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
1
作者 关颖 刘广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324例急性脑梗死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324例急性脑梗死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1)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的31.2%。(2)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最常见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吸烟、心脏病史等。各个危险因素在不同梗死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心房颤动的比例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根据TOAST分型,最常见的病因为大动脉硬化性,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4)常见症状和体征依次为肢体无力、头晕/眩晕、构音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眼震、偏盲,吞咽困难/饮水呛咳。(5)好发部位是脑桥,其次为延髓、小脑、颞枕叶、丘脑、基底动脉尖、中脑,多发梗死较常见。(6)大脑后动脉狭窄最常见,其次是椎-基底动脉多发狭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中伴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不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且NIHSS评分更高。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具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危险因素;常见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桥脑是其好发部位;肢体无力、头晕/眩晕是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典型的交叉症状或体征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中较少见。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症状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颈内动脉系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9
2
作者 沈健 白青科 +6 位作者 赵振国 赵晓晖 陆练军 朱玉萍 周媛 陈娟 杨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 d、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发生。结果 <4.5 h组与4.5~9 h组各时间点NIHSS、BI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h组与4.5~9 h组各有1例非症状性脑出血。90 d时,<4.5 h组mRS评分预后良好7例(53.85%);4.5~9 h组6例(46.15%),两组预后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4.5 h时间窗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3
作者 顾亮亮 张保朝 付国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溶栓治疗时间窗分为〈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溶栓治疗时间窗分为〈4.5 h组和4.5~9 h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脑出血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4 d、30 d、90 d时〈4.5 h组和4.5~9 h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90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90 d,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5 h组和4.5~9 h组BI评分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0%(1/25)、8.0%(2/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发病9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脉系统 静脉溶栓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方丽丽 邬志锋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96例,以治疗时间窗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96例,以治疗时间窗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h)及试验组(4.5~9h),每组4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效果、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0.5、1、3个月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并发症产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4%),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将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窗控制在4.5~9h,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纪叶 曹端华 +5 位作者 韩敬哲 王婷婷 吴丹丹 王文峰 李锦 司志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7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观察组)31例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例(梗死组)、166例未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未梗死组):和100...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7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观察组)31例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例(梗死组)、166例未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未梗死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CAU)、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内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和平均血流速度(Vean),分析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其差值与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急性期椎动脉内径、椎动脉PSV、椎动脉EDV、椎动脉Vean、基底动脉PSV、基底动脉EDV、基底动脉Vea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椎动脉内径、椎动脉PSV、椎动脉EDV、椎动脉Vean、基底动脉ED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期与急性期比较椎动脉内径、椎动脉PSV、椎动脉EDV、基底动脉EDV显著增加(P<0.05)。梗死组椎动脉内径、椎动脉PSV、椎动脉EDV、基底动脉EDV及其恢复期与急性期差值均明显小于未梗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椎动脉PSV差值、基底动脉EDV差值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独立相关(P<0.001)。结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持续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是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前庭周围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姜永宁 宋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7期132-132,共1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64例,按照溶栓时间窗分为两组,观察组(<4.5 h)患者36例,对照组(4.5~9 h)患者28例,行rt-PA静脉溶栓后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64例,按照溶栓时间窗分为两组,观察组(<4.5 h)患者36例,对照组(4.5~9 h)患者28例,行rt-PA静脉溶栓后比较康复效果。结果在溶栓前及溶栓后1 d、14 d、3个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 d、14 d、3个月评分无差异(P>0.05),mRS评分分别为(1.52±0.65)、(1.49±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 h内溶栓与4.5~9 h溶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脑梗死时间介于4.5~9 h的患者,仍需积极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动脉 时间窗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荣增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6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于不同时间窗实施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溶栓治疗时间窗;对照组(4... 目的探讨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于不同时间窗实施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溶栓治疗时间窗;对照组(41例):于<4.5h展开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1例):于4.5~9h展开rt-PA静脉溶栓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分别实施BI(Barthel指数)评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以及mR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就评分结果以及脑出血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在BI评分以及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同对照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各时间段BI评分以及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mRS评分为(1.82±1.55)分,对照组为(1.69±1.21)分,同对照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mRS评分对比,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33,P>0.05);对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同对照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脑出血发生率(2.44%)对比,观察组(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0,P>0.05)。