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6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治疗21例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1
作者 关玉华 胡敏芳 +3 位作者 李慎茂 朱凤水 吉训明 张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V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VBT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后对残余狭窄>70%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价发病6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V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VBT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后对残余狭窄>70%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价发病6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42.86%),部分再通7例(33.33%),无变化5例(23.81%),总溶通率达76.19%。2例左椎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后残余80%狭窄,采用微球囊扩张后痊愈;3例椎动脉和2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溶栓后在血管狭窄>70%处放置支架,4例痊愈,1例死亡。6个月后,除4例死亡,3例重度残疾外,其余14例GOS评分均>3分。结论:动脉溶栓加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成形术是急性VBT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溶栓 血管内成形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
2
作者 罗韶辉 王玉凯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Urokinase)脉内溶栓(IAT)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应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时13倒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彤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 目的 观察尿激酶(Urokinase)脉内溶栓(IAT)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应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时13倒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彤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结果 溶栓前1例为TIMI 1,12例为TIMl 0。溶栓后11例闭塞血管部分/完全再通,2例未再通。10例患者结果良好:3例不良结果;其中2例死亡。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内IAT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尿激酶 动脉内溶栓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敏 郭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患者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组合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患者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组合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进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B量表评级、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更好地恢复面神经功能,二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顽固性面瘫 推拿 针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玲 王雷 +2 位作者 刘伯辉 范鹏 张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ulligan手法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ulligan手法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93例。Mulligan手法组采用Mulligan手法进行治疗,联合针刺组在Mulligan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颈椎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47%(86/93),高于Mulligan手法组81.72%(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及椎动脉、基底动脉阻力指数(RI)、现有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数指数(PR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针刺组低于Mulligan手法组(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Vm)、颈椎右侧屈、右旋转、左侧屈、左旋转度数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针刺组高于Mulligan手法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助于调节患者机体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颈椎活动度,降低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 针刺 Mulligan手法 疼痛 动脉-动脉 血流 活动度
下载PDF
TEG在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胜 高丽丽 廖远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186-2190,共5页
目的比较运用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 目的比较运用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例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qd)、氯吡格雷片(75 mg/d,qd)口服。术后根据TEG参数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调整组(53例),未进行调整的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16例)。调整组中,男43例,女10例,年龄(68.53±11.43)岁;根据TEG参数结果是否达标进行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若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未达标,将阿司匹林肠溶片更换为吲哚布芬片(100 mg,bid)或西洛他唑片(100 mg,bid);若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未达标,将氯吡格雷片更换替格瑞洛片(90 mg,bi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8.50±9.28)岁;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术后6个月内缺血、出血、支架内再狭窄、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CHOL、HDL-C、LDL-C、TG、Cr、UA、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均无死亡事件发生;调整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8.87%(10/53)、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7.55%(4/53),均低于对照组的68.75%(11/16)、31.25%(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4、P<0.001,χ^(2)=4.177、P=0.041);调整组发生1例(1.89%)脑出血,对照组无发生脑出血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运用TEG结果指导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较常规标准治疗临床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动脉支架植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刘俊花 姜晓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平衡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评分及HWBV、PV、E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附1例报告)
7
作者 丁立山 郑鸣 +3 位作者 梁昊 申猛 李照军 陈清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74-76,共3页
目的总结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1例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 目的总结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1例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突发头晕、意识丧失入院,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提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破裂,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过程中,因左椎动脉严重迂曲上行困难,术中反复操作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术中造影见左侧椎动脉V4段内充盈缺损,考虑血栓形成堵塞基底动脉。因反复尝试导引导管及颅内支撑导管均不能通过左侧椎动脉起始部,术中讨论后改为经肱动脉入路经右侧椎动脉进入基底动脉内将血栓取出。抽吸出暗红色坚硬血栓及部分红色血栓后,可见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通畅。继续释放支架覆盖瘤颈部、放置弹簧圈入动脉瘤内栓塞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再次造影示动脉瘤填塞致密,瘤颈部无残留,支架贴壁良好,血流通畅。术后应用替罗非班预防再次发生梗塞,患者好转后康复出院。结论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临床少见,属严重并发症,需结合术中造影结果迅速判断,抽出血栓或药物溶栓,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围术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 血栓形成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颅内动脉 动脉动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8
作者 潘华 兰昊 郝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66/69)高于对照组85.51%(59/69)(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血浆ET-1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CV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血浆ET-1、CGRP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葛汤 温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疗效 -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对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影响
9
作者 张冬萍 王艳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47-49,88,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组和非迂曲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管病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扩展版(expanded-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e-NIHSS)评分。迂曲组根据椎-基底动脉形态又分为单纯异常组和混合异常组,分析对相关脑梗死的影响程度。结果 迂曲组患者的高血压、椎动脉优势、吸烟史的比例和e-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迂曲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均是伴有椎-基底动脉异常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纯异常组中54.3%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混合异常组中58.8%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4)。结论 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是伴有椎-基底动脉迂曲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窦晓光 丁亮吾 赵军伟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解郁方治疗。经治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R)、脑平均血流量(Qmean)]情况、脑氧代谢[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脑静脉血氧饱和度(Cjv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血清细胞核因子κB(NF-κB)、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水平,并随访1年后统计复发、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Qmean高于对照组,R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SjvO_(2)、CjvO_(2)高于对照组,CaO_(2)、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F-κB、RBP4、IGFBP-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TIA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TIA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有助于维持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可降低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化痰解郁方 -动脉血流 脑氧代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耳穴埋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椎-基底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11
