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在荷HCa-F细胞小鼠体内肝靶向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红 高萌 +5 位作者 关欣 董浩 刘颖涵 金小涵 张成鸿 田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评价槲皮素(QT)/香豆素6(C6)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QCPTN)在荷肝癌细胞HCa-F异位实体瘤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对小鼠肝脏的靶向性。方法建立RP-HPLC法测定QT在荷肝癌细胞HCa-F异位实体瘤小鼠血浆及肝、实体瘤、脾、肺... 目的评价槲皮素(QT)/香豆素6(C6)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QCPTN)在荷肝癌细胞HCa-F异位实体瘤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对小鼠肝脏的靶向性。方法建立RP-HPLC法测定QT在荷肝癌细胞HCa-F异位实体瘤小鼠血浆及肝、实体瘤、脾、肺、肾和心的浓度。将QCPTN和QT溶液(QTS)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测定不同给药时间后小鼠血浆及各组织中的QT浓度。采用相对靶向效率(Re)和靶向效率(Te),同时通过对各组织进行冰冻切片、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纳米粒QCPTN在各组织的分布,定性、定量地全面评价QCPTN对肝脏的靶向性。结果 QCPTN在血浆、实体瘤、脾、肺、肾、心中的Te均>3,表明QT在肝脏比血浆和其他组织匀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高3倍以上。冰冻切片图可见在1 h的QCPTN组小鼠各组织中,肝中荧光分布面积最大。结论 QCPTN对荷肝癌细胞HCa-F异位实体瘤小鼠肝脏有良好的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香豆素6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 小鼠 实体瘤 体内 靶向性
下载PDF
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处方筛选及体外稳定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红 高萌 +5 位作者 关欣 董浩 董仁超 丛中笑 张成鸿 田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QPTN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在单一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制备6批QPTN。通过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考察其中3批QPTN的体外稳定性。结果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为3∶10,TPGS溶液的浓度为0.05%,超声功率为200 W时超声6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6批QPTN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5.4±2.7)nm、(21.6±1.5)%和(93.7±2.9)%。体外稳定性实验中,QPTN在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了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自制QPTN粒径较小,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体外显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 纳米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