结论临床在选择rt-PA静脉溶栓方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将溶栓时间窗扩大至9h仍然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对此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于4.5~9h时间窗展开rt-PA静脉溶栓治疗,仍然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静脉溶栓 时间窗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47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姚晓东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9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706代血浆,观察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滞度、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7.2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56.52%),P<0.01。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治疗后两组MAR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粘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抑抑制体内血栓形成。治疗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奥扎格雷钠 -动脉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娴 张应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模式MRI证实且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模式MRI证实且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不同,将其分为<4.5 h组(35例)和4.5~9 h组(35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观察两组脑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5 h组和4.5~9 h组患者溶栓后24 h、14 d、30 d及90 d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I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tPA静脉溶栓后90 d的mR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 m随访期内,<4.5 h组脑出血发生率为5.71%,4.5~9 h组脑出血发生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扩大时间窗至9 h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因此,对于治疗时间窗为4.5 h^9 h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也可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扩大时间窗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rt-PA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观跃 刘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VBA)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溶栓时间窗,对62例VBA脑梗死分为两组:<4.5h组和4.5 ~6.0h组,各31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不同...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VBA)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溶栓时间窗,对62例VBA脑梗死分为两组:<4.5h组和4.5 ~6.0h组,各31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不同时间窗及不同年龄组间溶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P<0.05);<4.5h组、4.5~6.0h组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两组BI指数均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5);溶栓后90天,<4.5h组BI指数显著高于4.5 ~6.0h组(P<0.05);4.5~6.0h组<60岁患者的有效率47.1%,显著低于<4.5h组有效率77.4% (P <0.05),而4.5 ~6.0h组年龄≥60岁患者与<4.5h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h内溶栓不增加出血的风险,而4.5 ~6.0h溶栓中,年龄≥60岁患者出血的风险较低.结论 VBA脑梗死发病6h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4.5h内溶栓预后相对更好.对于发病4.5 ~6h的患者内不应轻易放弃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时间窗
下载PDF
扩大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玉球 邓晓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8期21-23,27,共4页
目的观察扩大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5例经多模式MRI证实且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不同,将其分为<4.... 目的观察扩大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5例经多模式MRI证实且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不同,将其分为<4.5 h组(42例)和4.5~9.0 h组(43例),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记录两组脑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溶栓后24 h、14 d、30 d及90 d的NIH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NIHSS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溶栓后14 d、30 d及90 d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溶栓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溶栓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预后良好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5 h组和4.5~9.0 h组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76%和6.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与常规时间窗疗效相当,临床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时间窗 RT-PA静脉溶栓 -动脉系统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 蔡艺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70-573,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系统 后循环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血管再通 缺血性坏 供血动脉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对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影响
13
作者 张冬萍 王艳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47-49,88,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组和非迂曲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管病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扩展版(expanded-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e-NIHSS)评分。迂曲组根据椎-基底动脉形态又分为单纯异常组和混合异常组,分析对相关脑梗死的影响程度。结果 迂曲组患者的高血压、椎动脉优势、吸烟史的比例和e-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迂曲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均是伴有椎-基底动脉异常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纯异常组中54.3%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混合异常组中58.8%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4)。结论 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是伴有椎-基底动脉迂曲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老年人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郭晓洁 李浩 +2 位作者 刘营营 李瑞红 章晓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9-281,287,共4页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54)。对照...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54)。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罂粟碱30 mg bid治疗,联合组增加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qd治疗。治疗2 w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Advanced central injury severity,MESSS)评分测定神经功能;采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量(Blood flow,Q)、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V),外周血管阻力(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R)等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cadheri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kine 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ME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大脑中动脉Q、V均高于对照组,R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VE-cadherin、MCP-1、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够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液循环状态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动脉系统 神经功能 循环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介入再通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超24小时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1例
