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校文化建设:“穿越概念丛林”之后我们去哪儿?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张东娇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
文摘
学校文化是系统思考学校管理的框架和工具,但不是唯一抓手。在学校文化建设从自发到自觉、从标准化到个性化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丛生"的现象,引发学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担忧和反思。我们一直穿行在学校管理根本问题和流行问题构成的灌木丛中,企望通过管理逆熵做功获得、增加确定性和安全感。想拥有丛林,我们得种树也种草,一棵棵地、一片片地种,努力培育学校文化之树,成为教育理论丛林的一部分,期待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作为树的形象和它们站在一起。
-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穿越概念丛林”
学校管理理论
-
Keywords
school cultural construction
"go through the jungle of concepts"
school management theory
-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和研究的三个长进点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张东娇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3,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教委2020年委托项目“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项目编号:TC200V064)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包括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工具三个知识模块。结合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提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和实践需抓住三个长进点,以求得细节上的厚实增长和显著进步,即追求学校文化定位表述的个性多元、推进学校文化评估工具的精准匹配、深耕助力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深化的"渔鱼计划"。
-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长进点
学校文化定位
概念丛林
渔鱼计划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教育学名词热潮背后——论教育学概念的创新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余清臣
宋兵波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实践立场的教育理论实践应用机制研究"(BAA170021)的阶段成果之一
-
文摘
今天的教育学领域涌现出一股声势浩大的名词和概念创新热潮。泛滥丛生、虚空主观和原创缺失是当前的主要质疑之声。回应这些质疑,必须首先回答如何看待教育学名词和概念创新这一根本问题。就历史与事实而言,作为对教育思维的意义汇聚方式之一,教育学概念具有创新的历史必然性。教育学名词与概念创新热潮是当代教育学理论加速创新的一个必然反映,既根源于教育世界的人文创造性,又作为教育实践不断繁荣、教育思维不断迸发、教育话语实践不断加速的必然结果。教育学概念的创新主要有已有概念的意义更新和新概念的创造两种方式,家族相似是已有教育概念意义更新的核心机制,命名的社会性确认与隐喻是教育学新概念创造的核心机制。面对教育学概念创新,应以承认动态多样性、实施穿越策略、发挥内在机制的规范作用等基本方式来推动教育学概念的不断进化。
-
关键词
教育学名词热潮
教育学概念丛林
教育学概念创新
隐喻
进化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2018,让我们在感动中前行
- 4
-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第1期1-1,共1页
-
文摘
站在2018年的起点回望,最难忘的是那些感动。我们感动于思想。2017年,我们开辟了理论栏目,并邀请了石中英、朱传世、李明新作为其中的“专栏”作者,推出了《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系列文章、《抓认可度比抓知名度重要》系列文章、《教材新政要考虑的几组主要矛盾及调和可能》系列文章。三个系列的文章不圆滑,不矫情,在人人“关注”教育的喧嚣中投射出一道理性之光,在读者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
关键词
主要矛盾
教育概念
首都教育
理性之光
丛林
女生宿舍
她说
特级教师
教育品牌
女生
-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