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
1
作者 罗韶辉 王玉凯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Urokinase)脉内溶栓(IAT)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应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时13倒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彤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 目的 观察尿激酶(Urokinase)脉内溶栓(IAT)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应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时13倒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彤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结果 溶栓前1例为TIMI 1,12例为TIMl 0。溶栓后11例闭塞血管部分/完全再通,2例未再通。10例患者结果良好:3例不良结果;其中2例死亡。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内IAT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尿激酶 动脉内溶栓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丽华 张锦 +3 位作者 闫俊杰 白玉海 崔志堂 李慧淑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溶栓治疗 疗效观察 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21例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3
作者 关玉华 胡敏芳 +3 位作者 李慎茂 朱凤水 吉训明 张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V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VBT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后对残余狭窄>70%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价发病6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V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VBT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后对残余狭窄>70%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价发病6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42.86%),部分再通7例(33.33%),无变化5例(23.81%),总溶通率达76.19%。2例左椎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后残余80%狭窄,采用微球囊扩张后痊愈;3例椎动脉和2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溶栓后在血管狭窄>70%处放置支架,4例痊愈,1例死亡。6个月后,除4例死亡,3例重度残疾外,其余14例GOS评分均>3分。结论:动脉溶栓加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成形术是急性VBT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溶栓 血管内成形
下载PDF
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家族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巍 王朝霞 +3 位作者 李建红 刘冉 黄一宁 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退。对其进行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分析和腓肠神经病理检查 ,并调查其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发病情况。家族中连续 3代有 7例发病 ,两性均累及 ,发病年龄在 40~ 50岁之间 ,均反复出现头晕、卒中和痴呆 ,症状呈阶梯性加重。结果  MRI检查显示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及脑室旁白质出现多发腔隙性低密度灶 ,白质疏松 ,累及双侧颞极。腓肠神经活检发现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变性 ,其表面出现大量的颗粒样嗜锇性物质沉积。Notch3基因检查显示 R60 7C突变。结论  CADASIL可以主要表现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和痴呆 ,其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含有小动脉的腓肠神经超微病理检查可能更有利于此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临床表现 CADASIL家族 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9
5
作者 沈健 白青科 +6 位作者 赵振国 赵晓晖 陆练军 朱玉萍 周媛 陈娟 杨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 d、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发生。结果 <4.5 h组与4.5~9 h组各时间点NIHSS、BI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h组与4.5~9 h组各有1例非症状性脑出血。90 d时,<4.5 h组mRS评分预后良好7例(53.85%);4.5~9 h组6例(46.15%),两组预后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4.5 h时间窗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顾亮亮 张保朝 付国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溶栓治疗时间窗分为〈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溶栓治疗时间窗分为〈4.5 h组和4.5~9 h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脑出血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4 d、30 d、90 d时〈4.5 h组和4.5~9 h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90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90 d,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5 h组和4.5~9 h组BI评分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0%(1/25)、8.0%(2/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发病9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脉系统 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苏晴 史忠 +1 位作者 尹扬光 邓小飞 《西部医学》 2011年第2期359-36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1例予丁咯地尔静脉滴注,异丙嗪肌肉注射;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静脉滴注。观察12小时后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及3小时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1例予丁咯地尔静脉滴注,异丙嗪肌肉注射;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静脉滴注。观察12小时后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及3小时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眩晕改善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61.9%,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差值分别为6.49±0.51与10.8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3±1.01与5.07±0.21(P<0.05)。结论血栓通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血栓 眩晕
下载PDF
TEG在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胜 高丽丽 廖远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186-2190,共5页
目的比较运用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 目的比较运用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例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qd)、氯吡格雷片(75 mg/d,qd)口服。术后根据TEG参数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调整组(53例),未进行调整的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16例)。调整组中,男43例,女10例,年龄(68.53±11.43)岁;根据TEG参数结果是否达标进行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若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未达标,将阿司匹林肠溶片更换为吲哚布芬片(100 mg,bid)或西洛他唑片(100 mg,bid);若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未达标,将氯吡格雷片更换替格瑞洛片(90 mg,bi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8.50±9.28)岁;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术后6个月内缺血、出血、支架内再狭窄、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CHOL、HDL-C、LDL-C、TG、Cr、UA、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均无死亡事件发生;调整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8.87%(10/53)、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7.55%(4/53),均低于对照组的68.75%(11/16)、31.25%(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4、P<0.001,χ^(2)=4.177、P=0.041);调整组发生1例(1.89%)脑出血,对照组无发生脑出血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运用TEG结果指导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较常规标准治疗临床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动脉支架植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辉飞 谢波 +2 位作者 秦理 赵进和 张长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药物起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川芎嗪能够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有效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血液流变学稳定,对患者临床缓解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震 乔阳 +1 位作者 郭利平 任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8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参照纳...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篇共包含870名患者,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和临床显效率方面丹红注射液单独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是肯定的,在这8个随机对照试验中,没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然而因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故上述结论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干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岚 武绍远 董曼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干梗死 -动脉系统 脑血管疾病 局灶性 治疗时间窗 视网膜功能 诊断和治疗 超早期
