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楝酰胺A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辛晓丽 玄敏 +1 位作者 刘苓霜 徐振晔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4-778,共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楝酰胺A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检索Jurkat细胞基因表达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41072,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倍比法筛选DEGs,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相互作用基因库...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楝酰胺A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检索Jurkat细胞基因表达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41072,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倍比法筛选DEGs,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相互作用基因库检索工具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结果共筛选出122个刺激反应DEGs,上调基因98个,下调基因24个。GO基因功能分布结果显示,DEGs多集中于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相关功能基因。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Rap1信号通路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DEGs富集最多、最显著的是Rap1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筛选出节点度最高的前10个中心蛋白编码基因分别是EGFR、VEGFA、GNGT2、PPARG、NCL、GNAO1、CNR1、XRCC5、GPER1、S1PR3。其中,节点度最高的中心蛋白编码基因为EGFR。结论通过再次分析楝酰胺A干预Jurkat细胞后的芯片数据,筛选出与楝酰胺A抗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相关的2条信号通路和10个中心蛋白编码基因;Rap1信号通路和基因EGFR可能在楝酰胺A抗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酰胺a 白血病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李瑞华 岳爱民 +2 位作者 高国伟 沈裕厚 刘芳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分别采用0、50、100、200 nmol/L楝酰胺处理,对应为对照组及低、中、高楝酰胺组。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凋亡情况、差异蛋白及其表达水平。结果:干预24、48、72... 目的:分析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分别采用0、50、100、200 nmol/L楝酰胺处理,对应为对照组及低、中、高楝酰胺组。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凋亡情况、差异蛋白及其表达水平。结果:干预24、48、72 h,各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对照组>低楝酰胺组>中楝酰胺组>高楝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48、72 h,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对照组<低楝酰胺组<中楝酰胺组<高楝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质谱分析,整合素αⅤ(ITGAⅤ)、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蛋白为差异蛋白。低、中、高楝酰胺组LAMβ1、ITGAⅤ、磷脂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上游蛋白LAMβ1、ITGAⅤ蛋白靶向激活PI3K/Akt通路,下调PI3K/Akt信号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层粘连蛋白β 整合素ΑV 磷脂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肝癌
下载PDF
糖酵解参与调控楝酰胺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研究
3
作者 曾玲芝 王春林 +3 位作者 刘务玲 杨奕樱 李艳梅 宋佳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4,770,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酵解参与楝酰胺的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活性及机制。研究发现,楝酰胺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作用于K562细胞3 d的IC 50为21.70±5.68 nmol/L。楝酰胺阻滞K562细胞于G2/M期,诱导出现凋亡。...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酵解参与楝酰胺的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活性及机制。研究发现,楝酰胺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作用于K562细胞3 d的IC 50为21.70±5.68 nmol/L。楝酰胺阻滞K562细胞于G2/M期,诱导出现凋亡。楝酰胺降低了K56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水平,抑制c-Myc和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的蛋白表达。K562细胞在进行去葡萄糖处理后生长减慢,乳酸生成水平降低,c-Myc蛋白表达下调。楝酰胺在无葡萄糖培养下K562细胞上的抑制率明显低于含葡萄糖培养下K562细胞上的抑制率。以上结果说明楝酰胺具有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c-Myc和HK2介导的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糖酵解 C-MYC HK2
下载PDF
楝酰胺(rocaglamide)全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覃兆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综述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楝酰胺(rocaglamide,1)的全合成方法,并对每一方法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作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酰胺 全合成 杀虫剂
下载PDF
天然楝酰胺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献友 覃兆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518-8521,8611,共5页
