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的楚科奇陆架区流场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施旭东 李敏 +2 位作者 于婷 李丙瑞 谢玲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6,共14页
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为更好地了解北太平洋入流水在陆架区流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93~2020年的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对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和关键通道断面流场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平... 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为更好地了解北太平洋入流水在陆架区流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93~2020年的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对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和关键通道断面流场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平均结果显示,太平洋入流水通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后主要由汉娜德海谷、中央水道、巴罗峡谷和德朗海峡断面流出陆架,四支路径的流量占白令海峡入流的比例分别为50.3%、25%、16%和6.9%。季节变化结果显示,白令海峡和德朗海峡断面流量的月变化在5月达最大,其余断面则在7月达峰值。德朗海峡断面西侧东南向沿岸流在秋季最强。5 m和30 m流速的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模态较为类似,体现了垂向结构的一致性。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显示整个研究区域均为同位相分布,且四支主要路径上呈现高值,其时间序列在冬夏半年呈反位相变化。第二模态主要体现陆架区西侧西伯利亚沿岸流场的上下半年呈反位相变化。将各断面的流量序列分解为与风相关的部分和非风因素相关的部分进行分析发现,气候态平均流量除德朗海峡处风起主要贡献外,其余断面均为非风因素对流量起正贡献而风起负贡献,非风因素引起的流量达0.23×10^(6)~1.33×10^(6) m^(3)/s,不过风和非风因素对各断面季节变化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气压场和风场季节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波弗特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导致了东北风强度变化,进而影响了楚科奇陆架中心区冬/夏半年北向流的弱/强。而春秋季主要分别是波弗特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东西位置变化对西伯利亚沿岸的流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季节变化 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楚科奇陆架
下载PDF
基于^(210)Pb测年法的楚科奇海陆架北缘有机碳沉积通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余雯 何建华 +1 位作者 李奕良 苏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1-396,共6页
有机碳沉积作用在一定时间尺度上形成海洋碳汇作用的最终净效应,北冰洋陆架的有机碳沉积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测定楚科奇海陆架的有机碳沉积通量,应用210Pb测年法对中国第3次北极考察R17站位的沉积物样品的年龄... 有机碳沉积作用在一定时间尺度上形成海洋碳汇作用的最终净效应,北冰洋陆架的有机碳沉积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测定楚科奇海陆架的有机碳沉积通量,应用210Pb测年法对中国第3次北极考察R17站位的沉积物样品的年龄及沉积速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结合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计算得到了楚科奇海陆架北缘的有机碳沉积通量。结果显示,该站位的沉积速率为0.6 mm.a-1,表观沉积质量通量为0.72 kg.m-2.a-1,有机碳沉积通量为517 mmol C.m-2.a-1。经估算,真光层输出的有机碳中约有29%被长期封存在沉积物中,远高于中低纬度的正常值(~10%),说明楚科奇海陆架区具有高效的碳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沉积通量 210Pb测年法楚科奇陆架
下载PDF
融冰期北极楚科奇海陆架中心区硅限制与来源补充
3
