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神经鞘瘤手术治疗56例
1
作者 刘新江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4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椎管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椎管
下载PDF
椎管神经鞘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手术
2
作者 张俊 《临床误诊误治》 2000年第5期384-385,共2页
关键词 椎管神经鞘瘤 诊断 误诊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椎管神经鞘瘤35例手术治疗
3
作者 万政强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椎管神经鞘瘤临床资料。其中颈段 9例 ,胸段 19例 ,腰骶段 7例。结果 :35例均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32例获全切除 ,3例大部切除 ,平均随访5年 8个月 ,优良率 90 ....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椎管神经鞘瘤临床资料。其中颈段 9例 ,胸段 19例 ,腰骶段 7例。结果 :35例均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32例获全切除 ,3例大部切除 ,平均随访5年 8个月 ,优良率 90 .6 %。结论 :(1)椎管神经鞘瘤并不少见 ,肿瘤形态多样 ,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病部位密切相关。(2 )临床检查可大致确定损害部位 ,结合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能明确诊断。 (3)肿瘤完全切除后很少复发 ,关键在于彻底 ,尽管手术有相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iRNA hsa_piR_016187调控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庆伟 宋建梅 +1 位作者 李衍朋 王传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探究PIWI相互作用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hsa_piR_016187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iRNA测序分析神经鞘瘤组织和对应的肿瘤旁正常组织中pi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RNA的... 目的:探究PIWI相互作用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hsa_piR_016187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iRNA测序分析神经鞘瘤组织和对应的肿瘤旁正常组织中pi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RNA的表达,利用CCK-8检测和克隆增殖实验检测piRNA hsa_piR_016187对神经鞘瘤增殖的影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检测piRNA hsa_piR_016187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piRNA hsa_piR_016187在神经鞘瘤组织中表达降低,piRNA hsa_piR_016187可以抑制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piRNA hsa_piR_016187可以和IGF23’-UTR区结合,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过表达piRNA hsa_piR_016187抑制IGF2的表达,抑制piRNA hsa_piR_016187的表达促进IGF2的表达。结论:piRNA hsa_piR_016187通过调控IGF2的表达抑制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NA hsa_piR_016187 椎管神经 增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下载PDF
术后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测作用研究
5
作者 李道龙 李志勇 +4 位作者 杨振时 沈俊 张玉忠 范梦然 付为刚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发生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59例。术后3个月时进行门诊随访... 目的探讨术后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发生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59例。术后3个月时进行门诊随访,根据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结果,将患者纳入NP组(NRS≥1分,且NPQ≥0.016分)和非NP组(NRS=0分);且根据NRS评分,将疼痛患者分为轻度疼痛(NRS 1-3分)和中重度疼痛(NRS≥4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从而探索术后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效能。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全血淋巴细胞(P<0.001)、中性粒细胞(P=0.03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P=0.032)、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P=0.003)是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病理性神经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但是与疼痛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其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AUC>0.8)。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术后的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可以作为患者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椎管神经 系统性炎症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
下载PDF
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和非典型脊膜瘤的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兰锋 王正阁 +2 位作者 马国华 刘雪 陆晓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915,共4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intraspinal atypical schwannoma, IAS)和非典型脊膜瘤(atypical spinal meningioma, ASM)的MRI征象和临床特点,讨论两者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7月经病理证实的IAS... 目的:分析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intraspinal atypical schwannoma, IAS)和非典型脊膜瘤(atypical spinal meningioma, ASM)的MRI征象和临床特点,讨论两者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7月经病理证实的IAS和ASM的术前MRI图像,提取其影像特征,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它们的MRI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AS组平均年龄(51.5±10.1)岁,ASM组平均年龄(61.1±1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在形态学上IAS组和ASM组的纵径、横径及纵横径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MRI信号特点(T1WI、T2WI信号强度、T2WI信号混杂性、是否囊变)及强化特征(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是否环形强化)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区分IAS和ASM的MRI征象和临床特点,对其鉴别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非典型神经 非典型脊膜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不典型椎管内神经鞘瘤MRI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悄悄 王铭梁 李文彬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3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不典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0.9岁(标准差16.7岁);肿瘤单发28例,多发6例;平均直径2.... 