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1
作者 郭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究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浠水县中医院治疗的98例D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椎板减压术)与观察组(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各49... 目的:探究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浠水县中医院治疗的98例D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椎板减压术)与观察组(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各49例,对比两组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影像学指标[胸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椎体滑移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C反应蛋白(CRP)]、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胸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椎体滑移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椎体滑移度、滑脱角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椎间盘高度、胸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TNF-α、IL-1α、CRP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S接受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腰管狭窄 功能
下载PDF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贾斌 张传健 +4 位作者 周晓庆 陈宇飞 彭页 杜俊杰 栾冠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69-73,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MOLP)与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LI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西京医院诊治的245例多节段(≥3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MOLP(... 目的比较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MOLP)与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LI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西京医院诊治的245例多节段(≥3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MOLP(A组,118例)及LIF(B组,127例)治疗。回顾性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曲率指数(CCI)、颈椎的活动度(ROM)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价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JOA、ROM、NDI、VAS、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及1年JOA、NDI及VAS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CC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M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6月及1年JOA、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及1年A组NDI及VAS均明显低于B组,而ROM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组ROM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各组各指标术后6月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临床疗效相似,MOLP能够保留颈椎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MCSM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成形术 椎板减压融合 C5神经根麻痹 活动度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3
作者 梁青福 陈丹祎 陈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试验组(n=60,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伤口小于对照组,术后卧床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Lehmann腰椎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更佳,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以及炎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间孔镜手术 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重度脱出型腰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杭 孙天威 +2 位作者 卢守亮 李清江 Sandip Kumar Yadav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对143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术(A组,87例)及全椎板减压侧块...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对143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术(A组,87例)及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56例)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分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评分法]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颈肩部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A、B组术后分别有4例(4.60%)和5例(8.93%)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5,P=0.482)。两组术后均无深部感染、假关节形成及螺钉松动需再手术等并发症发生。A组患者术后均无椎板再关门发生;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无螺钉脱出、断裂及继发神经损伤等发生。末次随访时A、B组分别有35例(40.23%)和11例(19.64%)有颈部轴性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2,P=0.009)。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CCI、颈椎ROM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颈椎ROM、VAS评分及A组CCI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A、B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OM大于B组,CCI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NDI评分,A组在疼痛程度、上举能力、工作、驾车、反应及总分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上无明显差异,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有效缓解术前疼痛,但颈椎活动度降低较大;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并发症较少,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开门管成形术 椎板减压融合 轴性症状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勇杰 于亮 +2 位作者 蒋伟宇 赵刘军 马维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比较2组术后第1、3、5天Hb,以及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结果 40例术后均未出现硬膜外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并发症。观察组仅1例输血,对照组5例输血;观察组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Hb均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可以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术后失血量,降低围手术期的输血患者比例,但是不能减少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隐性失血量
原文传递
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与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帅 杨晓凯 +2 位作者 李磊 代杰 高小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4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A组采取有限减压植... 目的:探讨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A组采取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B组采取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下肢疼痛评分(JOA)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持续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JOA评分优良率为83.33%,B组JOA评分优良率为86.67%,两组JO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前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持续时间更短,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减压植骨融合 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老年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昊 谢惠緘 姚仕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比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LS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A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组均随访观察2 a,对比2组... 目的对比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LS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A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组均随访观察2 a,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术后腰痛VAS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JOA评分较B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LSS,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切除减压 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下载PDF
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8
作者 刘云吉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在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间,对3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2~82岁之间,平均64岁。结果... 目的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在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间,对3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2~82岁之间,平均64岁。结果对30例患者随访1~3年,按椎管狭窄疗效的Macnab标准:优:264例;良:2例。优良率:93%。结论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病变节段彻底减压的同时,使下腰椎稳定增强,手术后腰腿痛的复发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减压体间融合
下载PDF
椎板减压关节突融合联合钉棒系统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雷宜松 刘安平 +1 位作者 杨俊忠 易莉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观察椎板减压关节突融合联合钉棒系统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78例,其中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手术(PLIF)者为对照组,行椎板减压关节突融合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 目的观察椎板减压关节突融合联合钉棒系统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78例,其中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手术(PLIF)者为对照组,行椎板减压关节突融合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脊柱稳定情况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6个月、12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3天、3个月腰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估分数(JOA评分)较术前上升(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下降(P<0.05),而两组间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板减压关节突融合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保持脊柱功能的稳定性,具有组织创伤小,融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关节突融合 钉棒系统 单节段腰管狭窄症 脊柱稳定功能
下载PDF
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影响
10
作者 王中术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42例),观察组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 目的:探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42例),观察组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43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4.52±8.76) min与对照组(127.39±9.58)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96.53±26.35)vs(389.18±42.36) mL]、术后引流量[(249.76±36.79)vs(342.68±38.54) mL]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5.61±1.05)vs(8.67±1.22) d]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3、6个月及术后2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有限切除减压融合 切除减压融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脱出型LDH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武君麟 闫志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0095-0098,共4页
