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关键技术
1
作者 安靖 刘伟 周杰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4年第3期18-24,共7页
在形式化描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方法,重点对该方法的仿真实验、代理模型、强化学习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关键技术的实现,该方法能够获取高可信度的仿真... 在形式化描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方法,重点对该方法的仿真实验、代理模型、强化学习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关键技术的实现,该方法能够获取高可信度的仿真小样本数据集;基于经验数据构建作战概念的代理模型,并输入高可信度仿真数据集,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优化训练;最后,将训练得到的代理模型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进行交互寻优,实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的反向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 深度强化学习 代理模型 仿真推演
下载PDF
以概念能力提升写作高阶思维
2
作者 姚冬芬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1期62-64,共3页
作文教学要聚焦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真正障碍或具体问题,破解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难题。文章针对高中生写作暴露出的“概念能力薄弱”的突出问题,结合丰富的写作实例,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如何以概念能力提升写作高阶思维,即“多途径开发概念能... 作文教学要聚焦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真正障碍或具体问题,破解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难题。文章针对高中生写作暴露出的“概念能力薄弱”的突出问题,结合丰富的写作实例,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如何以概念能力提升写作高阶思维,即“多途径开发概念能力”“多方法界定核心概念”“多形式运用概念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能力开发 界定概念方法 概念思维运用
下载PDF
语言概念能力框架下外语学习者“隐性不地道现象”的ERPs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孟 高梦婷 +1 位作者 蒲莹晖 田莉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8,共14页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认为,一切不地道的外语使用都与学习者外语概念能力发展不足而其母语概念能力十分强大有关。立足于这一假设,从域映现概念子能力出发,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脑电(ERPs)实验,结果表明:(1)学习者确实倾向于按照母语的域映现方...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认为,一切不地道的外语使用都与学习者外语概念能力发展不足而其母语概念能力十分强大有关。立足于这一假设,从域映现概念子能力出发,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脑电(ERPs)实验,结果表明:(1)学习者确实倾向于按照母语的域映现方式来概念化目标经验,其母语域映现概念子能力是隐性不地道现象发生的重要源头;(2)ERPs是探讨隐性不地道现象的一种优势独特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不地道现象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 域映现概念能力 ERPs实验
下载PDF
儿童语言概念能力发展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孟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1期42-49,共8页
作为人理解、认识和建构世界的工具,语言承担着为人类解读经验、赋予经验以意义并最终使经验获得言词表达的心理工具功能。儿童的语言概念能力萌发于开始学习语言之前,以兼具"概念内容"和"语词形式"的真正的言语概... 作为人理解、认识和建构世界的工具,语言承担着为人类解读经验、赋予经验以意义并最终使经验获得言词表达的心理工具功能。儿童的语言概念能力萌发于开始学习语言之前,以兼具"概念内容"和"语词形式"的真正的言语概念形成为标志,表现为儿童学会使用言语概念来解读自己的内外部经验、表达自我,以人类物种进化赋予的生物禀赋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工具 言语概念 语言概念能力 生物禀赋
下载PDF
大学生概念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
作者 孙冬梅 李二雷 《山东高等教育》 2017年第4期25-32,共8页
概念能力是概念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对概念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兰州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问卷的调查数据,抽取636个个案作为样本,运用... 概念能力是概念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对概念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兰州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问卷的调查数据,抽取636个个案作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技术构建概念能力获得模型,分析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志趣和探究式学习三个前因变量对概念力获得与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概念能力的获得与提升会受到自身学习方式和大学教师教学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志趣、探究式学习对概念能力的获得与提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探究式学习的影响最大,课堂教学与激发学习志趣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概念能力 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志趣 探究式学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第二语言概念能力研究述评
6
作者 罗红玲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第3期405-413,共9页
二语学习者如何运用目的语识解世界、表达经验的问题需要从语言的概念层面来探讨。二语概念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二语学习者言语产出中的隐性不地道表达偏误。本文简要评述了二语习得领域中主要的语言概念能力理论与假说。从语言概念能力... 二语学习者如何运用目的语识解世界、表达经验的问题需要从语言的概念层面来探讨。二语概念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二语学习者言语产出中的隐性不地道表达偏误。本文简要评述了二语习得领域中主要的语言概念能力理论与假说。从语言概念能力的本质界定、动态发展以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语概念能力这一新兴课题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不地道表达偏误 语言概念能力 交际能力 多学科视角 习得
下载PDF
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 被引量:29
7
作者 戴炜栋 陆国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6,共7页
