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PEI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晶 彭川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6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PEID)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LDH患者10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实施PEID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椎...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PEID)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LDH患者10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实施PEID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椎间孔入路(PETD)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围术期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3%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84.9%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术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5.7%与对照组总发生率22.6%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LDH患者实施PEID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2
作者 李宗健 王斌 +3 位作者 吾尔开希·托合提 丁江平 李双元 何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以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以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及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1、3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9.39±11.15)min、下床活动时间(2.99±1.07)d、切口长度(3.06±0.63)cm短于参照组的(125.65±13.53)min、(5.05±1.09)d、(8.16±1.89)cm,术中出血量(128.55±13.49)ml少于参照组的(220.39±19.1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比较,临床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腰椎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且安全性较高,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孔镜双侧减压术 板切除双侧减压术 中老年腰管狭窄症 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肖典辉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7期48-51,共4页
讨论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惠水县涟江医院就诊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椎板间入路... 讨论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惠水县涟江医院就诊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JOA和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反应得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时,疗效显著,能改善腰椎功能状况,缓解疼痛,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盘突出症 疼痛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邵林 李同相 +1 位作者 肖睿 邓焰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202-205,共4页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9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全椎板切除术...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9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及观察组(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围手术指征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者以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可有效改善功能情况及手术指征,降低疼痛,且术后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管狭窄 孔镜选择性减压 影响
下载PDF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5
作者 唐接福 舒文锋 +3 位作者 满益旺 曾捷 周邵成 黄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期51-51,共1页
探讨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对其手术执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保存的30例成人尸体标本,沿着标本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的椎体位置进行解剖,在切开的过程中,由浅入深,从手臂前侧一路向着后侧按照临床手术... 探讨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对其手术执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保存的30例成人尸体标本,沿着标本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的椎体位置进行解剖,在切开的过程中,由浅入深,从手臂前侧一路向着后侧按照临床手术方法沿着椎问孔途径进行解剖,详细的观察其结构部位,详细的了解其椎体结构,采用手术方法,通过牵拉相应的组织细胞,从而能够有效的测量其牵拉的角度和范围,对其解剖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椎体脉在进入颈椎横突孔内进行操作的一段距离是骨内段,主要在C6-C3的一段横突处向中间和后面一侧偏移,椎动脉在横突孔上是靠近孔的内侧壁,并且和孔的后壁也非常贴近。要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要在C7段进行椎侧水平操作过程中沿着侧方和前方做好一定的牵拉保护,这样避免手术过程中造成对相连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效率。结论:通过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方法能够为临床开展颈椎间孔镜手术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很好的操作线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侧方 椎间孔镜入路 应用解剖 研究分析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呼国臣 胡伟 +1 位作者 刘向阳 吴建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9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行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行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院内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腰椎疼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两组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后1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不同时间点同一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6.82%,差异有显著性(χ^2=5.792,P=0.032)。结论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相比,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下经 孔镜下经皮 髓核游离型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下终板直接法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程亮 樊碧发 康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下终板直接法在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5例,L4/5椎间盘突出20例,L5/S1椎间盘突出145例,均采用下终板直接法椎板间隙入路行椎... 目的:探讨下终板直接法在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5例,L4/5椎间盘突出20例,L5/S1椎间盘突出145例,均采用下终板直接法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Osweste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ox,ODI)、Macnab标准及红外热成像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65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无神经根损伤并发症,术后腿痛VAS较术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ODI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Macnab标准:优138例,良22例,一般5例,差0例,优良率96.9%。红外热像采集双下肢皮肤的温差术前与术后比较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终板直接法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 孔镜 下终板直接法 疼痛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斌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821-824,共4页
目的研究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经椎间板间隙入路... 目的研究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经椎间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剩余30例患者为观察组,治疗措施采用经椎间板入路椎间孔镜技术,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腰椎间盘功能恢复时间;采用专业的评估量表对两组疼痛程度以及腰椎间盘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腰椎间盘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恢复,且有效改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技术 孔镜下髓核摘除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9
作者 邹亿城 张志海 +3 位作者 刘波 陈海滨 方颖华 李卫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析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治疗... 目的:探析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术后1周、术后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功能指标,术后1周、6个月,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评估治疗效果,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0%;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术后的生理、心理、情感职能和躯体疼痛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且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优良率高,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技术 盘突出症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景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患者的效果及对侧隐窝狭窄、腰椎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南山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5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患者的效果及对侧隐窝狭窄、腰椎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南山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5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侧隐窝狭窄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3个月,反映腰椎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ODI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软性侧隐窝角及骨性侧隐窝角水平较术前均升高,术后7 d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LSLRS可减轻腰腿痛,改善侧隐窝狭窄症状,调控腰椎功能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孔镜管减压术 侧隐窝狭窄症 功能
