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0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各类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杨海青 周兆文 +1 位作者 黄杰平 孙启增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各类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原则在2017年5月-2019年4月随机选取于该院接受单侧、双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各67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单侧入路)、对照...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各类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原则在2017年5月-2019年4月随机选取于该院接受单侧、双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各67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单侧入路)、对照组(双侧入路),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即刻VAS评分[(2.48±0.86)分、(2.50±0.90)分]、术后2 d VAS评分[(2.10±0.65)分、(2.12±0.62)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1.02±0.13)分、(1.05±0.15)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0.59±0.11)分、(0.60±0.10)分]均低于术前VAS评分[(4.65±1.15)分、(4.69±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即刻ODI评分[(53.12±6.46)分、(54.65±6.62)分]、术后2 d ODI评分[(49.86±4.33)分、(50.42±4.86)分]、术后1个月ODI评分[(32.42±4.25)分、(33.27±4.14)分]、术后3个月ODI评分[(26.55±5.28)分、(25.95±6.10)分]均低于术前ODI评分[(67.61±6.10)分、(68.11±6.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ODI评分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各类腰椎管狭窄症后均能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 管狭窄症 早期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029-2030,共2页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VAS及OD...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43.26±6.43)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5.45)ml,住院时间为(4.16±0.57)d;术后患者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腰椎疼痛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入路 孔镜 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两种可视化关节突成型技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结局半年随访评价
3
作者 鹿麒 孙玛骥 +4 位作者 王学志 宋婷 马一鸣 袁峰 陈宏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1847,共7页
背景:目前脊柱内镜技术已经成为微创脊柱外科的主流技术,不同操作系统的器械规格不同,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手术医师的选择。目的:比较iLESSYSDelta系统与Endo-SurgiPlus系统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治疗L_(5)... 背景:目前脊柱内镜技术已经成为微创脊柱外科的主流技术,不同操作系统的器械规格不同,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手术医师的选择。目的:比较iLESSYSDelta系统与Endo-SurgiPlus系统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效果。方法:纳入80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治疗的L_(5)-S_(1)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采用的内镜系统分为2组,其中37例使用了iLESSYS Delta手术系统(Delta组),43例使用了Endo-Surgi Plus手术系统(Plus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在术后1 d及1,3,6个月随访时间点,使用背部和腿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量化,并根据改良后MacNab标准在末次随访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Plu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关节突成型次数少于Delt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所有随访时间点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在术后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后6个月随访时,Delta组及Plus组的MacNab标准优良率分别为81%和7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23);⑤Del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Plu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14);⑥提示iLESSYS Delta和Endo-Surgi Plus手术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早期疗效,其中Endo-SurgiPlus手术成型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盘突出症 入路 髓核摘除 iLESSYSDelta EndoSurgiPlus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
4
作者 李振宙 曹峥 +2 位作者 赵宏亮 朱加亮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4例(20个节段)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4例(20个节段)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3.3±12.6岁;2例三节段病变,2例双节段病变,10例单节段病变。硬性致压物分类包括:钙化性椎间盘突出3例、骨赘性椎间盘突出6例、不典型休门氏病合并椎间盘突出3例,椎体后缘离断症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脊髓或马尾神经症状,其中6例合并神经根性症状。手术先采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突出椎间盘切除减压,继而行全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术。观察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影像学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时疼痛症状及功能恢复状况。背痛及神经根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神经学功能评估采用Nurick评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胸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换手术方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胸腰段MRI及CT检查均显示脊髓或马尾神经减压充分,无致压物残留;术后1年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术后背痛、神经根性疼痛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术后Nurick评分、mJOA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1年较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mJOA平均恢复率72.5%,优7例、良5例、可2例。有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撕裂,未予特殊处理,但随访未见脑脊液漏及假性脊膜膨出发生;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突出椎间盘切除结合全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是治疗位于胸腰段脊髓或马尾神经腹侧的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全内镜下融合术 盘切除术 孔入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5
作者 高利峰 刘雅普 +5 位作者 李鹏 郑笑臣 王松茂 徐永辉 候秀伟 吴广良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9年7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1~72岁,本次手术距离腰椎固定术后3...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9年7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1~72岁,本次手术距离腰椎固定术后3~15年。手术节段:L_(3-4)3例,L_(4-5)12例,L_(5-S1)11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术后即刻、1 d、1个月、3个月和2年进行VAS评分,术后2个月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2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患者术后较术前症状明显改善,腰痛及下肢疼痛减轻,术后即刻、1 d、1个月、3个月以及术后2年的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2年时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2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小,减压彻底,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固定术后 邻近节段退变 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谢宗鹏 余攀 +2 位作者 叶向阳 乔宗瑞 张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开展PTED手术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 目的分析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开展PTED手术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PTED手术;研究组45例,采用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行PTED手术。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随访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X线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建立工作通道时间、镜下减压操作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硬膜撕裂或神经损伤、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神经根损伤,经口服甲钴胺等对症治疗2个月后好转。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腰痛VAS、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5.1%,对照组为9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手术治疗LDH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术中采用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次数,简化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孔入路 脊柱内镜 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 解剖标志
