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核查表的制订及其临床应用
1
作者 顾晓霞 高梦洁 +1 位作者 于红 孙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5-20,共6页
目的制订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核查表,积极探索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实施策略,保障母儿安全。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的107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2018年1月—2019年12月... 目的制订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核查表,积极探索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实施策略,保障母儿安全。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的107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的8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对照组采取椎管内分娩镇痛常规操作流程,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流程的基础上,应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制订的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核查表对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各环节进行核查。对比2组产妇椎管内分娩镇痛常见并发症、产妇分娩结局等发生情况,对比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对比2组医务人员在椎管内分娩镇痛各环节操作流程的执行力情况。结果2组产妇椎管内分娩镇痛常见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产时发热发生率为11.18%,观察组为8.21%;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0.94%,观察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剖宫产及自然分娩情况比较,对照组剖宫产率为9.53%,观察组为6.0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89.65%,观察组为9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满意度情况的比较,对照组总满意度为98.71%,观察组为9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操作流程执行规范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核查表可有效降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转剖宫产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在椎管内分娩镇痛各环节执行的规范性,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推进国内现代化产房的建设,提高孕产妇及家庭的幸福感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安全核查表 椎管内分娩镇痛并发症 分娩结局 母儿安全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兵团南疆某三甲医院孕妇对椎管内分娩镇痛认知与服务需求调查
2
作者 曹振刚 古昌剑 +2 位作者 张淑芳 李培 邵桂珍 《新疆医学》 2024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抽样调查就诊于兵团第一师医院孕妇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现状及服务需求,为更好推广分娩镇痛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兵团第一师医院产科建卡的孕妇202例作为调查对象,参考国内相关文献自行编制《分娩... 目的抽样调查就诊于兵团第一师医院孕妇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现状及服务需求,为更好推广分娩镇痛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兵团第一师医院产科建卡的孕妇202例作为调查对象,参考国内相关文献自行编制《分娩镇痛认知及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孕妇中,有80.9%的孕妇想象分娩痛是第一位疼痛,且有68.84%的孕妇认为分娩痛很恐怖;孕妇、家属对分娩镇痛排在前两位顾虑是:对胎儿、母亲的健康影响(44.22%、32.66%),也有32.66%的家属没有顾虑。63.32%的孕妇愿意接受分娩镇痛,84.92%的孕妇家属支持孕妇行分娩镇痛。有64.8%的孕妇对分娩镇痛不太了解,其中28.14%的孕妇完全不了解。有87.94%的孕妇愿意接受分娩镇痛相关培训,其中半数以上的孕妇更加愿意用线上的方式了解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结论南疆地区孕妇对分娩镇痛有一定认知但了解程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兵团南疆地区孕妇对分娩镇痛需求较大,但也有顾虑,通过借新媒介科普宣教相关知识而消除顾虑,更利于分娩镇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认知调查 需求调查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
作者 刘波 凌亮 +4 位作者 魏大源 贾飞 王孟樵 张刚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2276例作为训练集,年龄≥18岁,BMI 18.5~4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产妇是否出现产时发热(体温≥38.0℃)分为两组:发热组与... 目的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2276例作为训练集,年龄≥18岁,BMI 18.5~4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产妇是否出现产时发热(体温≥38.0℃)分为两组:发热组与未发热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选择2022年1—3月于同一医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568例作为验证集,纳入标准与训练集相同,通过R语言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本研究训练集中有197例(8.7%)产妇出现产时发热;验证集中有46例(8.1%)产妇出现产时发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训练集中初产妇、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贫血及预估新生儿体重增加是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表面积增大和分娩镇痛前宫口增大是产时发热的保护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95%CI 0.660~0.732),敏感性为83.2%,特异性为47.9%。验证集中通过R语言进行外部验证,预测模型的AUC为0.703(95%CI 0.634~0.772),敏感性为65.2%,特异性为71.3%。结论初产妇、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贫血及预估新生儿体重增加是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体表面积增大和分娩镇痛前宫口增大是保护性因素,基于这些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在分娩镇痛前预测产时发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秋宇 郑惠容 +2 位作者 林洁容 蔡莉花 苏适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对足月初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其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初产妇。按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的选择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自然分娩干预,观... 目的:探讨对足月初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其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初产妇。按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的选择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自然分娩干预,观察组100例则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两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结局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中转剖宫产率(5.00%)和阴道助产率(7.00%)均较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率(0.00%)和阴道助产率(1.00%)高(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3.23±1.02)分]较对照组[(7.52±1.23)]低(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306.96±102.23)min]、第二产程[(36.63±10.26)min]和总产程[(349.69±108.29)min]均较对照组的第一产程[(436.63±103.25)min]、第二产程[(47.36±10.28)min]和总产程[(518.35±109.40)min]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分娩结局(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产后尿潴留、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7.00%),较对照组(12.00%)低(P<0.05)。结论:对足月初产妇采取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其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足月妊娠 初产妇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下载PDF
