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古“牵拉”概念场词义的演变分析
1
作者
谢亚迪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选取中古时期“牵拉”义词“引”“牵”“曳”“拽”“拖”“挽”六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梳理使用情况并得出“牵”“引”为主导词,“挽”“曳”为主要词汇,“拖”“拽”为边缘词汇。进而分析概念要素并辨析词义差别:“引”指不限方...
选取中古时期“牵拉”义词“引”“牵”“曳”“拽”“拖”“挽”六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梳理使用情况并得出“牵”“引”为主导词,“挽”“曳”为主要词汇,“拖”“拽”为边缘词汇。进而分析概念要素并辨析词义差别:“引”指不限方向的广义牵拉;“牵”指拉着向前走;“曳”“拽”“拖”指横牵不能或不愿移动之物;“挽”指牵动无法移动的重物。并从认知角度揭示出“引”“牵”“拽”通过隐喻方式衍生出“牵拉”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拉”义
共时分布
词义辨析
概念要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哭”类动词的词义及词化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明月
《国际汉语学报》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本文从汉英语比较视角出发,借鉴"概念要素分析法"和"词化"理论,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哭"类动词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利用相关工具书确定两种语言中"哭"类动词词群,然后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q...
本文从汉英语比较视角出发,借鉴"概念要素分析法"和"词化"理论,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哭"类动词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利用相关工具书确定两种语言中"哭"类动词词群,然后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归纳两者在语义维度和概念要素上的异同;此外,还利用"词化"理论,比较两种语言该类动词词化模式的异同。"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于汉英语的学习和教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比较
“哭”类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词化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概念场视阈下“覆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3
作者
李永春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3-72,共10页
覆盖义动词是指核心义素表覆盖义的动词,主要有“蒙”“覆”“盖”“茨”“苫”等5个动词,它们都具有[用工具]+[自上而下]+{将}[受事]+[盖住]这样的语义特征。文章将共时分析与历时演变相结合,尝试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探讨覆盖义动词...
覆盖义动词是指核心义素表覆盖义的动词,主要有“蒙”“覆”“盖”“茨”“苫”等5个动词,它们都具有[用工具]+[自上而下]+{将}[受事]+[盖住]这样的语义特征。文章将共时分析与历时演变相结合,尝试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探讨覆盖义动词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文章认为唐宋及以前“覆盖”概念场主导词是“覆”,元明清“覆盖”概念场主导词是“盖”,元代“盖”对“覆”的替换业已完成。“茨”使用寿命比较短,仅见于上古,“苫”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是一个口语词,明清后“苫”用例有所增加,“苫”在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仍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义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历时演变
主导词替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位移动词的词义分析
4
作者
姚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5-79,共5页
对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位移动词的语义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汉语的"词化模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二者都会将动作与方式、动作与维向、动作与速度等置于一个词中,但现代汉语不会将背景也置于词中,这反而是古...
对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位移动词的语义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汉语的"词化模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二者都会将动作与方式、动作与维向、动作与速度等置于一个词中,但现代汉语不会将背景也置于词中,这反而是古代汉语中最多用的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维度
概念
化
词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5
作者
吴鹏
《德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5-68,74,共5页
"行"义动词在古汉语中不胜枚举。"概念要素分析法"是通过维度分析,运用"概念要素"来剖析词义结构的方法。概念要素进入到一个词的词义结构之中,叫做词化。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以主体、对象...
"行"义动词在古汉语中不胜枚举。"概念要素分析法"是通过维度分析,运用"概念要素"来剖析词义结构的方法。概念要素进入到一个词的词义结构之中,叫做词化。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以主体、对象、方式、目的等多种维度作为考察重点,既能很好地对古汉语"行"义动词词义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基本的词化方式,又能清晰地展现其演变模式。以词义为中心,探究词化方式,梳理历时演变,有助于我们对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进行深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义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维度
词化方式
演变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视域下动词“打”义项的家族相似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周晓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动词"打"的词义系统进行梳理,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多义词"打"义项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经分析发现"打"各个义项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语义项的集合体,而是在本义基础上通...
