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念置换的大数据定义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天柱 王圣慧 马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目前大数据研究领域正面临概念危机,定义的模糊不清和互换性较差将影响该领域研究的深入进行。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哲学中的概念置换方法提出一个严格、清晰且普适性较好的大数据定义,基于这个公允定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研究变... 目前大数据研究领域正面临概念危机,定义的模糊不清和互换性较差将影响该领域研究的深入进行。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哲学中的概念置换方法提出一个严格、清晰且普适性较好的大数据定义,基于这个公允定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易可行了。进一步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为例研究了该定义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概念置换 公允定义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核心概念置换下的衍进性阐释体系--评孙燕《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
2
作者 胡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56-157,共2页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是一部关于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恢宏之作。本书从经纬两个向度,深入分析了400年来欧美汉学家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学术脉络的演进;并结合具体时期的哲学观、语言学理...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是一部关于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恢宏之作。本书从经纬两个向度,深入分析了400年来欧美汉学家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学术脉络的演进;并结合具体时期的哲学观、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对相应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予以深入分析,揭示其研究视角、理论、方法上的历史特征和创新,以及其彼此之间的传承嬗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燕 《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 核心概念置换
下载PDF
儒学之难:论新文学反“礼教”的概念置换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剑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儒学"礼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五四"以来,出于反封建思想启蒙的客观需求,"礼教"曾一度被视为阻碍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负担,受到了新文学作家的猛烈攻击和无情批判。然而五四时期,新文学作... 儒学"礼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五四"以来,出于反封建思想启蒙的客观需求,"礼教"曾一度被视为阻碍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负担,受到了新文学作家的猛烈攻击和无情批判。然而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对于"礼教"的非难,其涉及的内容却并非儒学"礼教"的所属内涵,比如"节操"问题、婚姻问题、"纳妾"问题以及"典妻"问题等,恰恰都是为"礼教"所抵制的社会"庸俗"。新文学将"庸俗"与"礼教"进行概念置换,这完全是一种思想启蒙的运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礼教”“庸俗” 概念置换 理性反思
原文传递
文明“互鉴”与概念“置换”——以戏曲表演美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元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105,206,共21页
跨文化研究主要包含文明“互鉴”和概念“置换”两种模式。在中西戏剧跨文化研究交流中,文明“互鉴”常常被忽略或扭曲,而概念“置换”却习焉不察地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令人深思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美学一直受到西方话剧... 跨文化研究主要包含文明“互鉴”和概念“置换”两种模式。在中西戏剧跨文化研究交流中,文明“互鉴”常常被忽略或扭曲,而概念“置换”却习焉不察地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令人深思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美学一直受到西方话剧思维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理体验导表演体系困扰。近四十年来,以“情节整一性”为核心概念的“现代戏曲”又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审美概念加以隐性“置换”,由此造成了传统戏曲模式在场上表演的文本结构、姿势化的具身表情、观赏者意象性接受等三个方面的改变,并带来了戏曲审美趣味的偏离。探寻当代戏曲艺术创作文明互鉴的各种可能性成为戏曲学界、演艺界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美学 文明“互鉴” 概念置换 现代戏曲 情节整一性
原文传递
蒙古族神话故事中的置换逻辑思维体系——读《嫉妒的制陶女》 被引量:1
5
作者 满都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0期222-224,共3页
通过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学研究,可以得知神话故事情节体现了编造神话的人们所要表达的某种关系,通过分析情节之间的关系可以发掘出神话的基本结构。表面上离奇古怪、纷繁复杂的神话表象下肯定有一个集体的无意识的逻辑。而蒙古族... 通过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学研究,可以得知神话故事情节体现了编造神话的人们所要表达的某种关系,通过分析情节之间的关系可以发掘出神话的基本结构。表面上离奇古怪、纷繁复杂的神话表象下肯定有一个集体的无意识的逻辑。而蒙古族神话的逻辑结构就是建立在善恶对立上的人、动物和自然的三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思维构成原则 置换概念 二元对立 莽古斯
下载PDF
“内涵外延传承”视角下的“脑筋急转弯”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巧云 邱晋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7,共5页
"脑筋急转弯"最显著的特点是刻意曲解。我们的基本论点是:"脑筋急转弯"的生成是在交际意向态度制约下,出题者故意留下能够引发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的产物;而"脑筋急转弯"的识解则是解答者在刻意曲解"... "脑筋急转弯"最显著的特点是刻意曲解。我们的基本论点是:"脑筋急转弯"的生成是在交际意向态度制约下,出题者故意留下能够引发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的产物;而"脑筋急转弯"的识解则是解答者在刻意曲解"谜面"之后,利用内涵外延的传承关系进行概念置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筋急转弯 刻意曲解 内涵外延的传承 类层级结构 概念置换