下载PDF
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罗万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9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30例)及观察组(2017年7月~2019年8月入院,31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30例)及观察组(2017年7月~2019年8月入院,31例)。对照组行开放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5.94±9.74)ml少于对照组的(186.45±20.64)ml,手术切口长度(0.90±0.17)cm、住院时间(9.43±2.31)d均短于对照组的(5.24±0.42)cm、(15.66±2.0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量表(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为(22.67±3.78)分,高于对照组的(16.57±3.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能够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其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游离型腰盘脱出症 手术指标 功能
下载PDF
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BEIS入路术式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汉辉 赵晓东 陈光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镜(BEIS)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中心400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甲组(200例)与乙组(200例)。甲组应用...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镜(BEIS)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中心400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甲组(200例)与乙组(200例)。甲组应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乙组采用BEIS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照射次数、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腰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曲度、平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复发率(1.50%)与甲组(1.50%、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BEIS入路在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均各有自身独特优势,前者主要体现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X线照射次数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方面。以上两种入路均对脊柱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入路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对比研究
13
作者 侯海燕 张长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06—2021-1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06—2021-1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组(椎间孔镜组)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组(椎板切除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腰椎功能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共纳入66例患者,每组33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椎板切除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但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ODI评分和VA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板切除双侧减压 单侧孔镜双侧减压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田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PTED,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IED)。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卧床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LDH患者进行PIED相比,对其进行PTED能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恢复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盘切除术 经皮孔镜盘切除术
下载PDF
改良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刘江涛 郑泽平 +2 位作者 蒋鲁勇 林佳益 庞清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10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改良后的椎间孔入路内镜技术治疗45例高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穿刺入路进行优化改良,使用目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改良后的椎间孔入路内镜技术治疗45例高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穿刺入路进行优化改良,使用目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45例患者随访6~54个月,手术时间(71.8±30.7)min,出血量(15.6±8.3)ml。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均低于术前(均P<0.05),上述指标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MacNab标准,优28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结论改良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突出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高位椎间孔突出症安全及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入路 脊柱内镜手术
下载PDF
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光宝 尹建文 +3 位作者 张轶群 李时中 吴祖同 贺爱军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索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 目的:探索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骼恢复状况、功能障碍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腰腿疼痛程度、提举重物情况、个人生活料理情况、坐立状况、行走状况、睡眠状况以及站立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疗效显著,压力释放彻底,且具有微创、手术视野清晰的优点,术后骨骼恢复较快,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侧后方孔镜技术 盘突出 手术优化 手术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焕 高新洛 +1 位作者 张师骐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L5~S1节段LDH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L5~S1节段LDH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TD)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辅助下后路F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当天、术后3 d,两组的SP、NPY、Co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的SP、NPY、Cor水平均低于术后当天(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的Lehmann、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Lehmann、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FD与PETD治疗LDH,均可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但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FD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更少,整体减压更彻底,疗效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经皮孔镜盘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减压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研究
18
作者 蓝育新 苏畅 叶青 《健康之家》 2023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经皮椎间孔镜(PTED)经椎板间隙入路减压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研究和分析经皮椎间孔镜(PTED)经椎板间隙入路减压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TLIF手术开展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经椎板间隙入路减压术开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及生活能力恢复程度。结果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ED经椎板间隙入路减压术与TLIF手术都是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PTED经椎板间隙入路减压术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更低、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腰管狭窄症 经皮孔镜下经管减压术 融合手术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学仪 高鹏 《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和经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两种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经椎间盘镜椎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和经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两种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经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的5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残障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JOA评分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经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耗时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盘切除术 盘镜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宏英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椎间孔镜下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椎间孔镜下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观察组(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腰椎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可依据患者病情以及实际需要选择对应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孔镜下经侧后方 孔镜下经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