作者 刘洁 李中乔 +7 位作者 张安余 任健 白有成 庄燕培 李杨杰 李宏亮 金海燕 陈建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相对氮亏损(N P约为7,小于16)的太平洋入流水携带的营养盐是支撑北冰洋上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海冰消退,光限制消失,楚科奇海陆架存在强烈的营养盐消耗与利用,广泛认为其表现为氮限制,因此该区域重点关注氮元素循环,对于硅元素的... 相对氮亏损(N P约为7,小于16)的太平洋入流水携带的营养盐是支撑北冰洋上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海冰消退,光限制消失,楚科奇海陆架存在强烈的营养盐消耗与利用,广泛认为其表现为氮限制,因此该区域重点关注氮元素循环,对于硅元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俄罗斯首次联合北极科学考察两个同步进行的航次调查结果,全面展示了融冰期整个楚科奇海陆架区的营养盐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表层基本耗尽;硅酸盐表现为中心低,周围高,陆架中心区是强烈的硅限制区域,受到硅和氮的共同限制。沿着太平洋入流方向,S01、R01、LV77-01站位30 m以深硅酸盐浓度高于太平洋入流水端员,说明沉积物孔隙水向底层水释放硅酸盐,因此在浅水陆架区孔隙水可作为上层海洋硅酸盐的潜在来源。本研究结合文献数据计算得到楚科奇海陆架沉积物水界面硅酸盐年通量为630.78 mmol·m^(-2)·a^(-1),总量为3.75×10^(11) mol·a^(-1),是太平洋入流水所携带硅酸盐年通量的一半(6.59×10^(11) mol·a^(-1)),表明沉积物孔隙水也是楚科奇海陆架硅酸盐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楚科奇陆架 硅酸盐 硅限制
下载PDF
楚科奇海陆架沉积物中几种低环的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献贺 汪卫国 +3 位作者 林静 赵蒙维 王文杰 陈秀玲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36-244,共9页
于2014年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了楚科奇海陆架4根沉积物柱状样,据此开展了其中几种低环的多环芳烃(PAHs)的总体水平调查,并结合^(210)Pb测年,探讨了其垂直分布特征及历史沉降规律。结果表明,楚科奇海陆架沉积物中几种低环PAH... 于2014年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了楚科奇海陆架4根沉积物柱状样,据此开展了其中几种低环的多环芳烃(PAHs)的总体水平调查,并结合^(210)Pb测年,探讨了其垂直分布特征及历史沉降规律。结果表明,楚科奇海陆架沉积物中几种低环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50—1 553 ng·g^(–1),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与粒径变化关系不明显。楚科奇海陆架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为0.05—0.19 cm·a^(–1),低环PAHs垂直变化较小,总体受人类影响极少,局部高值可能受到石油渗漏或成岩作用等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低环 垂直分布 210Pb 楚科奇陆架
下载PDF
楚科奇海、白令海表层沉积物^(210)Pb和^(137)Cs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红旗 陈发荣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14,共12页
通过分析第十次北极考察楚科奇海、白令海考察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137)Cs,获得表层沉积物(0~8 cm)中^(210)Pb和^(137)Cs在不同断面和不同层的比活度范围和分布。楚科奇海陆架区R断面表层沉积物(0~2 cm层)^(210)Pb... 通过分析第十次北极考察楚科奇海、白令海考察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137)Cs,获得表层沉积物(0~8 cm)中^(210)Pb和^(137)Cs在不同断面和不同层的比活度范围和分布。楚科奇海陆架区R断面表层沉积物(0~2 cm层)^(210)Pb比活度范围为44.80~117.45 Bq·kg^(-1);^(137)Cs检出主要分布在表层沉积物(2~4 cm和4~6 cm层),比活度范围为未检出~2.23 Bq·kg^(-1)。白令海BL和BR断面表层沉积物(0~2 cm层)^(210)Pb比活度范围分别为29.93~141.35 Bq·kg^(-1)和40.78~620.43 Bq·kg^(-1);BL和BR断面^(137)Cs比活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2.48 Bq·kg^(-1)和未检出~2.08 Bq·kg^(-1)。其中在白令海考察区南端陆坡区深海站位出现^(210)Pb比活度高值;结合表层沉积物垂向分层数据揭示水体中^(210)Pb随颗粒物移除沉降到海底,随海底深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各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年沉积率随海底深度增加而降低。深海区域站位表层沉积物^(210)Pb比活度随海底深度增加而增加现象说明,颗粒物沉降过程的吸附作用是主要原因。也表明表层沉积物^(210)Pb比活度与海水深度的比值作为^(210)Pb均化因子(HF),可指征颗粒物中^(210)Pb比活度从水体上层至海洋底层随沉降过程的平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楚科奇海陆架区部分站位表层沉积物^(210)Pb存在明显的扰动情况,楚科奇海陆架区、白令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137)Cs在沉积物各层深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 表层沉积物 楚科奇陆架 白令海 210 Pb均化因子(HF)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