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付索超 张清顺 +1 位作者 张宇 艾福志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2705-270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Harri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大于或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HSS评分及ODI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及颌眉角均小于术前,腰椎前凸角均大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矢状面平衡小于对照组,颌眉角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其他脊柱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骶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骨盆倾斜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骶骨倾斜角大于对照组,骨盆倾斜角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前后骨盆入射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相比,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有利于恢复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维持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度腰滑脱 峡部裂 脊柱-盆矢状面参数 后路切开复位 融合内固定术 椎板间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PLIF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文杰 魏波 +6 位作者 符莉莉 邹其声 杨泽 程龙 王蒙 傅青龙 孙欣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68例PLIF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SI发病率、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结果PLIF老年患者SSI发生率为4.5%,金黄色葡萄...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68例PLIF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SI发病率、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结果PLIF老年患者SSI发生率为4.5%,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40.4%)。身体质量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手术节段数>3、17:00后手术是SSI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LIF老年患者SSI发生率较高,独立危险因素较多;最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全减压融合术 手术部位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