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方法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新伟 邓明高 +5 位作者 陈德玉 袁文 鲍达 郭永飞 贾连顺 赵定麟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术中不同撑开技术对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影响。方法  1995 .7— 2 0 0 1.3月间施术的颈椎病患者 5 4例 ,按照术中椎间隙牵开方法的不同分为徒手牵开组、Cage牵开组及牵开器牵开组等三种。分别测量各组术...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术中不同撑开技术对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影响。方法  1995 .7— 2 0 0 1.3月间施术的颈椎病患者 5 4例 ,按照术中椎间隙牵开方法的不同分为徒手牵开组、Cage牵开组及牵开器牵开组等三种。分别测量各组术前、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值 ,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牵开器牵开法及Cage牵开法较徒手牵开法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增加值大 ,且具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术中牵开技术可影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的恢复 ,牵开器牵开法对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生理曲度 椎间高度 颈前路减压术 椎间隙牵开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