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对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张黎龙 邵睿 +1 位作者 耿彦南 徐天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6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为64.4±... 目的:探究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6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为64.4±8.5岁。于患者术前颈椎双斜位X线片上测量C7/T1椎间孔面积,根据C7/T1椎间孔面积分为两组:A组,C7/T1椎间孔面积≤平均值(40例),B组,C7/T1椎间孔面积大于平均值(3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计算JOA改善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轴性症状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不同C7/T1椎间孔面积的患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后是否存在疗效的差异性。结果:C7/T1椎间孔面积A组为35.2±9.7mm^(2),B组为65.7±13.1mm^(2);术前C2~C7 Cobb角A组为14.0°±3.6°,B组为16.0°±5.5°,两组间椎间孔面积和C2~C7 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A组127.5±23.6min,B组120.3±32.6min;出血量A组176.8±88.2mL,B组183.6±100.2mL,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A组10.9±2.0分,B组10.3±2.1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A组12.8±1.5分,B组14.0±2.2分;术后12个月JOA评分A组14.1±1.5分,B组15.9±1.7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术后12个月的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2.5%和19.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较大的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好,JOA改善率更高,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C7/T1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中运动诱发电位变化与椎管容积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陈焕雄 何贤波 +6 位作者 李国军 唐崧杰 钟贞浩 黄涛 林友才 林素羽 孟志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588-593,602,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椎管减压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的波幅变化、术后CT测量椎管的3D容积改变与临床症状的改... 目的:通过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椎管减压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的波幅变化、术后CT测量椎管的3D容积改变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探讨MEP波幅变化及椎管容积改变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长期临床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IS-TLIF手术治疗L4/5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记录术中椎管减压前、后MEP波幅变化与3D椎管容积改变,以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评分。结果:68例患者MIS-TLIF术中椎管减压后的MEP波幅较椎管减压前增高159.04%(P<0.01)。术后3D椎管容积(4.89±1.27)cm3较术前(3.78±1.08)cm3增加31.22%(P<0.01)。患者术后末次随访VAS、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分别改善78.55%与80.60%(P<0.01)。减压侧MEP波幅改善率与术后椎管容积改善率呈正相关关系(r=0.272, P=0.025)。术后椎管容积改善率与末次随访VAS及ODI改善率亦存在正相关(r=0.656、r=0.490, P<0.01)。此外,减压侧M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VAS及ODI改善率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22与0.235,P<0.05)。结论: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椎管减压后MEP的波幅增高,与术后椎管容积的增加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因此,MEP波幅监测是MIS-TLIF手术预后预测的重要监控方式之一,对患者远期预后有确切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微创经融合术 运动诱发电位 椎管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Sublamina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
3
作者 阮立奇 陈惠国 +3 位作者 王玲 张伟 潘浩 胡劲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Sublamina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突出位于椎间孔区域,造成双根受压同时伴有...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Sublamina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突出位于椎间孔区域,造成双根受压同时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4/5间隙6例,L5/S1间隙1例,平均病程(8.6±2.5)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UBE下Sublamina入路进行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8.6±1.3)分,术后2 d(2.1±1.1)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10.1±2.4)分,术后2 d(17.3±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下Sublamina入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 Sublamina入路 椎管狭窄 盘突出症 狭窄
下载PDF
多裂肌横截面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志壮 蔡余力 +2 位作者 王晓英 崔凯莹 郝延科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究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 目的探究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ET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76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计算多裂肌CSA及脂肪浸润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CSA与VAS评分、ODI的相关性,并对PET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VAS评分、ODI及多裂肌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高于未复发组,多裂肌CSA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复发组患者VAS评分、ODI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CSA与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及ODI均呈负相关(r=-0.322,P=0.002;r=-0.315,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裂肌CSA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VAS评分、ODI及多裂肌CSA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73.21%,P=0.001)。结论多裂肌CSA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与VAS评分、ODI具有一定相关性;多裂肌CSA与VAS评分、ODI联合应用对PETD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多裂肌横截面 经皮镜手术 脂肪浸润程度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椎管狭窄的疗效及肌肉损伤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三标 梅盛前 +3 位作者 徐文斌 方向前 范顺武 黄力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20-427,共8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肌肉损伤影像学比较。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肌肉损伤影像学比较。