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形象与概念反思:对“空巢青年”的再审视
被引量:
6
1
作者
朱慧劼
风笑天
《青年探索》
2018年第2期77-84,共8页
"空巢青年"是发源于网络的词汇,其概念、特征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网络新闻的文献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对"空巢青年"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空巢青年"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网络媒体评价、信...
"空巢青年"是发源于网络的词汇,其概念、特征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网络新闻的文献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对"空巢青年"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空巢青年"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网络媒体评价、信息报道、经济行为等五个方面。精神上的孤独和自主是网络上"空巢青年"的主要形象,孤独和独立是"空巢青年"网络形象的两个面向。网络媒体对"空巢青年"的解读占据重要部分,"空巢青年"受到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空巢青年"是带有青年网络自嘲亚文化的概念,其解读和诠释受到市场和媒介的影响,但概念和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空巢青年"作为研究主体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对"空巢青年"这一概念保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青年”
“蚁族”
网络形象
概念反思
亚文化
网络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生教材使用概念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定荣
邱霞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57,共7页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教材使用应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指导下以教科书等为学习中介工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认识活动,具有知识对象性、学生主体性、教科书中介性、教师指导性和教学情境性等特征。学生教材使用类型可分为对象使用与工具使用,概念、原理、方法与态度价值使用,理解与应用使用,教师示范指导使用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使用等类型。学生教材使用具有本质与非本质、直接与间接、核心与非核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教材使用
学生教科书使用
概念反思
概念
重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反思--与张一兵等教授商榷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世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为推进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如张一兵教授正确指出的,精确的逻辑界划是必要的,否则必定造成一种"视线混乱"。可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概念,在我国相关学术界的广泛使用,恰恰证明了这种视...
为推进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如张一兵教授正确指出的,精确的逻辑界划是必要的,否则必定造成一种"视线混乱"。可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概念,在我国相关学术界的广泛使用,恰恰证明了这种视线混乱的存在。因为,这些概念本身会产生严重的歧义,故而从根本上讲,是难以成立的"晚期马克思主义"会导致"最后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会导致"马克思主义者同样确信后现代主义"的误解;"生态社会主义"会导致"非生态的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概念反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设计
4
作者
赵丽娜
朱亚莉
+1 位作者
封岑
章方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3,共6页
在调查和分析国内外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已有的概念构图系统完成概念构图任务,使用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来全面支持概念构图教学活动”的系统设计思路。并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提出和设计了促进“反思”的...
在调查和分析国内外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已有的概念构图系统完成概念构图任务,使用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来全面支持概念构图教学活动”的系统设计思路。并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提出和设计了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理论模型、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
概念
图
促进“
反思
”的
概念
构图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5
作者
黄玉萍
《东西南北(教育)》
2019年第24期174-174,共1页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越来越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观察思考,即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对对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它有助于教师进步,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为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师教数学的...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越来越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观察思考,即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对对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它有助于教师进步,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为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师教数学的活动及过程。通过写教学后记、写反思日记、观摩与分析、职业发展与行动研究等途径来实现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反思
的
概念
意义
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科学技术观的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
1
6
作者
曾近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系统地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方面比较研究了中西科学技术观,说明: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主客体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中国注重从主体到主客体的统一,西方则注重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中国注重感性认识...
本文系统地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方面比较研究了中西科学技术观,说明: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主客体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中国注重从主体到主客体的统一,西方则注重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中国注重感性认识而形成工匠传统,西方则注重理性认识而形成学者传统,关于致思途径和图维形式问题,中国注重于借助经验基础上的直觉去洞察对象的本质,西方则注重于借助概念反思基础上的理性思辩去把握对象的本质.指出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导向,把中西科学技术观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就将展翅腾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观
工匠传统
学者传统
直觉致知
概念反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经验到实践智慧:教师经验升华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海霞
蔡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47,共4页
实践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经验。教师可通过两条路径实现经验到实践智慧的转化:一是反思性概念认知路径,旨在通过对经验的概念化使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显性化,从而实现对"应当如何做"的理性追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实践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经验。教师可通过两条路径实现经验到实践智慧的转化:一是反思性概念认知路径,旨在通过对经验的概念化使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显性化,从而实现对"应当如何做"的理性追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二是理解性认知的路径,旨在通过哲学之思实现教师对教育的整体性把握,认识教育的深层现实,从而建构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洞悉"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关切,最终生成实践智慧。反思性概念认知的路径为实践智慧的养成提供事实基础,理解性认知的路径则提供价值基础,二者对于从经验到实践智慧的转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实践智慧
反思
性
概念
认知
理解性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庄之“道”与中国式审美
8
作者
史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10期43-44,共2页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的形成离不开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哲学的浸润和滋养。当我们用美的本质、美的范畴、审美心理等现代美学概念反思中国审美观的时候,发现道家哲学中本自具有...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的形成离不开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哲学的浸润和滋养。当我们用美的本质、美的范畴、审美心理等现代美学概念反思中国审美观的时候,发现道家哲学中本自具有的美论与之有天然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本质
