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5/S1椎间孔内韧带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庆豪 史本超 +1 位作者 钟恩意 丁自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L5/S1椎间孔内韧带的形态、分布规律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取5具防腐和5具新鲜冰冻正常成人腰骶部标本(年龄42-80岁,平均51岁)。仔细剔除脊柱周围的软组织,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脊柱。找出L5/S1神经根并沿椎间孔小心去除周... 目的:探讨L5/S1椎间孔内韧带的形态、分布规律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取5具防腐和5具新鲜冰冻正常成人腰骶部标本(年龄42-80岁,平均51岁)。仔细剔除脊柱周围的软组织,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脊柱。找出L5/S1神经根并沿椎间孔小心去除周围脂肪和筋膜等软组织。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韧带的形态、走行、起始位置及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其长度、宽度及直径或厚度。用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法分析对比不同类型韧带的组织学类型。结果:在20个L5/S1椎间孔内共发现215条韧带,其中条带形90条,条索形125条;连接神经根到横突或椎间孔内壁的放射状韧带181条(84.2%),连接椎间孔周围组织横跨在椎间孔内的横跨状韧带34条(15.8%);放射状韧带出现率与横跨状韧带出现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3.928,P=0.000)。在L5/S1椎间孔内口(73条,34.0%)、中间(102条,47.4%)及外口(40条,18.6%)区域均有分布。韧带长度多变,为1.43-19.01mm;厚度最厚处达3.46mm。光镜下,HE染色提示椎间孔内韧带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且部分韧带内包含小血管组织,Masson三色法染色提示椎间孔内韧带由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少量的弹性纤维构成。放射状韧带与横跨状韧带组织学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L5/S1椎间孔内韧带主要分为条带形和条索形两种形状。椎间孔内放射状韧带比横跨状韧带出现率高。经骶骨裂孔硬膜外腔导管粘连松解术前应掌握其分布规律并在术中辨别并予以正确松解,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韧带 L5/S1 硬膜外腔导管松解
下载PDF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尚礼 顾洪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韧带 解剖 腰腿痛
下载PDF
椎间孔韧带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韧带松解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韧带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侧隐窝阻... 目的探讨椎间孔韧带松解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韧带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侧隐窝阻滞保守治疗。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JOA腰痛疾患疗效、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3、6个月的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6个月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韧带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韧带松解术 侧隐窝阻滞术 JOA腰痛疾患疗效
下载PDF
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张国平 +2 位作者 张宇宸 任立中 吕亚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研究组行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 目的:探讨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研究组行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对照组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D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JOA改善率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颈部疼痛,改善脊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神经根型颈 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孔切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颈椎椎间孔外口区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强 范磊 +4 位作者 李晓彬 蔡腾 赵健军 赵庆豪 刘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对颈椎C_(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_(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 目的对颈椎C_(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_(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结果在100个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252个椎间孔外韧带。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放射型韧带236个(93.7%)和横跨型韧带16个(6.3%)两种。放射型韧带将神经根连接到周围结构,可分为上方韧带(25.0%),下方韧带(60.2%),前方韧带(6.3%)和后方韧带(8.5%);横跨型韧带与神经根相垂直并横跨于神经根上,其中,横跨型韧带在C_(4~5)节段最为常见,在C_(4~5)节段的平均长度为横跨型韧带长度为(8.12±1.38)mm(6.28~9.93 mm),厚度最厚可达1.04 mm,每个颈椎椎间孔最多只有一条横跨型韧带。结论椎间孔外韧带是椎间孔正常的生理结构,可能与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麻痹的发生有关。在颈椎减压术后,横跨型韧带可能是造成神经根卡压而引起神经损伤的潜在原因之一。而放射型韧带可以限制脊神经移位,可能因此牵拉神经引起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外韧带 解剖 神经卡压
下载PDF
