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文 滕皋军 +6 位作者 何仕诚 郭金和 邓钢 朱光宇 李国昭 丁惠娟 沈志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 评价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选用家猪2只,选择L3 -4、L4 - 5椎间盘全麻下行标准IDET治疗,术后即时、1、2周分别行MRI检查,于术后1、2周分别各处死1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病理... 目的 评价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选用家猪2只,选择L3 -4、L4 - 5椎间盘全麻下行标准IDET治疗,术后即时、1、2周分别行MRI检查,于术后1、2周分别各处死1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病理检查。临床应用选择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 3例(总计2 9个椎间盘,病变范围在L2 - 3~L5 - S1 ) ,进行IDET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0 1 0 )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只家猪4个椎间盘成功建立标准IDET模型,术后活动正常,即时MRI无异常信号改变,术后1、2周MRI示治疗椎间盘T2W髓核中心高信号体积缩小,周围呈明显低信号改变,1周后病理示髓核变性收缩,局部纤维环增厚,神经根及硬膜囊未见损伤。2 3例临床患者中2 9个椎间盘成功行IDET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VAS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0 1 ) ,有效率分别为6 5 .3%、78.9%。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治疗 椎间盘源性腰痛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椎间盘内破裂症的诊断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宏志 李兵 +3 位作者 卓祥龙 陈耀辉 程珂琳 肖增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508-1509,共2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对诊断椎间盘内破裂症的意义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盘内破裂症的效果。[方法]对25例下腰痛的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术,诊断椎间盘内破裂症20例,其中18例接受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结果]18例均得到随访,12~24个月...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对诊断椎间盘内破裂症的意义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盘内破裂症的效果。[方法]对25例下腰痛的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术,诊断椎间盘内破裂症20例,其中18例接受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结果]18例均得到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平均35分,术后12个月平均为12分,融合率10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椎间盘内破裂症的一种可靠方法,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盘内破裂症,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且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IF 椎间盘内破裂症 椎间盘造影
下载PDF
CT、“C”臂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玮 童国海 +5 位作者 黄蔚 陈志瑾 张振庆 岑建平 伍超贤 陈克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 0例4 1个椎间盘行CT和“C”臂X光透视引导下IDET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回顾性分析。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6 ] ,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 0例4 1个椎间盘行CT和“C”臂X光透视引导下IDET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回顾性分析。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6 ] ,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轻微缓解(MR)和无缓解(NR)。结果 39个椎间盘穿刺成功并做IDET治疗。椎间盘电热治疗后即刻有轻微缓解31例(31 / 38) ,无缓解7例(7 /38)。术后随访在1~7d内的有效率为5 5 %,7d~1个月内的有效率为34%,术后1~3个月随访有效率为76 %,术后3~6月随访总体有效率达87%。2例L5~S1椎间盘突出因穿刺失败而未行治疗。结论 IDET适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破裂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疗效和疼痛缓解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C”臂引导 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 疗效分析 椎间盘源性腰腿痛
下载PDF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志瑾 张丽云 +3 位作者 陆炯 王忠敏 贡桔 童国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49个病变椎间盘)DLBP患者行CT联合"C臂"X线机引导下IDET的治疗,其中Pfirrmann分级Ⅱ级26例,Ⅲ级23例。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将疼痛缓解程度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49个病变椎间盘)DLBP患者行CT联合"C臂"X线机引导下IDET的治疗,其中Pfirrmann分级Ⅱ级26例,Ⅲ级23例。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无缓解、轻微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结果对49个椎间盘均穿刺成功并行IDET治疗。术后1周及1、3和6个月随访,Ⅱ级、Ⅲ级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术后6个月时Ⅱ级患者有效率[88.46%(23/26)]高于Ⅲ级患者[60.87%(14/23),P<0.05]。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IDET治疗DLBP近期疗效较好,术后6个月时Pfirrmann分级为Ⅱ级的患者疗效优于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腰痛 椎间盘 Pfirrmann分级
下载PDF