下载PDF
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陈高峰 陈小刚 蔡雨辰 《交通医学》 2024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开窗组、孔镜组各25例。开窗组采用传统开窗手术,孔镜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开窗组、孔镜组各25例。开窗组采用传统开窗手术,孔镜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孔镜组术中出血量(12.32±3.11)mL、术后住院时间(6.12±1.11)d,分别少于开窗组的(88.03±14.86)mL和(7.51±1.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孔镜组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SA)评分分别为(3.21±1.11)分、(2.21±0.85)分和(1.45±0.65)分,低于开窗组的(4.11±0.92)分、(2.91±0.56)分和(1.86±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镜组术后1、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别为(30.12±5.32)分、(25.23±6.22)分和(20.23±5.32)分,低于开窗组的(34.71±4.92)分、(28.51±5.10)分和(23.42±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开窗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微创 盘突出症 老年人 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赖美桂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9-012,共4页
因长时间伏案、重体力劳动、椎间盘退变、妊娠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发生率递增。既往临床实践中针对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采取治疗为保守方案,通过物理疗法、类固醇激素药物注射、止痛药物干预等多... 因长时间伏案、重体力劳动、椎间盘退变、妊娠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发生率递增。既往临床实践中针对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采取治疗为保守方案,通过物理疗法、类固醇激素药物注射、止痛药物干预等多种方式缓解患者腰椎间盘疼痛感,但也有相关报道中提出保守治疗时间周期长,见效速度缓慢,导致保守方案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临床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干预的效果确切,其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率颇高,这多与其对机体损伤性小、操作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性,利于患者机体尽早康复。因此,本文就针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相关医学知识、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局限性等方面实施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技术 盘突出症 预后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王本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76-0079,共4页
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腰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总出血... 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腰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总出血量、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总出血量、平均住院的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孔镜技术 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区域阻滞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麻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婉璐 安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ARS)及舒适化医疗理念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脊柱手术,其通过孔道式入路及内镜技术实现损伤最小化。为了避免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常采用区域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药...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ARS)及舒适化医疗理念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脊柱手术,其通过孔道式入路及内镜技术实现损伤最小化。为了避免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常采用区域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药作为其主要的麻醉方式以保留病人意识及神经易感性。围手术期良好的镇痛管理不仅是术者手术操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加快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的关键。现已有多种区域阻滞方式联合可视化技术成功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镇痛。本文将依次介绍近年应用于椎间孔镜技术区域阻滞的方案及其优劣势,旨在使病人更舒适更安全的完成微创手术,缩短病人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时间,提高满意度及再手术意愿,实现快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技术 区域阻滞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维邦 范世昌 +2 位作者 王剑飞 张立东 温应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后入路进针,观察组实施后入路45°...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后入路进针,观察组实施后入路45°进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下肢功能。结果 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经由常规后入路进针和后入路45°进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后入路45°进针能够更明显地减轻患者术后远期疼痛,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手术 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下肢功能
下载PDF
椎间孔镜BEIS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刘科举 李海芳 +1 位作者 肖英博 崔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71-2074,2081,共5页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宽视野简易即刻手术(BEIS)技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LDH患者4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宽视野简易即刻手术(BEIS)技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LDH患者4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TESSYS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BEIS技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量表(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曲线指数、腰椎矢状位Cobb角、椎间隙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腰椎曲线指数、腰椎矢状位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EIS技术能够有效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有助于缓解腰椎疼痛,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宽视野简易即刻手术 经皮孔入路孔镜系统 盘突出症 功能
下载PDF
网格状定位器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罗盛中 张国福 程细高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网格状定位器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102例青壮年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TESSYS技术,观察组患者行网格状定位器下TE... 目的探讨网格状定位器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102例青壮年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TESSYS技术,观察组患者行网格状定位器下TESSYS技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血清5-HT、SP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组患者血清疼痛介质、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vs.10.64%)、手术优良率(89.58%vs.85.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TESSYS技术治疗青壮年LDH时应用网格状定位器有助于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缓解疼痛症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 盘突出症 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 网格状定位器 C型臂机
