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椎间孔成形和椎板间成形对椎间盘、椎体峡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瑞 王琨 +2 位作者 沈子聪 毛路 吴小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3-839,共7页
背景: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为植入工作套管,需切除部分骨质,但目前尚无术中椎间孔成形和椎板间成形两种成形术对腰椎局部结构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目的:比较椎间孔成形和椎板间成形对椎间盘、椎体峡部生物力... 背景: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为植入工作套管,需切除部分骨质,但目前尚无术中椎间孔成形和椎板间成形两种成形术对腰椎局部结构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目的:比较椎间孔成形和椎板间成形对椎间盘、椎体峡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腰骶CT图像,建立L_3至骶椎的有限元模型M0。在M0基础上建立L_(5)/S_(1)的椎间孔一级成形模型M1和椎间孔二级成形模型M2、椎板间成形模型M3。施加相同载荷,比较各模型椎体间活动度、椎间盘应力、L_(5)椎体峡部等效应力特性。结果与结论:(1)与M0相比,M1和M2 L_(5)/S_(1)节段的活动度在各方向工况下变化不明显;M2整体活动度在前屈时增加8.60%;M3在L_(5)/S_(1)右侧弯、右扭转时增加8.23%和8.26%,整体活动度在前屈、右侧弯时增加5.39%和5.67%,其余工况活动度无明显变化;(2)与M0相比,M1 L_(5)/S_(1)椎间盘最大应力极值变化不明显,M2在前屈、后伸、左扭转、右扭转时增加11.06%,12.50%,18.32%,15.48%,M3在前屈、后伸、左扭转、右扭转时增加12.22%,19.54%,10.05%,9.97%,其余工况和L_(4/5)椎间盘最大应力无明显变化;(3)与M0相比,M1的L_(5)左侧峡部最大应力在左侧弯时增加12.43%,右侧峡部在后伸、右侧弯、左扭转、右扭转时增加18.38%,13.29%,13.62%,40.00%;M2的L_(5)左侧峡部最大应力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时增加38.87%,42.63%,16.95%,19.35%,右侧峡部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扭转时增加12.58%,33.70%,12.92%,17.42%;M3的L_(5)左侧峡部最大应力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右扭转时增加67.07%,78.14%,32.33%,62.94%,89.99%;(4)结果提示,椎间孔成形和椎板间成形对脊柱活动度影响较小,椎板间成形和二级椎间孔成形手术节段椎间盘应力极值轻度增加,相邻节段椎间盘应力极值变化不明显,椎板间成形模型手术同侧峡部应力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盘突出 椎间孔成形 成形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克氏针锚定同心引导工作套管直接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崔西龙 于海洋 +2 位作者 梁成民 翟云雷 焦伟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克氏针同心引导工作套管直接椎间孔成形技术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3~71岁,平均(48.7±13.9)岁;L 4-5突出20例,L 5-S 14例。... 目的观察克氏针同心引导工作套管直接椎间孔成形技术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3~71岁,平均(48.7±13.9)岁;L 4-5突出20例,L 5-S 14例。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术中采用克氏针锚定同心引导工作套管直接椎间孔成形技术,分析其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①手术情况:椎间孔成形时间5~7 min,平均5.7 min;手术总时间60~80 min,平均72.3 min;椎间孔成形过程中的VAS评分4~6分,平均5.1分;术中透视5~6次,平均5.4次;无感染、神经损伤、硬膜撕裂等并发症。②疗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8~23个月,平均16.8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和JOA评分、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结论克氏针锚定同心引导工作套管直接椎间孔成形技术能减少椎间孔成形时间、术中X线暴露次数,减轻成形过程中的疼痛,是椎间孔成形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锚定 同心引导工作套管 直接椎间孔成形技术 孔镜 盘突出症
下载PDF
基于TESSYS技术下14岁青少年脊柱L4~5节段椎间孔成形术后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高明杰 戴丽娜 +7 位作者 许阳阳 沙丽蓉 张云凤 金凤 张凯 王志强 李筱贺 王海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5-341,共7页
目的建立14岁青少年正常脊柱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程度腰椎间孔成形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青少年椎间孔成形术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名既往无腰椎病史的14岁女性志愿者,收集腰椎(L)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 16.0软件... 目的建立14岁青少年正常脊柱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程度腰椎间孔成形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青少年椎间孔成形术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名既往无腰椎病史的14岁女性志愿者,收集腰椎(L)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 16.0软件建立模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型受力分析。在正常脊柱L3~L5节段模型M的基础上建立M1(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4)、M2(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3)、M3(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2)模型。在中立位及前屈、后伸等6种加载工况下测定相应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方差分析模型有效。模型M1中,L5左上关节突在后伸、右旋转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中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M2中,L4左上关节突在左侧屈、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中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M3中,L4左上关节突在后伸工况,L5左上关节突在左侧屈、右侧屈、右旋转工况,L4右上关节突在右侧屈、右旋转工况,L5右上关节突在后伸、左侧屈、左旋转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关节突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椎间孔成形时,切除腰椎单侧单节段上关节突内侧面积1/2及以上时明显破坏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应慎重切除超过1/2以上的关节突关节面,以免导致腰椎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成形 三维有限元模型受力分析 青少年
下载PDF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技术在LDH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文仁 邓方跃 +2 位作者 潘卓钦 黄雄飞 陈永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6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ESSYS)技术与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东莞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7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ESSYS)技术与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东莞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7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分析组(n=35)。对照组给予TESSYS技术治疗,分析组给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透视次数、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症状相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手术优良率为93.75%,高于分析组的91.43%,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症状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症状相关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分析组的11.43%,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SSYS技术、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均可改善LDH患者的症状相关评分,治疗效果相当,但后者放射暴露风险更低,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TESSYS技术 症状相关评分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孔成形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振宙 吴闻文 +1 位作者 侯树勋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52-756,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9个月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术后9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6.3±2.5分,术后1d2.1±1.3分,术后3个月1.8±1.6分,术后9个月1.5±1.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8.6±2.1分,术后1d1.1±0.7分,术后3个月0.5±0.6分,术后9个月0.3±0.1分;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18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椎间孔成形 内窥镜下盘切除术