介绍了楝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从杀虫活性、药物抗癌活性、杀菌活性3方面分析了楝酰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构效的关系,并对该类化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属植物 酰胺 杀虫活性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楝酰胺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楚蕾蕾 高国伟 +2 位作者 杨桢桢 杨留勤 武莉萍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加入楝酰胺(Rocaglamide,Roc-A)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情况,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加入不同浓度Roc-A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0(空白对照)、25、50、100、200 nmol/L... 目的观察加入楝酰胺(Rocaglamide,Roc-A)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情况,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加入不同浓度Roc-A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0(空白对照)、25、50、100、200 nmol/L的Roc-A溶液,培养24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YF488-AnnexinV/PI荧光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②加入不同浓度Roc-A培养的HepG2细胞已糖激酶Ⅱ(HK2)、抑凋亡因子类似物(BCL2L1)mRNA检测: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2组,分别加入0、100 nmol/L的Roc-A溶液,培养24 h时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HK2及BCL2L1 mRNA。③加入不同浓度Roc-A培养的HepG2细胞HK2、BCL2L1蛋白检测:取适量HepG2细胞,分为3组,分别加入0、100、200 nmol/L的Roc-A,培养24 h采用蛋白组学质谱分析法检测细胞HK2、BCL2L1蛋白。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0、25、50、100、200 nmol/L的Roc-A溶液,培养24 h时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HK2、BCL2L1蛋白。④癌组织HK2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Plotter癌症数据库分析癌组织HK2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加入0、25、50、100、200 nmol/L的Roc-A溶液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83%±0.21%、9.46%±2.34%、24.68%±4.22%、39.60%±2.16%及58.63%±1.62%,组间两两比较,Р<0.05。随Roc-A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也随之增加。与空白对照比较,培养24 h时加入100 nmol/L Roc-A溶液的HepG2细胞HK2、BCL2L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Р均<0.05)。与空白对照比较,加入不同浓度Roc-A培养HepG2细胞HK2、BCL2L1蛋白相对表量均降低(P均<0.05)。与癌组织HK2高表达的肝癌患者比较,HK2低表达的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Р<0.05)。结论Roc-A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200 nmol/L的Roc-A促进HepG2细胞凋亡能力最佳。Roc-A促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为Roc-A抑制HepG2细胞HK2、BCL2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已糖激酶Ⅱ 抑凋亡因子类似物 细胞凋亡 肝肿瘤 肝癌
下载PDF
楝酰胺(Rocaglamide)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一卉 段红霞 +4 位作者 付滨 马永强 杜凤沛 王明安 覃兆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8-1093,共6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CoMSIA)方法,对训练集中的26个楝酰胺(Rocaglamide)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最终建立的CoMFA模型和CoMSIA模型的q2分别为0.593和0.656.并对测试集中的5个化合...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CoMSIA)方法,对训练集中的26个楝酰胺(Rocaglamide)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最终建立的CoMFA模型和CoMSIA模型的q2分别为0.593和0.656.并对测试集中的5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结构中关键位置的取代基R1,R2及R5与活性的关系:R1位置的羰基应予以保留,R1末端应为氢键供体,R2和R5不应引入体积过大的官能团.对各种力场的贡献分析发现,氢键场对活性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化合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
下载PDF
楝酰胺介导IGF1R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桢桢 高国伟 +2 位作者 楚蕾蕾 杨留勤 武莉萍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楝酰胺(Rocaglamide,Roc-A)介导Ras信号通路中IGF1R对人HepG2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HepG2肝癌细胞经Roc-A处理,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蛋白组学(TMT法)方法进... 目的研究楝酰胺(Rocaglamide,Roc-A)介导Ras信号通路中IGF1R对人HepG2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HepG2肝癌细胞经Roc-A处理,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蛋白组学(TMT法)方法进行质谱分析差异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IGF1R蛋白的表达;利用Kaplan Meier数据库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IGF1R在肝癌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LIH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Roc-A可显著抑制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通过蛋白组学质谱分析筛选出显著差异的Ras信号传导通路中IGF1R;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Roc-A处理的肝癌细胞中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用GEPIA及Kaplan Meier数据库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显示IGF1R高表达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IGF1R低表达肝癌患者(P<0.05)。结论 Roc-A显著抑制人HepG2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Rocaglamide通过介导IGF1R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从而产生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癌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 Ras信号通路 蛋白质组学 人HepG2肝癌细胞株