L5~S1椎间孔韧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庆豪 吕海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前,脊柱微创手术是一个新兴的、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正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脊柱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性不被破坏、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患者住院时间短和节约资源,... 目前,脊柱微创手术是一个新兴的、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正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脊柱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性不被破坏、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患者住院时间短和节约资源,疗效满意等优点,深受欢迎。但是仍有部分病人手术后效果不佳,一些学者认为术后并发症部分可能和椎间孔内韧带有关。充分了解椎间孔内韧带结构对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韧带 脊柱微创手术 术后并发症 外科医生 脊柱稳定性 手术后效果 外科手术 脊柱疾病
下载PDF
胸椎椎间孔外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儒森 赵庆豪 +4 位作者 赵健军 朱炜嘉 马润洵 黎庆初 刘则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 目的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结果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结论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外韧带 T112 解剖 非中线疼痛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椎间孔区韧带术中观察
8
作者 杨保家 何建荣 张明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通过术中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间孔区韧带结构,分析病理情况下椎间孔区韧带结构改变与腰腿痛的相关性,为椎间孔区减压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0例,在开放性后入路减压手术... 目的通过术中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间孔区韧带结构,分析病理情况下椎间孔区韧带结构改变与腰腿痛的相关性,为椎间孔区减压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0例,在开放性后入路减压手术时常规行椎间孔区探查,其中42例腰椎间孔狭窄患者进行直视下观测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学特征及与神经根的解剖关系。结果术中观测到椎间孔内口区韧带主要由黄韧带和关节囊韧带组成,椎间孔外口区韧带主要由体横韧带、橫孔韧带和横突间韧带组成。椎间孔区韧带复合体形如拱桥,个体间大小、厚薄及形态差异较大;在椎间失稳和滑脱等情况下,韧带复合体出现肥厚、增生及钙化等病理改变导致神经根卡压。结论病理情况下,椎间孔区韧带复合体常出现肥厚、增生、钙化并伴有栓系作用,导致椎间孔内正常的解剖空间结构改变,椎间孔韧带可能会导致神经根卡压而引起患者出现腰腿痛症状。在椎管减压术中,需常规探查椎间孔区出口神经根,并沿神经背侧松解韧带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孔区韧带 腰腿痛 减压手术
下载PDF
后路椎板间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9
作者 李展振 龙亨国 +4 位作者 祝海炳 危立军 刘志安 洪文跃 明文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16例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81.4%...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16例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81.4%,未出现脊髓损伤、颈椎不稳及术后鹅颈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间减压黄韧带切除术是治疗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要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颈椎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 后路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术 影像学检查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00例
10
作者 张春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囊 关节面 理筋 推法 神经根 旋转复位法 阔筋膜张肌 椎间韧带 足太阳经 无菌性炎症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治疗
11
作者 洪云飞 康智 +1 位作者 杜志军 王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方式的改进,尽可能减少中远期并发症.方法:手术采用棘旁入路,避免损伤棘上韧带,切除椎间黄韧带后,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之后,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结果:本组106例随访1~7...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方式的改进,尽可能减少中远期并发症.方法:手术采用棘旁入路,避免损伤棘上韧带,切除椎间黄韧带后,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之后,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结果:本组106例随访1~7年,平均3年.优75例(50%),腰腿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良22例(34%),偶感腰及腿部酸痛不适,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可9例(13%),仍感腰腿轻痛,较术前有进步.优良率91.5%.结论:在处理突出的椎间盘同时,积极地行侧隐窝扩大术,对预防日后继发性侧隐窝狭窄对神经根的卡压,提高手术远期疗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侧隐窝狭窄 手术方式 韧带
下载PDF
临床治愈强直性脊椎炎1例
12
作者 范爱民 高贵民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9-39,共1页
强直性脊椎炎(以下简称A·S)是由免疫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疾病,由于本病的病理过程比较复杂,临床治愈有很大困难。笔者通过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以中医辨证治疗A·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治愈1例与同道探讨如下。 患者男 27岁... 强直性脊椎炎(以下简称A·S)是由免疫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疾病,由于本病的病理过程比较复杂,临床治愈有很大困难。笔者通过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以中医辨证治疗A·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治愈1例与同道探讨如下。 患者男 27岁,患A·S1年余,症见骶髂关节、髋关节及髂前肌疼痛,腰骶部僵硬,椎间韧带僵疼,活动困难,近半年来伴有持续低热,心烦失眠等阴虚内热症,查体:面色灰暗,轻度贫血病容,下肢伸直位,屈髋不能,腰呈板状,活动严重受限。实验室检查:Hb115g/L、WBC7.0×10<sup>9</sup>/L、ASO≤250U、RF(-)、EsR 46mm/H、HIA-B<sub>27</sub>(+)、CD<sub>3</sub><sup>+</sup>82%、CD<sub>4</sub><sup>+</sup>58%、CD<sub>8</sub><sup>+</sup>22%、CD<sub>4</sub><sup>+</sup>/CD<sub>8</sub><sup>+</sup>=2.6:1。X线示:双侧骶髂关节界线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 临床治愈 中医辨证治疗 骶髂关节 阴虚内热 毛青藤 实验室检查 椎间韧带 髋关节