本文旨在立论创新,运用概念能力和概念表现的理论探讨人脑用概念思维和用概念结构处理语言的认知模式,并理论联系实际,从思维模式实施两种语言转换。
关键词 概念能力 概念表现 概念映射 概念整合 概念结构
原文传递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与外语学习者的“隐性不地道现象” 被引量:20
8
作者 姜孟 周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9,共7页
"隐性不地道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说出或写出的一种受母语影响、带母语痕迹但却可接受的外语表达现象。本文提出了"语言概念能力假设",并认为隐性不地道现象是由于强大的母语概念能力使学习者在使用外语表达经验时... "隐性不地道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说出或写出的一种受母语影响、带母语痕迹但却可接受的外语表达现象。本文提出了"语言概念能力假设",并认为隐性不地道现象是由于强大的母语概念能力使学习者在使用外语表达经验时有意无意地采用与母语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来对经验进行概念化,导致所产生的概念结构具有母语偏向性所致。与此同时,本文采用被动产出型的"选择填空"实验任务,开展了两项基于E-Prime的反应时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隐性不地道现象确实发生于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使用中;(2)语言概念能力假设为探讨隐性不地道现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不地道现象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 域映现 概念结构
原文传递
凭借故事情境引入法构建学生大概念认知能力
9
作者 赵薇 《小学科学》 2024年第5期31-33,共3页
故事情境引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背景,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引入法是小学科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故事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 故事情境引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背景,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引入法是小学科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故事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本文通过对故事情境引入法在培养小学生科学大概念认知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故事情境引入 教学法 概念认知能力
下载PDF
小学三年级篮球课“实战能力”大概念下的学习任务建构
10
作者 沙鹏 郭羽 黄雷 《体育教学》 2024年第10期16-18,共3页
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在篮球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逐渐关注到了学科大概念。将学科大概念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根基,需要研究者以学科内容为研究目标,并从结构化、情... 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在篮球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逐渐关注到了学科大概念。将学科大概念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根基,需要研究者以学科内容为研究目标,并从结构化、情境化视角出发,关注学科内容的重建。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篮球教学内容为例,根据确定核心任务的理论基础、教学任务群组建的条件以及教学任务的内容要点,从篮球实战比赛视角进行解读,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课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能力 学习任务 “实战能力”大概念
下载PDF
概念的功能:表征与概念能力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子瑶 李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在心智哲学中,概念是指一类构成我们的命题态度、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实践的心理实体。哲学家们基本认同表征与概念能力是概念的两项功能。但是,两者中哪一项才是概念的首要功能,从而构成了概念学说的基础呢?本文回顾并分析了2004年福多... 在心智哲学中,概念是指一类构成我们的命题态度、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实践的心理实体。哲学家们基本认同表征与概念能力是概念的两项功能。但是,两者中哪一项才是概念的首要功能,从而构成了概念学说的基础呢?本文回顾并分析了2004年福多与皮科克等哲学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争论,并指出这场争论反映了哲学家在说明概念功能时采用的两条研究路径:将概念视作思想要素的表征路径与将概念视作认识状态承载者的认知能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学说 概念功能 表征 概念能力
原文传递
所予批判、概念能力无边界性与概念化活动——当代分析哲学的黑格尔式转向及其批判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峻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
塞拉斯借助黑格尔感性确定性不可能性论证,批判所予是神话,但由于他依据了康德的直观与概念二元思维方式,仍陷所予困境中。为了摆脱困境,麦克道威尔的黑格尔式转向依据概念能力无边界性,使世界被动处在概念能力范围内。这虽摆脱了所予,... 塞拉斯借助黑格尔感性确定性不可能性论证,批判所予是神话,但由于他依据了康德的直观与概念二元思维方式,仍陷所予困境中。为了摆脱困境,麦克道威尔的黑格尔式转向依据概念能力无边界性,使世界被动处在概念能力范围内。这虽摆脱了所予,但却陷于经验论困境,即被判断实在性先验地示例的实在性东西并不是具有概念化感觉内容的知觉经验,而只是当前印象,它不能确证普遍性知识。因此当代分析哲学需要推进黑格尔式转向,依据概念能力的设定性,主动运用逻辑的纯粹理念展示关于当前印象的思维规定的感觉内容。只有如此,当代分析哲学才能摆脱所予神话和经验论困境,使知觉经验确证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予 概念能力 无边界性 设定 黑格尔
原文传递
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卫平 张淳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705,共9页
采用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任务,探讨了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概念图创作的命题、交叉连接与创造力的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显著相关;交叉连接与... 采用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任务,探讨了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概念图创作的命题、交叉连接与创造力的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显著相关;交叉连接与独创性显著相关;(3)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科学创造力的各个方面。研究表明,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任务与科学创造力测验考察了学习者相似的心理能力;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不仅可以用于促进跨学科信息整合和知识建构,还可以作为理解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 科学创造力 跨学科学习.
