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楔状地层岩性油藏中的异常油水分异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生正 吴小洲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3期9-13,共5页
冀中坳陷的多年勘探实践发现,楔状地层岩性油藏中存在异常油水分异现象。楔状地层岩性油藏的形成应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存在楔状地层(地层不整合、地层超覆)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再者是丰富的油源驱替赋存于圈闭中的地层水而形成油藏;该油... 冀中坳陷的多年勘探实践发现,楔状地层岩性油藏中存在异常油水分异现象。楔状地层岩性油藏的形成应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存在楔状地层(地层不整合、地层超覆)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再者是丰富的油源驱替赋存于圈闭中的地层水而形成油藏;该油藏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其顶部存在残存地层水。本文论述了楔状地层岩性油藏的五个分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通过实例阐述了该类油藏的勘探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油水分布 油气藏形成 楔状地层 岩性
下载PDF
华南“南华系”研究新进展——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87
2
作者 王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1-495,共5页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厉口群等)的底界年龄均小于或接近820Ma。因此,在华南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上缺失了与华北青白口系相当的绝大部分地层(1000~820Ma),这一结论与目前中国华南地层划分方案不同。由于820Ma代表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点”年龄,且这一重要沉积事件的时间又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新元古界三分方案中成冰系的底界年龄接近,因此,建议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地层与四堡造山带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作为"南华系"的底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界 南华系 裂谷盆地 楔状地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瑞 狄帮让 +4 位作者 刘春波 任敦占 陆道林 韩龙 王振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6-732,共7页
本文针对楔状型地层提出二分法地震属性的提取方法,即在选定上、下参考标准层时间后,取其二者的1/2点处作为输出的属性点,如此递进细分。文中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在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储层预测中进行了应用,表明... 本文针对楔状型地层提出二分法地震属性的提取方法,即在选定上、下参考标准层时间后,取其二者的1/2点处作为输出的属性点,如此递进细分。文中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在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储层预测中进行了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该区目的层段的沉积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确定了有利储层发育区,提出了建议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楔状地层 地震属性提取 二分法 沉积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