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5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支架成形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和顺 刘会生 +1 位作者 周增超 刘铁艳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6期2199-2200,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20例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全组20例患者狭窄病变42处,其中18例患者各2处病变,2例...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20例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全组20例患者狭窄病变42处,其中18例患者各2处病变,2例患者各3处病变。18例患者共植入血管内支架38枚;2例各2处狭窄病变患者支架植入未成功。血管平均狭窄率由治疗前82.6%降至治疗后8.4%。支架植入后12个月时复查头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法(CTA)或头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15例患者未见狭窄复发,后循环缺血症状改善,未见新发脑梗死;发生支架再狭窄3例(6枚支架),支架再狭窄率15.8%,其中2例患者有明显的后循环缺血症状和脑梗死。全组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改善后循环的缺血状况,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敏 郭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患者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组合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患者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组合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进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B量表评级、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更好地恢复面神经功能,二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顽固性面瘫 推拿 针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赵娟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盱眙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VBIV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 目的分析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盱眙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VBIV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眩晕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证、次证、舌苔脉象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管搏动指数、内皮素-1水平、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缓解疾病所致眩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倍他司汀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基于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玲 王雷 +2 位作者 刘伯辉 范鹏 张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ulligan手法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ulligan手法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93例。Mulligan手法组采用Mulligan手法进行治疗,联合针刺组在Mulligan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颈椎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47%(86/93),高于Mulligan手法组81.72%(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及椎动脉、基底动脉阻力指数(RI)、现有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数指数(PR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针刺组低于Mulligan手法组(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Vm)、颈椎右侧屈、右旋转、左侧屈、左旋转度数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针刺组高于Mulligan手法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助于调节患者机体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颈椎活动度,降低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针刺 Mulligan手法 疼痛 动脉-动脉 血流 活动度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俊花 姜晓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平衡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评分及HWBV、PV、E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越 黄晴 +1 位作者 练丹 陈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184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CD、颈动脉超声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以CTA为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184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CD、颈动脉超声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以CTA为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0.40~0.75为一致性良好)。结果共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545条,其中左侧椎动脉181条、右侧椎动脉180条、基底动脉184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73.74%、84.78%、78.16%,特异度分别为82.93%、85.23%、91.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91%、85.71%、89.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34%、84.27%、82.4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程度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622 4、0.619 8、0.704 8。结论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能有效筛查椎-基底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动脉 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动脉超声
下载PDF
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狭窄与缺血发作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1
7
作者 袁建新 倪立新 +1 位作者 黄燕冰 侯小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危险信号,但它又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基础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对125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危险信号,但它又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基础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对125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狭窄与临床缺血发作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狭窄 中老年人 发作 缺血 -动脉供血不足 后循环脑梗死 全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郁芳 蒋初明 +5 位作者 李冬华 叶容臻 李宇东 李燕 张静 缪中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692-696,共5页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治疗。结果25例患者成功植入28枚球囊支架,其中BMS15枚,DES13枚。植入椎动脉支架25枚,基底动脉支架3枚(其中2枚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经溶栓后植入)。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81.4%(50%~95%)降低到6.3%(0%~15%)。22例经2~36个月临床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3例失访。1例患者植入1枚BMS后9个月症状复发,DSA复查发现支架再狭窄达50%,患者拒绝继续治疗;1例患者植入1枚DES后35d出现急性血栓闭塞,经急诊再植入1枚DES后血管开通良好。余20例超声复查支架通畅,未见明确狭窄,未见卒中及脑缺血发作。随访22例中19例(86.4%)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3例(13.6%)部分缓解。结论BMS与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DES降低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优于BMS金属裸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血管成形术 -动脉 狭窄 闭塞
下载PDF
MSCTA评价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新建 许开喜 +7 位作者 马先军 李乐军 田维良 周振江 王金 徐敏 左涛生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进行评价。方法:对20例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者(梗死组8例,无梗死组12例)行头颈部MSCTA检查。结果:20例椎-...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进行评价。方法:对20例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者(梗死组8例,无梗死组12例)行头颈部MSCTA检查。结果:20例椎-基底动脉各段狭窄程度≥70%的患者中,8例梗死组中2例有侧支循环,占25%,6例无侧支循环,占75%。12例无梗死组中9例有侧支循环,占66.7%,3例无侧支循环,占33.3%。前循环的侧支循环有1例参与血供,6例通过软脑膜支吻合代偿。结论:MSCTA评估后循环缺血的椎-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可以为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制订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动脉 狭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敬伟 徐运 +3 位作者 黄玉杰 朱文斌 管得宁 孟芳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症状性 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 血管搭桥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神经介入技术
下载PDF
复杂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令强 张之营 +1 位作者 缪中荣 焦力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复杂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5例复杂性多发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一侧椎动脉闭塞4例,另1例双侧椎动脉...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复杂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5例复杂性多发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一侧椎动脉闭塞4例,另1例双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治疗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4例,另1例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多发重度狭窄。狭窄率80%~95%,狭窄段长度10~20mm。支架植入手术全部成功,血管残余狭窄均小于20%,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全部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均消失。本组5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分别行DSA检查随访,均未发现再狭窄,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重度狭窄 支架
下载PDF