CT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内破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淼 陈兴灿 +1 位作者 李晓红 潘永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CT腰椎间盘造影术(CTD)对腰椎间盘内破裂(ID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或MRI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征象的3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的42个腰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术,制订CTD的分型,分析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疼痛的关系。结果CTD显... 目的探讨CT腰椎间盘造影术(CTD)对腰椎间盘内破裂(ID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或MRI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征象的3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的42个腰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术,制订CTD的分型,分析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疼痛的关系。结果CTD显示椎间盘内破裂可分为4型,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疼痛具有相关性,阳性和阴性椎间盘病变间对比剂平均注射剂量具有明显差异(t=4.612,P<0.01)。结论CT腰椎间盘造影术能定性诊断腰椎间盘内破裂,与普通腰椎间盘造影术比较,CTD能够提供更多的基础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破裂 椎间盘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建江 赵合元 +1 位作者 王志彬 白人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1-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 目的: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1-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各活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比较完整对照组、L4/5单间隙固定组和L3-L5,双间隙固定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对运动学指标(ROM)和椎间盘内压(IDP)增量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结果:施加内固定后,上方相邻节段在各方向上的位移都明显增加,且随着固定范围的增大而更为明显,下方相邻节段仅在旋转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增加。比较而言,不论单间隙固定组还是双间隙固定组,也不论在何种运动方向上,椎间盘内压的变化量都极其细微。节段运动的增加与椎间盘内压升高成正相关关系。ROM增加比大于IDP增加比。结论: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现象是其运动学改变和椎间盘内压升高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活动代偿增大和稳定性丢失是坚强内固定所带来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导致退变加速的生物力学改变。椎间盘内的压力也可因内固定而继发升高,但可能只是一个次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 椎间盘内 椎间盘退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被引量:22
7
作者 倪文飞 池永龙 徐华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治疗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下载PDF
腰部椎间盘造影及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元虎 李林 +3 位作者 玄东泽 冯震 朱英俊 李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出的椎间盘内加压注射3~20ml生理盐水,要避免用力过大,加压注射的压力低于3kg/cm2。结果: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硬膜外腔后接触血液系统,逐渐被血液系统中的T...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出的椎间盘内加压注射3~20ml生理盐水,要避免用力过大,加压注射的压力低于3kg/cm2。结果: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硬膜外腔后接触血液系统,逐渐被血液系统中的T细胞及单核细胞清除吸收。加压注射疗法能够促进这一吸收过程。结论:L1~5椎间盘和L5~S1椎间盘的穿刺体位和穿刺方向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椎间盘造影 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不同腰椎扳法对椎间盘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强 张军 +1 位作者 张慧 乔杰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测试不同扳法对腰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探讨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截取12具新鲜湿润尸体的腰骶段,包埋所有标本的L1、L2、S1、S2椎体,露出L3~L5.将微型压力传感器植入L3~4、L4~5、L5S1椎间盘,并与压力测试数... 目的:测试不同扳法对腰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探讨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截取12具新鲜湿润尸体的腰骶段,包埋所有标本的L1、L2、S1、S2椎体,露出L3~L5.将微型压力传感器植入L3~4、L4~5、L5S1椎间盘,并与压力测试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接,收集不同体位、不同载荷下L3~4、L4~5、L5S13个椎间盘的内压.将腰椎标本固定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上,使用WinTest软件控制扭矩和角度,编写运行程序,模拟坐位和卧位2种体位、4种不同载荷扳法.实验前进行2次加载和卸载循环预处理,在第3次加载时进行测试.测试模拟4种不同扳法的L3~4、L4~5、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和扳法复位后椎间盘内压值;模拟4种不同扳法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L3~、L4~5、L5S1椎间盘内压值;模拟4种扳法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的腰椎旋转角度.结果:①4种载荷扳法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的比较.4种不同载荷扳法椎间盘内压基线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589±0.1256) MPa,(0.1757±0.0970) MPa,(0.0522±0.0645) MPa,(0.0348±0.0472) MPa,F=17.140,P =0.000;(1.0844±0.2180) MPa,(0.7119±0.2841) MPa,(0.1599±0.1243) MPa,(0.0944±0.0627) MPa,F=72.159,P =0.000; (0.4407±0.1691) MPa,(0.2843±0.1154) MPa,(0.0684±0.0653) MPa,(0.0458±0.0490) MPa,F=34.805,P=0.000).L3~4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组间两两比较,-500 N载荷组与-3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86);-500 N载荷组高于0N、+100 N载荷组(P=0.001,P=0.000);-300 N载荷组高于0N、+100N载荷组(P =0.009,P=0.002);0 N载荷组与+1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68).L4~5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组间两两比较,-500 N载荷组高于-300N、0N、+100 N载荷组(P =0.010,P=0.000,P=0.000);-300 N载荷组高于0N、+100N载荷组(P=0.000,P=0.000);0 N载荷组与+1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组间两两比较,-500 N载荷组与-3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7);-500 N载荷组高于0N、+100 N载荷组(P =0.000,P=0.000);-300 N载荷组高于0N、+100 N载荷组(P=0.000,P=0.000);0 N载荷组与+1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09).