧支代偿方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有侧支循环的脑梗死发病率低、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以多种侧支循环方式代偿的PCI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
作者 施辉秋 洪一帆 蔡楚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诊断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 目的: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诊断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置入40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00%;随访期间均无发生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事件,21例患者完成脑血管造影或CTA复查,支架内再狭窄率23.80%;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00%;不同mori分型和不同血管部位比较中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动脉 重度狭窄 支架成形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吴宗艺 易继龙 +4 位作者 张盼 胡淼淼 许英杰 徐国强 孙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目的 探索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VBAO)行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中国21家卒中中心确诊为急性VBAO,并预计于闭塞24 h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577例患者的临... 目的 探索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VBAO)行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中国21家卒中中心确诊为急性VBAO,并预计于闭塞24 h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57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368例,非SAP组2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卒中相关病史、卒中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后循环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颅内血管侧支循环分级、麻醉方式、预计闭塞至穿刺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成功再通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分析SA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90 d随访数据,进一步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两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纳入以SAP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SAP组相比,SAP组的NIHSS评分更高、GCS评分更低、颅内血管侧支循环情况更差、全身麻醉占比更高、穿刺至再通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OR:0.908,95%CI:0.860~0.960,P=0.001)、全身麻醉(OR:2.507,95%CI:1.519~4.138,P<0.001)、穿刺至再通时间长(OR:1.003,95%CI:1.000~1.006,P=0.033)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相关分析显示,SAP与90 d良好预后呈显著负相关(OR:0.605,95%CI:0.386~0.948,P=0.028)。结论 VBAO血管内治疗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GCS评分较低,全身麻醉及较长的穿刺至再通时间,合并SAP的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动脉闭塞 肺炎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介入再通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超24小时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1例
4
作者 毛环宇 徐鹏 宫国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93-396,共4页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症状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位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而导致该病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现象所致。研究显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90%,而早期行血管再通可能...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症状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位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而导致该病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现象所致。研究显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90%,而早期行血管再通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而对于起病超过24小时的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行血管再通治疗的风险及获益目前仍未有统一论断。作者总结1例介入再通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超24小时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病史、影像学资料及介入治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再通治疗 动脉闭塞 脑梗死
下载PDF
MSCTA评价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新建 许开喜 +7 位作者 马先军 李乐军 田维良 周振江 王金 徐敏 左涛生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进行评价。方法:对20例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者(梗死组8例,无梗死组12例)行头颈部MSCTA检查。结果:20例椎-...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进行评价。方法:对20例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者(梗死组8例,无梗死组12例)行头颈部MSCTA检查。结果:20例椎-基底动脉各段狭窄程度≥70%的患者中,8例梗死组中2例有侧支循环,占25%,6例无侧支循环,占75%。12例无梗死组中9例有侧支循环,占66.7%,3例无侧支循环,占33.3%。前循环的侧支循环有1例参与血供,6例通过软脑膜支吻合代偿。结论:MSCTA评估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可以为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制订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动脉 狭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瞿琳娣 张辉 +1 位作者 汪凯 汪敬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急性后循环梗死且伴有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血管危险因素、起始症状、治疗及病情演变情况,并随访90 ... 目的总结分析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急性后循环梗死且伴有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血管危险因素、起始症状、治疗及病情演变情况,并随访90 d预后,以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最常见的起始症状为孤立性头晕或眩晕(57.1%)。53.6%的患者出现病情加重,加重≥2次9例(32.1%),预后不良15例(53.6%)。预后不良组高血压3级、病情加重、加重≥2次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病情加重≥2次组高血压3级、高脂血症、孤立性头晕或眩晕起病、预后不良和死亡比例明显高于加重<2次组(P<0.05)。基底动脉不显影组死亡率(75%)明显高于显影组(4.2%)(P<0.05)。结论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多以孤立性头晕或眩晕起病;孤立性头晕或眩晕起病和高血压3级患者病情容易加重;病情反复加重患者预后不良比例高,死亡率高;基底动脉不显影患者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梗死 双侧动脉狭窄或闭塞 动脉狭窄或闭塞 孤立性头晕或眩晕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手术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胜 廖远生 高丽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手术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9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手术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9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血管内介入手术组(20例,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19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纤维蛋白原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血管内介入手术组低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介入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95.00%,高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的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后循环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手术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巧玉 刘嘉慧 +1 位作者 徐琳颖 季晓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4-930,共7页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危险因素管理、降脂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本文对上述治疗方式作一综述,旨在为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药物治疗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非急性闭塞介入开通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金文涛 孙玉杰 +2 位作者 杨芬芬 刘彤晖 张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970-977,共8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非急性闭塞介入开通的技术可行性、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大型区域性卒中中心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非急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非急性闭塞介入开通的技术可行性、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大型区域性卒中中心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非急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随访资料,包括开通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随访资料及影像随访资料。