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最佳麻醉方式选择
5
作者 郎秀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方法120例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分娩镇痛留置的导管行硬膜外麻醉,C组实施... 目的探讨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方法120例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分娩镇痛留置的导管行硬膜外麻醉,C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比较三组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入室至切皮时间及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新生儿出生时、出生1 min和出生5 min Apgar评分。结果C组围麻醉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围麻醉期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入室至切皮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分别为(8.2±1.6)、(5.3±0.7)min,均短于A组的(15.7±2.6)、(12.2±2.5)min和B组的(15.6±2.7)、(11.5±2.3)min(P<0.05)。C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1 min和出生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8±1.4)、(8.6±0.4)、(9.1±0.7)分,均显著高于A组的(7.0±0.7)、(7.4±0.6)、(8.0±0.5)分和B组的(7.1±0.8)、(7.5±0.6)、(8.1±0.5)分(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分娩失败中转剖宫产者,具有并发症少,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风险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分娩失败 中转 剖宫产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下载PDF
分阶段体位干预对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的影响
6
作者 陈惠芳 廖杨芬 聂招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干预对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信心、产程进展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8,采用分阶段体位干预)和常规组(...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干预对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信心、产程进展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8,采用分阶段体位干预)和常规组(n=32,采用常规分娩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信心、分娩疼痛程度、产程进展以及泌乳时间和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评分高于常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泌乳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分阶段体位干预手段对分娩镇痛初产妇进行管理,可有效提升产妇的分娩信心,减轻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加快生产进程,提高产后的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体位干预 椎管内分娩镇痛 初产妇 分娩信心 产程进展 母乳喂养率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饶丽云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 分析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经阴道试产的868例产妇。收集并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 分析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经阴道试产的868例产妇。收集并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产次、产前体重指数、分娩孕龄、胎儿体重、镇痛时发热、镇痛时宫口大小、追加药物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1次、镇痛时宫口大小>3 cm是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胎儿体重≥4000 g、镇痛时发热、追加药物次数>1次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产次>1次、镇痛时宫口大小>3 cm是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胎儿体重≥4000 g、镇痛时发热、追加药物次数>1次是危险因素,应加强产程管理,尽早识别危险因素,术前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试产 剖宫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岳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42-045,共4页
探讨经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产妇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50)非分娩镇痛,观察组(n=50)则采用经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程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对比产... 探讨经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产妇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50)非分娩镇痛,观察组(n=50)则采用经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程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对比产妇产后会阴修复时的疼痛(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次数以及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修复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泌乳时间分别小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次数大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t=1.415)。结论 经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无明显影响,能改善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椎管内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新生儿评分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胎结局的影响
9
作者 彭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16-0118,共3页
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医院分娩产妇150名,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顺产率、剖腹产率各为86.67%vs64.00%、5.33%vs17.33%,均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产... 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医院分娩产妇150名,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顺产率、剖腹产率各为86.67%vs64.00%、5.33%vs17.33%,均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于镇痛10min、30min、60min后的VAS评分各为(1.16±0.53)、(0.61±0.26)、(0.43±0.21)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活跃期、第二、第三与总产程时间各为(321.72±38.62)、(181.63±20.45)、(56.62±5.83)、(7.63±1.57)、(506.63±64.69)min,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中肌张力、脉搏、反射性反应、呼吸作用以及总评分分别为(1.89±0.11)、(1.91±0.04)、(1.85±0.13)、(1.90±0.05)、(9.22±0.42)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母胎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33%vs22.67%,存在差异(P<0.05)。结论 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减轻产妇疼痛,提高母胎预后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程 疼痛程度 母胎结局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围产安全及其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张华 赵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5-0078,共4页
