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邵为 龚凯 +4 位作者 王哲 陈步俊 闫铭 禹晓东 罗卓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7例腰椎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黄韧带囊肿1例,小关节突关节滑膜囊肿6例;病变位于L4、5节段5例,L5S1节段2...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7例腰椎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黄韧带囊肿1例,小关节突关节滑膜囊肿6例;病变位于L4、5节段5例,L5S1节段2例。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CT与MRI检查,其中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椎间不稳。治疗方法采用椎板开窗减压囊肿切除、关节突内侧1/3切除术,伴椎间不稳患者加行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4个月,通过VAS及ODI量表评估治疗结果。[结果]7例病人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5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明显缓解。3例术前存在下肢感觉障碍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前CT及MRI影像学诊断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诊断相符。[结论]腰椎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是下腰痛的病因之一,CT及MRI检查对其有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腰椎 椎管内小关节突旁囊肿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关节突旁节段性开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2
作者 龚跃昆 李世和 +1 位作者 黄河 何飞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为使脊柱后部结构得到较大程度保留,又达到减压目的,作者用关节突旁节段性开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方法:于确定的狭窄节段一侧或二侧,切除关节突的内侧半,肥厚的黄韧带及邻近部分椎板。清除所有导致神经受压的因素。... 目的:为使脊柱后部结构得到较大程度保留,又达到减压目的,作者用关节突旁节段性开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方法:于确定的狭窄节段一侧或二侧,切除关节突的内侧半,肥厚的黄韧带及邻近部分椎板。清除所有导致神经受压的因素。但保留棘突,棘间韧带、大部分关节突及椎板。结果:23例获得6月至6年9个月随访(平均2年3个月)。手术优良率达913%。无一例加重和发生椎体滑脱。结论:对于治疗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病例,采用关节突旁节段性开窗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椎管狭窄症 关节节段性开窗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伴或不伴腰椎滑脱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差异及其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相关性
3
作者 钟泽祥 周新华 +4 位作者 姬亚锋 范新星 李雄峰 蒋雪生 陆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31-1338,共8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伴或不伴腰椎滑脱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差异及其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68例接受手术治疗DLSS患者的病...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伴或不伴腰椎滑脱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差异及其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68例接受手术治疗DLSS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2例、女46例,年龄(69.7±5.9)岁(范围56~80岁)。单纯DLSS 35例(DLSS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68.5±5.9)岁(范围56~80岁);DLSS合并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患者33例(DLSS+DS组),男9例、女24例,年龄(70.9±5.7)岁(范围58~80岁)。收集所有患者L 3~S 1各节段椎间盘水平的轴位MRI,应用ImageJ软件测量竖脊肌、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和脂肪浸润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fat infiltration area,FIA%)。应用Surgimap软件测量关节突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FJA)、关节突关节骨赘(facet overhang,FO)长度和关节突关节积液(facet effusion,FE)宽度,并分析与椎旁肌CSA和FIA%的相关性。结果DLSS+DS组FJA、FO分别为50.16°±11.08°、(7.67±2.25)mm,均大于DLSS组的43.51°±7.75°和(3.88±1.98)mm(P<0.05)。DLSS+DS组L 3,4、L 4,5、L 5S 1节段多裂肌CSA分别为(576.66±112.70)mm 2、(782.72±141.49)mm 2和(817.88±185.22)mm 2,均小于DLSS组的(647.37±165.44)mm 2、(881.20±202.10)mm 2和(995.06±211.25)mm 2(P<0.05);DLSS+DS组多裂肌FIA%分别为18.04%±5.88%、19.67%±5.78%和19.31%±8.61%,均大于DLSS组的9.85%±4.39%、12.27%±3.70%和14.65%±3.82%(P<0.05);DLSS+DS组竖脊肌FIA%分别为11.47%±5.14%、14.84%±6.15%和20.82%±7.41%,均大于DLSS组的6.27%±2.83%、10.81%±4.84%和16.17%±5.88%(P<0.05);而两组患者竖脊肌C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 3,4、L 4,5、L 5S 1节段多裂肌CSA与FJA、FO呈负相关(r=-0.318,P=0.008;r=-0.381,P=0.001;r=-0.439,P<0.001;r=-0.290,P=0.016;r=-0.315,P=0.009;r=-0.479,P<0.001);L 3,4、L 4,5节段竖脊肌FIA%和L 4,5、L 5S 1节段多裂肌FIA%与FJA呈正相关(r=0.352,P=0.003;r=0.344,P=0.004;r=0.300,P=0.013;r=0.359,P=0.003);L 3,4、L 4,5、L 5S 1节段竖脊肌FIA%和L 3,4、L 4,5节段多裂肌FIA%与FO呈正相关(r=0.409,P=0.001;r=0.248,P=0.042;r=0.277,P=0.022;r=0.500,P<0.001;r=0.447,P<0.001);L 3~S 1各节段竖脊肌和多裂肌CSA和FIA%与FE均无相关性。FJA与FO呈正相关(r=0.369,P=0.002),FE与FJA、FO均无相关性。结论与单纯DLSS患者相比,DLSS合并DS患者椎旁肌萎缩程度更严重,关节突关节方向更矢状化且骨关节炎更严重。FJA和FO长度较大的DLSS患者椎旁肌萎缩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关节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