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1
作者 于逢春 丁秀 +1 位作者 张玉焕 张晓君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VB!TIA)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关系。方法将28例VB-T-A患者分为夜间频发VB!TIA组及非夜间频发VB!TIA组,于急性期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PSG)的监测,并对SAS进行诊断与分级,用t检验及!2检验比较SAS...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VB!TIA)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关系。方法将28例VB-T-A患者分为夜间频发VB!TIA组及非夜间频发VB!TIA组,于急性期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PSG)的监测,并对SAS进行诊断与分级,用t检验及!2检验比较SAS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8例监测结果显示SAS26例(92.8%),正常2例(7.1%)。其中夜间频繁发作组中、重度SAS12例(80%),轻度SAS3例(20%);而非夜间频繁发作组中、重度SAS1例(7.7%),轻度10例(76.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B!TIA患者SAS常见,尤其是夜间频繁发作的VB!TIA患者,SAS的程度重。因此,SAS与VB!TIA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下载PDF
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窦晓光 丁亮吾 赵军伟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解郁方治疗。经治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R)、脑平均血流量(Qmean)]情况、脑氧代谢[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脑静脉血氧饱和度(Cjv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血清细胞核因子κB(NF-κB)、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水平,并随访1年后统计复发、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Qmean高于对照组,R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SjvO_(2)、CjvO_(2)高于对照组,CaO_(2)、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F-κB、RBP4、IGFBP-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TIA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TIA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有助于维持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可降低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化痰解郁方 -动脉血流 脑氧代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家族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巍 王朝霞 +3 位作者 李建红 刘冉 黄一宁 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退。对其进行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分析和腓肠神经病理检查 ,并调查其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发病情况。家族中连续 3代有 7例发病 ,两性均累及 ,发病年龄在 40~ 50岁之间 ,均反复出现头晕、卒中和痴呆 ,症状呈阶梯性加重。结果  MRI检查显示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及脑室旁白质出现多发腔隙性低密度灶 ,白质疏松 ,累及双侧颞极。腓肠神经活检发现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变性 ,其表面出现大量的颗粒样嗜锇性物质沉积。Notch3基因检查显示 R60 7C突变。结论  CADASIL可以主要表现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和痴呆 ,其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含有小动脉的腓肠神经超微病理检查可能更有利于此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临床表现 CADASIL家族 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辉飞 谢波 +2 位作者 秦理 赵进和 张长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药物起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川芎嗪能够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有效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血液流变学稳定,对患者临床缓解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5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司一民 毛滨生 +4 位作者 张虹 张昕 曹燕滔 吴小苏 刘燕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00-301,共2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被患者及医生重视.我们对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做了代D及有关影像学检...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被患者及医生重视.我们对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做了代D及有关影像学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 影像学 眩晕 MRI CT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干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岚 武绍远 董曼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干梗死 -动脉系统 脑血管疾病 局灶性 治疗时间窗 视网膜功能 诊断和治疗 超早期
下载PDF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磊 于学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4-16,共3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供血不足引起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个症候群[1]。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平衡失调,也可有景物旋转感,并且多数情况下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供血不足引起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个症候群[1]。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平衡失调,也可有景物旋转感,并且多数情况下眩晕是最先出现而又最后消失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眩晕 开窍升阳
下载PDF
电项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滕秀英 周志伟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项针组)19例和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组)19例,治疗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项针组)19例和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组)19例,治疗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15天。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对两组患者眩晕的发作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电项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优于普通针刺组73.68%,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程度、眩晕频率及持续时间等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电项针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项针 头针 -动脉系统短暂缺血 眩晕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许航 杜大勇 李元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9-1039,共1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系统 短暂缺血发作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血管内介入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系统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万铭 祝河忠 潘庆敏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片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院经彩色经颅多普勒确诊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84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片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院经彩色经颅多普勒确诊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84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倍他司汀片口服,每次1片,2次/d。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口服,每次150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体征、脑血流图、血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39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8例)(x^2=8.92,P<0.05)。(2)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3)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7.14%(3倒)。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16.7%(7例),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司汀片应用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疗效稳定,安全,耐受性佳等优势,较丁咯地尔在该病治疗中具有更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缺血发作 眩晕 培他司汀
下载PDF
通心络对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亦 王贤慧 宋丽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分析通心络对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8例,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降压、降糖、降脂,... 目的分析通心络对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8例,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降压、降糖、降脂,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4,P=0.0047)。结论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上加服通心络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血液流变学 -动脉短暂性脑缺血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听觉诱发电位变化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竹娟 李黔宁 +1 位作者 郑健 赵炳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BAEP检测。结果: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BAEP检测。结果: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BAEP异常率为78.8%,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波形异常,Ⅰ波、Ⅴ波波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Inter peaklatency,I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BAEP有助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诊断,且可作为病变定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滋肾活血熄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茂刚 杨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熄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川芎嗪片对照组(30例)和滋肾息风活血治疗组(30例),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熄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川芎嗪片对照组(30例)和滋肾息风活血治疗组(30例),治疗组予滋肾活血熄风汤,对照组予川芎嗪片,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53.3%(P<0.01);两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滋肾活血熄风综合治疗VB-TIA较单用活血化瘀药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活血熄风汤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肾虚血瘀型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5例临床特征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玲华 李爱玲 +1 位作者 秦安华 陈伟伟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17-317,共1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此,重视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治疗和护理,对防止其演变为完全性卒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特征 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鹏 宿少华 王俊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3221-3222,共2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颅内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VA、B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脑供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系TIA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通心络胶囊 -动脉
下载PDF
冬季与夏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明升 李薇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探讨冬、夏季节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AS-TIA)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别。方法225例VBAS-TIA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冬季组(134例)和夏季组(91例),比较组间的性别、年龄和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的例数;比较组... 目的探讨冬、夏季节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AS-TIA)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别。方法225例VBAS-TIA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冬季组(134例)和夏季组(91例),比较组间的性别、年龄和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的例数;比较组间的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颈部血管血流速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AS)、重度狭窄、椎动脉迂曲/纤细的例数。结果与冬季组比较,夏季组患者的年龄较轻、男性和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例数均较少(P<0.05);伴发糖尿病、心脏病的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冬季组比较,夏季组患者的血压、颈部血管血流速度以及AS、重度狭窄、椎动脉迂曲/纤细的例数均较少(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季节因素可能影响着不同时期VBAS-TIA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发作 短暂 动脉供血不足 季节 冬季 夏季
下载PDF
推针手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花 赵霞 《中医研究》 2010年第10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推针手法 -动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志慧 张艳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0例予拜阿司匹林;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并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0例予拜阿司匹林;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并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入院时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异常,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缓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通心络胶囊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静 李华 苏俊红 《农垦医学》 2006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探讨其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对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听觉p300测试。结果:病例组P30...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探讨其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对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听觉p300测试。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波幅较正常对照组降低;2.病例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即刻记忆和注意计算两个分项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认知功能 P300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郝树森 李军 +4 位作者 张丽英 马娟春 陈稚丽 常宁 高连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3779-3780,共2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常见临床症状为眩晕,发作急骤,临床表现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急切要求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因此,探讨快速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的药物非常必要。现将我院2010...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常见临床症状为眩晕,发作急骤,临床表现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急切要求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因此,探讨快速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的药物非常必要。现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8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