-500 N载荷组内两两比较,L3~4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低于L4~5、L5S1(P=0.000,P=0.021),L4~5椎间盘内压值高于L5S1(P=0.000);0 N载荷组内两两比较,L3~4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低于L4~5、L5S1(P =0.000,P=0.048),L4~5椎间盘内压值高于L5S1(P=0.000).②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和扳法复位后椎间盘内压值的比较.L3~4、L4~5、L5S1在-500 N、-300 N、0N、+100N载荷下,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与扳法复位后椎间盘内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2589±0.1256)MPa,(0.2659±0.1238)MPa,t=-0.223,P=0.828;(1.0844±0.2180) MPa,(1.0444±0.2807) MPa,t=0.409,P=0.690;(0.4407±0.1691) MPa,(0.5155±0.3420) MPa,t=-0.633,P =0.539;(0.1757±0.0970)MPa,(0.1747±0.0966)MPa,t =0.207,P=0.839;(0.7119±0.2841)MPa,(0.7128±0.2647) MPa,t=-0.010,P =0.992;(0.2843±0.1154) MPa,(0.3469±0.2551) MPa,t=-0.880,P=0.398; (0.0522±0.0645) MPa,(0.0495±0.0623)MPa,t =0.367,P=0.720;(0.1599±0.1243)MPa,(0.1404±0.1249) MPa,t =0.500,P =0.627; (0.0684±0.0653)MPa,(0.0603±0.0651) MPa,t =0.609,P=0.555;(0.0348±0.0472) MPa,(0.0346±0.0484) MPa,t=0.042,P=0.967; (0.0944±0.0627)MPa,(0.1003±0.0731)MPa,t=-0.314,P=0.760; (0.0458±0.0490)MPa,(0.0575±0.0443) MPa,t=0.204,P=0.842].③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腰椎旋转角度及椎间盘内压值的比较.25 Nm扳动相腰椎旋转角度大于7.5 Nm预加载相腰椎旋转角度[(19.5692°±0.6969°),(14.6475°±0.6471°),t=-40.694,P=0.000].在0N和+1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3~4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 Nm预加载相[(0.1168±0.1153) MPa,(0.1020±0.1091)MPa,t =3.902,P=0.002;(0.0879±0.1107)MPa,(0.0746±0.0962) MPa,t=2.678,P=0.022];在-500 N、-3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3~4椎间盘内压值与7.5Nm预加载相L3 ~4椎间盘内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18±0.2774) MPa,(0.3228±0.1929)MPa,t=1.704,P=0.116;(0.2916±0.2333)MPa,(0.2379±0.1 649) MPa,t=1.982,P=0.073].在-500 N、-300 N和0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4~5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 Nm预加载相[(1.1551±0.3425) MPa,(1.0779±0.3203)MPa,t=2.211,P=0.049;(0.8840±0.3533) MPa,(0.7839±0.3563)MPa,t =2.844,P =0.016;(0.3992±0.2088)MPa,(0.3305±0.2081) MPa,t=7.088,P =0.000];在+1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4~5椎间盘内压值与7.5 Nm预加载相L4~5椎间盘内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765±0.2116)MPa,(0.2639±0.2197)MPa,t =0.207,P=0.840].在-500 N、-300 N、0N、+100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5S1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 Nm预加载相[(0.6980±0.4896) MPa,(0.6245±0.4450) MPa,t=3.585,P=0.004; (0.5212±0.4434) MPa,(0.4599±0.4033)MPa,t =3.023,P =0.012;(0.3186±0.2749) MPa,(0.2650±0.2534) MPa,t=3.975,P=0.002; (0.2252±0.2396)MPa,(0.1786±0.1945)MPa,t =3.158,P=0.009].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的椎间盘内压差与腰椎旋转角度差呈正相关(r=0.919,P=0.000).结论:无论是坐位还是卧位,椎间盘内压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L4~5、L5S、L3~4.不同扳法在扳动瞬间均会使椎间盘内压发生显著变化,体位不同、载荷不同对L3~、L4~、L5S1扳动瞬间的椎间盘内压影响不同,临床可以根据退变椎间盘的不同节段采用不同方式的扳法操作.腰椎扳法虽然在瞬间增加了椎间盘内压,但增加了腰椎活动度,这可能是腰椎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退变性变 舒筋整复手法 扳法 椎间盘内
下载PDF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乔东 魏迨桂 +1 位作者 赵国栋 高崇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06-2407,2410,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4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的功能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等变化。结果经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4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的功能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等变化。结果经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功能状态明显改善,优良率达到8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下载PDF
