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我国民法典设置知识产权编的理由及基本构想——以概括式立法为目标模式 |
张玉敏
王智斌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2
|
论侦查中手机的概括式扣押 |
叶翔宇
|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
2022 |
0 |
|
3
|
个人信息匿名化概括式立法的困境与完善 |
林北征
|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列举+概括”式刑事立法的缺陷及克服——以普通强奸罪为例 |
申伟
黄武基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6
|
|
5
|
概括式加重情节的司法实现 |
方海明
范莉
|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6
|
谈概括式导语写作 |
董立巍
|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7
|
“尝试概括式预学”为特色的概念学习——以“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为例 |
陈利芳
陈兴华
周萍萍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4 |
0 |
|
8
|
填充式情节概括题解题点拨 |
仇定荣
|
《初中生(三年级版)》
|
2004 |
0 |
|
9
|
我国著作权侵权行为立法模式重构 |
李文
杨涛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中国记者招待会新闻写作的三种模式——记者招待会史话之五 |
蓝鸿文
|
《采写编》
|
2006 |
0 |
|
11
|
数学学习中的概括 |
涂荣豹
陈嫣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4 |
31
|
|
12
|
课虽尽而意无穷——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结尾方式 |
戴小斐
|
《科教文汇》
|
2013 |
0 |
|
13
|
浅析“二次概括”是否修改超范围的中美差异 |
郑希元
李海霞
|
《中国发明与专利》
|
2018 |
1
|
|
14
|
完善民事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立法分析 |
张晋红
|
《广东商学院学报》
|
2005 |
16
|
|
15
|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置疑 |
彭京宜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6
|
食物权的历史展开 |
宁立标
段绍怀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7
|
“公共利益”问题新议 |
吴访非
张鸿娜
吴瑶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8
|
话语凝缩:一种独具特色的汉语语用现象 |
吴思聪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9
|
论行政诉讼的主管原则 |
于绍元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1992 |
0 |
|
20
|
淡妆浓抹繁筒相宜——作文中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
李仰臣
|
《学生之友(最作文)》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