作者 王国香 魏金荣 田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评价耳穴埋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椎-基底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中医院脑病科2021年11月—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A、B组分别采用耳穴埋籽治疗、中药... 目的观察评价耳穴埋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椎-基底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中医院脑病科2021年11月—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A、B组分别采用耳穴埋籽治疗、中药熏蒸治疗,C组采用耳穴埋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三组效果。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优于A组的93.33%(28/30)和B组的96.67%(29/30)(P<0.05)。C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A组和B组相当(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动脉综合征 耳穴埋籽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李路 魏鑫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1d、治疗1个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指标...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1d、治疗1个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两组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AI)、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高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两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减轻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性眩晕 六味地黄汤 银杏叶提取物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杨振 马允 周文俊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试验组(n=32)。对照...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试验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颈椎功能、肌电图、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88%相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阻力指数(RI)均降低,且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颈椎等长肌力的前屈、后伸、左屈、右屈,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搏动指数(PI)、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均升高,且组间比较试验组更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改善颈椎功能,分析与其调节肌电图、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 上肢牵抖 身痛逐瘀汤 功能 肌电图 -动脉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中医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
14
作者 王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53-0156,共4页
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间的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中... 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间的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中医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眩晕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参考组,且各种典型症状的改善时间更短;同时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更低,左、右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均显著大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提供中医护理,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在整体调理方面的功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身心各方面对患者都有积极的帮助,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影响
下载PDF
中药泥灸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覃海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63-0165,共3页
观察中药泥灸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38例(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9例)与中药泥灸的观察组(19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 观察中药泥灸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38例(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9例)与中药泥灸的观察组(19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好,脑动脉血流速度快,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中应用中药泥灸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泥灸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护理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效果
16
作者 韦丽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联合天...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眩晕情况、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眩晕评估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VBI眩晕,不仅能够改善眩晕症状及脑部血流情况,还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镇肝熄风汤
下载PDF
中医循证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眩晕发作情况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17
作者 秦爱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55-0158,共4页
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中医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我院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循证护理,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护理前所有患者状况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 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中医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我院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循证护理,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护理前所有患者状况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眩晕持续时间更短,且眩晕发作次数及心理状况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取中医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循证护理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眩晕发作情况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36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金刚 刘红 +1 位作者 周玉颖 邢永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6-F导引导管置于C5水平,用Magic3F/2F或Target溶栓微导管超选椎-基底动脉,尿激酶100万U,分血栓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溶栓两组。结果血管再通率100%,其中31例存活(86....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6-F导引导管置于C5水平,用Magic3F/2F或Target溶栓微导管超选椎-基底动脉,尿激酶100万U,分血栓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溶栓两组。结果血管再通率100%,其中31例存活(86.1%),5例死亡,遗留舌咽神经不全麻痹9例,小脑共济失调4例,轻偏瘫5例,缄默症2例,视野缺损2例。结论两种溶栓方法均可以使椎-基底动脉主干再通并获得显著的临床改善,但非接触性溶栓由于可以延迟这一干流的再通时间这样可以保持血管局部有较高的灌注压和血药浓度,更利于主干的主要分支及脑干穿通支的再通,最大限度地恢复缺血区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获得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溶栓疗法 尿激酶 血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脑血流灌注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舒阳 贾传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脑血流灌注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脑血流灌注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评分均降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增加,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脑血流灌注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眩晕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丹红注射液 脑血灌注量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刘兵 康志雷 +2 位作者 王心颖 管铁岗 耿姿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究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经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行HRMR-VWI检查,记录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比较稳定斑块组和易损... 目的探究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经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行HRMR-VWI检查,记录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比较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一般资料、HRMR-VWI测量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分析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分析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与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管壁斑块分布以背侧壁为主(57.74%),其次为前壁(14.88%)、右壁(11.90%)、左壁(10.12%)、环壁(5.36%)。易损斑块特征以斑块内出血为主(46.15%),其次为纤维帽断裂(28.21%)、大脂质核心(25.64%)。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BA直径显著升高(t=4.342,P<0.001),BA分叉高、BA曲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9,P=0.014;χ^(2)=5.639,P=0.018);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均为100%。VBD患者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OR=3.026,P<0.001;OR=4.165,P<0.001;OR=3.575,P<0.001)。结论HRMR-VWI能准确判断VBD患者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且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有关。HRMR-VWI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上述指标,为临床判断斑块易损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延长扩张症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管壁斑块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