目的探讨不典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3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不典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0.9岁(标准差16.7岁);肿瘤单发28例,多发6例;平均直径2.5 cm(标准差1.3 cm)。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诊断及MRI诊断资料,观察肿瘤的数目、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囊性变、出血及强化方式。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单发者被误诊为脊膜瘤者10例,室管膜瘤9例,血管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1例,骶管囊肿1例;多发者被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病5例,1例被误诊为室管膜瘤。不典型神经鞘瘤位于髓内者3例,髓外硬膜下者14例,椎管内者14例,硬膜外者1例,椎管内及皮下者1例,髓外硬膜下及椎管内者1例;单发者有28例,多发者有6例;MRI快速自旋回波T_(1)加权成像(T_(1)WI)、快速自选回波T_(2)加权成像(T_(2)WI)信号多样,以T_(1)低信号、T_(2)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以不均匀明显强化为主,肿瘤可伴有囊变、出血。结论不典型椎管内神经鞘瘤MRI影像学表现定性诊断困难,需全面综合分析并借助CT、脊髓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手段,可帮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椎管神经 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下载PDF
椎管内特殊类型的神经鞘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8
作者 管春和 唐述森 张德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椎管神经鞘瘤 手术 引流
下载PDF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椎管内神经鞘瘤延误诊断1例报道 被引量:8
9
作者 廖雄 曹奇 +3 位作者 杨铁军 陈亮元 唐国军 陈小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8-1039,共2页
神经鞘瘤是柞管内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以脊柱中颈段、胸段多见。患者通常发病缓慢。病程较长.首发症状常表现为沿神经根分布区的放射痛。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神经鞘瘤患者并不多见,文献报道更少。我院收治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椎管... 神经鞘瘤是柞管内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以脊柱中颈段、胸段多见。患者通常发病缓慢。病程较长.首发症状常表现为沿神经根分布区的放射痛。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神经鞘瘤患者并不多见,文献报道更少。我院收治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椎管内神经鞘瘤延误诊断患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首发症状 延误诊断 腹痛 神经源性肿 常发病 患者 放射痛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文利 戴书华 +2 位作者 张冬 孙清荣 范忠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 42例 ,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42例中 ,3 9例位于髓外硬膜下 ,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间隙均被累及。肿瘤于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如果...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 42例 ,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42例中 ,3 9例位于髓外硬膜下 ,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间隙均被累及。肿瘤于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如果肿瘤有坏死、液化或囊变 ,则肿瘤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硬膜内外均累及者呈哑铃型。增强扫描 2 0例为均匀性强化 ,17例为不均匀性强化 ,5例为环形强化。 40例可见脊髓受压、推移。 3 1例见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MRI诊断
下载PDF
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嵩华 张西峰 +3 位作者 王岩 刘郑生 张文涛 王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0-461,共2页
为了探讨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分析了 4 2例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X线片、MRI和CT的诊断特点 ,观察了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输血... 为了探讨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分析了 4 2例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X线片、MRI和CT的诊断特点 ,观察了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结果显示 ,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的恢复 ,MRI结合X线和CT检查显示对病变性质和部位诊断有重要意义。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 ,其中 12例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 ,进行了脊柱植骨内固定 ,防止继发性脊柱不稳定 ,随访示脊柱神经鞘瘤治愈率高。研究表明 ,影像学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诊断率 ,最后确诊依靠病理诊断 ;椎管内神经鞘瘤治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硬膜外神经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鞘瘤14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家林 毛宁方 +2 位作者 李强 石志才 侯铁胜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多发于周围神经干,在椎管肿瘤中亦不少见.我科自2001~2003年手术治疗1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管神经 手术治疗 神经功能 手术方法 预后
下载PDF
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宣 申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14-1315,共2页
关键词 椎管神经 手术治疗 原发肿 神经症状 诊断比较 术后恢复 手术难度
下载PDF
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58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德勇 刘毅 +1 位作者 禤天航 张克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71-572,共2页