椎间盘内注射生长分化因子5及成骨蛋白1对椎间盘退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智军 刘航涛 王万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介绍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并行综合分析。结果生长因子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潜力最大的... 目的介绍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并行综合分析。结果生长因子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潜力最大的一类蛋白质。体外研究表明,外源性GDF-5显著增加髓核和纤维环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蛋白聚糖的含量,GDF-5(200ng/mL)、OP-1明显刺激蛋白聚糖和胶原合成。体内研究表明,GDF-5(100μg)、OP-1(100μg混入10μL5%乳糖中)椎间盘内注射能促进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增加MRI评分,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GDF-5、OP-1能有效刺激椎间盘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ECM合成,因此椎间盘内单一注射重组人GDF-5、OP-1对退变椎间盘具有可修复能力。单一外源性生长因子直接注射对延缓椎间盘退变显示出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生长分化因子5 成骨蛋白1 椎间盘内注射
下载PDF
椎间盘摘除术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雪娥 吴春根 +3 位作者 张继 顾一峰 程永德 李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 目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改善,联合组较单纯组明显(P<0.01)。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PLD+IDET组为87.5%,PLD组为76.9%,两组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PLD联合IDET与单纯PL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联合组术后腰腿痛缓解较单纯组明显,两组术后长期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IDET有助于短期内减轻术后腰腿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元虎 孙凤丹 +3 位作者 郑光彬 陈继良 黄雄延 金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椎间盘造影及加压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注入压力最好不要超过3kg/cm2(1kg/cm2=7350mmHg)。[结果]最终随访JOAsc...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椎间盘造影及加压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注入压力最好不要超过3kg/cm2(1kg/cm2=7350mmHg)。[结果]最终随访JOAscore平均改善率为73.3%,手术回避率为79.3%。有明显疗效的32例(占55.2%)。[结论]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保守疗法无效而且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内加压注射
下载PDF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放 朱兵 胥少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下腰痛 病理基础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下载PDF
腰间盘HIZ与TNF-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松军 邝立鹏 +3 位作者 王兆杰 安荣泽 谭伟源 方存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腰间盘信号改变与间盘组织TNF-α表达的关系,分析研究HIZ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IDD的患者,行腰椎MRI检查和Pfirrmann分级及VAS评分,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A组、中度疼痛B组及重度疼... 目的:观察腰间盘信号改变与间盘组织TNF-α表达的关系,分析研究HIZ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IDD的患者,行腰椎MRI检查和Pfirrmann分级及VAS评分,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A组、中度疼痛B组及重度疼痛C组;根据Pfirrmann分级标准将Ⅲ级归入轻度退变D组,Ⅳ级为中重度退变F组。取手术切除的HIZ及非HIZ间盘组织行TNF-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TNF-α含量检测,同时以5例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取出的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相关系数R值0.611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信号与间盘内TNF-α表达量呈负相关,R值为-0.8710。(2)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间盘信号逐渐减弱,A、B、C组间盘信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间盘退变程度与间盘信号改变及TNF-α表达量相关,D组、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DD患者HIZ间盘组织局部炎性反应明显,TNF-α免疫组化染色阳性;HIZ组TNF-α表达量明显强于非HIZ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间盘信号与年龄、TNF-α表达量及VAS评分负相关。(2)IDD患者HIZ中TNF-α阳性表达明显,表明HIZ可作为IDD诊断的一个特异性影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破裂症 高信号区 磁共振成像 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经皮髓核摘除、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椎间盘内冲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飞 王智 肖犇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63-64,共2页
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2]。 DiscFx 技术(YESS技术+热射频)较PTED技术更为简洁。我们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应用DiscFx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冲洗治疗 射频消融 经皮髓核摘除 椎间盘内 纤维环 成形 椎间盘病变
下载PDF