采用脑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TICI)分级评估是否开通成功,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本文纳入41例患者,成功开通37例,占比90.24%,术后TICI分级较术前TIC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率为9.75%。对37例成功开通患者进行90天临床随访,无复发性TIA或中风;mR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年临床随访时,有2例患者死亡(与手术无关)。35例患者mR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经过选择的有症状的非急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介入开通技术上可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可以接受,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颅内段 非急性闭塞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术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郁芳 蒋初明 +5 位作者 李冬华 叶容臻 李宇东 李燕 张静 缪中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692-696,共5页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治疗。结果25例患者成功植入28枚球囊支架,其中BMS15枚,DES13枚。植入椎动脉支架25枚,基底动脉支架3枚(其中2枚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经溶栓后植入)。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81.4%(50%~95%)降低到6.3%(0%~15%)。22例经2~36个月临床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3例失访。1例患者植入1枚BMS后9个月症状复发,DSA复查发现支架再狭窄达50%,患者拒绝继续治疗;1例患者植入1枚DES后35d出现急性血栓闭塞,经急诊再植入1枚DES后血管开通良好。余20例超声复查支架通畅,未见明确狭窄,未见卒中及脑缺血发作。随访22例中19例(86.4%)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3例(13.6%)部分缓解。结论BMS与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DES降低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优于BMS金属裸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血管成形术 -动脉 狭窄 闭塞
下载PDF
复杂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令强 张之营 +1 位作者 缪中荣 焦力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复杂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5例复杂性多发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一侧椎动脉闭塞4例,另1例双侧椎动脉...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复杂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5例复杂性多发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一侧椎动脉闭塞4例,另1例双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治疗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4例,另1例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多发重度狭窄。狭窄率80%~95%,狭窄段长度10~20mm。支架植入手术全部成功,血管残余狭窄均小于20%,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全部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均消失。本组5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分别行DSA检查随访,均未发现再狭窄,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重度狭窄 支架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慧 李卫萍 +2 位作者 王韦 熊文峰 赵宝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特征及准确性。方法对35例疑有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应用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经枕窗检查椎-基底动脉,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 35...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特征及准确性。方法对35例疑有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应用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经枕窗检查椎-基底动脉,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 35例患者DSA检出椎-基底动脉狭窄29支,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检出椎-基底动脉狭窄24支。与DSA检查对照,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敏感性为79.31%,特异性为98.68%,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92.59%。结论 TCS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能有效评估颅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可以作为大部分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的首选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经颅 -动脉 狭窄 闭塞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子亮 孟艳莉 +4 位作者 李天晓 翟水亭 曹会存 薛绛宇 白卫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影像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2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MRI、DSA和CTP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部位、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等情况,并判断其相关性,筛选介入治...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影像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2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MRI、DSA和CTP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部位、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等情况,并判断其相关性,筛选介入治疗的适应人群。结果CTP0期与侧支循环1级(r=0.764,P=0.046)和2级(r=0.944,P=0.001)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TPⅠ期与侧支循环0级(r=0.905,P=0.005)和1级(r=0.969,P=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TPⅡ期与侧支循环0级(r=0.889,P=0.007)和1级(r=0.923,P=0.003)有很好的相关性;颅外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CTP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2和0.966)。结论选择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适应证时要综合分析MRI、DSA和CTP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灌注
下载PDF
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坤 马宁 +1 位作者 缪中荣 赵性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8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 目的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中狭窄位于基底动脉17例,颅内椎动脉25例。结果本组41例成功置入支架,1例因支架无法到位而未能完成手术,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7.6%(41/42)。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41),其中,卒中率为2.4%(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2.4%(1/41),无死亡病例。对41例手术成功患者临床随访2~8个月,效果良好,无新发卒中及TIA发作病例。结论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Apollo支架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颈部动脉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天友 胡春峰 +2 位作者 贺克平 江汇浪 单奔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74-680,共7页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单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20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35例舒张期血流信号消失,故选取其...