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椎板间隙成形术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观察
1
作者 毛启名 夏秋秋 +7 位作者 赵延 董怀泽 翁梓靖 夏吉跃 俞漭 冷松 朱露 辛志军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研究椎板间隙成形术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后路经皮内镜突出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 目的研究椎板间隙成形术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后路经皮内镜突出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17~76(47.7±14.9)岁。根据术中是否行椎板间隙成形术分为成形组和未成形组,分别为46例和44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影像学资料明确该成形术术后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并对比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术前和术后椎体滑移程度及椎体活动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现术后腰椎不稳征象。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术前和术后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形组有2例并发症发生,相较于未成形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形组末次随访改良Mac Nab优良率(89.1%)显著优于未成形组(6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椎板间隙成形术相比于未行时,在处理骨性椎板窗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在不增加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切除术 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 椎板间隙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庆晨 孙凤龙 +2 位作者 王宏庆 郭恒冰 于德军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入路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M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例M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PELD进行治疗。分析术前1 d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入路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M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例M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PELD进行治疗。分析术前1 d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且采用MacNab标准对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12.1±2.6)个月,手术时间(45.5±8.5)min。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Macnab疗效评定:优9例,良3例。结论椎板间隙入路PELD治疗MLDH,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脊柱内镜 椎板间隙入路 间盘摘除术 微小腰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探讨侧后方入路、椎板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罗林峰 庄沙斌 +1 位作者 屈锡亮 黄雄飞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ent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不同入路方式(侧后方与椎板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C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ent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不同入路方式(侧后方与椎板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C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侧后方入路,观察组予以椎板间隙入路。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2.604、3.004,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评价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7,P>0.05)。结论:CLDH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不同的入路取得的疗效相当,而且对腰椎功能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是经椎板间隙入路相比侧后方入路,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 侧后方 椎板间隙 不同入路 经皮间孔镜治疗 功能
下载PDF
颈椎板间隙撑开器
4
作者 尉禹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19-19,17,共2页
目的 为了在行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手术中 ,能使椎板间隙张开 ,便于手术操作 ,研制了颈椎板间隙撑开器。方法 :颈椎板间隙撑开器由头端 C形钩臂及螺杆、尾端 C形钩臂和轮状手动撑开螺母三部分构成。结论 :在 7例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术中的... 目的 为了在行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手术中 ,能使椎板间隙张开 ,便于手术操作 ,研制了颈椎板间隙撑开器。方法 :颈椎板间隙撑开器由头端 C形钩臂及螺杆、尾端 C形钩臂和轮状手动撑开螺母三部分构成。结论 :在 7例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术中的应用表明 :该器械确实能撑开颈椎板间隙 ,解决手术中椎板间隙狭窄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撑开器 成形术 单开门颈管扩大术 椎板间隙狭窄
下载PDF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2
5
作者 孔翔飞 吴小涛 +2 位作者 卜星平 陈辉 齐新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总结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2 0 0 0年 11月间对 12 1例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多间隙突出 4 6例 ,巨大中央型突出 2 1例 ,小关节内聚明显者 4 7例 ,游离脱出 ... 目的 :总结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2 0 0 0年 11月间对 12 1例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多间隙突出 4 6例 ,巨大中央型突出 2 1例 ,小关节内聚明显者 4 7例 ,游离脱出 8例 ,明显钙化 2 6例 )。行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结果 :随访 3~ 10个月 ,手术优良率9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椎板间隙入路 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振宙 侯树勋 +2 位作者 宋科冉 商卫林 吴闻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1-777,共7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L5/S1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L5/S1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36例,女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0.5岁;脱出型51例,游离型21例。