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入路、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波 雷博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以及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以及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D组和PEID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PEID组的手术用时短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P<0.05);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与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PEID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下摘除术 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老年患者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设 过承兵 缪贤林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6期3637-363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采取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2组ODI评分、VAS评分均下降,且与对照组[(20.13±8.62)分、(2.02±1.63)分]相比,观察组[(15.44±5.07)分、(1.25±1.03)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4.00%,低于观察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较好地恢复神经功能,降低疼痛,且可提升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摘除术 经皮
下载PDF
侧后路椎间孔镜与后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林斌珍 曹立颖 +4 位作者 尹小锋 陈开明 钟南 官奕云 吴清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侧后路椎间孔镜与后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设为A组,采取... 目的:分析侧后路椎间孔镜与后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设为A组,采取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将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设为B组,采取后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评价两组疼痛程度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4 h,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3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高于B组的10.0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后路椎间孔镜与后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两种手术方案各有优劣,前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出血量更少,后者手术时间更短、腰椎功能恢复更快,两者并发症风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后孔镜 后侧脊柱内镜 盘突出症摘除术 临床手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手术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 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手术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天水四零七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 目的 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手术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天水四零七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实施经皮内镜椎板间手术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7.67%)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和核心肌群训练结合,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心肌群训练 经皮内镜手术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5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开窗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峰 黄勇全 +1 位作者 廖琼 张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的萍乡市人民医院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30例)和...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的萍乡市人民医院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采用PEID联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炎症反应、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日本腰椎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应用于LDH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摘除术 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洪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JOA、VAS评分,手术前后脊柱稳定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26±1.74)、(1.40±0.6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1.69)、(2.55±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8.77±1.80)、(25.65±1.8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5±1.87)、(22.63±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且实验组患者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及椎间隙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下摘除术 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老年腰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L5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辉 柳申鹏 +3 位作者 宋凯 丁远飞 万广 梁秋冬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与传统椎板开窗术(FD)治疗L5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行PEID或FD治疗的L5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PEID组(35例),采...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与传统椎板开窗术(FD)治疗L5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行PEID或FD治疗的L5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PEID组(35例),采用局部麻醉,FD组(31例),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评估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腰腿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DI评分。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结果: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8.57%和8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P=0.855);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出血量少于FD组,PE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均低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EID组血清CK活性及CRP浓度低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8);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PEID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卧床时间更短,恢复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除术 开窗术 盘突出症 微创
下载PDF
两种经皮内镜经椎板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智 刘元彬 +3 位作者 郑佳状 汪凡栋 陈宇 蔡奇霖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6-709,共4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与后路椎间盘镜保留黄韧带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9月符合入选条件的42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院奇偶顺序分为两组。21例行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术(PTED...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与后路椎间盘镜保留黄韧带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9月符合入选条件的42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院奇偶顺序分为两组。21例行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术(PTED),21例行椎间盘镜保留黄韧带髓核摘除术(MED)。比较两种手术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通过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各时间段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盘镜保留黄韧带髓核摘除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内镜 摘除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颜廷振 吕超亮 +2 位作者 魏彦春 牛士贞 孙国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有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孔镜组采用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开窗组采用经典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一般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患肢疼痛及腰部疼痛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通过MRI观察术后椎旁肌残存率。结果:PEID组及FD组皮肤切口长度分别为(0.7±0.1) cm和(5.0±1.8) cm,出血量分别为(8.0±3.0) ml和(62.0±50.5) ml,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 d和(11.0±2.5) d,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0±0.5) d和(3.0±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1年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及FD组术后24 h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99±0.32和5.44±1.31,术后1年分别为1.56±0.60和3.05±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肌酸激酶术后24、48 h较PEID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PEID及FD组Macnab优良率分别93%和95%。通过MRI观察,PEID组术后1年椎旁多裂肌残存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均安全可靠,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椎旁肌保护、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上,椎间孔镜更具优势,更符合微创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移位 摘除术 经皮内窥镜盘切除术 开窗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治国 方广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2017年2月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7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2017年2月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7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定期随访进行MRI或CT复查,和术前影像对比观察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评估,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综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出院时患者VAS评分为(3.1±0.7)分,与术前(7.0±1.