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动词"打"的词义系统进行梳理,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多义词"打"义项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经分析发现"打"各个义项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语义项的集合体,而是在本义基础上通过隐喻等途径衍生出来的,并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以核心意义为原型的语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家族相似性
语义范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常用词多义义场的历史演变初探——以动词“提”为例
被引量:
1
7
作者
郭晓妮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3-68,84,共7页
词的多义义场是一个系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常用词多义义场中各义项之间的异同,可以厘清常用词词义历史发展的脉络,还可以揭示词义演变的规律,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多义义场
词义系统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常用词
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被引量:
66
8
作者
蒋绍愚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7-401,共15页
本文采用以概念场为背景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上古汉语、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手的"打击"义动词作了分析和比较,并以此为例,说明概念化和词化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的不同。文章还提出了"义元&...
本文采用以概念场为背景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上古汉语、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手的"打击"义动词作了分析和比较,并以此为例,说明概念化和词化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的不同。文章还提出了"义元"这一术语,并用于词义的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击义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概念
化
词化
义元
原文传递
“捡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
1
9
作者
韩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8-105,113,共9页
古汉语词汇中"捡取"是"取得"类语义的下位义之一,它是指用手将物件从地上捡取的动作。"捡取"具有[偶然发现地]+[无意地]+[不费劲地]的语义特征;其受事一般含有"重量轻、被抛弃或落掉"的语义特...
古汉语词汇中"捡取"是"取得"类语义的下位义之一,它是指用手将物件从地上捡取的动作。"捡取"具有[偶然发现地]+[无意地]+[不费劲地]的语义特征;其受事一般含有"重量轻、被抛弃或落掉"的语义特征。利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捡取"词组内的动词在各时期的演变。"捡取"词组里明代以前常用"拾","掇、摭、取"用例很少。明代起"捡(拣)"用例产生,从清代始占据核心地位。同时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分析该词组内动词词义的内部结构,对动词词义扩展与受事语义变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由于"捡(拣)"词义的扩展,以及北方方言的影响,"捡(拣)"最终完成了对"拾"的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捡取
捡
替换
历时与共时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原文传递
说“骗”
10
作者
杨奉联
《中文学术前沿》
2018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这一概念时,最常用的词是“骗”。我们利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骗”进行了语义分析。在汉语词汇史上存在着主导词“欺”和“骗”之间的历时替换,“骗”大约在元代取...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这一概念时,最常用的词是“骗”。我们利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骗”进行了语义分析。在汉语词汇史上存在着主导词“欺”和“骗”之间的历时替换,“骗”大约在元代取代“欺”,成为“欺骗”概念域的主导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骗
概念要素分析
历时替换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古“牵拉”概念场词义的演变分析
1
作者
谢亚迪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朱子语录词语汇释”(18AYY018)。
文摘
选取中古时期“牵拉”义词“引”“牵”“曳”“拽”“拖”“挽”六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梳理使用情况并得出“牵”“引”为主导词,“挽”“曳”为主要词汇,“拖”“拽”为边缘词汇。进而分析概念要素并辨析词义差别:“引”指不限方向的广义牵拉;“牵”指拉着向前走;“曳”“拽”“拖”指横牵不能或不愿移动之物;“挽”指牵动无法移动的重物。并从认知角度揭示出“引”“牵”“拽”通过隐喻方式衍生出“牵拉”义。
关键词
“牵拉”义
共时分布
词义辨析
概念要素分析
Keywords
pulling meaning
synchronic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word meanings
conceptual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哭”类动词的词义及词化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明月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国际汉语学报》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文摘
本文从汉英语比较视角出发,借鉴"概念要素分析法"和"词化"理论,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哭"类动词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利用相关工具书确定两种语言中"哭"类动词词群,然后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归纳两者在语义维度和概念要素上的异同;此外,还利用"词化"理论,比较两种语言该类动词词化模式的异同。"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于汉英语的学习和教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汉英比较
“哭”类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词化模式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概念场视阈下“覆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3
作者
李永春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3-72,共10页
基金
黑龙江省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概念场视阈下上古汉语手部动作动词研究”(UNPYSCT-201704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国际化、标准化的古籍印刷通用字字形规范研究”(15zdb096)
文摘
覆盖义动词是指核心义素表覆盖义的动词,主要有“蒙”“覆”“盖”“茨”“苫”等5个动词,它们都具有[用工具]+[自上而下]+{将}[受事]+[盖住]这样的语义特征。文章将共时分析与历时演变相结合,尝试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探讨覆盖义动词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文章认为唐宋及以前“覆盖”概念场主导词是“覆”,元明清“覆盖”概念场主导词是“盖”,元代“盖”对“覆”的替换业已完成。“茨”使用寿命比较短,仅见于上古,“苫”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是一个口语词,明清后“苫”用例有所增加,“苫”在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仍有使用。
关键词
覆盖义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历时演变
主导词替换
Keywords
“covering”meaning verb
conceptual factor analysis
diachronic evolution
main word replacement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位移动词的词义分析
