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与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李冬月 苏庆军 +2 位作者 张希诺 陶鲁铭 海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内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UBE组39例,PELD组4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减少值、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进行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12个月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出血量较PELD组多(P<0.05),但血红蛋白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较术前均显著增大(P<0.05),UBE组较PELD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UBE与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UBE较PELD出血量略多,但术中透视次数少,硬膜囊面积的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技术 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 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内镜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
2
作者 谢华英 唐爱治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内镜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完成椎间孔内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25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5...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内镜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完成椎间孔内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25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125例,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PNAS)、疼痛程度(VAS)、遵医行为、腰椎功能(JOA、ODI)、康复进程、康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天、出院时、出院90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遵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80天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切口愈合、术后住院以及日常活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患者身心健康恢复存在积极影响,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阶梯式康复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情绪状态调节、疼痛缓解、遵医行为提升、腰椎功能加快恢复、康复质量与效率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椎间孔内镜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复合麻醉联合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3
作者 黄坚钦 林晓刚 +1 位作者 杨小霂 缪志锐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麻醉联合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复合麻醉,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复合麻醉联合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介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 d,两组前列腺素E2、P物质、神经肽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视觉模拟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复合麻醉联合TESSYS技术治疗LDH可减轻对机体的创伤,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介质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麻醉 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 盘突出症 疼痛介质 安全性
下载PDF
可视化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4
作者 彭鸿辉 刘桂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6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究可视化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究可视化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观察组接受可视化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CT三维重建+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腰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可视化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内镜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贾艳 李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分析椎间孔内镜术后康复护理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纳入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椎间孔内镜术治疗,随机抽签法对 患者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及... 分析椎间孔内镜术后康复护理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纳入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椎间孔内镜术治疗,随机抽签法对 患者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VAS指标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满意度指标上,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ESCA量表分值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康复护理已经成为腰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常见护理手段,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该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侧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利英 章月红 杨静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4期279-281,共3页
总结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准备及体位训练,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下肢功能及疼痛的观察、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生活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术后... 总结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准备及体位训练,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下肢功能及疼痛的观察、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生活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术后疗效评定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 盘髓核摘除术 护理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内镜术后阶梯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宏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5期145-147,151,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内镜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3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18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阶梯式康复护...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内镜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3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18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阶梯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康复效果、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优良率98.37%(181/184)高于对照组92.35%(169/183)(P<0.05);观察组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躯体活动、情感反应、社会生活、疼痛、精力睡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康复护理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同时能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增强其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 康复护理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阮杨光 张涛 +1 位作者 方斌 路磊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TFED)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为腰椎侧隐窝狭窄并行TFED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6个月、1年、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部、腿部疼痛程度,Oswestr...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TFED)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为腰椎侧隐窝狭窄并行TFED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6个月、1年、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部、腿部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6个月、1年、2年腰背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觉迟钝,予以神经根阻滞术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硬膜囊破裂、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及改为开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局部麻醉下进行TFE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内镜减压术 侧隐窝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开放性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9
作者 徐俊 胡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对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开放性腰椎间盘切除术(OL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LDH患者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PELD,对B组患者进行OLM。然... 目的:对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开放性腰椎间盘切除术(OL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LDH患者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PELD,对B组患者进行OLM。然后,对比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ODI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与进行OLM相比,对LDH患者进行PELD的效果更好,可显著缓解其腰椎的疼痛感,改善其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内镜盘切除术 开放性腰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森 汪洋 邱代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4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惠州华康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和观察组(3...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惠州华康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和观察组(33例,行TESSYS技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前、术后7 d疼痛介质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临床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减少,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NPY)、P物质(SP)水平与术前比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均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升高,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SSYS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其可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改善腰椎功能,同时可通过降低致痛因子水平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疼痛介质
下载PDF
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11
作者 谢文冠 邝铭业 钟乐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1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研究比较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采用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更突出,可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 小切口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王迪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TET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76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TET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76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PTETD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各项相关临床指标及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TD治疗LDH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内镜盘切除术 靶向穿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全内镜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
13
