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鱼类矢耳石形态分析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实例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窦硕增
于鑫
曹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利用表征性耳石形态变量(大小变量和轮廓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渤海近岸与长江口水域四个刀鲚(Coilia nasus)群体的识别问题,对比分析了协方差(ANCOVA)校正法和异速生长(allometric growth)校正法在耳石形态分析中去除体长效应的应用效果...
利用表征性耳石形态变量(大小变量和轮廓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渤海近岸与长江口水域四个刀鲚(Coilia nasus)群体的识别问题,对比分析了协方差(ANCOVA)校正法和异速生长(allometric growth)校正法在耳石形态分析中去除体长效应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长校正法对四个群体的判别分析结果未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识别成功率分别为50.3%和56.5%,群体内个体识别成功率分别为39.5%—90.0%和34.0%—65.1%;长江口水域不同体长组刀鲚个体的耳石形态差异显著,表明其耳石形态特质随鱼类个体生长而变化,协方差校正法和异速生长校正方法的体长组别间的总体识别成功率分别为94.8%和98.8%。整体上,耳石轮廓变量(如矩形趋近率、圆度、分形维数、傅立叶系数等)对刀鲚群体间或体长组别间识别的贡献值高于耳石大小变量(如周长、平均直径、重量、面积等),而二者结合能更有效地识别各地理群体或体长组别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形态变量
判别
分析
体长校正
椭圆傅立叶分析
刀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部湾金线鱼、深水金线鱼与日本金线鱼矢耳石形态识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侯刚
冯波
+2 位作者
颜云榕
卢伙胜
吴仁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5,共9页
采用2010年1~9月采自北部湾及邻近海域流刺网渔获的54尾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Houttuyn,1782))、71尾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 Snyder,1911)和65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Bloch,1791))耳石样本,进行了椭圆傅...
采用2010年1~9月采自北部湾及邻近海域流刺网渔获的54尾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Houttuyn,1782))、71尾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 Snyder,1911)和65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Bloch,1791))耳石样本,进行了椭圆傅立叶分析。耳石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灰阶转换和二值化处理,消除噪点,然后解析为椭圆傅立叶标码(EFDs)。采用77个EFD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3种金线鱼的耳石。结果表明,日本金线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在性成熟前后存在显著的体长效应(P<0.05),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则体长效应不显著(P>0.05)。因此在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中,日本金线鱼采用性成熟个体样本,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采用全部样本。主成分分析中,第1、第2和第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65.1%,15.3%和5.3%,可以将3种金线鱼耳石区分开来。EFD系数的逐步判别分析中,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8.6%;交互验证结果显示,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7.9%,这表明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可以作为鱼种识别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金线鱼
金线鱼
日本金线鱼
椭圆傅立叶分析
种类识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耳石形态实例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臣
刘伟
王继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9,55,共7页
以东北水域六种常见鲤科鱼类微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从传统形态分析法(I)和椭圆傅立叶轮廓分析法(EFA,Ⅱ)两方面进行形态学分析。对第I类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及对第Ⅱ类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鲤科鱼类...
以东北水域六种常见鲤科鱼类微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从传统形态分析法(I)和椭圆傅立叶轮廓分析法(EFA,Ⅱ)两方面进行形态学分析。对第I类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及对第Ⅱ类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鲤科鱼类微耳石形态不仅具有种间多样性特征,还具有种内相似性特征;结果还表明,自判别的正确率达到了69.9%,主成分分析优化后的第Ⅰ、Ⅱ类参数的综合变量自判别将正判率提升至81.6%,表明微耳石形态对鲤科鱼类物种鉴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软件
椭圆傅立叶分析
物种鉴别
耳石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鱼类矢耳石形态分析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实例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窦硕增
于鑫
曹亮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40676086号
40976084号
文摘
利用表征性耳石形态变量(大小变量和轮廓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渤海近岸与长江口水域四个刀鲚(Coilia nasus)群体的识别问题,对比分析了协方差(ANCOVA)校正法和异速生长(allometric growth)校正法在耳石形态分析中去除体长效应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长校正法对四个群体的判别分析结果未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识别成功率分别为50.3%和56.5%,群体内个体识别成功率分别为39.5%—90.0%和34.0%—65.1%;长江口水域不同体长组刀鲚个体的耳石形态差异显著,表明其耳石形态特质随鱼类个体生长而变化,协方差校正法和异速生长校正方法的体长组别间的总体识别成功率分别为94.8%和98.8%。整体上,耳石轮廓变量(如矩形趋近率、圆度、分形维数、傅立叶系数等)对刀鲚群体间或体长组别间识别的贡献值高于耳石大小变量(如周长、平均直径、重量、面积等),而二者结合能更有效地识别各地理群体或体长组别个体。
关键词
耳石
形态变量
判别
分析
体长校正
椭圆傅立叶分析
刀鲚
Keywords
Otolith, Morphometric variables,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Fish length adjustment, EllipticalFourier analysis, Tapertail anchovy Coilia nasus
分类号
Q179.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部湾金线鱼、深水金线鱼与日本金线鱼矢耳石形态识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侯刚
冯波
颜云榕
卢伙胜
吴仁协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653
41006084)
+2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52408801000013)
农业部北部湾专项调查项目(2010)
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1012380)资助
文摘
采用2010年1~9月采自北部湾及邻近海域流刺网渔获的54尾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Houttuyn,1782))、71尾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 Snyder,1911)和65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Bloch,1791))耳石样本,进行了椭圆傅立叶分析。耳石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灰阶转换和二值化处理,消除噪点,然后解析为椭圆傅立叶标码(EFDs)。采用77个EFD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3种金线鱼的耳石。结果表明,日本金线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在性成熟前后存在显著的体长效应(P<0.05),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则体长效应不显著(P>0.05)。因此在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中,日本金线鱼采用性成熟个体样本,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采用全部样本。主成分分析中,第1、第2和第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65.1%,15.3%和5.3%,可以将3种金线鱼耳石区分开来。EFD系数的逐步判别分析中,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8.6%;交互验证结果显示,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7.9%,这表明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可以作为鱼种识别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深水金线鱼
金线鱼
日本金线鱼
椭圆傅立叶分析
种类识别
Keywords
N. virgatus
N. bathybius
N. japonicus
elliptic Fourier analysis
species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931.5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耳石形态实例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臣
刘伟
王继隆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9,55,共7页
基金
农业部财政专项物种资源保护项目(2013)
文摘
以东北水域六种常见鲤科鱼类微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从传统形态分析法(I)和椭圆傅立叶轮廓分析法(EFA,Ⅱ)两方面进行形态学分析。对第I类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及对第Ⅱ类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鲤科鱼类微耳石形态不仅具有种间多样性特征,还具有种内相似性特征;结果还表明,自判别的正确率达到了69.9%,主成分分析优化后的第Ⅰ、Ⅱ类参数的综合变量自判别将正判率提升至81.6%,表明微耳石形态对鲤科鱼类物种鉴别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MATLAB软件
椭圆傅立叶分析
物种鉴别
耳石形态
Keywords
matlab
EFA
species ldentification
otolith morphology
分类号
S932.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鱼类矢耳石形态分析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实例研究
窦硕增
于鑫
曹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部湾金线鱼、深水金线鱼与日本金线鱼矢耳石形态识别的初步研究
侯刚
冯波
颜云榕
卢伙胜
吴仁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耳石形态实例研究
王臣
刘伟
王继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