将椎管内L5/S1椎间盘非包含型突出按照突出物与同{则S1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分为腋型(30例)、腹型(28例)及肩型(14例)。对于腋型突出采用腋路,将内窥镜及工作套管直接置入S1神经根腋部进行脱出物及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的摘除:对肩型及腹型突出采用肩路.将内窥镜及工作套管置入S1神经根肩部进行手术。术后第2天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VAS)、腿痛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评估术后12个月时MacNab腰椎功能评分及Sl神经根功能状态。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80rain,平均45rain。无神经损伤、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复查MRI显示致压突出物完全切除率为100%。1例术后2个月椎间盘突出复发,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翻修:其余71例术后3个月腰椎MRI显示椎间盘后缘获良好塑形。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RO.05)。术后12个月时MacNab评分,优44例,良26例,可1例,差1例。术后1年随访Sl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肌力明显恢复(P〈0.01),跟腱反射无明显恢复(P〉0.05)。结论: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腋路或肩路经椎板间隙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合理,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间盘摘除术 椎板间隙入路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小涛 陈辉 +2 位作者 卜星平 齐新生 王宸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54-355,共2页
目的 分析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 487例行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 结果 术中并发症大多发生在早期开展的 5 0例中。并发症包括 ... 目的 分析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 487例行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 结果 术中并发症大多发生在早期开展的 5 0例中。并发症包括 :术中硬脊膜撕裂 8例 (占 1.6 4% ) ;马尾神经损伤 1例 (占 0 .2 1% ) ;脊神经根损伤 1例 (占 0 .2 1% ) ;镜下止血困难改开放手术 3例 (占 0 .6 2 % ) ;椎间盘炎 1例 (占 0 .2 1% )。 结论 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与术者经验有直接关系 ,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 ,而后期并发症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入路 内窥镜 髓核摘除术 并发症 预防 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经椎板间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亚伟 王冰 +4 位作者 吕国华 李磊 戴瑜亮 李鹏志 涂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 :评价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 目的 :评价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1.4±13.3岁。其中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A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参数、围手术期指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参照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平均34.8±4.0个月(25~42个月)。A组患者FE术中均需进行椎板间隙成形技术预处理骨性椎板窗,而B组患者未行椎板间隙成形技术。两组患者术前椎间盘突出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以肩上型椎间盘突出为主(29/38,76.3%),而B组患者以腋下型椎间盘突出最常见(34/52,65.4%)。除A组在手术时间明显大于B组外(分别为73.1±9.7min和55.2±7.5min,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重返工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4.2%和86.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需术中采用椎板间隙成形技术预处理骨性椎板窗而延长手术时间,但仍可以获得与L5/S1节段一致的良好临床疗效,而且并未增加术后神经损伤和腰椎不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内窥镜 间入路 椎板间隙成形术 L4/5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3
9
作者 孔翔飞 吴小涛 +2 位作者 齐新生 卜星平 陈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目的 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合并病变间隙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对策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1月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的 2 5 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片 ,测量其形态上... 目的 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合并病变间隙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对策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1月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的 2 5 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片 ,测量其形态上呈小关节内聚改变的 47例腰椎CT片数据 ,制定统一标准选择病例。并依据 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组制定的手术疗效标准 ,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 随访 45例 ,优 34例 ,良 10例 ,优良率 97.8%。 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 ,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合并病变间隙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入路 间盘镜 手术治疗 合并症 小关节内聚 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永津 陈博来 +3 位作者 王羽丰 杜炎鑫 林涌鹏 刘伟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比较经侧路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两种不同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03例行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TF组52例采用经侧路椎间孔入路,IL组51例经后方椎... 目的比较经侧路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两种不同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03例行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TF组52例采用经侧路椎间孔入路,IL组51例经后方椎板间隙入路。记录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同时记录手术时间、置管过程中透视次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3例中,获得有效随访100例,其中TF组50例,IL组50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TF组(P〈0.01)。所有患者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患者需要再次手术。结论经皮内窥镜下两种入路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效果确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 L5/S1间盘突出 间孔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下载PDF