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为(1.8±0.6)分,相比出院时又有进一步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ODI评分为(17.2±5.1)分,较术前(65.3±7.9)分有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依据Macnab标准评定:优22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88.9%。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摘除术 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韶华 李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2例LDH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间孔侧后方入路经皮椎... 目的:观察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2例LDH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间孔侧后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等,以及采用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以及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失血量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2%(39/41)与对照组90.24%(37/41)相比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与对照组7.32%(3/4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侧后方入路与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疗效良好,并发症少,而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下髓摘除术 功能
下载PDF
研究内镜椎板间入路与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司亚 田明波 李守峰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05-1807,181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与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观...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与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QOL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手术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盘突出
下载PDF
不同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经椎间孔侧后方入路,观察组49例经后路椎板间入路。比较2组手术效... 目的探讨不同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经椎间孔侧后方入路,观察组49例经后路椎板间入路。比较2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侧后方和经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效果肯定。其中后路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缓解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下髓摘除术
下载PDF
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张永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8-29,共2页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路径治疗LDH的临床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D组各50例,在手术方案上,分别于椎间孔镜下开展PEID髓核摘除治疗、PETD髓核摘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出血量、手...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路径治疗LDH的临床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D组各50例,在手术方案上,分别于椎间孔镜下开展PEID髓核摘除治疗、PETD髓核摘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出血量、手术进程、X线透视次数及住院进程),评价近期疗效(腰椎VAS评分、ODI功能指数)和远期腰椎功能(MacNab评分)。结果:C组手术进程较D组快( P<0.05),X线透视次数较D组少( P<0.05)。术后,C组和D组患者腰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P>0.05;C组患者远期腰椎功能优良率为90%,与D组的88%比较,P>0.05。结论:PEID、PETD治疗LDH的近远期疗效相当,但PEID路径下手术进程更快,且X线透视次数更少,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好的显著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下髓摘除术 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傅余良 赵隆队 +1 位作者 胡生庭 文天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51-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内镜组53例接受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内镜组53例接受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小切口组35例接受传统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小切口组,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小切口组,住院时间短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小切口组的25.71%(P<0.05);术后3个月时,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评分标准(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内镜组ODI显著低于小切口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与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比较,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LDH患者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老年患者 经皮脊柱内镜摘除术 小切口开窗摘除术 近期疗效 功能
下载PDF
对比不同入路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农明普 蒙法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崇左市人民医院实施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49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崇左市人民医院实施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49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椎板间入路(PEID)组(60例)与经椎间孔入路(PETD)组(8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功能、脊柱稳定性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PETD组,透视次数显著少于PETD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度、腰椎曲度均显著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JOA评分及腰椎前凸角度、腰椎曲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EID与PETD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均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相当,安全性均较高,而PEID透视次数更少,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孔镜下髓摘除术 功能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汪红亮 周捷 +3 位作者 李健 周涛 查本义 吴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目的 探讨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48例C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48例C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PTED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和1年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PTED治疗CLDH的效果较好且PTED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盘突出症 侧方经皮孔镜技术 开窗摘除术 脊柱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光普 宋飞霏 +3 位作者 刘磊 韩猛 李杰 马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9期961-964,共4页
目的 评估局部浸润麻醉下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0-12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根据不同手术阶... 目的 评估局部浸润麻醉下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0-12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根据不同手术阶段的麻醉需求配置对应的麻醉混合药物。比较术前、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评分:5分19例,6分40例,7分63例,8分32例,9分14例,10分4例。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评定结果:优122例,良49例,差1例。围手术期间均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前疼痛VAS评分为5~10(7.60±1.69)分,ODI指数为55%~90%(71.78±9.00)%。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为2~4(2.90±0.8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ODI指数为20%~35%(27.51±4.75)%,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满意,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安全性高,可以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而且术后患者无明显腰部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 摘除术 局部浸润麻醉
原文传递
显微镜辅助通道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文刚 朱李贞 +4 位作者 张志鹏 陈瑜 陈影 戴相恒 吴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8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通道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椎板间入路经皮穿刺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IL-PELD)组...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通道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椎板间入路经皮穿刺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IL-PELD)组(n=52,给予IL-PELD术式)和MSLD组(n=53,给予MSLD术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SLD组手术时间长于IL-PELD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IL-PEL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L-PELD组(P <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各时间点呈依次下降趋势(P <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MSLD治疗LDH,虽然获得的疗效相当,但其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辅助通道下腰摘除 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脊柱内镜摘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