下载PDF
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常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窗术,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窗术,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8.03±14.86)mL,观察组为(12.32±3.1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P=0.00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04±2.14)d,观察组为(5.34±1.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1,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无一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P=0.001);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17±4.03)min,观察组为(59.53±7.68)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26,P=0.962)。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微创技术 盘突出症 老年 常规开窗术
下载PDF
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
15
作者 翟玉金 叶向阳 马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80-482,486,共4页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间孔镜组(62例)及传统组(58例)。椎间孔镜组采用椎...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间孔镜组(62例)及传统组(58例)。椎间孔镜组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VAS)及腰椎功能评分(JOA)、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传统组,椎间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传统组,椎间孔镜组术后VAS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孔镜微创技术 传统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明生 吴方前 曾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MIS-TLIF治疗,观察组行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及对照组侧屈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MPQ评分及腰椎旋转活动度、侧屈活动度、屈伸活动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单节段LDH患者时,PELD与MIS-TLIF术后均不会出现过多并发症,但PELD术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均比MIS-TLIF术更佳,能有效改善LDH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盘切除术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单节段腰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后路Key-hole技术与传统前路切开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王顺 冯微 +4 位作者 夏海军 汪少波 王健 拉华欠 廖燚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724-728,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后路Key-hole技术与传统前路切开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3月该院、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7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30例采用经皮椎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后路Key-hole技术与传统前路切开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3月该院、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7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后路Key-hole技术治疗(Key-hole组),37例采用传统前路切开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ACDF组),分析对比Key-hole组和ACD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患者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Key-hole组和ACDF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y-hol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开长度、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NDI指数均低于ACDF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两组术后1年优良率分别为为90.00%、8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后路Key-hole技术与传统前路切开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比,具有相近的临床疗效,但前者具有切口长度短、住院周期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 孔镜 后路Key-hole技术 ACDF手术 盘突出症
下载PDF
单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8
作者 冯海燕 柴玲 +4 位作者 周念婷 陈懿 俞凤 赵亦红 石国栋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个节段)。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从皮肤穿刺开始到缝合切口)、住院时间。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腿... 目的探讨单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个节段)。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从皮肤穿刺开始到缝合切口)、住院时间。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腿部疼痛缓解情况;采用ODI及JOA评分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10.2±3.7)个月。以单节段为计:术中出血量5~20(12.9±5.6)ml,手术时间50~112(85.6±14.7)min。住院时间5~24(9.0±4.1)d。疼痛VAS评分及ODI、JOA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均优于术前;术后随时间延长均越来越优(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的优良率为93.62%(44/47);影像学检查显示神经根受压完全松解,骨性狭窄压迫充分减压。结论单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操作简单,方便多节段处理,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疗效可靠,较少影响腰椎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入路 经皮孔镜技术 盘突出症
下载PDF
全麻下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
作者 兰德宏 孟祥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全麻下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V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 选择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纳入常规组、可视组,皆45例,分别采用局部麻醉下常规手术治疗、全麻下的VPTED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 探讨全麻下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V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 选择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纳入常规组、可视组,皆45例,分别采用局部麻醉下常规手术治疗、全麻下的VPTED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可视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可视组术后VAS得分值低于常规组,P<0.05;可视组术后JOA得分值高于常规组,P<0.05;可视组术后SF-36得分值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全麻下V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减轻病患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可视化 孔镜技术 盘突出症 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
作者 公维兴 任晓璇 闫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术后VAS评分较低,神经根损伤率较低,随访1年复发率较低,随访1年后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以及临近节段退变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的Macnab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实施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切口较小,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小,疼痛轻,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TESSYS技术 盘切除术 经后路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