下载PDF
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宜保 祝孟坤 +4 位作者 常晓盼 代耀军 朱红鹤 周晓光 杨勇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组(可视化组)63例、TESSYS椎... 目的探讨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组(可视化组)63例、TESSYS椎间孔成形组(TESSYS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痛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复查CT及MRI,评价术后椎间孔成形情况及减压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Macnab标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可视化 椎间孔成形 经皮
下载PDF
腰椎经皮内镜手术中椎间孔成形的分级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大刚 吴俊哲 陈世忠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经皮内镜手术中椎间孔成形的分级及应用。方法我科自2012年8月至2018年7月应用经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7例,其中男159例,女98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45.6±15.1)岁。单节段突出247例,双节段突出9例,3节段突... 目的探讨腰椎经皮内镜手术中椎间孔成形的分级及应用。方法我科自2012年8月至2018年7月应用经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7例,其中男159例,女98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45.6±15.1)岁。单节段突出247例,双节段突出9例,3节段突出1例。根据椎间孔成形的程度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椎间孔I度成形组,即椎间孔软组织成形,无骨性成形;第二组为椎间孔Ⅱ度成形组,即上关节突部分骨性成形,小关节无破坏;第三组为椎间孔Ⅲ度成形组,即上关节突完全骨性成形,小关节有破坏。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复发率、髓核残留、神经损伤、术中出血、髓核脱出游离、伴有侧隐窝狭窄患者疗效、伴有椎管狭窄患者疗效等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5年,平均(14±2)个月。Ⅰ度成形组共104例,其中脱出游离患者23例,22例效果优良,1例效果不佳;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10例,8例效果优良,2例效果不佳;合并椎管狭窄患者5例,4例效果优良,1例效果不佳;术后复发3例;术后残留15例,13例无明显症状,2例效果不佳。Ⅱ度成形组共133例,其中脱出游离患者54例,51例效果优良,3例效果不佳;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17例,16例效果优良,1例效果不佳;合并椎管狭窄患者11例,8例效果优良,3例效果不佳;术后复发5例;术后残留4例,2例无明显症状,2例效果不佳;3例神经硬膜损伤;1例术中大出血,发生在关节突成形时,止血成功后完成手术,无术后血肿。Ⅲ度成形组共20例,其中脱出游离患者7例,6例效果优良,1例效果不佳;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4例,3例效果优良,1例效果不佳;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例,2例效果优良,1例效果不佳;术后复发2例;术后残留1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ODI评分及下肢VAS评分、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术后复发、神经硬膜囊损伤及术中出血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脱出游离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脱出游离病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残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影响疗效的残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椎间孔宽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Ⅰ度椎间孔成形即可;对于椎间孔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或侧隐窝狭窄的患者,需要Ⅱ度椎间孔成形;对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病例,需要Ⅲ度椎间孔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 内镜 椎间孔成形 分级
下载PDF
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技术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小建 徐冠华 +1 位作者 曹建华 秦晓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观察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技术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Joimax公司常规绿色、黄色和红色环锯依次扩大椎间孔,观察... 目的:观察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技术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Joimax公司常规绿色、黄色和红色环锯依次扩大椎间孔,观察组椎间孔成形采用克氏针引导直径8.5 mm环锯一次性成形技术。比较两组椎间孔成形时间、成形过程中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椎间孔成形时间、成形过程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两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96.9%)与对照组(9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一过性L4出口神经根损伤1例,对照组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两组均未出现硬脊膜破裂、大血管损伤。结论: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的技术在椎间孔镜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椎间孔成形的操作步骤、椎间孔成形时间及X线暴露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椎间孔成形 脊柱内镜 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蕾蕾 冷辉 +1 位作者 贾一明 吴景山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0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皮椎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记录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患者腰痛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术时间为65~20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135 ml,平均55 ml。卧床时间均不超过24 h,平均住院日为5 d。术前1 d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6.57±1.96)和(7.03±1.75)分,术后第2天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2.03±0.96)和(1.97±1.07)分,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1.83±0.95)和(1.77±1.04)分,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ODI指数分别为(70.42±3.55)%、(22.56±0.72)%和(22.69±0.70)%。可以看出术后3个月和术后2 d较术前1 d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在临床疗效上,术后3个月患者的优良率为96.67%。明显优于术后2 d的优良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神经根管狭窄 游离型腰盘突出症 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毅力 孙宜保 +2 位作者 杨勇 梅伟 代耀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7-1026,共10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8.6±10.7岁(63~79岁)。随访时间为33.7... 目的:分析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8.6±10.7岁(63~79岁)。随访时间为33.7±9.3(29~41)个月。92例患者采用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内镜组),58例患者采用传统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开窗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骨性侧隐窝角、软性侧隐窝角评估减压程度。收集术前、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健康调查简表(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根据不同手术节段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节段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切口长度内镜组(9.36±1.40mm)少于开窗组(30.90±7.9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2,P=0.000);术中出血量内镜组(27.17±5.12ml)少于开窗组(77.03±12.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25,P=0.000);术后住院时间内镜组(3.34±0.91d)少于开窗组(5.00±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4,P=0.000);而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T、MRI影像显示两组骨性侧隐窝角及软性侧隐窝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内镜组ODI均低于开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内镜组SF-36评分(69.47±10.58)高于开窗组(61.3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4,P=0.009)。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评分、ODI、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内镜组2例发生神经根外膜损伤,内镜组2例、开窗组4例发生硬膜损伤,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窗组患者均顺利拔管,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术后切口延期愈合。亚组分析结果与整体结果大致相同,不同节段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相较于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式,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具有术后早期腰椎功能恢复快、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成形 侧隐窝狭窄症 经皮内镜 老年