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外科治疗的60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OLIF组和TLIF组,每组30例。其中OLIF组采用OLIF+后路肌间隙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2~74(62.6±8.3)岁;TLIF组采用左侧入路TLIF治疗,男14例,女16例,年龄50~81(61.7±10.4)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观察影像学资料,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及椎间融合情况;分析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后第1、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值;评定临床疗效,根据术后不同时期腰腿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LIF组(P<0.01)。OLIF组术后DH恢复优于TLIF组(P<0.05)。OLIF手术组术前与术后左侧腰大肌面积及高信号程度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LIF组左多裂肌面积与左最长肌面积及左多裂肌与左最长肌Mean值低于TLIF组(P<0.05)。OLIF组术后第1、5天CK较TLIF组低(P<0.05)。术后第3天OLIF组腰背痛及下肢痛VAS低于TLIF组(P<0.05)。术后12个月ODI及术后3、6、12个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有1例出现左下肢皮温升高,考虑术中损伤交感链;2例出现左大腿前方麻木,考虑与腰大肌牵拉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0%(3/30)。TLIF组术后1例患者踝关节背伸受限,考虑神经根牵拉有关;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导致硬膜囊撕裂;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考虑椎旁肌剥离损伤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3%(4/30)。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6个月时椎间全部融合,无融合器塌陷。结论:OLIF与TLIF均能有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但OLIF手术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疼痛较轻,DH恢复较TLIF有明显优势。同时从实验室指标CK变化及影像学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及T2像高信号比较,可以看出OLIF术式对肌肉损伤及干扰程度低于TL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融合术 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翼升 唐福波 +2 位作者 孙亚如 钟远鸣 李智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64-4471,共8页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果更好,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用于Endo-P/TLIF术式中疗效明显。目的探讨Endo-P/TLIF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71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35例、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57例、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47例、单侧入路双通道内镜(UBE)+普通融合器组32例,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对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和时间对腰椎滑脱程度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ODI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即刻,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6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ODI评分分别低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12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其他三组,而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硬膜横断面积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结论Endo-P/TLIF是改良的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减压彻底等优势,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滑脱 经皮内镜后路经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裂肌横截面积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齐齐 陈立平 +2 位作者 金军 樊敏 申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评估多裂肌横截面积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 目的评估多裂肌横截面积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疼痛科接受PETD治疗的155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7例)和未复发组(138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资料。应用MRI成像,Image J软件测量与椎间盘突出侧的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脂肪浸润度(degree of fatinfiltration,DFF)。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多裂肌CSA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性别、病程、手术时间、复工时间、椎间盘突出位置,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吸烟、饮酒、糖尿病、多裂肌CSA和DE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发现多裂肌CSA预测PETD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更高。结论多裂肌CSA是PET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准确预测PELD术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横截面 盘突出 经皮镜手术 术后复发
下载PDF
两种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振宇 丁凌志 郑常君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9期1643-1648,共6页
目的 探讨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目的 探讨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在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中的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2例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术式不同分为UBE-TLIF组、MIS-TLIF组(每组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BMI、手术节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及SF-36量表评分;末次随访时ASD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指标方面:与MIS-TLIF组相比较,UBE-TLIF组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更具优势(P<0.05)。UBE-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21)与MIS-TLIF组的14.29%(3/21)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以及SF-36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比较上无差异(P>0.05);与MIS-TLIF组相比较,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1个月时UBE-TLIF组ODI指数优于MIS-TLIF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UBE-TLIF组ASD发生率为9.52%(2/21)明显优于MIS-TLIF组的23.8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MIS-TLIF相比较,UBE-TLIF在治疗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时除能获得相似椎间融合效果外,还可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不稳 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融合术 微创经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继发狭窄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瑞博 闫鹏 +2 位作者 付卫平 余耀坤 张长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腰椎管继发狭窄...