现代美学
道家哲学
概念反思
审美心理
审美观
中国式
原文传递
题名
网络形象与概念反思:对“空巢青年”的再审视
被引量:
6
1
作者
朱慧劼
风笑天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青年探索》
2018年第2期77-84,共8页
文摘
"空巢青年"是发源于网络的词汇,其概念、特征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网络新闻的文献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对"空巢青年"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空巢青年"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网络媒体评价、信息报道、经济行为等五个方面。精神上的孤独和自主是网络上"空巢青年"的主要形象,孤独和独立是"空巢青年"网络形象的两个面向。网络媒体对"空巢青年"的解读占据重要部分,"空巢青年"受到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空巢青年"是带有青年网络自嘲亚文化的概念,其解读和诠释受到市场和媒介的影响,但概念和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空巢青年"作为研究主体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对"空巢青年"这一概念保持警惕。
关键词
“空巢青年”
“蚁族”
网络形象
概念反思
亚文化
网络文化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生教材使用概念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定荣
邱霞燕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57,共7页
基金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中小学教材研究”专项课题“中学统编教材教学使用现状与效果调查”(2020JYX013405ZB)。
文摘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教材使用应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指导下以教科书等为学习中介工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认识活动,具有知识对象性、学生主体性、教科书中介性、教师指导性和教学情境性等特征。学生教材使用类型可分为对象使用与工具使用,概念、原理、方法与态度价值使用,理解与应用使用,教师示范指导使用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使用等类型。学生教材使用具有本质与非本质、直接与间接、核心与非核心功能。
关键词
学生教材使用
学生教科书使用
概念反思
概念
重建
Keywords
students'teaching material use
students'textbook use
concept reflection
concept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反思--与张一兵等教授商榷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世锭
机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基金
2011年度三峡大学求索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前沿探究”(KJ2011EZ03)
文摘
为推进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如张一兵教授正确指出的,精确的逻辑界划是必要的,否则必定造成一种"视线混乱"。可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概念,在我国相关学术界的广泛使用,恰恰证明了这种视线混乱的存在。因为,这些概念本身会产生严重的歧义,故而从根本上讲,是难以成立的"晚期马克思主义"会导致"最后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会导致"马克思主义者同样确信后现代主义"的误解;"生态社会主义"会导致"非生态的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的误解。
关键词
晚期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概念反思
Keywords
Late Marxism
Post-modern Marxism
Eco-Socialism
Reconsiderations on Concept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设计
4
作者
赵丽娜
朱亚莉
封岑
章方炜
机构
上海金融学院现代教育中心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3,共6页
文摘
在调查和分析国内外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已有的概念构图系统完成概念构图任务,使用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来全面支持概念构图教学活动”的系统设计思路。并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提出和设计了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理论模型、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关键词
反思
概念
图
促进“
反思
”的
概念
构图教学
Keywords
reflection, concept mapping, concept mapping instruction for promoting reflection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5
作者
黄玉萍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新市镇模范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出处
《东西南北(教育)》
2019年第24期174-174,共1页
文摘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越来越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观察思考,即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对对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它有助于教师进步,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为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师教数学的活动及过程。通过写教学后记、写反思日记、观摩与分析、职业发展与行动研究等途径来实现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反思
的
概念
意义
途径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科学技术观的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
1
6
作者
曾近义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1-7,共7页
文摘
本文系统地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方面比较研究了中西科学技术观,说明: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主客体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中国注重从主体到主客体的统一,西方则注重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中国注重感性认识而形成工匠传统,西方则注重理性认识而形成学者传统,关于致思途径和图维形式问题,中国注重于借助经验基础上的直觉去洞察对象的本质,西方则注重于借助概念反思基础上的理性思辩去把握对象的本质.指出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导向,把中西科学技术观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就将展翅腾飞.
关键词
科学技术观
工匠传统
学者传统
直觉致知
概念反思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经验到实践智慧:教师经验升华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海霞
蔡春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47,共4页
基金
201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号:13JDJYD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实践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经验。教师可通过两条路径实现经验到实践智慧的转化:一是反思性概念认知路径,旨在通过对经验的概念化使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显性化,从而实现对"应当如何做"的理性追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二是理解性认知的路径,旨在通过哲学之思实现教师对教育的整体性把握,认识教育的深层现实,从而建构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洞悉"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关切,最终生成实践智慧。反思性概念认知的路径为实践智慧的养成提供事实基础,理解性认知的路径则提供价值基础,二者对于从经验到实践智慧的转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关键词
经验
实践智慧
反思
性
概念
认知
理解性认知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庄之“道”与中国式审美
8
作者
史冰川
机构
四川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10期43-44,共2页
文摘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的形成离不开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哲学的浸润和滋养。当我们用美的本质、美的范畴、审美心理等现代美学概念反思中国审美观的时候,发现道家哲学中本自具有的美论与之有天然的共鸣。
关键词
美的本质
现代美学
道家哲学
概念反思
审美心理
审美观
中国式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形象与概念反思:对“空巢青年”的再审视
朱慧劼
风笑天
《青年探索》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学生教材使用概念的反思与重建
胡定荣
邱霞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反思--与张一兵等教授商榷
田世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系统的设计
赵丽娜
朱亚莉
封岑
章方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黄玉萍
《东西南北(教育)》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西科学技术观的比较及其启示
曾近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经验到实践智慧:教师经验升华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
李海霞
蔡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老庄之“道”与中国式审美
史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