下载PDF
楝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文莉 李从文 魏云林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96-1903,共8页
楝酰胺类化合物存在于楝属植物中,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具有杀虫、抗炎及抗癌的活性。目前研究发现,楝酰胺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症如肺癌、肾癌、胰腺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等都具有独特的细胞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害作用。楝酰胺类化... 楝酰胺类化合物存在于楝属植物中,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具有杀虫、抗炎及抗癌的活性。目前研究发现,楝酰胺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症如肺癌、肾癌、胰腺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等都具有独特的细胞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害作用。楝酰胺类化合物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有:抑制癌细胞翻译起始、调控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药物细胞毒性等。因此,楝酰胺及其衍生物作为潜在抗癌药物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综述总结了楝属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楝酰胺类化合物的发现过程、结构特征和抗癌活性,重点阐述了其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楝酰胺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并对楝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抗癌活性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其脏器的影响
10
作者 辛丹丹 袁东方 +4 位作者 肖雪珍 陈利军 武莉萍 杨留勤 王天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837-2841,共5页
目的:探讨楝酰胺衍生物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在实验剂量下对小鼠各脏器有无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H22腋下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为Ⅰ组(尾静脉给药对照组)、Ⅱ组(尾静脉给药组,0.1 mg每只)、Ⅲ组(瘤内给药对照... 目的:探讨楝酰胺衍生物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在实验剂量下对小鼠各脏器有无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H22腋下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为Ⅰ组(尾静脉给药对照组)、Ⅱ组(尾静脉给药组,0.1 mg每只)、Ⅲ组(瘤内给药对照组)、Ⅳ组(瘤内给药组,0.05 mg每只)、Ⅴ组(瘤内给药组,0.1 mg每只),每组各5只。隔天给药(Aglaroxin C)一次,共4次。每日测量小鼠体重。末次给药24小时后切除肿瘤及各组小鼠主要脏器并称重,计算抑瘤率、脏器系数。用各组肿瘤及各脏器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的瘤体质量分别为(2.11±0.50)g、(1.59±0.14)g、(2.30±0.64)g、(1.66±0.12)g、(1.06±0.14)g,Ⅱ组瘤体质量明显小于Ⅰ组(P<0.01),Ⅲ组、Ⅳ组、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Ⅴ组的抑瘤率最高达53.91%。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病理切片,给药组坏死肿瘤细胞明显增多,对照组肿瘤细胞坏死轻微;各组小鼠体质量组间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切片,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脏器系数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实验剂量下对小鼠各脏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laroxin C 肝癌细胞 H22移植瘤模型 酰胺 影响
下载PDF
c-FLIP的siRNA促进TRAIL诱导的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11
作者 向斌 张亚平 +1 位作者 王冠林 张宽仁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15-721,共7页
肿瘤凋亡因子TRAIL(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是TNF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不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可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初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TRAIL或死亡受体激动剂抗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许多癌细胞... 肿瘤凋亡因子TRAIL(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是TNF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不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可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初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TRAIL或死亡受体激动剂抗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许多癌细胞对TRAIL有耐受性,究其原因是凋亡通路中抗凋亡蛋白c-FLIP和IAP等的阻遏。更多研究发现,si RNA靶向抑制c-FLIP的同时结合广谱IAP拮抗剂AT406,进一步提高了TRAIL诱导的癌细胞凋亡,因此联合使用c-FLIP抑制剂或拮抗剂、IAP拮抗剂以及TRAIL或死亡受体激动剂抗体这三类药物可能是理想的抗癌新方法。综述了c-FLIP的发现、结构、功能和其参与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多种si RNA应用于c-FLIP以提高癌细胞对TRAIL敏感性和si RNA条件优化中的一些进展,并讨论了目前癌症临床治疗中si RNA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较安全有效的基于TRAIL介导的癌症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抑制剂 procaspase-8 AT406 酰胺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