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与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开放术治疗),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滑脱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参照MacNab腰部功能量表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椎间隙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滑脱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腰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继发狭窄 神经根管狭窄 脊柱内镜系统 盘髓核摘除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吴嘉宝 孙伯林 +5 位作者 邢锴 张宁 周荣平 陈江伟 刘志礼 刘家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目的 测量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椎管形态学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DLS患者50例,分别在X线、CT及MRI上测量腰弯Cobb角、腰椎前凸角、顶椎位置、顶椎偏移距离、顶... 目的 测量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椎管形态学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DLS患者50例,分别在X线、CT及MRI上测量腰弯Cobb角、腰椎前凸角、顶椎位置、顶椎偏移距离、顶椎旋转度、顶椎侧方和前方滑移距离、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凹侧和凸侧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横径和前后径,分析椎管形态学变化规律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DLS患者的顶椎位于L_(2)~L_(3)椎体;其椎管相关参数最小处均位于L_(4/5)节段;椎间孔相关参数最小处均位于L_(2/3)节段。DLS患者L_(2/3)水平椎管及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与年龄、腰弯Cobb角及顶椎偏移距离存在相关性(P<0.05);而L_(5)/S_(1)水平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与PI、SS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DLS患者椎管最狭窄处多位于L_(4/5)节段,而椎间孔最狭窄处多位于L_(2/3)节段。顶椎区椎管狭窄程度、椎间孔狭窄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侧凸 椎管 解剖学 测量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利军 常峰 +6 位作者 海涌 杨晋才 徐成 原杰 孙久强 王清华 丁胜强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从而对临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25~81岁,平均55.14...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从而对临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25~81岁,平均55.14岁;L_(3,4)8例,L_(4,5)61例,L_5S_118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经椎间孔入路进行减压手术。术前,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采用VAS、ODI进行评估,并采用MacNab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87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前及术后3、6个月,VAS评分(评分表按mm计算,总分为100分)分别为63.88±8.56、13.22±8.24、6.83±9.43;ODI评分为59.96±12.60、9.08±10.55、5.64±6.84,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41例,良30例,可7例,差9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如果适应证选择恰当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黄韧带肥厚或者合并一些骨化狭窄的患者,则不能充分减压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术 椎管狭窄
下载PDF
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博程 何李明 +3 位作者 常强 关晓明 马卓 冯皓宇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Harms和Rolinger[1]于1982年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基础上改良并首次提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TLIF术通过切除关节突和部分椎板建立工... Harms和Rolinger[1]于1982年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基础上改良并首次提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TLIF术通过切除关节突和部分椎板建立工作通路,进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相比PLIF术能保留腰椎后方的韧带、肌肉等组织,且疗效对比PLIF术并无明显不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关节突 融合 内镜下 椎管减压 后路腰融合术
下载PDF
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联合C_(4—5)椎间孔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飞 胡成栋 +3 位作者 霍喜卫 陈怀志 李东风 刘法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联合C4—5椎间孔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行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扩大术,B组75例行单纯椎管成形术。观察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轴性症状、颈椎曲度及...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联合C4—5椎间孔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行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扩大术,B组75例行单纯椎管成形术。观察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轴性症状、颈椎曲度及稳定性的变化,比较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脊髓受损程度加重等情况发生。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术后2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JOA评分)、轴性症状(VAS评分)、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2%),B组出现7例(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对C4—5椎间孔进行适当扩大可降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且不会对颈椎曲度、稳定性及术后轴性症状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神经根麻痹 成形术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可视化四象限三级关节突成形法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明 赵劲民 +11 位作者 程浩 廖晖 赵志刚 郑勇 张莹 叶茂 鲁力 胡洁 刘海洋 徐勇峰 李晚林 黄国最 《骨科》 CAS 2020年第4期304-310,共7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四象限三级关节突成形法(lateral four quadrants three grade facet joint plasty, LQTP)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拟行经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55例病人,计... 目的探讨可视化四象限三级关节突成形法(lateral four quadrants three grade facet joint plasty, LQTP)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拟行经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55例病人,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28例采用可视化LQTP技术作关节突成形,纳入LQTP组;27例采用标准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行环锯椎间孔成形,纳入TESSYS组。按计划随访,并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测定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LQTP组和TESSYS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11.8±2.6)个月、(12.5±3.5)个月。两组均无椎间盘炎、血肿形成、切口及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LQTP组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明显少于TESSY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LQTP组优2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6%(26/28);TESSYS组优16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1.48%(22/2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1,P<0.001)。结论可视化侧路LQTP技术配合椎管内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与经典TESSYS技术比较,具有操作简化、切骨准确、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可视化 4象限 3级成型