旨在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围产安全及其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6例。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两组,研究1组为实验组,研究2组为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研究... 旨在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围产安全及其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6例。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两组,研究1组为实验组,研究2组为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研究2组孕妇在待产室内无干预正常分娩,必要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研究1组孕妇在研究2组孕妇的基础上予以椎管内分娩镇痛。通过两组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低血压、呼吸抑制、产程延长等情况评估围产期安全率;通过两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胎儿心率出现窘迫或异常情况评估两组产妇的胎心率异常情况;通过观察两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会阴裂伤程度评估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以及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结果 在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围产安全性相对较高(P<0.05)。研究1组产妇的胎心率异常情况明显小于研究2组产妇(2.08%<18.75%,P<0.05),差异明显。同时,研究1组患者的会阴裂伤情况明显好于研究2组(2.05%<14.5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产妇的盆底肌功能影响较小(P<0.05)。结论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围产安全 产妇盆底功能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椎管内分娩镇痛与阴道试产分娩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娜 李晓光 +3 位作者 张越伦 伍绍文 辛鑫 徐铭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和产程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住院分娩并进行阴道试产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137例,年龄18~4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是否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分为两组:分娩...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和产程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住院分娩并进行阴道试产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137例,年龄18~4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是否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分为两组:分娩镇痛组(LA组,n=91)和非分娩镇痛组(NLA组,n=46)。采集产妇基线资料、最终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住院时间以及产程中缩宫素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LA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缩宫素、降压药使用率明显高于NL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NLA组(P<0.05或P<0.01)。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管内分娩镇痛与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无明显相关性,但与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倾向于延长产程时间和增加缩宫素使用。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阴道试产时中转剖宫产和增加器械助产无明显相关性。在提供高质量镇痛的前提下,椎管内分娩镇痛值得且可安全应用于接受阴道试产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试产 产程时间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盛威 杨隽 +2 位作者 蔡贞玉 杨娜 李文影 《新医学》 2020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分娩的12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镇痛组孕产妇55名,非镇痛组孕产妇47名,18名孕产妇因中转为剖宫产或产时失访被排除在外,分别于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分娩的12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镇痛组孕产妇55名,非镇痛组孕产妇47名,18名孕产妇因中转为剖宫产或产时失访被排除在外,分别于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孕产妇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资料和标准化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2组中重度疼痛所占比例、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发生率。结果镇痛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的中重度疼痛所占比例均低于非镇痛组(P均<0.001)。镇痛组在活跃期、第二产程的焦虑情绪障碍发生率及第二产程中抑郁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非镇痛组(P均<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可以缓解孕产妇产时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时焦虑情绪 产时抑郁情绪 初产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建英 黄锡纯 +3 位作者 陈锦秀 代炳梅 刘莉棉 李惠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6期161-163,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2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1—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2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1—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产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产时导尿发生率和产后留置尿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干预效果,减轻疼痛,促进排尿进程,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椎管内分娩镇痛 自然分娩 产后尿潴留 产后恢复 效果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莉 彭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2 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2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未行分娩镇痛)。结果: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2 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2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未行分娩镇痛)。结果: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第三产程时长、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发热率、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可延长孕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长,并可导致孕妇出现产时发热,但对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孕妇 妊娠结局 发热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少容 陈丽颜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 VBA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19例VBAC孕产妇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165例(研究组),...