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单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20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35例舒张期血流信号消失,故选取其余17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椎动脉椎间段管径,上述患者进一步分为椎间段管径纤细组(90例)及管径正常组(80例)。选取同期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一侧椎动脉生理性纤细且无狭窄的患者90例以及两侧椎动脉管径正常且无狭窄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研究组及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管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计算两侧椎动脉以及患侧椎动脉与同侧颈内动脉各参数差值。以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可行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SV和EDV减低,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纤细组:椎动脉RI≥0.74、两侧椎动脉RI差值≥0.13、椎动脉与颈内动脉RI差值≥0.15,是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3项参数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联合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674,其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为97.0%,特异度为96.3%,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正常组:椎动脉RI≥0.74、EDV≤12.05 cm/s、两侧椎动脉RI差值≥0.09、EDV差值≥5.0 cm/s、椎动脉与颈内动脉RI差值≥0.10,是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5项参数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联合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631,其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95.6%,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动脉超声可有效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超声 动脉颅内段 重度狭窄或闭塞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与后循环梗死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亚男 王默力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约1/4的缺血性卒中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导致后循环梗死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向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证据,对后循环梗死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二级预防,现就椎基底动脉的解剖结构、后循环梗死的血管病因学、临床... 约1/4的缺血性卒中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导致后循环梗死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向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证据,对后循环梗死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二级预防,现就椎基底动脉的解剖结构、后循环梗死的血管病因学、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后循环梗死 闭塞 动脉系统 早期诊断 缺血性卒中 血管病因学 临床医师
下载PDF
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
17
作者 陈忠 胡忠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相关[3]。同时,约20%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4]。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理念及手段受到广泛关注且基本成熟,但对椎动脉狭窄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及时科学规范地治疗颈动脉狭窄及椎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及指南,对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做出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新发病例数 预防脑卒中 治疗理念 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防治
下载PDF
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支架与药物治疗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雪 高晓梅 +3 位作者 张亚丽 刘丽 安翼 张晶晶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比较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和支架组,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短暂性... 目的比较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和支架组,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死亡。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及1年内主要终点事件及mR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5.8%vs 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1年随访期内支架组累积无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92.8%vs 74.2%,P<0.05),支架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病人比例明显高于药物组(92.8%vs75.5%,P<0.01)。结论对于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有效,1年内预防再缺血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治疗 药物治疗 Mori A型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与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钊 《广州医药》 2023年第9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PC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35)、稳定斑块组(n=36)和无斑块组(n=29)。对比3组患者临床一...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PC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35)、稳定斑块组(n=36)和无斑块组(n=29)。对比3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再次发病情况与NIH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高于其他2组(P<0.05),但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BDNF低于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NSE、S100β高于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P<0.05),但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对比无差异(P>0.05);3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37(IL-37)、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人软骨糖蛋白40(YKL-40)水平对比有差异,不稳定斑块组高于其它2组(P<0.05),但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与BDNF呈负相关,与NSE、S100β、CRP、IL-37、TNF-α、VCAM-1、ICAM-1、YKL-40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DNF、NSE、ICAM-1、YKL-40是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再次发病率越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越严重。同时血清相关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与椎基底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BDNF、NSE、ICAM-1、YKL-40可作为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预测的重要指标,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清相关生化指标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动脉狭窄 神经细胞因子 炎症因子 相关性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缺血修饰蛋白在合并中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长扬 张艳 +1 位作者 刘远 魏颖楠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脑梗塞发病凶险、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尤其是合并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早期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往往会延误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体内的衰减特点十分明确,IMA在缺血开始之后数分... 脑梗塞发病凶险、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尤其是合并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早期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往往会延误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体内的衰减特点十分明确,IMA在缺血开始之后数分钟内有所升高,其高峰可持续6~12h[1-2]。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推测IMA可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急性脑梗塞等疾病的早期诊断[3]。Jena研究发现,脑梗塞患者血清IMA水平高于正常患者,且脑梗死患者的IMA水平在最初24h内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蛋白 脑梗塞 动脉狭窄 ROC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