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AS-MRI在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桂莲 马珠琳 +7 位作者 李晓会 张秋娟 陈敬菊 滕国良 刘娇 李涛 王何莹 朱新业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的扫描条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医师及技师探寻适合3.0-MR的扫描及图像处理参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部分住院及门诊MRA显示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纤细或不显影、同期进行了BPAS检查的142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为动脉夹层者20例,动脉硬化者60例,先天发育不良者62例,由两位未知患者临床资料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MRA及BPAS影像进行阅片,对20例临床疑诊夹层的病例MRA及MRA+BPAS影像诊断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两位影像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结果两位影像医师对20例夹层患者MRA+BPAS及MRA阅片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vs 0.70和0.96 vs 0.75(P<0.01),提示MRA联合BPAS比单纯MRA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MRA联合BPAS诊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灵敏度比单纯MRA高(100%vs 55%,100%vs 60%,P<0.01);而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86.89%vs 85.25%,P=0.85;92.62%vs 90.16%,P=0.65);两位影像医师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85)。结论 BPAS检查可通过显示血管外径与MRA联合精确评估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状况,区分该部位血管病变为夹层、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为该部位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S-MRI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 动脉夹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动态监测颅内段椎动脉夹层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陆家梁 黄玮 +8 位作者 王小雅 李涛 赵莉莉 党美娟 李也 吴宇伦 路子微 李晓会 张桂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椎动脉夹层的主要依据,是观察动脉夹层形态学改变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例应用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BPAS-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血管外轮廓并动态监测血管形态学改变的颅内段椎动...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椎动脉夹层的主要依据,是观察动脉夹层形态学改变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例应用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BPAS-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血管外轮廓并动态监测血管形态学改变的颅内段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数据库以“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MRI”“BPAS-MRI”“Artery dissection”等为关键词对既往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复习、讨论,以期为探索BPAS-MRI用于鉴别诊断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病变及指导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 动脉夹层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