作者 李新武 韦华成 +2 位作者 李昊 廖正文 魏芳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全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F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全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F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TLIF组(接受FE-TLIF治疗)和MI-TLIF组(接受MI-TLIF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6个月及1年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MI-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MI-TLIF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MI-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椎体间融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LIF与MI-TLIF在术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融合率方面显示出了相似的结果,但FE-TLIF在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上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内镜融合术 微创经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髂嵴高度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陈德塔 占新华 +3 位作者 圣小平 饶武 顾晶亮 于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0-1695,共6页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根位置关系进行分组,将髂嵴最高点位于L_(5)椎弓根上边缘下方的48例患者纳入为A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与L_(5)椎弓根上边缘之间的33例患者纳入为B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上方的5例患者纳入为C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不同时点[术前(T_(0))、术后1周(T_(1))、术后1、6、12个月(T_(2)、T_(3)、T_(4))]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3组VAS评分、ODI均低于T_(0)时,A、B组均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_(5)-S_(1)节段LDH临床疗效显著,髂嵴高度是否高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会对其临床疗效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盘切除术 L_(5)-S_(1) 盘突出症 髂嵴高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椎旁肌的变化
15
作者 庞大明 杨晋才 +3 位作者 海涌 范哲轩 黄继旋 尹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目的:比较后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其... 目的:比较后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旁肌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研究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2例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PLIF组22例,女性10例,男性12例,年龄60.2±10.3岁;PE-TLIF组30例,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60.4±12.3岁。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术前与术后1d及1周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术前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多裂肌(multifidus,MF)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评分及肌肉CT密度等椎旁肌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周、6个月及12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on low back pain,VAS-LBP)、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on leg pain,VAS-LP)、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术后12个月根据Bridwell标准评估两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PE-TLIF组与PLIF组手术时间(211.2±38.5min vs 98.9±31.6min,P=0.000)、术后卧床时间(25.9±8.3h vs 52.4±14.8h,P=0.001)、术中失血量(112.8±79.6mL vs 232.5±122.5mL,P=0.002)、术后引流量(46.5±28.2mL vs 283.6±142.1mL,P=0.000)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E-TLIF组与PLIF组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目标节段MF CSA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目标节段MF CSA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E-TLIF组与PLIF组术前、术后6个月目标节段MF FI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PLIF组目标节段MF FI评分较PE-TLIF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3.0,4.0)vs 3.0(2.8,3.0),P=0.031];PE-TLIF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目标节段MF FI评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LIF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目标节段MF FI评分组内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257),而术前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2.0,3.3)vs 3.0(3.0,4.0),P=0.016]。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MF CT密度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PLIF组目标节段MF密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TLIF:34.2(31.8,36.9)HU;PLIF:30.5(28.5,32.1)HU,P=0.000]。组内比较,PE-TLIF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目标节段MF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目标节段MF CT密度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516),术后12个月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6(30.5,36.4)HU vs 30.5(28.5,32.5)HU,P=0.017]。PE-TLIF组与PLIF组术前CK值无明显差异(P=0.712)。术后1d、7d,PE-TLIF组CK值低于PLIF组(P<0.05)。PE-TLIF组与PLIF组患者术后随访VAS-LP、VAS-LBP评分以及ODI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PE-TLIF组VAS-LBP评分表现优于PLIF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LBP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VAS-LP评分以及ODI在随访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79),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77)。结论: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与传统PLIF手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且减小了对椎旁肌的影响,可减轻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经皮内镜下经融合术 旁肌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16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对比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17
作者 刘利军 夏斌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30-732,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前、术后VAS... 目的对比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腰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腿痛评分与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个月和6个月的ODI指数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相当,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手术中的视野更清晰,且在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早期时的腰痛程度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融合术 微创经融合术 退行性腰管狭窄
下载PDF
网格状定位器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罗盛中 张国福 程细高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网格状定位器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102例青壮年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TESSYS技术,观察组患者行网格状定位器下TE... 目的探讨网格状定位器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102例青壮年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TESSYS技术,观察组患者行网格状定位器下TESSYS技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血清5-HT、SP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组患者血清疼痛介质、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vs.10.64%)、手术优良率(89.58%vs.85.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TESSYS技术治疗青壮年LDH时应用网格状定位器有助于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缓解疼痛症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 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 网格状定位器 C型臂机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9
作者 依木然·阿布都克力木 努尔买买提·艾尼瓦尔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087-1099,共13页
目的:经皮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推荐采用硬膜外麻醉(EA),但尚未达到满意的疼痛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PELD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GA)条件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回顾性筛选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 目的:经皮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推荐采用硬膜外麻醉(EA),但尚未达到满意的疼痛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PELD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GA)条件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回顾性筛选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的87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1) 全身麻醉组(n = 52);2) 硬膜外麻醉组(n = 35)。回顾两组患者以下变量: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合并并发症、吸烟史、既往史、术前VAS评分和术前ODI评分。主要结局指标:手术满意度、Macnab满意度及VAS评分、术后1、3、7、30天VAS评分和术后1、3、7、30天OD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例患者,比较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之间的参数。硬膜外麻醉组35例(年龄60.45 ± 10.94),全身麻醉组52例(年龄61.28 ± 11.77)。1) 术前资料: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全身性疾病、吸烟史和饮酒史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全身麻醉组术后第1天、3天、1月的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结果表明,全身麻醉组行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的短期临床预后更好,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全身麻醉组,而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术后体验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内镜盘摘除术 盘突出症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术后疼痛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和椎旁肌及相邻关节突关节变化
20
作者 庞大明 尹鹏 +3 位作者 杨晋才 海涌 范哲轩 黄继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9,共8页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F治疗的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58.0±8.7岁(41~79岁),随访40.7±3.6个月(36~58个月)。收集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BP)、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P);术前和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CT检查,测量多裂肌(MF)横截面积(CSA)和脂肪浸润(FI)评分,并根据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术后MF CSA、FI评分、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与术前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VAS-LBP为7(7,8)分,术后1周为3(2,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2)分,末次随访为1(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VAS-LP为6(5,7)分,术后1周为2(1,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1)分,末次随访为0(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ODI为61%(55%,67%),术后3个月为23%(19%,31%),12个月为12%(8.5%,17.5%),末次随访为7%(4%,15.6%),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MF CSA:557.06±46.72mm^(2),术后12个月547.12±53.31mm^(2)、术后24个月558.35±52.37mm^(2)、末次随访时531.21±56.12mm^(2),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FI评分:2(2,3),术后12个月3(2,3)、术后24个月3(2,3)、末次随访时3(3,3),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上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术后12个月手术5(4,6)分、术后24个月5(4,5)分、末次随访时5(4,6)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下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与术后12个月5(4,5)分、术后24个月5(4,6)分、末次随访时5(4,7)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对手术节段多裂肌以及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中长期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经皮内镜下经融合术 旁肌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