目的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9月手术治疗的5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后正中全椎板入路,4例采用后正中半椎板入路,3例采用经后路半椎板+关节突入路部分切除,7例行经后路全椎板+... 目的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9月手术治疗的5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后正中全椎板入路,4例采用后正中半椎板入路,3例采用经后路半椎板+关节突入路部分切除,7例行经后路全椎板+关节突入路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前外侧经胸+后路椎板入路切除,2例行后外侧经横突+椎板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55例,次全切除3例。55例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18.5月;按照Frankle分级评定标准评判效果,改善50例,不变5例;肿瘤全切者无复发,肿瘤次全切除者2例复发。结论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肿瘤与脊髓之间的关系及椎管外有无侵润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海鹰 喻剑舟 +2 位作者 卫爱林 杨博 杨俭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颈段6例,胸段10例,腰骶段19例。4例位于脊髓髓内,2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10例位于硬膜外,其中呈哑铃状8例。均行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其中9例肿...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颈段6例,胸段10例,腰骶段19例。4例位于脊髓髓内,2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10例位于硬膜外,其中呈哑铃状8例。均行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其中9例肿瘤及带瘤神经根因不能分离或神经根变形坏死而一并切除,28例采用脊柱椎弓根或侧块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复查X线和CT观察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复查MRI平扫+增强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 35例患者肿瘤均被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均为神经鞘瘤。手术时间2~6小时,平均3. 6小时。术中出血量300~900 ml,平均450 ml。术后1例麻醉清醒后24小时内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MRI未见明显血肿及脊髓压迫,考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时予大剂量甲强龙激素冲击及脱水、营养神经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1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脑脊液漏。术后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8. 2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肿瘤无复发。随访期间,所有采用脊柱内固定术患者均未见椎体不稳的表现。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手术能有效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结合显微镜技术能够更好地暴露及完全切除肿瘤,采用此方法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后路椎板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锋 何明方 +6 位作者 钟冬胜 刘宏 吴政俊 雍利军 梁兴泽 谭博 宋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13期140-147,共8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病变切除术...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病变切除术,其中行单侧钉棒系统固定13例,双侧钉棒系统固定15例,椎板部分切除未行内固定2例。术中常规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避免神经功能损伤,同时将穿过肿瘤的部分神经切除。结果:30例椎管内外哑铃状肿瘤,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9例,Ⅳ级切除1例。术后患者痊愈28例,好转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WHOⅠ级神经鞘瘤27例(其中4例伴有囊肿及出血),神经纤维瘤3例。随访1~5年,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未行放疗及化疗。结论: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在脊柱并不少见,该肿瘤通常都由神经根发出,临床由椎管内波及椎管外,病变椎间孔扩大部分,部分波及椎体部分,如椎体波及超过1/3及同侧上下关节突影响较大的需行植骨融合及钉棒系统固定,避免术后脊柱变形,因此术前应全面检查需行MRI、CT、X线等全面检查,术前做好准备,在保护神经完整及功能安全情况下,尽量如肿瘤切除后易导致脊柱不稳定,术中需同时行椎体融合及钉棒系统固定,防止术后脊柱畸形,术中争取全切除肿瘤,切除程度对预后是否复发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 临床特点 治疗方式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鞘瘤体位性根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平 李江 杨齐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1-52,共2页
神经鞘瘤在椎管肿瘤中占有一定比例,往往因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而出现根性疼痛,而腰骶部椎管内神经鞘瘤常以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我们在治疗中发现根性疼痛与体位有关,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3月~1996年5月共收治... 神经鞘瘤在椎管肿瘤中占有一定比例,往往因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而出现根性疼痛,而腰骶部椎管内神经鞘瘤常以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我们在治疗中发现根性疼痛与体位有关,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3月~1996年5月共收治8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男性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体位性 根性疼痛 治疗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宁江 陈建 +1 位作者 林庆彪 王书成 《颈腰痛杂志》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 ,为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保证。方法 :5 3例椎管内神经鞘膜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颈椎行“单开门术”暴露椎管 ,胸椎用电磨行全椎板切除 ,腰椎则行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棘突...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 ,为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保证。方法 :5 3例椎管内神经鞘膜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颈椎行“单开门术”暴露椎管 ,胸椎用电磨行全椎板切除 ,腰椎则行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棘突的次全椎板切除 ,颈、胸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分别采用颈前路和肋骨横突切除入路。结果 :随访 45例 ,平均随访时间 3.5年 ,优良率为 87%。结论 :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术式 ,能充分暴露椎管 ,手术安全可靠 ,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旺 郑慧 张晓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8-58,共1页
患者女,53岁,因下肢麻木进行性加重2个月伴上腹束带感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剑突平面以下、脐平面以上束带感,剑突以下浅感觉减退,腹部左右浅感觉对称减低,右侧下肢浅感觉减退较左侧明显,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M... 患者女,53岁,因下肢麻木进行性加重2个月伴上腹束带感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剑突平面以下、脐平面以上束带感,剑突以下浅感觉减退,腹部左右浅感觉对称减低,右侧下肢浅感觉减退较左侧明显,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MR平扫+增强提示T6椎管左侧髓外硬膜下占位(图1A)。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后正中入路全椎板T6椎管内占位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神经 术中超声 束带感 后正中入路 感觉减退 脐平面 椎管内占位 右侧下肢 双下肢肌力 切除术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4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锦华 古金海 《江西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椎管神经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