比较重度脱出型腰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分别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简称为“半椎板术”)、经皮椎间孔镜术实施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固定时间点内(也就是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基于本院这一范围内,选取LDH患者(均属重度... 比较重度脱出型腰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分别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简称为“半椎板术”)、经皮椎间孔镜术实施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固定时间点内(也就是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基于本院这一范围内,选取LDH患者(均属重度脱出型)70例,然后将其实施分组(共2组,随机数字表法,35例为每组例数),针对A组,实施半椎板术,而对于B组,则采取的是经皮椎间孔镜术,就两组的手术指标实施比对,另外,用改良Mac Nab评定标准对两组优良率实施评定。结果:较之A组,B组无论是在切口长度上,还是在术中出血量上,再或者是在手术、住院时间上,均更优(P<0.05)。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优良率经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重度脱出型LDH时,如果运用的是经皮椎间孔镜术,那么将其与半椎板术展开各方面对比,得知二者在具体效果上基本相当,但对于经皮椎间孔镜术来分析,其在切口上更小,而且还有着更少的出血,另外,在术后恢复上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重度脱出型 经皮间孔镜术
下载PDF
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军 吴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0-744,共5页
目的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以颈椎后路椎管成术为主,但K线阴性患者由于颈椎矢状位畸形疗效欠佳。文中研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改善矢状位形态与解除颈椎管狭窄两方面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以颈椎后路椎管成术为主,但K线阴性患者由于颈椎矢状位畸形疗效欠佳。文中研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改善矢状位形态与解除颈椎管狭窄两方面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K线阴性患者。术前3 d、术后1周及术后每次随访均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量化评估患者病情及颈椎影像学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病情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入选患者共67例,平均(76.5±4.2)岁。其中男48例、女19例,平均手术时间(140.5±37.7)min,平均出血量(354.7±132.2)mL。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与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4.2±10.4)%和(42.6±10.5)%,末次随访时改善率为(57.7±10.5)%和(73.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安全性高、置钉简易等优势,能够解除颈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性前凸,可有效缓解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老年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后纵韧带骨化症 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13
作者 宋中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固定改良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欧式功能障碍(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1.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6.49±1.83)分,低于对照组的(23.27±1.95)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为(78.61±11.57)分,高于对照组的(70.26±1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降低ODI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14
作者 赵睿 王锋 陈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28)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28)与对照组(REG组,n=28).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隙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REG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OBG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OBG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REG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DLS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周昆鹏 王鑫鑫 张本立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LSS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LSS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研究组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腰部和腿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6个月,研究组腰部和腿部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70%,1/37)低于对照组(21.6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相比,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重度LSS的效果更好,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机体创伤,缓解腰部和腿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重度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 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
原文传递
融合技术与Coflex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新江 朱宏斌 +3 位作者 游建军 姜飞 杨晨 陆江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Coflex植入术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6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即对...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Coflex植入术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6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前组选用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组选用Coflex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22.48±2.74)分、(2.52±0.31)分、(106.43±17.62)mL、(64.89±8.48)min、(80.52±16.07)mL、(5.48±0.91)d、3.23%,对照组依次为(20.72±2.41)分、(3.06±0.64)分、(178.25±24.81)mL、(114.72±15.63)min、(136.41±25.26)mL、(8.75±1.52)d、9.68%。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JOA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更少(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flex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管狭窄症 老年 Coflex植入术 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Coflex系统植入术与融合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复建 段毅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Coflex系统植入术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简称融合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短期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选取LSS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融合技术,观察组采用Coflex系统植入术... 目的:对比分析Coflex系统植入术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简称融合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短期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选取LSS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融合技术,观察组采用Coflex系统植入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两组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flex系统植入术治疗老年LSS短期疗效理想,随访2年发现其一定程度可避免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lex系统 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管狭窄症
下载PDF
Coflex系统植入术及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志琳 钱济先 +3 位作者 李存孝 文益民 马保安 范清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8-891,共4页
[目的]对比Coflex系统植入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方法]抽取连续的30例住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施行Coflex系统植入和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 [目的]对比Coflex系统植入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方法]抽取连续的30例住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施行Coflex系统植入和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传统减压融合术相比,Coflex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术后改善率无明显差异,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降低。随访期间Coflex组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Coflex植入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lex系统 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腰管狭窄症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退变性腰椎后路手术术后伤口引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建杰 董志辉 +3 位作者 张斌 徐巧民 武建忠 喻伟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89-390,397,共3页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疾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对伤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术...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疾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对伤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术后12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应用肝素,比较2组术后伤口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24 h、48 h伤口引流量以及术后48 h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不会增加退变性腰椎疾病后路手术的伤口引流量,预防深静脉血栓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退变性腰疾病 后路减压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深静脉血栓 伤口引流量
下载PDF
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斌 周晓庆 +4 位作者 张传健 陈宇飞 彭页 杜俊杰 栾冠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原因。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西京医院收治的245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A组,118例)及椎... 目的比较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原因。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西京医院收治的245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A组,118例)及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B组,127例)治疗。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17分评分法(JOA)]、颈椎曲率指数(CCI)以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JOA评分、CC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C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改善率为(67.82±13.35)%,B组术后1年改善率为(68.25±1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脊髓漂移距离低于B组,发生C5神经根麻痹者脊髓漂移距离高于未发生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与无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脊髓漂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分别为2.54%和13.3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临床疗效相似,但是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能为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减压内固定融合 C5神经根麻痹 后纵韧带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