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百年“楚雄风教根性”及“楚雄文脉”律动的轨迹——以“楚雄雁塔山”为至高点的人文精神论纲
1
作者 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5-49,共5页
在楚雄旧城的结构中存在过一条纵贯南北的“文化中轴线”(即“文脉”),楚雄文庙与雁塔就位于该“文脉”的两端。作为旧时“楚雄八景”中唯一没有倒下的真正的文物,雁塔是楚雄历史文化、古代地方治理传统与教育事业的高标,也是世世代代... 在楚雄旧城的结构中存在过一条纵贯南北的“文化中轴线”(即“文脉”),楚雄文庙与雁塔就位于该“文脉”的两端。作为旧时“楚雄八景”中唯一没有倒下的真正的文物,雁塔是楚雄历史文化、古代地方治理传统与教育事业的高标,也是世世代代楚雄老百姓从未稍弃的精神象征。在新、旧学制改革的过程中,源于雁塔山的传统教育启迪了楚雄的现代文化,雁塔山以及山巅的学府成为楚雄文化教育的根脉和至高点。正是楚雄流官土署的倾力导引和楚雄各族人民的悉心护持,雁塔山的“文脉”才能够常驻于楚雄人心,作为“楚雄文脉”标志的雁塔山和楚雄师范学院的文化高度仍需要楚雄各界的精心呵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雁塔山 楚雄文脉 精神象征 地方治理传统 现代教育
下载PDF
从《经正课艺》看楚雄儒生李楷材的国学指趣(下)
2
作者 朱和双 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9-59,共11页
楚雄府在咸同兵变以后,很快便恢复了雁峰书院(旋改建龙泉书院)以期重整科举颓势,惟省城昆明新建的最高学府经正书院仍是该郡"七属三井"诸生们最理想的捷径。除姚州甘德光(甘孟贤次子)外,另一位幸运儿就是李楷材。在短短的十... 楚雄府在咸同兵变以后,很快便恢复了雁峰书院(旋改建龙泉书院)以期重整科举颓势,惟省城昆明新建的最高学府经正书院仍是该郡"七属三井"诸生们最理想的捷径。除姚州甘德光(甘孟贤次子)外,另一位幸运儿就是李楷材。在短短的十馀年间,李楷材能与袁嘉穀、秦光玉、李坤等住院高材生同师竞技,留下了一批很宝贵的经史辞章,时人皆谓其文"仿六朝八家",而其诗"沉郁绵丽,出入温、李、钱、刘间,可谓文字之良友"。遗憾的是李楷材未竟其学,但有部分作品因师友的呵护而得以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楚雄文脉 李楷材 经正书院 国学教育
下载PDF
从《经正课艺》看楚雄儒生李楷材的国学指趣(上)
3
作者 朱和双 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8-43,共16页
楚雄府在咸同兵变以后,很快便恢复了雁峰书院(旋改建龙泉书院)以期重整科举颓势,惟省城昆明新建的最高学府经正书院仍是该郡"七属三井"诸生们最理想的捷径。除姚州甘德光(甘孟贤次子)外,另一位幸运儿就是李楷材。在短短的十... 楚雄府在咸同兵变以后,很快便恢复了雁峰书院(旋改建龙泉书院)以期重整科举颓势,惟省城昆明新建的最高学府经正书院仍是该郡"七属三井"诸生们最理想的捷径。除姚州甘德光(甘孟贤次子)外,另一位幸运儿就是李楷材。在短短的十馀年间,李楷材能与袁嘉穀、秦光玉、李坤等住院高材生同师竞技,留下了一批很宝贵的经史辞章,时人皆谓其文"仿六朝八家",而其诗"沉郁绵丽,出入温、李、钱、刘间,可谓文字之良友"。遗憾的是李楷材未竟其学,但有部分作品因师友的呵护而得以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楚雄文脉 李楷材 经正书院 国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