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林 王庚启 +6 位作者 康然 洪友松 贾晋辉 何伟东 周中 张仕兵 顾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比较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腰椎全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全内窥镜下侧后路技术治疗34例,椎板间隙技术治疗41例,观察两种术式临床疗效(Nakano标准)、并发... 目的:比较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腰椎全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全内窥镜下侧后路技术治疗34例,椎板间隙技术治疗41例,观察两种术式临床疗效(Nakano标准)、并发症等。结果:侧后路技术治疗的34例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椎板间隙技术治疗的41例中3例术中,硬膜撕裂。两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不显著。经6个月随访,疗效优良率椎板间隙技术87.80%,侧后路技术88.24%(P>0.05)。结论: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和侧后路技术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均满意,宜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大小、性质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窥镜下 椎板间隙技术 侧后路技术 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珑 楚戈 +5 位作者 张宏其 郭超峰 唐明星 高琪乐 乔为民 闫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5期6267-6272,共6页
背景:经椎板间隙途径内窥镜下间盘切除需游离黄韧带,后者如果辅助连续扩张器及工作通道进行操作,无论切口多小(甚至3-5mm),均可完整保留黄韧带。目的:介绍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的应用。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 背景:经椎板间隙途径内窥镜下间盘切除需游离黄韧带,后者如果辅助连续扩张器及工作通道进行操作,无论切口多小(甚至3-5mm),均可完整保留黄韧带。目的:介绍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的应用。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椎间盘切除治疗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8±15)岁,主诉单下肢根性疼痛,病变位于L_(3-4)间隙1例,L_(4-5)间隙13例,L_5-S_1间隙16例,其中间盘向上脱出游离者4例,向下脱出游离者7例,所有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工作通道中分开黄韧带,间盘切除撤出工作通道后,黄韧带可自行复位。结果与结论:操作时间20-40min,治疗后随访时间(149±108)d。治疗中电生理监测无异常,椎间盘切除症状均得以改善。经核磁随访显示:脱出间盘组织已完全摘除,黄韧带保留完整,所有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结果可见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脱出的间盘组织,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损伤基础实验 内窥镜 经皮间盘切除 黄韧带 椎板间隙 分开
下载PDF
腰椎4/5椎板间隙测量对微创术式选择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富立 古恩鹏 +1 位作者 王丽萍 谢海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分析腰4/5椎板间隙的测量对腰椎微创术式选择的价值。方法:对60例腰4/5节段退行性疾病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患者术前标准腰椎正位X片中腰4/5节段椎板间隙高度、宽度,并与术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腰4/5节... 目的:分析腰4/5椎板间隙的测量对腰椎微创术式选择的价值。方法:对60例腰4/5节段退行性疾病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患者术前标准腰椎正位X片中腰4/5节段椎板间隙高度、宽度,并与术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腰4/5节段椎板间隙高度+宽度值以23mm为临界,大于23mm组与小于23mm组术中情况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椎板间隙的测量有助于微创术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 测量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华 陆圣君 +1 位作者 龚腊梅 赵训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炎性氧化应激及椎旁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经皮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每组49例,分别行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炎性氧化应激及椎旁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经皮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每组49例,分别行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和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统计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炎性氧化应激指标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影像学指标椎间隙前后缘高度(ISH)、椎间盘高度(DH)、手术节段活动范围(ROM)及椎旁肌形态(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腰肌相对截面积、多裂肌脂肪沉积等级)。结果经皮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 d经皮内镜组血清AOPP、MDA、TNF-α水平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周经皮内镜组VAS评分低于显微镜组(P<0.05)。手术前后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ISH、DH较小(P<0.05),ROM较大(P<0.05)。术后3个月,经皮内镜组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大于显微镜组(P<0.05),腰肌相对截面积、多裂肌脂肪沉积等级小于显微镜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整体效果更为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机体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提升腰椎功能,调整结构状态的同时能够维护椎旁肌形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管狭窄症 椎板间隙入路手术 经皮全脊柱内镜 显微镜 手术疗效 安全性 功能 旁肌形态