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 VBA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19例VBAC孕产妇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165例(研究组),未接受镇痛分娩产妇35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镇痛10 min、30 min、60 min时的宫缩持续时间以及宫口开至3 cm、8 cm、10 cm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结果:研究组产妇阴道顺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研究组产妇镇痛10 min、30 min、60 min时的宫缩持续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研究组产妇平均镇痛时间(5.11±1.47)h,当宫口开至8 cm和10 cm时,研究组产妇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应用于VBAC能有效提高产妇自然阴道分娩率,并缓解产妇分娩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阴道试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兴宏 王林刚 +1 位作者 李丽 李国政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阴道试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实施分娩镇痛,45例)与对照组(未实施分娩镇...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阴道试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实施分娩镇痛,45例)与对照组(未实施分娩镇痛,23例)。比较分析两组分娩方式、降压药使用率、缩宫素使用率、产程时间及产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顺产、中转剖宫产及降压药使用率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使用产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总产程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阴道试产中应用不会明显增加中转剖几率及产后住院时间,且能够明显降低产钳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试产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母婴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玥 丁晓华 +4 位作者 马子怡 周瑞 张宁 何瑞臻 张雪芬 《循证护理》 2023年第8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 目的:系统评价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等从建库至2022年4月5日公开发表有关椎管内分娩镇痛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选取和筛选,采用RevMan 5.4软件对选取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临床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使用椎管内分娩镇痛和常规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OR=2.94,95%CI(2.21,3.93),P<0.00001]、使用缩宫素情况[OR=3.42,95%CI(2.01,5.81),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窘迫发生率[OR=0.70,95%CI(0.42,1.16),P=0.16]、子宫破裂率[OR=0.89,95%CI(0.25,3.13),P=0.86]、产后出血率[OR=1.19,95%CI(0.74,1.90),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使用椎管内分娩镇痛能提高阴道试产率,不会掩盖子宫破裂和胎儿窘迫的发生,不增加产后出血,母婴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试产 阴道分娩 母婴结局 Meta分析。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发热患者的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夏 苏晶晶 +3 位作者 李韵 陶瑞雪 张东升 尹宗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出现的发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发热的100例患者(观察组)与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未发热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出现的发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发热的100例患者(观察组)与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未发热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体温变化、初次发热时间、发热时子宫颈口扩张情况,发热时胎心变化、分娩和胎儿结局,产前、产时、产后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宫腔分泌物培养等炎症指标,胎盘病理分析等指标。结果:椎管内分娩镇痛患者体温升高多发生在麻醉给药后4~6小时,在24小时内恢复。观察组剖宫产率(60.0%)较对照组(24.0%)高,阴道分娩率(32.0%)较对照组(7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体温升高时宫口扩张<6 cm的患者剖宫产率(88.4%)高于阴道分娩率(11.6%);宫口扩张≥6 cm后发生体温升高的患者剖宫产率(38.6%)低于阴道分娩率(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时WBC、N、CRP、降钙素原升高的比例及产后48小时CRP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0.0%的患者胎盘存在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表现,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产时胎心>160/min的阴道分娩率(21.3%)低于产时胎心≤160/min的41.5%;产时胎心>160/min的阴道助产率(12.8%)高于产时胎心≤160/min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发生率(29.0%)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病房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引起的产时发热导致剖宫产率显著增加,但并不增加产褥感染发生率,不增加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应用椎管内分娩镇痛体验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潘婷婷 柏晓玲 +2 位作者 林安丽 袁幸 刘传芬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9期76-79,共4页
目的深入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应用椎管内分娩镇痛体验,为改善产妇分娩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14例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 目的深入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应用椎管内分娩镇痛体验,为改善产妇分娩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14例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归纳、提炼主题。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椎管内分娩镇痛体验可归纳为分娩镇痛的心理调适、分娩镇痛后的正负反馈、信息获取受限3个主题。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对椎管内分娩镇痛存在认知偏差、负性情绪和迫切的外部支持需求。医护人员需重视产妇的心理变化,加强外部支持,多渠道提供专业信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 椎管内分娩镇痛 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奕君 刘照贞 +3 位作者 汤思佳 林晟 陈寿珍 王晓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在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180例。根据是否实施椎管内镇痛分为镇痛组(93例)和非镇痛组(87例),回顾...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在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180例。根据是否实施椎管内镇痛分为镇痛组(93例)和非镇痛组(87例),回顾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结局。结果:镇痛组孕妇的中转剖宫产比例低于非镇痛组孕妇[6.45%(6/93) vs 16.09%(14/87),P=0.040];两组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孕妇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非镇痛组孕妇明显缩短[8.33(5.50~11.00)h vs 12.50(8.29~14.46)h,8.92(6.19~12.03)h vs 13.03(9.27~15.18)h,Z=-4.69;P均<0.001],两组间的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非镇痛组[6.45%(6/93) vs 25.29%(22/87),P<0.001],两组的人工破膜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 可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