下载PDF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毅力 孙宜保 +3 位作者 杨勇 梅伟 代耀军 王申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分析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52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 目的分析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52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3~77岁,平均(69.10±10.70)岁。记录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效果,依据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骨性侧隐窝角和软性侧隐窝角评估减压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36~58 min,平均(43.60±17.10)min,所有患者均获得24~33个月的随访,平均(26.70±6.80)个月。术后1、3、6和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下肢痛VAS(F=259.16,P=0.000)及ODI(F=162.06,P=0.000)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为(65.94±8.75)分,较术前的(35.35±11.8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骨性侧隐窝角为(32.62±4.67)°,软性侧隐窝角为(28.31±5.57)°,均较术前的(17.90±6.28)°和(15.02±6.52)°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评估为优3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4.23%。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好,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椎间孔成形 侧隐窝狭窄症 内镜 孔入路
下载PDF
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余洋 谭彪 +1 位作者 杨世鹏 樊效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9-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其中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42例(观察组),经典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其中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42例(观察组),经典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29例(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突出类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62.0±15.1)min vs.(87.3±18.9)min,t=-6.257,P=0.000],术中透视次数少[(9.0±3.1)次vs.(22.5±6.3)次,t=-11.971,P=0.000]。2组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改良Mac Nab标准,观察组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185,P=0.853)。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较经典TESSYS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盘切除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非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侧路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国兵 房佐忠 +1 位作者 胡文军 周若舟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非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椎间孔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T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行PETD的患者79例,术中采用非可视化椎间孔形技术,统计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观察非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椎间孔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T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行PETD的患者79例,术中采用非可视化椎间孔形技术,统计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62.10±19.32)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为(8.0±3.5)次。无严重神经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随访MacNab评分65例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优良率为94.9%。结论PETD采用非可视化椎间孔成形侧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有效、步骤简化,透视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一次椎间孔成形 盘切除术 脊柱内镜
下载PDF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廖鑫 陈瑞松 +2 位作者 熊墨梁 陈飞雄 刘好源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0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诊断为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共65例,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ESSYS)组31例采用标准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可视化组34例采... 目的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诊断为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共65例,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ESSYS)组31例采用标准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可视化组34例采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椎间孔成形,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术中C臂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效果,利用术前及术后各时段随访时患者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利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与标准TESSYS椎间孔成形技术相当,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操作程序简化、手术时间短、安全、对腰椎关节稳定性干扰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 侧隐窝狭窄症 微创
下载PDF
有限元模拟脊柱内镜下椎间孔成形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代云磊 魏亚 +4 位作者 吴昌兵 马维邦 林博颖 卢乾威 沈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D-FEA)比较全脊柱内镜下行不同范围及部位椎间孔成形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第5腰椎(腰5,L_(5))完整模型M0并依次模拟腰椎全脊柱内镜应用下将L_(5)左侧上关节突进行尖部切除和内侧1/4、2/...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D-FEA)比较全脊柱内镜下行不同范围及部位椎间孔成形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第5腰椎(腰5,L_(5))完整模型M0并依次模拟腰椎全脊柱内镜应用下将L_(5)左侧上关节突进行尖部切除和内侧1/4、2/4、3/4和4/4分级切除获得模型M1、M2、M3、M4、M5。对不同模型施加正常生理载荷,记录在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及左、右侧旋6个工作状态下(工况)的位移。再将各切除模型与未切除组M0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本实验所建立腰4-腰5(L_(4)-L_(5))节段三维有限模型有效,各工况下的椎体活动度(ROM)处于正常值区间内。与未切除组M0相比,M1在前屈载荷下R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2在前屈、后伸载荷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3及M4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载荷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5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右旋载荷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切除组M0相比,M1在前屈载荷下的L_(4)-L_(5)椎间盘应力最大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2在前屈、左右旋转载荷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3、M4、M5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载荷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椎间孔成形时,切除腰椎单侧单节段上关节突尖部或内侧1/4即会影响腰椎稳定性且增加腰椎活动时椎间盘应力最大值,当切除1/2及以上时明显破坏腰椎生物力学。这提示在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时应尽量保护上关节突,以避免手术破坏腰椎正常生物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椎间孔成形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选择性椎间孔成形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蒲俊刚 范伟力 +2 位作者 晁瑞 刘鹏 赵建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7期553-557,共5页