下载PDF
改良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症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海滨 牛素生 +4 位作者 郑晓晖 吴献伟 代建辉 李荣议 陈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椎板间隙入路 显微内窥镜 黄韧带 髓核摘除 间盘突 并发症 粘连
下载PDF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6
作者 茅祖斌 吴小涛 +2 位作者 孔翔飞 陈辉 卜星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9-600,共2页
目的 观察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摘除脱垂的腰椎间盘 72例 ,游离型 15例。其中同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 5 0例 ,突出间隙L3~ 42例、L4... 目的 观察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摘除脱垂的腰椎间盘 72例 ,游离型 15例。其中同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 5 0例 ,突出间隙L3~ 42例、L4~ 540例、L5~S145例。结果  87例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结果优 6 4例 ,占 73 6 % ,良 18例 ,占 2 0 7% ,优良率94 3% ,差 5例 ,占 5 7%。结论 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手术相比损伤小、并发症少 ,疗效满意 ,是目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入路 内窥镜 脱垂游离型 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下腰椎板间隙的影像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海峰 占新华 +2 位作者 傅泽泽 吴建锋 付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应用影像解剖学测量腰椎板间隙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比较患侧(症状组)与健侧(对照组)椎板间隙形态,根据不同性别分别测量L4/5以及L5/S1节段双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和面积;通过腰椎... 目的应用影像解剖学测量腰椎板间隙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比较患侧(症状组)与健侧(对照组)椎板间隙形态,根据不同性别分别测量L4/5以及L5/S1节段双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和面积;通过腰椎三维CT测量腰椎板间隙的有效直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腰椎正位片上健侧L4/5、L5/S1的椎板间隙多呈椭圆形,而患侧的椎板间隙以三角形和扁圆形多见;患侧腰椎板间隙狭窄发生率为68.1%,L4/5节段发生率为65.1%,L5/S1节段71.0%;高度改变的同时伴随宽度的改变;腰椎三维CT测量结果表明,76.5%的患者患侧椎板间隙有效直径小于工作通道直径,其中72.3%位于L4/5节段,80.6%位于L5/S1节段;男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其均值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L5/S1节段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的均值大于L4/5节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板间隙的改变存在密切联系,掌握腰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可指导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 椎板间隙 微创手术 解剖学参数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8
作者 翟云雷 于海洋 +2 位作者 王康康 尹稳 邹欣欣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97-399,4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ODI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疗效。...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ODI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透视次数为2~4次;手术时间为35~100min;住院时间为3~5d。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1d和术后1、3、12个月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26/27。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高髂嵴连线的患者,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下间盘切除术 椎板间隙入路 间盘突出 高髂嵴连线
下载PDF
腰椎椎板间隙的X线片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贵勤 王柏春 +3 位作者 刘信礼 白正武 左金良 张有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504-505,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椎板间隙X线正位片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存档腰椎正位片 1167份 ,按年龄及性别分组 ,分别测量L3 4、L4 5、L5~S1椎板间隙高度及宽度和L3 、L4椎板下缘至同一椎体下缘的垂直距离。结果 :在1167份腰椎正位片 4... 目的 :探讨腰椎椎板间隙X线正位片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存档腰椎正位片 1167份 ,按年龄及性别分组 ,分别测量L3 4、L4 5、L5~S1椎板间隙高度及宽度和L3 、L4椎板下缘至同一椎体下缘的垂直距离。结果 :在1167份腰椎正位片 4个年龄区组中 ,L3 4、L4 5和L5~S13个椎板间隙均依次增大 ,L4椎板下缘至L4椎体下缘的距离比L3 椎板下缘至L3 椎体下缘的距离明显减小。结论 :腰椎板间隙X线正位片的精确测量对临床实施腰椎间盘切除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 X线片 临床意义 间盘切除术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勇 张恭逊 +3 位作者 郭涛 陈登俊 周秀华 杨诚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临床应用并报告 3 1例一年的随访结果。方法 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scopicDiscectomy,MED)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中通过“C”型臂X...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临床应用并报告 3 1例一年的随访结果。方法 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scopicDiscectomy,MED)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引导 ,将手术通道管置于椎板间隙处 ,电视监视下咬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 ,摘除髓核 ,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3 1例均获成功。术后一年随访 ,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 :优 1 9例 ,良 1 1例 ,可 1例 ,差 0例。优良率 96.7% ,。结论 MED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它适应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或和同节段侧隐窝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 内窥镜 显微操作 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