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试验全概率公式评分法研究槐米炭炮制工艺 被引量:17
1
作者 倪永兴 彭图婉 曾诠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9-361,共3页
应用多指标试验全概率公式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以槐米中所含鞣质、芦丁、槲皮素为指标,探求槐米炭炮制工艺,获最佳方案为A3B1C2,即铁锅温度220℃,加温时间20min,药材投料量190g。
关键词 槐米炭 中药炮制 正交设计 多指标试验
下载PDF
机炒槐米炭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江文君 李川 +1 位作者 李铁林 周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23-25,共3页
采用“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炒槐米炭的实验结果表明,饮片受热温度范围是影响槐米炭鞣质增量与减量的关键性因素,炒制机的良好功能可保证槐米炭外观与内在质量的均一与稳定.
关键词 槐米炭 炒制机 微机
下载PDF
槐米炭炮制工艺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蒋纪洋 李安金 +3 位作者 孙荣秀 徐淑云 张景芝 王丽华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7期344-345,共2页
本文以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初步探讨了槐米炒炭工艺,结果以A2B1C2D2为槐米炒炭的最佳工艺。即用文武火,控制温度140 ̄150℃,炒3 ̄4分钟,使其表面焦褐色,内部深褐色,带有少量焦黑色斑的中炭为宜。
关键词 槐米炭 鞣质成分 炮制工艺
下载PDF
槐米炭凝血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志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4-45,共2页
槐米系中医常用的一种凉血止血药,临床上生槐米一般需炮制成炒槐米或槐米炭。据报道槐米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可能与鞣质的含是增加有关。但也有报道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下降。为探讨槐米制炭后的止血作用,笔者做了以下的实验。一。
关键词 槐米炭 凝血止血作用 实验 中药
下载PDF
槐米炭炮制条件的正交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卫军 吴长忠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6-26,共1页
槐米为中医常用的凉血止血药,为缓和其寒性,增强止血作用,槐米大多炒炭入药。槐米炭的止血作用被认为是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的大量增加及芦丁的部分留存。近年来对槐米炭的炮制温度多有争论,《新编中药炮制法》(陕西科技出版社84年版)认... 槐米为中医常用的凉血止血药,为缓和其寒性,增强止血作用,槐米大多炒炭入药。槐米炭的止血作用被认为是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的大量增加及芦丁的部分留存。近年来对槐米炭的炮制温度多有争论,《新编中药炮制法》(陕西科技出版社84年版)认为槐米炭的炮制温度以160℃为宜,温度太高容易炭化,损失有效成分。有研究者证实槐米在190℃于电热恒温烤箱中加热半小时,其鞣质含量可增加6倍。殷玉生等认为槐米炒炭至150~160℃鞣质含量可增加2~3倍,182℃炒炭则鞣质大部分损失。庞国兴等认为鞣质增加的适宜温度则为154℃。我们注意到上述各种结论的炮制条件各不相同,方法并不统一,故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槐米炭炮制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炭 炮制 中医药 正交筛选
下载PDF
槐米炒炭的意义及其止血物质探析
6
作者 李军 贾天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 134,共1页
槐米炒炭的意义及其止血物质探析李军,贾天柱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系(沈阳110032)槐米为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japenlcaL.的干燥花蕾。具有凉血止血作用,且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为了搞清这一问题,本文就有关资料... 槐米炒炭的意义及其止血物质探析李军,贾天柱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系(沈阳110032)槐米为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japenlcaL.的干燥花蕾。具有凉血止血作用,且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为了搞清这一问题,本文就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1炒炭后鞣质增加而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止血物质 中药炮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