4
作者
姚文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5-79,共5页
文摘
对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位移动词的语义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汉语的"词化模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二者都会将动作与方式、动作与维向、动作与速度等置于一个词中,但现代汉语不会将背景也置于词中,这反而是古代汉语中最多用的一种模式。
关键词
位移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维度
概念
化
词化
Keywords
movement verb
conceptual analytical approach
dimension
conceptualization, forming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5
作者
吴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德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5-68,74,共5页
文摘
"行"义动词在古汉语中不胜枚举。"概念要素分析法"是通过维度分析,运用"概念要素"来剖析词义结构的方法。概念要素进入到一个词的词义结构之中,叫做词化。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以主体、对象、方式、目的等多种维度作为考察重点,既能很好地对古汉语"行"义动词词义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基本的词化方式,又能清晰地展现其演变模式。以词义为中心,探究词化方式,梳理历时演变,有助于我们对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进行深入考察。
关键词
“行”义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维度
词化方式
演变模式
Keywords
verbs of Moving
the method of conceptual component analysis
dimensions
patterns of lexicalization
the models of evolution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视域下动词“打”义项的家族相似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周晓彦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YY113)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091)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Y201409)
文摘
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动词"打"的词义系统进行梳理,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多义词"打"义项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经分析发现"打"各个义项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语义项的集合体,而是在本义基础上通过隐喻等途径衍生出来的,并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以核心意义为原型的语义范畴。
关键词
打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家族相似性
语义范畴
Keywords
'da'
conceptual elements analysis
family resemblance
semantic category
分类号
H313.2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常用词多义义场的历史演变初探——以动词“提”为例
被引量:
1
7
作者
郭晓妮
机构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3-68,84,共7页
文摘
词的多义义场是一个系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常用词多义义场中各义项之间的异同,可以厘清常用词词义历史发展的脉络,还可以揭示词义演变的规律,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多义义场
词义系统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常用词
提
Keywords
polysemous field
the system of the meaning of words
conceptual elements analysis
common words
ti (提)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被引量:
66
8
作者
蒋绍愚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7-401,共15页
文摘
本文采用以概念场为背景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上古汉语、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手的"打击"义动词作了分析和比较,并以此为例,说明概念化和词化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的不同。文章还提出了"义元"这一术语,并用于词义的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打击义动词
概念要素分析
法
概念
化
词化
义元
Keywords
verbs of STRIKING
conceptual component analysis
conceptualization
lexicalization
semantic unit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捡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
1
9
作者
韩丞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8-105,113,共9页
文摘
古汉语词汇中"捡取"是"取得"类语义的下位义之一,它是指用手将物件从地上捡取的动作。"捡取"具有[偶然发现地]+[无意地]+[不费劲地]的语义特征;其受事一般含有"重量轻、被抛弃或落掉"的语义特征。利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捡取"词组内的动词在各时期的演变。"捡取"词组里明代以前常用"拾","掇、摭、取"用例很少。明代起"捡(拣)"用例产生,从清代始占据核心地位。同时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分析该词组内动词词义的内部结构,对动词词义扩展与受事语义变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由于"捡(拣)"词义的扩展,以及北方方言的影响,"捡(拣)"最终完成了对"拾"的替换。
关键词
捡取
捡
替换
历时与共时
概念要素分析
法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说“骗”
10
作者
杨奉联
机构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处
《中文学术前沿》
2018年第1期156-160,共5页
文摘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这一概念时,最常用的词是“骗”。我们利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骗”进行了语义分析。在汉语词汇史上存在着主导词“欺”和“骗”之间的历时替换,“骗”大约在元代取代“欺”,成为“欺骗”概念域的主导词。
关键词
骗
概念要素分析
历时替换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古“牵拉”概念场词义的演变分析
谢亚迪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英“哭”类动词的词义及词化模式比较分析
王明月
《国际汉语学报》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概念场视阈下“覆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李永春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位移动词的词义分析
姚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吴鹏
《德州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认知视域下动词“打”义项的家族相似性
周晓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汉语常用词多义义场的历史演变初探——以动词“提”为例
郭晓妮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蒋绍愚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66
原文传递
9
“捡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韩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10
说“骗”
杨奉联
《中文学术前沿》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