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华 兰昊 郝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66/69)高于对照组85.51%(59/69)(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血浆ET-1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CV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血浆ET-1、CGRP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葛汤 温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疗效 -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慧 李卫萍 +2 位作者 王韦 熊文峰 赵宝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特征及准确性。方法对35例疑有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应用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经枕窗检查椎-基底动脉,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 35...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特征及准确性。方法对35例疑有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应用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经枕窗检查椎-基底动脉,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 35例患者DSA检出椎-基底动脉狭窄29支,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检出椎-基底动脉狭窄24支。与DSA检查对照,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敏感性为79.31%,特异性为98.68%,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92.59%。结论 TCS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能有效评估颅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可以作为大部分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的首选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经颅 -动脉 狭窄 闭塞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圣华 李军荣 +4 位作者 余艳华 沈鑫 陈来明 陈季南 王小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对3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段进行支架成形术。结果34例患者共放置36枚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DSA示狭窄段...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对3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段进行支架成形术。结果34例患者共放置36枚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DSA示狭窄段全部成形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椎-基底动脉狭窄段狭窄程度从术前的(78.3±6.2)%降至(3.6±4.2)%。随访6~38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31例,明显改善2例,复发1例。未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后循环供血系统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成形
下载PDF
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坤 马宁 +1 位作者 缪中荣 赵性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8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 目的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中狭窄位于基底动脉17例,颅内椎动脉25例。结果本组41例成功置入支架,1例因支架无法到位而未能完成手术,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7.6%(41/42)。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41),其中,卒中率为2.4%(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2.4%(1/41),无死亡病例。对41例手术成功患者临床随访2~8个月,效果良好,无新发卒中及TIA发作病例。结论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Apollo支架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TEG在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胜 高丽丽 廖远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186-2190,共5页
目的比较运用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 目的比较运用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例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qd)、氯吡格雷片(75 mg/d,qd)口服。术后根据TEG参数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调整组(53例),未进行调整的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16例)。调整组中,男43例,女10例,年龄(68.53±11.43)岁;根据TEG参数结果是否达标进行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若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未达标,将阿司匹林肠溶片更换为吲哚布芬片(100 mg,bid)或西洛他唑片(100 mg,bid);若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未达标,将氯吡格雷片更换替格瑞洛片(90 mg,bi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8.50±9.28)岁;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术后6个月内缺血、出血、支架内再狭窄、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CHOL、HDL-C、LDL-C、TG、Cr、UA、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均无死亡事件发生;调整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8.87%(10/53)、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7.55%(4/53),均低于对照组的68.75%(11/16)、31.25%(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4、P<0.001,χ^(2)=4.177、P=0.041);调整组发生1例(1.89%)脑出血,对照组无发生脑出血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运用TEG结果指导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较常规标准治疗临床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动脉支架植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行腔内支架成形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富强 张天 +6 位作者 杨友松 陈加源 罗永杰 吴文斌 余能伟 曾宪容 董凌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腔内支架成形术 锁骨下动脉狭窄 -动脉 动脉狭窄 支架技术 冠状动脉 一次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老年小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及其程度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志可 赵传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小脑梗死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情况及其狭窄程度。方法老年小脑梗死患者38例。在患者的MRI图像上确定小脑动脉供血责任区并将小脑梗死分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梗死、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小脑上动脉(SCA)梗死...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小脑梗死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情况及其狭窄程度。方法老年小脑梗死患者38例。在患者的MRI图像上确定小脑动脉供血责任区并将小脑梗死分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梗死、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小脑上动脉(SCA)梗死三种类型。对38例患者实施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观察其椎动脉、基底动脉是否有狭窄;根据北美症状性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助组制定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标准判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38例老年小脑梗死患者中,PICA梗死23例、AICA梗死5例、SCA梗死10例;发现椎动脉狭窄22例、基底动脉狭窄5例、椎-基底动脉共同狭窄11例。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共同狭窄的患者中,轻中度狭窄者分别为4、2、2例,重度闭塞者分别为18、3、9例;PICA梗死、AICA梗死、SCA梗死的患者中,有椎动脉狭窄者分别为18、1、3例,PICA梗死与AICA梗死、SCA梗死者相比,P均<0.05;PICA梗死、AICA梗死、SCA梗死的患者中,发生基底动脉狭窄者分别为2、1、2例,发生椎-基底动脉共同狭窄者分别为3、3、5例。PICA梗死、AICA梗死、SCA梗死的患者中,椎-基底动脉轻中度狭窄的病变血管分别为5、3、5条,重度闭塞的病变血管分别为39、5、10条,PICA梗死与AICA梗死、SCA梗死相比,P均<0.05。结论老年小脑梗死的常见类型是PICA梗死;老年小脑梗死患者常见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以重度闭塞为主;PICA梗死患者常见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以重度闭塞为主;AICA梗死、SCA梗死患者常见椎-基底动脉共同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脑梗死 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下载PDF
Neuroform自膨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逄锦峰 赵长福 +6 位作者 张爱荣 丁照义 支兴龙 张鸿祺 王雪鹏 宁显宾 张鹏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10369-10372,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内科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效,男24例,女13例,年龄49...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内科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效,男24例,女13例,年龄49-72岁,平均64岁。均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接受了Neuroform颅内专用支架治疗。结果:全部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技术成功率达100%,37例患者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个月。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同时置入2枚支架,其中双侧椎动脉狭窄1例,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2例。1例患者术后3d,因未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后完全恢复。支架置入后电话及门诊随访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尚未有病情加重回报。结论:Neuroform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提高了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自膨式样支架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
作者 施辉秋 洪一帆 蔡楚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诊断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 目的: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诊断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置入40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00%;随访期间均无发生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事件,21例患者完成脑血管造影或CTA复查,支架内再狭窄率23.80%;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00%;不同mori分型和不同血管部位比较中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动脉 重度狭窄 支架成形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