下载PDF
经骶管与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代燎原 朱慧锋 +1 位作者 冯庆生 张浩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比较经骶管与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短期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管狭窄症伴有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骶管注射治疗(A组)18例,经椎间孔注射治疗(B组)30例。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操作治疗,于注射后1... 目的比较经骶管与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短期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管狭窄症伴有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骶管注射治疗(A组)18例,经椎间孔注射治疗(B组)30例。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操作治疗,于注射后1周、3、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除注射1周后的VAS评分(P>0.05)外,注射后经椎间注射治疗组的VAS评分、ODI评分、疼痛缓解率及功能改善评分均优于经骶管注射治疗组(均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伴坐骨神经痛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经椎间孔注射法的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骶管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注射 注射 椎管狭窄 坐骨神经痛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天林 张天阳 +1 位作者 王飞 杜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9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Mini-TLIF组(A...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9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Mini-TLIF组(A组)44例和开放减压内固定组(B组)50例,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腰痛和腿痛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和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短、住院费用高(P<0.05)。两组末次随访腰痛、腿痛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腰痛、腿痛VAS、ODI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TLIF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创伤小,住院时间和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融合术 微创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经扩大椎间孔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星 施炜 +5 位作者 张宇 施金龙 陈建国 沈剑虹 陈建 白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病理性扩大的椎间孔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6例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为椎管内外哑铃形生... 目的探讨经病理性扩大的椎间孔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6例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为椎管内外哑铃形生长,椎间孔呈病理性扩大.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扩大椎间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肿瘤位于颈段8例、胸段3例、腰段5例.结果 16例肿瘤均达全切除,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2 h;术中平均失血240 mL;术后平均在院时间7.8 d.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0.7个月.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或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与脊柱畸形发生.结论对于以椎间孔外部分为主的哑铃形神经鞘瘤,采用经扩大椎间孔入路不破坏脊柱的骨性结构,避免了术中的过度显露,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神经鞘瘤 哑铃形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CT扫描椎管与椎间孔矢状径增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小锋 周承涛 +4 位作者 任有宽 张光辉 孙殿敬 徐永忠 刘旭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椎管 CT扫描 临床意义 滑脱 诊断价值 研讨 方法
下载PDF
椎旁肌脂肪浸润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宇 胡兴律 +1 位作者 吴智龙 殷继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9期812-816,共5页
骨骼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被定义为骨骼肌肉内和肌肉间脂肪的堆积,包括肌间脂肪组织(intermuscular adipose tissue,IMAT)与肌细胞内脂质,两者均被视为异位脂质[1]。椎旁肌作为背部的作用肌,负责稳定和移动腰椎,其退变包... 骨骼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被定义为骨骼肌肉内和肌肉间脂肪的堆积,包括肌间脂肪组织(intermuscular adipose tissue,IMAT)与肌细胞内脂质,两者均被视为异位脂质[1]。椎旁肌作为背部的作用肌,负责稳定和移动腰椎,其退变包括肌肉FI的质变以及肌肉萎缩减少的量变。然而,大部分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椎旁肌在大小方面、两侧之间均没有差异,而其内部却产生了FI改变。所以,与萎缩导致的横截面积相比,FI更能说明肌肉退变,并且与身体功能及疾病发生的关联性也更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浸润 旁肌 身体功能 盘突出症 骨骼肌肉 肌肉萎缩 横截面 脂肪
下载PDF
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麦远锋 孙海兴 邝健谊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的技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 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方法 将33例不同部位脊椎进行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结果 正常改变5例、椎间孔狭窄7例、单纯椎... 目的 探讨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的技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 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方法 将33例不同部位脊椎进行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结果 正常改变5例、椎间孔狭窄7例、单纯椎管狭窄2例、爆裂性骨折15例、神经鞘瘤1例、脊椎侧弯2例、脊髓病变1例(MRI证实)。结论 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的技术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增加了影像诊断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内容物 SCT三维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