目的明确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将其... 目的明确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A组(不行椎间孔成形)和B组(行椎间孔成形)。Ⅱ型患者(21例)选择A组手术方案;Ⅰ型、Ⅲ型、Ⅳ型患者(31例)选择B组手术方案。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腰骶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感染、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严重并发症。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2.3)个月。术后3d、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腰痛、VAS腿痛和腰椎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4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6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对认识该病的病理变化及椎间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性行椎间孔成形,即Ⅱ型患者无需椎间孔成形,Ⅰ、Ⅲ、Ⅳ型患者宜选择行椎间孔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手术 临床分型 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二次椎间孔成形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薛厚军 雷宇 +3 位作者 黄杰彬 陈伟雄 王诗成 潘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二次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观察组)和传统术式组(对照组),各34例,并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 目的探讨内镜下二次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观察组)和传统术式组(对照组),各34例,并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效果,以评估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6个月,性别、年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1个月内VAS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使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术后1年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内观察组有2例1年内症状反复,为中央管狭窄患者,二期开放手术后症状消失,1例术中出现脊髓高压症,经积极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无复发,1例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出现一侧肌力下降,急诊清除血肿后3个月下肢肌力逐渐恢复,1例感染,经I期清创置管冲洗后完全恢复。两组术中均无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硬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二次椎间孔成形技术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中央管狭窄需慎用,同时,其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上有一定的优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 椎间孔成形 二次成形 管狭窄症
下载PDF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立飞 孙永进 杨祖华 《安徽医学》 2018年第9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PELD治疗,分别... 目的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PELD治疗,分别于术后即刻、1、3、6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功能指数评分(ODI),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分析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 40,P <0. 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3. 04,P <0. 05)。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个月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ODI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5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5. 56%。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进行PELD,术中椎间孔成形更加精准、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成形 孔镜 疗效
下载PDF
导航辅助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和椎间孔成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少纯 陈波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观察电磁导航辅助下脊柱内镜系统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及椎间孔成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河南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电磁导航辅助下脊柱内镜系统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及椎间孔成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河南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电磁导航辅助下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脊柱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行椎间孔成形,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3±5.90)岁。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67±6.4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术中定位穿刺时间、关节突成形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与穿刺和椎间孔成形相关的并发症、改良MacNab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透视次数、定位穿刺时间、关节突成形时间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7%(2/30),对照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导航辅助下进行腰椎内镜TESSYS技术操作,有利于精准穿刺定位和椎间孔成形,能够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医患辐射暴露剂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青年医师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成形 盘切除术 导航
下载PDF
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
作者 李毅力 代耀军 +1 位作者 孙宜保 杨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221-5224,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65例LDH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 目的分析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65例LDH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效果,依据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8~41 min,平均(37.7±11.6)min,术中透视次数为3~5次。3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小腿后外侧麻木,无神经根撕裂、感染、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6~42个月,平均(31.6±8.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其优良率为96.92%。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下肢VAS评分及腰椎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1)。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较术前提高(P<0.001)。结论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LDH具有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康复快等优势,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 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