新型人工髓核置换对邻近上节段三维运动与椎间盘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女兆 王文军 金大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评价果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植入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与腰椎前路融合比较,探讨其对邻近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人体腰椎标本(L3~L5)在机器人脊柱测试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正常椎间... 目的评价果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植入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与腰椎前路融合比较,探讨其对邻近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人体腰椎标本(L3~L5)在机器人脊柱测试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正常椎间盘、CoPP人工髓核置换和腰椎前路cage植入3种状态下L4/5和L3/4的运动范围以及L3/4椎间盘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在L4/5手术节段,CoPP组与完整椎间盘组的角位移除左侧屈运动方向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他方向两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cage组与完整椎间盘组或CoPP组之间,在所有的运动方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相邻上节段L3/4,CoPP组与完整椎间盘组的运动范围除左侧屈运动方向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他方向两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cage组与完整椎间盘组或CoPP组之间,在所有的运动方向,L3/4运动范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oPP组与完整椎间盘组的椎间盘内压在所有的运动方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age组与完整椎间盘组或CoPP组的椎间盘内压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屈运动方向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oPP人工髓核植入能保留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稳定脊柱;相对腰椎融合手术,CoPP对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无明显影响,从而可降低或避免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 人工髓核 生物材料 生物力学 椎间盘内
下载PDF
术中椎间盘内冲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短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光前 胡益民 曾俊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17,共2页
临床中常遇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实施手术后在短期内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疗效,有的患者腿痛虽有减轻但腰痛依旧,有的腰腿痛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反而加重。是否是手术只解决了物理性疼痛而没有解决化学... 临床中常遇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实施手术后在短期内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疗效,有的患者腿痛虽有减轻但腰痛依旧,有的腰腿痛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反而加重。是否是手术只解决了物理性疼痛而没有解决化学性疼痛的原因呢?为此,从2005年5月开始,我们将LDH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术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冲洗,对其术后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短期疗效 椎间盘内 冲洗 手术后 DISC 随机分组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学军 余恩念 马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2,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2 0 % ) ;而颈椎间盘突出作为始动环节引起的颈椎病 ,又是颈肩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 30 % )。近年来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其特点是 :创伤极其微小 ,只需将穿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2 0 % ) ;而颈椎间盘突出作为始动环节引起的颈椎病 ,又是颈肩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 30 % )。近年来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其特点是 :创伤极其微小 ,只需将穿刺针穿刺到病变椎间盘内 ,不需切皮凿骨 ;作用确切 ,穿刺针是在 C型臂 X光机的透视导引下置入的 ,能确保针尖准确到位 ,使药物、激光或电热能发挥充分的溶解、消除突出间盘的作用 ;起效迅速 ,药物、激光、电热能可使受突出间盘压迫刺激导致的神经炎症和缺血状态立刻得到改善 ,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在手术台上即明显减轻或消失 ;患者痛苦小 ,治疗过程患者几乎无痛感 ,一般不需注射局麻药 ;术后恢复快 ,一般术后数天即可出院。现将常用的微创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治疗 康复医师 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融合术 慢性腰痛 止痛药 存在 首先 失败
下载PDF
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消融时间与椎间盘内压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戎利民 张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75-1979,共5页
目的:研究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消融时间与椎间盘内压变化之间的量效关系,并观察消融后椎间盘髓核、终板形态学改变,探讨最佳的消融时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月龄的小型猪6只,平均体重22.5kg,雌雄不拘,选取L1-S1共6个椎间隙进行... 目的:研究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消融时间与椎间盘内压变化之间的量效关系,并观察消融后椎间盘髓核、终板形态学改变,探讨最佳的消融时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月龄的小型猪6只,平均体重22.5kg,雌雄不拘,选取L1-S1共6个椎间隙进行消融,按消融时间的长短分10个不同时段测定消融后椎间盘内压,找出消融时间/椎间盘内压变化曲线。于不同消融时段随机从动物活体取出单个完整椎间盘,对髓核及终板进行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动物正常椎间盘内压为(24.45±1.04)mmHg,椎间盘内压力符合正态分布,P>0.05。椎间盘内压随消融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消融70s后椎间盘内压达到平衡,70s后椎间盘内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显示消融后髓核组织出现空洞,消融至120s时软骨终板完整,未见明显损伤。结论:椎间盘内压测量可以作为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椎间盘内压变化的监测手段,椎间盘内压变化与消融时间存在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消融70s时椎间盘内压达到平台期,超过70s后椎间盘内压的减少不再明显,消融区域未见扩大,软骨终板未见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成形术 椎间盘内 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