全文增补中
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13
作者 李选 郁万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553-1555,156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对脊椎进行CT检查的患者400例,比较不同年龄段稳定性脊柱(对照组)与不稳定性脊柱(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脊柱节段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对脊椎进行CT检查的患者400例,比较不同年龄段稳定性脊柱(对照组)与不稳定性脊柱(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脊柱节段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观察椎板下棘的形态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结果椎板下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年龄越大,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越大(P<0.05);椎板下棘均出现于T11~L5,出现率较高段为T 11、T12、L1及L5处;脊柱不稳定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脊柱稳定组(P<0.05);椎板下棘的边缘位置与椎间黄韧带外侧缘相一致。结论通过对脊椎进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斜位重建及三维图像重组,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椎板下棘的形态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椎板下棘的形成可能与脊椎的退行性变、脊柱的应力作用以及韧带骨化及受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下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韧带 脊柱
下载PDF
联合组织瓣植回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4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联合组织瓣植回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选取66例患者,男25例,女41例,年龄53-81岁,平均67岁。将部分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椎板上骨膜保留,于病变节段下一椎间隙切断棘... 目的:探讨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联合组织瓣植回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选取66例患者,男25例,女41例,年龄53-81岁,平均67岁。将部分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椎板上骨膜保留,于病变节段下一椎间隙切断棘上-棘间韧带,用低速电动磨钻或骨凿,在关节突关节内侧,由下向上沿椎板矢状位全层楔形截骨,直至整个病变节段,向上牵开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常规进行椎管减压,棘突椎板联合组织瓣植回术。结果:66例均得到随访,最长7年,最短8个月,平均46个月。总优良率89.3%。结论:本术式增加椎管矢状径,扩大椎管容积,有利于减压。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联合组织瓣植回形成生理管性结构,恢复了脊柱三柱的稳定性,既防止硬膜与组织间瘢痕组织增生形成的医源性椎管狭窄,又防止脊柱后柱失稳。显露范围广、椎管减压彻底,使椎管重新成形,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及棘上-棘韧带联合组织瓣植回 管成形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下载PDF
下腰椎椎间孔内韧带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钱宇 范顺武 +2 位作者 顾传龙 方向前 胡月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关键词 下腰 孔内韧带 形态学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自己动手防治颈椎病
16
作者 熊晓芊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4-44,共1页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4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近1/3受其困扰,并且由于人们工作学习负担的加重,该病受累人群尚有年轻化趋向。颈椎病表现较为复杂,可有颈痛、腰背痛、肩痛、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尤以肩颈疼痛最为常见。理想的防治颈...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4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近1/3受其困扰,并且由于人们工作学习负担的加重,该病受累人群尚有年轻化趋向。颈椎病表现较为复杂,可有颈痛、腰背痛、肩痛、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尤以肩颈疼痛最为常见。理想的防治颈椎病对策强调发拥人体自身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患于未然或有效阻断病情进展的目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颈部经路,从而自已完成对颈椎的保健和康复,是有相当效果也相当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 肢体麻木无力 调和气血 腰背痛 颈痛 肩颈 平衡阴阳 姿势训练 不良姿势 椎间韧带
原文传递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facet joints and interspinous ligaments
17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叶细胞 椎间韧带 增生
原文传递
玩麻将会诱发多种疾病
18
《新农业》 1997年第12期16-16,共1页
玩麻将会诱发多种疾病1.脑溢血。玩麻将时,人们自始至终处于思忧喜惧等情绪变化之中。无论得失均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溢脉外。2.胃病。玩麻将常使正常吃饭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饮食失调,胃分泌功能紊乱,胃粘膜充... 玩麻将会诱发多种疾病1.脑溢血。玩麻将时,人们自始至终处于思忧喜惧等情绪变化之中。无论得失均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溢脉外。2.胃病。玩麻将常使正常吃饭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饮食失调,胃分泌功能紊乱,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3.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疾病 麻将 神经衰弱 肌劳损 椎间韧带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变化 过度紧张 饮食失调 慢性中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