下载PDF
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剑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6,共9页
"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标志,先后经历了"平民文学"、"大众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等概念转换。然而现代精英作家头脑中的"民间"意识,其本质上仍是... "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标志,先后经历了"平民文学"、"大众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等概念转换。然而现代精英作家头脑中的"民间"意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知识精英的"民间想象",而不是他们回归"民间"意愿的真实表达。"民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被知识精英随意解读的空泛概念,它并不具有文学创作的实践意义,只是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因此精英作家笔下的"民间立场",与底层社会的"民间立场",则又明显地表现出了文化心理与艺术趣味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立场” “民间价值” “精英意识” 概念置换
下载PDF
《红旗谱》:非农民本色的革命传奇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剑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109,共7页
《红旗谱》是新中国红色文学经典之首,同时也是作家利用现代政治思维去重新解读历史的一种大胆尝试。这部作品以概念置换、角色变异、身份错位等表现手法,艺术化地阐释中国革命成长的历史进程。《红旗谱》的问世,代表着中国当代审美价... 《红旗谱》是新中国红色文学经典之首,同时也是作家利用现代政治思维去重新解读历史的一种大胆尝试。这部作品以概念置换、角色变异、身份错位等表现手法,艺术化地阐释中国革命成长的历史进程。《红旗谱》的问世,代表着中国当代审美价值观念转换的彻底完成。尽管它以主观想象去歌颂历史,但其客观存在的艺术局限性,仍值得我们去全面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谱》 概念置换 角色变异 身份错位 严重缺陷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影戏”理论的建构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英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38-145,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钟大丰和陈犀禾提出了"影戏"理论,成为中国电影学术界极具争论性的理论话题。借助于"概念置换""移花接木"和"历史缝合"策略,他们完成了"影戏"理论的"论证&qu...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钟大丰和陈犀禾提出了"影戏"理论,成为中国电影学术界极具争论性的理论话题。借助于"概念置换""移花接木"和"历史缝合"策略,他们完成了"影戏"理论的"论证"工作,建构了一座"中国化"电影理论体系的空中楼阁。尽管"影戏"作为电影理论体系无法成立,但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观念却是客观存在的。"影戏"电影观念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它是文以载道的文艺观、艺术的进化论和固守传统的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反讽和戏剧性的是,他们建构"影戏"理论是为了反"影戏",而后来他们又回归到对"影戏"传统的坚守:钟大丰回归到对电影"戏剧性"传统的坚守,而陈犀禾回归到对电影"社会功能"本体论传统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戏理论 建构策略 概念置换 移花接木 历史缝合
下载PDF
再论知识分子国民性批判——与黄敏兰先生商榷
10
作者 袁园 《艺术广角》 2010年第6期86-89,共4页
黄敏兰《也论知识分子国民性批判的意义——与贺仲明先生商榷》一文在未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全面否定了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的积极意义。尽管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由于立论前提出现谬误,论证方向偏离论题,概念界定模糊不... 黄敏兰《也论知识分子国民性批判的意义——与贺仲明先生商榷》一文在未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全面否定了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的积极意义。尽管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由于立论前提出现谬误,论证方向偏离论题,概念界定模糊不清,所以得出的结论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批判 实践精神 流变 时间错位 置换概念
下载PDF
模型建构:打开“问题解决”的密钥
11
作者 胡宝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7年第1期15-16,共2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曾经将“解决问题”的说法改成了“问题解决”,虽然只是词语顺序的调换,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认知基础。本文就试图从这一名称的改变入手,阐述了其背后教学理念的演变,并提出了把握共性,明确认...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曾经将“解决问题”的说法改成了“问题解决”,虽然只是词语顺序的调换,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认知基础。本文就试图从这一名称的改变入手,阐述了其背后教学理念的演变,并提出了把握共性,明确认知构建模型;经验转换,从联系生活中完善模型;聚焦本质,从实践操作中运用模型,从而让模型构建成为学生问题解决的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构建 概念置换 聚焦本质 经验转换 把握共性
下载PDF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解答八法
12
作者 张安权 《教学考试》 2019年第52期55-57,共3页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要求运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或说明某一具体问题,即试题的解答都与教材、材料和问题三者相关,但三者中往往是以一者为主导,其他两者配合。因此,根据解答试题的主导因素划分,可以将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考法分为三...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要求运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或说明某一具体问题,即试题的解答都与教材、材料和问题三者相关,但三者中往往是以一者为主导,其他两者配合。因此,根据解答试题的主导因素划分,可以将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考法分为三种:一种是基于对教材知识运用的考查,一种是基于对材料信息解读的考查,一种是基于对问题本身探究的考查。对应这三种考法,本文对应探讨其解答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选择题 基本法 概念置换 外商投资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