下载PDF
电项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滕秀英 周志伟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项针组)19例和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组)19例,治疗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项针组)19例和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组)19例,治疗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15天。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对两组患者眩晕的发作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电项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优于普通针刺组73.68%,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程度、眩晕频率及持续时间等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电项针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项针 头针 -动脉系统短暂缺血 眩晕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敏 唐明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95-96,99,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3个月。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系统 波立维 阿司匹林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冀瑞俊 贾建平 +4 位作者 孟然 许燕 周鹏 马欣 楚长彪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编制一个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价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本研究借鉴心理学测评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并以200名后... 目的:编制一个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价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本研究借鉴心理学测评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并以200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量表的"评分者信度"和"准则关联效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评分者信度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99,P<0.01;准则关联效度检测中,"效度系数"为-0.502,P<0.01。同时,对不同临床转归预后的患者基线"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的分析),结果提示,F=76.168,P<0.01。结论:在本研究的背景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评价量表"显示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有望成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异的神经功能障碍评价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评价 量表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阳乐 唐尧 +1 位作者 徐珽 程凯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VIP、CNKI等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对...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VIP、CNKI等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1157例患者。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联合丹参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率[RR=1.35,95%CI(1.24,1.48)]、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WMD=3.60,95%CI(2.44,4.77),P<0.00001]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WMD=3.46,95%CI(1.89,5.04),P<0.00001]方面均优于单用丹参;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率[RR=1.21,95%CI(1.11,1.31)]、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WMD=3.85,95%CI(2.19,5.51),P<0.00001]方面均优于单用西药。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初步显示,通心络是一种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药物,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或丹参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少、质量普遍不高,上述结果尚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动脉供血不足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5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司一民 毛滨生 +4 位作者 张虹 张昕 曹燕滔 吴小苏 刘燕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00-301,共2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被患者及医生重视.我们对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做了代D及有关影像学检...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中较常见,其症状以眩晕最为常见,有时仅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已消失,而难以诊断或不被患者及医生重视.我们对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做了代D及有关影像学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 影像学 眩晕 MRI CT
下载PDF
清开灵联合血栓通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栓素B2、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文忠 陈分乔 梅建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血栓通)静脉滴注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血栓素B_2(TXB_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96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血栓通)静脉滴注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血栓素B_2(TXB_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96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应用清开灵和血栓通,对照1组应用血栓通,对照2组应用盐酸倍他司汀,均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 d,观察用药前后TXB_2、PAF、IL-8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TXB_2、PAF、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1组、对照2组降低更明显(P<0.05,P<0.01)。结论清开灵联合血栓通能明显降低VBI眩晕患者血清中TXB_2、PAF、IL-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血栓 动脉供血不足 血栓素B_2 血小板活性因子 白介素-8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TCD与SPECT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艳萍 冯涛 李昕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 对比研究TCD与SPECT对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TCD检查 150例VBI患者异常数及SPECT检查 50例VBI患者的异常数。结果 TCD与SPECT对于VBI检查异常数无差别。结论 两种检查均为理想的非创伤性VBI诊断方... 目的 对比研究TCD与SPECT对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TCD检查 150例VBI患者异常数及SPECT检查 50例VBI患者的异常数。结果 TCD与SPECT对于VBI检查异常数无差别。结论 两种检查均为理想的非创伤性VBI诊断方法 ,互相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TIA TCD SPECT 脑梗死 颅多普勒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VBI
下载PDF
眩晕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的相关性研究——(附118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曦 方哲明 陈金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72-372,共1页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 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 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 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 当脑血供障碍...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 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 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 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 当脑血供障碍时, 常不能提供良好的代偿性作用. 我们收治眩晕患者118例, 均行脑MRA检查, 发现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者69例, 占58.47%, 基底动脉环先天异常者26例, 占22.03%. 而非眩晕患者35例脑MRA结果, 均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环组成动脉的狭窄或缺如, 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动脉系统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丽丽 邬志锋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96例,以治疗时间窗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96例,以治疗时间窗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h)及试验组(4.5~9h),每组4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效果、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0.5、1、3个月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并发症产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4%),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将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窗控制在4.5~9h,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