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水族文字的“楷变”
1
作者 韦宗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8-111,共4页
水族文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其划分的界限应是水族文字的"楷变"。"楷变"前是水族古文字,"楷变"后是水族今文字。其主要的依据,一是水族文字没有隶书体的历史客观条件;二是水族文字事鬼敬神的功用决定了... 水族文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其划分的界限应是水族文字的"楷变"。"楷变"前是水族古文字,"楷变"后是水族今文字。其主要的依据,一是水族文字没有隶书体的历史客观条件;二是水族文字事鬼敬神的功用决定了这一文字本身排斥因"草隶"而形成的隶书;三是水族文字具备楷书体的历史条件;四是水族文字"楷变"符合我国古今文字的划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族文字 楷变 古古文 今文字
下载PDF
魏碑与南北朝时期楷书的演进趋势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9-86,共8页
西晋灭亡后,中国近三百年处于南北分立状态,南北双方在接续汉魏书法传统的基础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北朝石刻书法在汉魏时期"铭石书"传统基础上实现了从隶书向楷书的转型,迁都洛阳时期的魏碑书法是其典范。石刻书法特有的... 西晋灭亡后,中国近三百年处于南北分立状态,南北双方在接续汉魏书法传统的基础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北朝石刻书法在汉魏时期"铭石书"传统基础上实现了从隶书向楷书的转型,迁都洛阳时期的魏碑书法是其典范。石刻书法特有的"刀锋"及北方民族文化特质使魏碑书法呈现出刚劲、质朴之美,和东晋、南朝以"笔锋"所展示的洒脱、自然之美相映成趣,将新体楷书系统作了拓展、完善,为隋唐时代典范楷书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书法史尤其是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碑 北朝石刻书法 刀笔争锋
下载PDF
稚拙逸雅 沉郁古茂——论《苻秦建元四年产碑》的艺术风格,美学特征及对当代书风的影响
3
作者 壶园 《书画艺术》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该碑出土发现反映了汉字隶楷过渡之初形貌的文字现象。该碑的艺术风格、美学特征以及对当代书风的影响性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楷变 文字现象
下载PDF
北魏隸楷之變與二王書藝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宫大中 《书法研究》 2018年第1期58-77,共20页
本文分漢魏風骨諸體皆備、二王書體傳承有緒、隸楷之變魏碑雛形、崔盧之書孝文續止、南書北傳春風化雨、北魏民書瓦削文字六個部分,闡述了南北朝時期書風的形成與交流。在隸楷之變中,兩晋碑志成爲魏碑書體的先源或雛形,二王書體對魏碑... 本文分漢魏風骨諸體皆備、二王書體傳承有緒、隸楷之變魏碑雛形、崔盧之書孝文續止、南書北傳春風化雨、北魏民書瓦削文字六個部分,闡述了南北朝時期書風的形成與交流。在隸楷之變中,兩晋碑志成爲魏碑書體的先源或雛形,二王書體對魏碑盛期書體也産生過一定影響,官書魏碑書體與官瓦民書,共同構成了北魏朝野書法的總體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风骨 魏碑雏形 二王书艺
原文传递
从汉代俗隶看楷书的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林英 《汉字文化》 2019年第9期41-43,共3页
俗体隶书是汉代隶书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不仅发展培育出标准的八分隶书,而且还孕育衍生着楷书的成长。可以说,俗体隶书的发展演变过程,就是楷书从量变到质变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汉代 俗体隶书 标准隶书 楷变
原文传递
“食金石力、养草木心”--论赖少其书法艺术
6
作者 董建 《艺术博物馆》 2024年第4期86-95,共10页
赖少其的书法早年主要借鉴金农,后根据自身审美和风格旨趣而有选择地兼习其他。赖少其在书法、绘画以及篆刻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书法方面,其以碑学为主,字体多用篆书、隶书和楷隶书;绘画方面,其以篆、隶笔法入画,作品具有“金石... 赖少其的书法早年主要借鉴金农,后根据自身审美和风格旨趣而有选择地兼习其他。赖少其在书法、绘画以及篆刻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书法方面,其以碑学为主,字体多用篆书、隶书和楷隶书;绘画方面,其以篆、隶笔法入画,作品具有“金石气”;篆刻方面,赖少其“小学”根底精深,兼善篆刻。赖少其一生秉持了继承与创新的艺术理念,他的书法追求厚重、稚拙、自然和天真的艺术境界。尤其到了晚年,人书俱老,为书法开一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少其 楷变 金石气
原文传递
北齐邺畿石经碑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湛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2X期38-47,共10页
汉《熹平石经》开启了中国石经传统文化。邺畿今存涉县《七级石浮图观音经碑》《石垂教经碑》、邢台《郭显邕造经记》实证了北齐佛石经刊刻现象,认为其在书法上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主体复兴隶书,追溯汉魏正统;二、杂糅篆法异体,追求... 汉《熹平石经》开启了中国石经传统文化。邺畿今存涉县《七级石浮图观音经碑》《石垂教经碑》、邢台《郭显邕造经记》实证了北齐佛石经刊刻现象,认为其在书法上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主体复兴隶书,追溯汉魏正统;二、杂糅篆法异体,追求古意多变;三、隶楷错变交融,顺应实用时势;四、用笔结字整合,开启隋唐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石经碑 隶书复兴
原文传递
北齊鄴畿刻經碑考
8
作者 胡湛 《书法研究》 2018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熹平石經》《正始石經》開創了中國文化的石經傳統。北齊立國前高澄將洛陽太學門前的石經運至鄴城,影響所及,使北齊在朝野崇佛的歷史背景下,興起刊刻佛經風潮,除南北響堂山、中皇山等石窟壁經和山東摩崖刻經之外,還有石碑刻經現象出... 《熹平石經》《正始石經》開創了中國文化的石經傳統。北齊立國前高澄將洛陽太學門前的石經運至鄴城,影響所及,使北齊在朝野崇佛的歷史背景下,興起刊刻佛經風潮,除南北響堂山、中皇山等石窟壁經和山東摩崖刻經之外,還有石碑刻經現象出現。本文着重對鄴畿今存涉縣《七級石浮圖觀音經碑》《石垂教經碑》、邢臺《郭顯邕造經記》形制、碑文、書風等進行了考察,實證了北齊刊刻石佛經碑現象,認爲其在刻經文字書法上有四個方面的特徵:1.主體復興隸書,追溯漢魏正統;2.雜糅篆法異體,追求古意多變;3.隸楷錯變交融,順應實用時勢;4.用筆結字整合,開啓隋唐先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石经碑 隶书复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