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
被引量:
10
1
作者
唐冲
孙宇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提出可能的平山病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4例,女性1例,年龄13~37岁,平均19.3±3.9岁;...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提出可能的平山病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4例,女性1例,年龄13~37岁,平均19.3±3.9岁;发病年龄10~27岁,平均16.3±2.7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35.6±23.2个月。选取同期因急性颈痛就诊于我院且颈椎CT检查正常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4例,年龄11~26岁,平均19.5±4.3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O.05)。在GE-PACS系统上测量两组患者C3~T1左右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即在CT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上作被测椎体上缘的延长线,再结合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共同确定通过该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横断面)中点的矢状截面。并在该矢状面上作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延长线,上述延长线的夹角(钝角)即为椎间盘-关节突角。结果:每组患者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同节段左右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同节段左右侧数据合并后分析,两组患者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以C5为中心分布,即C3~C5的椎间盘-关节突角逐渐增大,C5~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逐渐减小.病例组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山病患者的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显著大于非平山病患者,提示平山病患者可能存在颈椎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导致其关节面偏向水平,由此引发的颈椎不稳定在乎山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病
椎间盘-关节突角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变化规律的相关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宇
唐冲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变化规律的相关性,探讨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在平山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其中男性44...
目的:通过分析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变化规律的相关性,探讨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在平山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其中男性44例(占97.8%),女性1例(占2.2%),年龄19.33~3.89岁(13~37岁),发病年龄16.33~2.73岁(10~27岁),病程35.64~23.24个月(1~120个月)。测量方法:在PACS系统上分别测量C3~Tl左右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即在CT的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上作被测椎体上缘的延长线,再结合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共同确定通过该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横断面)中点的矢状截面,并在该矢状面上作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延长线,上述延长线的夹角(钝角)即为椎间盘-关节突角。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单侧患病组和双侧患病组。观察二组病程、脊髓功能状况、脊髓损害水平,分析二组椎间盘-关节突角变化规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侧患病组的病程显著短于双侧患病组(P〈0.05),双侧患病组中同时发病组的病程显著短于相继发病组(P〈0.05)。单侧患病组的JOA17分、国内40分评分均高于双侧患病组,其中两组的国内40分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单侧患病组中.患侧C3-C7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大于健侧,其中C5、C6最为明显(P〈0.05);双侧患病组中,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没有差异,但是均大于单侧患病组中健侧的数值,其中C4、C5较显著。同时双侧患病组脊髓损害的节段以C4和C5为主。相对于单侧患病组,双侧患病组的上段颈椎稳定性更差,导致脊髓损害节段更高。结论:平山病双侧患病者的C4、C5椎间盘-关节突角较大,与其脊髓损害水平高、临床症状重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而单侧患病者,患侧C5、C6椎间盘-关节突角显著大于健侧,是导致脊髓损害主要集中在同侧C5和C6节段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病
椎间盘-关节突角
临床征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
被引量:
10
1
作者
唐冲
孙宇
潘胜发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提出可能的平山病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4例,女性1例,年龄13~37岁,平均19.3±3.9岁;发病年龄10~27岁,平均16.3±2.7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35.6±23.2个月。选取同期因急性颈痛就诊于我院且颈椎CT检查正常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4例,年龄11~26岁,平均19.5±4.3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O.05)。在GE-PACS系统上测量两组患者C3~T1左右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即在CT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上作被测椎体上缘的延长线,再结合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共同确定通过该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横断面)中点的矢状截面。并在该矢状面上作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延长线,上述延长线的夹角(钝角)即为椎间盘-关节突角。结果:每组患者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同节段左右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同节段左右侧数据合并后分析,两组患者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以C5为中心分布,即C3~C5的椎间盘-关节突角逐渐增大,C5~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逐渐减小.病例组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山病患者的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显著大于非平山病患者,提示平山病患者可能存在颈椎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导致其关节面偏向水平,由此引发的颈椎不稳定在乎山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平山病
椎间盘-关节突角
发病机制
Keywords
Hirayama disease
Disc
-
facet angle
Pathogenesi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变化规律的相关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宇
唐冲
潘胜发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文摘
目的:通过分析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变化规律的相关性,探讨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在平山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其中男性44例(占97.8%),女性1例(占2.2%),年龄19.33~3.89岁(13~37岁),发病年龄16.33~2.73岁(10~27岁),病程35.64~23.24个月(1~120个月)。测量方法:在PACS系统上分别测量C3~Tl左右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即在CT的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上作被测椎体上缘的延长线,再结合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共同确定通过该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横断面)中点的矢状截面,并在该矢状面上作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延长线,上述延长线的夹角(钝角)即为椎间盘-关节突角。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单侧患病组和双侧患病组。观察二组病程、脊髓功能状况、脊髓损害水平,分析二组椎间盘-关节突角变化规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侧患病组的病程显著短于双侧患病组(P〈0.05),双侧患病组中同时发病组的病程显著短于相继发病组(P〈0.05)。单侧患病组的JOA17分、国内40分评分均高于双侧患病组,其中两组的国内40分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单侧患病组中.患侧C3-C7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大于健侧,其中C5、C6最为明显(P〈0.05);双侧患病组中,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没有差异,但是均大于单侧患病组中健侧的数值,其中C4、C5较显著。同时双侧患病组脊髓损害的节段以C4和C5为主。相对于单侧患病组,双侧患病组的上段颈椎稳定性更差,导致脊髓损害节段更高。结论:平山病双侧患病者的C4、C5椎间盘-关节突角较大,与其脊髓损害水平高、临床症状重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而单侧患病者,患侧C5、C6椎间盘-关节突角显著大于健侧,是导致脊髓损害主要集中在同侧C5和C6节段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平山病
椎间盘-关节突角
临床征象
作用机制
Keywords
Hirayama disease
Disc
-
facet angle
Clinical appearance
Mechanism.
分类号
R746.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
唐冲
孙宇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变化规律的相关性
孙宇
唐冲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