下载PDF
个体CPFS结构与概念构图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珺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5,共3页
CPFS结构是数学学习特有的认知结构.概念构图是测查个体认知结构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个体的CPFS结构与其概念构图能力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具备优良CPFS结构的学生,同时具备较强的概念构图能力,而具备较强概念构图能力的学... CPFS结构是数学学习特有的认知结构.概念构图是测查个体认知结构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个体的CPFS结构与其概念构图能力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具备优良CPFS结构的学生,同时具备较强的概念构图能力,而具备较强概念构图能力的学生,可能具备优良的CPFS结构.CPFS结构与概念构图能力的不同水平中,一方的低水平与中、高两水平的区别对另一方水平影响显著,但中、高两水平的区别对另一方水平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FS结构 概念 数学概念 概念构图能力 相关性
下载PDF
初中生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与数学学业情绪的关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京军 吴鹏 刘华山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8-372,共5页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 学业成就 学业情绪 学业能力自我概念
下载PDF
概念隐喻能力对突破中介语石化的核心价值——公众英语演讲教学跨学科探索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朗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91-96,共6页
传统概念上,公众英语演讲属于文体修辞学及交际学的研究范畴,本研究是对倡导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系统展开公众英语演讲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一次跨学科理论探索。研究首先着眼于厘清目前二语习得以及语言教学研究中根本性课题——中介语... 传统概念上,公众英语演讲属于文体修辞学及交际学的研究范畴,本研究是对倡导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系统展开公众英语演讲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一次跨学科理论探索。研究首先着眼于厘清目前二语习得以及语言教学研究中根本性课题——中介语石化的研究重点,嫁接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能力"理念于交际语言能力框架下的各个维度之中,论证其作为突破石化的重要途径的核心价值及可行性,进而阐释公众英语演讲教学在培养学习者目标语概念流利性、概念隐喻能力、交际语言综合能力以及思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直接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能力 概念流利性 中介语石化 交际语言能力 公众英语演讲
下载PDF
儿童掌握能力概念的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美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5,共7页
选取 4岁组、5岁组、7岁组、10岁组和 12岁组儿童共 16 0名 (各年龄组 32名 ,男女各半 )为被试 ,采用个别测验法 ,从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能力的效力和能力的不可控性 3个维度探讨学前和小学儿童的能力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 ,(1)儿童对... 选取 4岁组、5岁组、7岁组、10岁组和 12岁组儿童共 16 0名 (各年龄组 32名 ,男女各半 )为被试 ,采用个别测验法 ,从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能力的效力和能力的不可控性 3个维度探讨学前和小学儿童的能力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 ,(1)儿童对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对能力的效力和对能力的不可控性的认识代表着儿童不同的能力概念。 (2 )儿童对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的认识和对能力的效力的认识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它们都反映了儿童能力概念的发展性差异 ,两者在 4~ 12岁期间都随年龄而不断发展 ,但发展的时间与速度不同 ,前者的发展早且快。 (3)儿童对能力不可控性的认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它反映了儿童能力概念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能力概念 成就动机 稳定性 效力 成熟认识
下载PDF
儿童能力概念发展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美芳 张利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6-543,共8页
近二三十年来,有关儿童能力概念的研究主要分别从能力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能力的效力和能力的不可控性3个维度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儿童能力概念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但在儿童能力概念的研究中,对上述3个维度的整合性研究较为缺乏,而... 近二三十年来,有关儿童能力概念的研究主要分别从能力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能力的效力和能力的不可控性3个维度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儿童能力概念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但在儿童能力概念的研究中,对上述3个维度的整合性研究较为缺乏,而且能力概念的内涵及其构成等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概念 稳定性 效力 不可控性
下载PDF
节目主持人传播能力概念的提出与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熊征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能力概念 传播能力 职业传播者 核心能力 终身发展 人类社会 通行能力
下载PDF
概念隐喻能力对语篇认知推理的核心价值探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小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
隐喻的概念本质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不仅发生在字词、句法层面,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概念结构,自上而下构成篇章隐喻。通过对美国黑人诗人Langston Hughes(兰斯顿·休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的研究发现:认知主体把基于源... 隐喻的概念本质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不仅发生在字词、句法层面,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概念结构,自上而下构成篇章隐喻。通过对美国黑人诗人Langston Hughes(兰斯顿·休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的研究发现:认知主体把基于源域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的概念结构上,通过充分发挥松散类推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寻找出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点,从而快速正确地理解语篇的隐喻之意。概念隐喻能力作为人类的高级语言认知能力对语篇推理发挥着核心价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能力 语篇认知推理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