15
作者 毛环宇 徐鹏 宫国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93-396,共4页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症状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位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而导致该病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现象所致。研究显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90%,而早期行血管再通可能...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症状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位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而导致该病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现象所致。研究显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90%,而早期行血管再通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而对于起病超过24小时的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行血管再通治疗的风险及获益目前仍未有统一论断。作者总结1例介入再通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超24小时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病史、影像学资料及介入治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再通治疗 动脉闭塞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李月 杨在利 +1 位作者 刘兵 白子博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42-45,59,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患者,将其中54例并发后循环多发脑... 目的:探究磁共振(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患者,将其中54例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患者纳入发生组,84例未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比较两组患者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Vs)、舒张峰流速(Vd)、平均峰(Vm)、脉动指数(PI)及血流阻力指数(RI),以及颅内责任斑块特征和椎BA分级。结果:未发生组患者BA的Vs、Vd、Vm、PI及RI指标均高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2、4.323、7.367、4.824、2.351,P<0.05);未发生组颅内斑块狭窄程度(60.31±4.24)%。低于发生组的(73.67±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6,P<0.05)。两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动脉重构指数以及偏心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组患者椎BA分叉高度等级和椎BA偏移度等级均低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6.419,P<0.05)。结论:MR高分辨血管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椎BA迂曲延长症患者血流速度、颅内斑块情况,并对椎BA进行分级,对预测椎BA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动脉迂曲延长症 后循环多发 诊断
下载PDF
血清CypA、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骞康 戴晓岚 吴凤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pA)、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4(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42例,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存在不稳...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pA)、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4(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42例,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存在不稳定性斑块86例(UP组)、稳定性斑块31例(SP组)、无斑块25例(NP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次日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ypA、ADAMTS-4。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ypA、ADAMTS-4水平对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UP组血清CypA、ADAMTS-4水平均显著高于SP组和NP组,SP组血清CypA、ADAMTS-4水平均显著高于NP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CypA、ADAMTS-4水平高是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pA、ADAMTS-4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1、0.740、0.911,血清CypA、ADAMTS-4水平联合预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血清CypA、ADAMTS-4水平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CypA、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 亲环素A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质蛋白酶4 老年人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手术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胜 廖远生 高丽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手术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9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手术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9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血管内介入手术组(20例,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19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纤维蛋白原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血管内介入手术组低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介入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95.00%,高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的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脑梗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后循环 血管内介入手术
下载PDF
自发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夹层相关脑梗死病灶分布特征与受累血管节段间的关系
19
作者 吴敌 廖晓凌 +3 位作者 潘岳松 陈绪珠 王伊龙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0期1121-1128,共8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椎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sVAD)、椎-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V-BAD)及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BAD)相关脑梗死病灶... 目的分析自发性椎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sVAD)、椎-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V-BAD)及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BAD)相关脑梗死病灶分布特征及其与病变血管节段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2021年11月15日出院诊断为sVAD、s V-BAD和sBAD相关脑梗死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脑梗死病灶特点、受累血管节段等信息。根据脑梗死病灶数量将患者分为单发脑梗死组和多发脑梗死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1例患者,其中单发脑梗死组患者17例(41.5%),多发脑梗死组24例(58.5%)。单发脑梗死组与多发脑梗死组不同受累血管节段患者数量对比:V3段[右侧7(41.2%)vs.8(33.3%),P=0.61;左侧7(41.2%)vs.7(29.2%),P=0.42];V4段[右侧9(52.9%)vs.6(25.0%),P=0.07;左侧6(35.3%)vs.8(34.8%),P=0.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发脑梗死组与多发脑梗死组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患者数量对比:丘脑[0(0)vs.9(39.1%),P=0.005]、枕叶[0(0)vs.8(33.3%),P=0.01]、小脑[2(11.8%)vs.20(83.3%),P<0.001]、脑桥[1(5.9%)vs.11(45.8%),P=0.006]、延髓[14(82.4%)vs.3(12.5%),P<0.001],单发脑梗死组延髓最多见,其余部位在多发脑梗死组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发脑梗死组与多发脑梗死组不同受累血管节段数量的患者例数对比:单一节段7(41.2%)vs.9(37.5%)、两个节段7(41.2%)vs.9(37.5%)、多节段3(17.6%)vs.6(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本研究纳入的sVAD、sV-BAD和sBAD相关脑梗死病例中,单发脑梗死病灶多见于延髓,主要受累血管节段为V3段、V4段,脑梗死病灶数量与受累动脉节段数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动脉夹层 模式 病因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干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岚 武绍远 董曼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TIA 短暂性缺血发作 -动脉系统 血管疾病 局灶性 治疗时间窗 视网膜功能 诊断和治疗 超早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